文|時光
本文為短篇小說,内容純屬虛構,請理性觀看
“我和朋友去了一趟中國旅遊,總的來說,那确實是一個非常适合旅行的國家。”
“雖然我在中國有許多美好的體驗,但不得不說,在這三點上,中國還是不如越南。”
越南美女林嘉在與朋友聊天時,興奮地分享着自己的中國之旅,眼神中閃爍着激動的光芒,言語間流露出回憶的熱烈。然而,她話鋒一轉,竟然開始列舉起中國不如越南的地方……
01
林嘉出生在越南的河内市,一個溫暖而甯靜的地方。雖然她的家境并不富裕,但她一直懷揣着一個宏大的夢想——去中國看看,感受那片廣袤土地的曆史與文化。
自小,她便通過書本、電視和網絡了解中國,那些古老的詩詞、雄偉的長城、璀璨的文化遺産都深深吸引着她。尤其是中國的美食與景點,她早已把那些精美的畫面刻印在心中。
然而,現實并沒有那麼簡單。林嘉一直覺得自己無法負擔這樣的旅行。雖然她在一家小公司做着文員工作,但工資有限,要存足夠的錢去中國旅遊,幾乎成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她時常在想,或許這一輩子都無法實作這個心願。
小梅是林嘉的大學同學,幾年前曾留學中國,熟悉當地的語言和文化。兩人曾在學校裡一起讨論過很多關于中國的事情,每次小梅回憶起自己在中國的經曆時,總是充滿了激動與懷念。林嘉也總是羨慕地看着她,心裡暗自決定,自己也要去看看中國。
有一天,小梅突然打電話給林嘉,說:“嘉嘉,我剛剛從北京回來,覺得你應該也去看看。你不是時常說想來中國嗎,為什麼不去試試呢?我可以幫你籌集一部分旅遊費用,我們一起去吧!”
林嘉聽到這句話,驚訝得幾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嗎?”她的聲音有些顫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聽到了這個提議。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通過别人的幫助,圓自己的旅行夢。
小梅在電話那頭笑着說道:“當然是真的!你平時總是那麼辛苦工作,應該給自己一個放松的機會。我的父母也支援你來,大家一起計劃一下,順便讓我帶你到我曾經生活過的地方,給你當個導遊。”
聽到這話,林嘉的眼淚差點湧出。她從來沒有得到過如此的關心和幫助,而這個機會,仿佛是命運送給她的一份珍貴禮物。她沒有再猶豫,決定接受這個提議。
盡管心裡還充滿着一些忐忑,但她的内心是充滿了期待的。她下定決心,這次旅行一定要好好享受,去看看自己一直夢想的中國。
經過幾個月的準備,林嘉終于湊齊了足夠的資金,她從家裡借了一些錢,也将自己的一些小積蓄拿了出來。她開始興奮地規劃行程,搜尋關于中國的旅遊資料,幻想着自己在中國的日子會是怎樣的。
她幻想着北京的故宮、上海的外灘,和她最向往的長城。每一張地圖,每一篇旅遊攻略,都讓她的心跳加速,仿佛這些地方早已在她的心中生根發芽。
終于,在一個清晨,林嘉帶着滿滿的行李,踏上了前往中國的航班。她對未來充滿了憧憬,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期待。坐在飛機上,她緊緊握着她的護照,腦海中不斷回想着那些她從書本和電視中看到的中國景象。
02
當林嘉的航班順利降落在北京首都機場時,迎接她的是一片完全不同于越南的景象。她剛踏出機場的大門,便被北京的空氣和人流所震撼。這個城市有着她想象中的一切:高樓大廈、寬敞的街道、忙碌的人群。與河内的小巷和悠閑的步伐相比,北京顯得如此充滿活力與節奏感。
“小梅,真的是太大了,我從來沒見過這麼繁忙的城市。”林嘉在機場門口接過行李後,忍不住感歎道。
小梅笑着點頭:“這就是中國的首都,充滿了機會和挑戰。我剛到這裡的時候也很震驚,但慢慢适應了,你會發現這裡的魅力無窮。”
林嘉坐上小梅的車,途經北京的街頭。她的目光一直停留在車窗外,窗外的景象不斷變化:高聳的寫字樓、現代化的購物中心,甚至是繁華的商業街道上琳琅滿目的商品,都讓她感到震撼。她看到許多年輕人走在街頭,穿着時尚,步伐匆忙,這座城市的氣息讓她産生了既興奮又略帶些許陌生的感覺。
“來,先帶你去嘗嘗北京的特色美食。”小梅帶着她來到了一家老字号的餐廳。餐廳裡的環境古樸典雅,四周的牆壁挂滿了中國傳統的書法和畫作,濃厚的文化氛圍讓林嘉一下子感受到了中國傳統的深遠。
林嘉點了一道北京烤鴨,剛上桌時,香氣撲鼻而來。她迫不及待地夾起一片鴨肉,蘸上甜面醬,放進嘴裡。那種外焦裡嫩的口感令她瞬間陶醉,“哇,真是太好吃了!比我想象中的還要美味,簡直是人間美味!”
接着,小梅帶着她走訪了天安門廣場、故宮博物院以及頤和園等地。每一處都讓林嘉深感震撼,尤其是站在故宮那莊嚴雄偉的宮殿前,她不禁低聲說道:“這些建築真的是千百年來曆史的見證,站在這裡,我仿佛能聽到過去的回聲。”
然而,北京的城市規模與喧嚣,還是讓林嘉有些不适應。她習慣了越南安靜的街道與和緩的步伐,然而北京的節奏,仿佛每一秒鐘都充滿了奔波與急促。“這裡的一切都太快了,和我們家鄉真的完全不同。”她一邊感慨一邊與小梅聊起了自己對北京的印象。
不過,不僅僅是繁華的都市景象讓林嘉大開眼界,中國的現代化也表現在了各個細節上。比如,她在北京街頭看到的共享自行車和電動滑闆車。這些綠色出行方式讓她感到非常驚訝,她在小梅的建議下,下載下傳了一個共享電動車的應用,體驗了一次快速而便捷的城市出行。
“這太友善了!在河内,雖然也有共享單車,但我們還沒有這麼普及,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林嘉開心地笑着說。
除了這些現代化的設施外,林嘉還注意到了中國的公共衛生狀況。她和小梅一起乘坐火車從北京前往上海,車廂裡寬敞潔淨,沒有一絲異味。她記得自己曾經乘坐過的越南列車,總是能聞到一些難聞的氣味,而這趟火車不僅安靜,車廂内甚至散發着清新的氣息。
“這裡的火車站和車廂管理得真好,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幹淨整潔。”林嘉感歎道。
“這就是中國的鐵路系統了。”小梅笑着回答,“我也一直覺得中國的鐵路服務做得很好,尤其是在大城市中,衛生和設施的管理都非常到位。”
在上海,林嘉繼續探索這座現代化的城市。她走在外灘,迎着微風,看着黃浦江兩岸的繁華高樓,心中激動不已。上海的夜晚格外迷人,五光十色的霓虹燈照亮了整個城市,林嘉完全沉浸在這個美麗的夜景中。她拿出手機,拍下了這一刻,想着這将成為她記憶中最美好的片段。
“在中國旅行,真的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每個城市都有它的獨特魅力。”林嘉感歎着。
這幾天的旅行給了林嘉許多新的體驗與感受,她開始逐漸适應這個陌生又令人激動的國度。在中國,她不僅領略了濃厚的曆史文化,也親身感受到了現代化的繁榮。
03
林嘉在中國的旅行進入了第二個星期,她的心情依然充滿了興奮與新鮮感。中國的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獨特的魅力,讓她目不暇接,但與此同時,她也發現了一些讓她有些不适應的地方。
經過這段時間的遊曆,林嘉開始意識到,盡管中國有着許多她所喜愛的方面,但也有一些地方,并不像她想象中的那麼完美。
我曾為故事會、意林雜志撰稿多年,專業創作扣人心弦的作品!想體驗更多類似的精彩故事?點選頭像進首頁,發掘更多讓心靈共鳴的創作!這篇文如果您覺得可以,别忘了----收藏點贊關注----
她首先想到的是物價問題。剛開始的時候,她在北京和上海的街頭遊玩時,總是熱衷于品嘗當地的小吃和特色餐館,然而當她轉過頭來算賬時,發現這些花費逐漸累積,遠比她想象的要高得多。
在越南,自己能夠以相對較少的預算,品嘗到豐盛的美食,而在中國,她感覺到吃一頓稍微有點品質的餐廳,價格就比她在越南能吃到的大部分餐廳要貴得多。
“我記得在越南,同樣的價格,我可以吃得非常飽,但在這裡,我似乎還得更花心思去挑選。”她和小梅坐在上海的一家餐廳裡,眉頭微微皺着。“雖然中國的菜肴确實很有特色,但如果要吃得更好,價格實在有些高。”
小梅歎了口氣:“确實,尤其是在大城市,物價不低。中國的餐飲行業很大程度上和人們的消費水準挂鈎,是以有些地方可能确實貴。”
林嘉想起了自己在上海和北京時常吃的快餐,盡管每次都能吃到不錯的食物,但她依舊感覺有些許失望。“我曾經幻想過能在中國吃到很多種類的美食,但這些高消費,真的讓我感覺到生活壓力。”
但物價并不是林嘉唯一感受到的不适應。在中國的旅程中,她逐漸意識到,盡管中國的城市生活節奏極為緊張、快速,現代化設施讓人目不暇接,但有些與越南生活截然不同的地方,卻始終在她心裡埋下了一些小小的遺憾。
其中,最令她失望的,是中國鮮花的稀缺與昂貴。在越南,鮮花随處可見,不論是路邊的小攤,還是商場的花店,花卉總是遍布街頭。尤其在越南的節日裡,鮮花幾乎是每個家庭的必備裝飾,價格低廉,種類繁多,送花送到家成為了許多人表達心意的一種方式。
然而,林嘉在中國的旅行中,卻很少看到人們送花或是買花的景象。她在北京和上海的花店裡走過,花店裡的鮮花種類較少,價格卻非常高昂。一束普通的玫瑰花,價格居然比她在越南買一整束花還要貴,而且花店的數量也遠不及越南。
“為什麼這裡的花這麼貴?”林嘉問小梅,目光停留在花店的櫥窗裡。
小梅微微皺眉:“這個确實有點不同,在中國,鮮花大多用于一些特别的節日或者紀念日,人們更傾向于用其他方式表達感情。花店也沒那麼普及,送花的文化不像越南那樣盛行。”
林嘉沉默了一會兒,她從來沒有意識到花卉文化的差異,心中不免泛起一絲失落。她記得在自己家鄉的街頭,朋友間總是會互相送上一束花,或者拿來裝點家裡。而在中國,似乎送花的人寥寥無幾,這讓她有些失望。
除此之外,林嘉還發現了一個令人意外的細節,那就是水果的種類和味道。越南的熱帶氣候讓水果種類極為豐富,從芒果、榴蓮、龍眼到各種熱帶水果,幾乎一年四季都能找到新鮮美味的水果。
而中國的水果雖然也很新鮮,但大多數水果都有着明顯的季節性,尤其是冬季,許多水果并不容易買到。
“在越南,水果幾乎是四季常有的,種類非常豐富。而在中國,尤其是冬天,一些我最喜歡的熱帶水果就沒辦法吃到。”林嘉無奈地說,“我覺得,越南的水果是世界上最美味的,沒有之一。”
小梅點點頭:“确實,中國的水果有些在季節之外并不好吃,而且價格也很高。有些地方的水果因為運輸不便,價格遠遠高于當地的實際價值。”
對于林嘉來說,水果的差異化也成為了她此行的另一份遺憾。盡管她非常喜歡中國的美食與景點,但她的心中依然總有一個空缺,那就是她在越南家鄉常常能夠品嘗到的水果。每當她看到中國水果的價簽時,她的思緒便會回到家鄉,回到那片熱帶的田野和果園。
回國後她和朋友聊天,坦言道:“中國雖好,但我仍然覺得這3個方面不如越南。”
“或許,将來我還會去中國,探索更多的地方。但無論我走到哪裡,心裡最溫暖的地方,始終是家鄉。”林嘉這樣說着,微笑看向遠方。
我認為在中國各個地區的物價不同,對鮮花和水果的态度也是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大家覺得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