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媒體再度翻炒“清朝債務”的陳年舊賬,聲稱若中國不償還清末遺留的所謂“曆史債務”,美國也将拒絕承認欠中國的數千億美元國債。
這一荒謬論調背後,暴露出某些政客為轉移國内經濟沖突而操弄曆史議題的險惡用心,其邏輯之荒誕、手段之無賴,既違背曆史事實,更踐踏國際法準則。
殖民掠奪與不平等條約的産物
美國政客突然提出“中國要還百年前欠的債”,這說法像爆炸一樣,立刻引發了全球熱議,這種說法完全不顧曆史,也讓中美之間的債務問題變得更加複雜。
這到底是美國政客随便說說,還是他們早就計劃好的政治手段?這種論調是對客觀事實的否定,同時也将中美兩國本就敏感的債務關系置于輿論中心。
要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需要回顧一下那段令人痛心的曆史,晚清時期,由于閉關鎖國,中國未能跟上世界發展的步伐,最終被列強欺淩。
自1840年鴉片戰争起,西方列強用武力打開中國國門,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公正的條約,其中包含巨額賠款。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争讓中國陷入更深的苦難。《辛醜條約》的簽訂,讓中國背負了4.5億兩白銀的巨額賠款,加上利息高達9.82億兩,相當于每個中國人都承擔了一兩白銀的債務。
美國作為八國聯軍的一員,也分得大約3300萬兩白銀,折合2400萬美元。這筆賠款原計劃39年還清,但清政府早已财政空虛,隻能靠加稅和借新債來勉強維持,國家财政是以瀕臨崩潰。
辛亥革命後,新成立的中華民國繼承了清政府的債務,為了得到國際承認,孫中山上司的革命政府不得不繼續償還這筆不平等條約下的債務。
袁世凱當政後,情況依然沒有好轉,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中國才迎來轉機,德國戰敗,中國停止了對德國的賠款。
十月革命後,蘇聯政府宣布廢除沙俄時期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美兩國并肩作戰對抗法西斯,
美國最終在1943年放棄了剩餘的庚子賠款,曆史檔案清晰地記載了這些事件,美國也承認這筆債務已經結束。
同時随着中國通過革命推翻舊政權,建立主權國家,對清末與民國時期的不平等條約債務天然不具繼承義務。
以及在1980年代美國法院審理“湖廣鐵路債券案”時,最終判決亦支援中國主權豁免立場,明确此類債務不屬于合法繼承範疇,美國政客如今重提舊案,實為無視既有法律裁決與曆史定論。
然而曆史的傷痛尚未完全消散,一些美國政客再次提起庚子賠款,試圖以此作為籌碼,在中美博弈中謀取利益。
帝國的代價
與此同時,曾經風光無限的美國也面臨嚴重的債務問題,從1790年開始,美國就通過舉債來發展經濟。
兩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靠發行大量國債來支撐龐大的戰争開銷,戰後美元與黃金挂鈎,成為全球儲備貨币,各國紛紛購買美元和美國國債。
但是長期依賴借錢發展的模式就像飲鸩止渴,最終會帶來惡果,幾十年來,美國政府花錢大手大腳,财政赤字一直很高,導緻債務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到2025年,美國欠的錢總數超過了36萬億美元,光是每年還利息就要花掉好幾萬億美元,債務占美國經濟的比重也超過了130%,遠遠超過了國際上認為的安全線。
美國的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越來越舊,很多工廠都搬走了,制造業萎縮嚴重,加上疫情的影響和全球供應鍊出現問題,美國經濟的深層問題更加明顯。
2023年,美國國債的收益率突然升高,讓全球金融市場都感到緊張,大家都在關注美國能不能按時還錢,美國财政部長耶倫多次提醒大家注意債務上限的問題,但國會一直沒有達成協定,政治上的争鬥增加了美國經濟的不确定性。
相比之下,中國雖然也有不少債務,但大部分是欠自己人的,欠外國人的錢比例不高,風險相對來說是可以控制的。
債務迷局
中美兩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在債務問題上關系複雜,既有合作也有競争。中國過去曾是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國家之一,這既是為了讓外匯存底保值增值,也說明當時中美經濟聯系非常緊密。
不過,随着美國債務風險增加,加上中美關系出現變化,中國開始慢慢減少購買美國國債,目的是分散投資風險。
截至2024年底,中國持有的美債降到7686億美元。雖然2025年3月稍微回升到1.1萬億美元左右,但仍然低于曆史最高水準。這種減少美債的趨勢,一方面顯示中國對美國經濟前景有些擔憂,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國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變得更加獨立自主。
美國政客非常清楚中國減少購買甚至抛售美國國債可能造成的後果。如果中國大量抛售美債,美國金融市場肯定會受到嚴重打擊,美元價值下降和利率上升幾乎無法避免,美國經濟會面臨更多困難。
是以,他們想盡辦法,甚至重提過去的曆史舊賬,來阻止中國減少持有美債,以此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
美國媒體《國會山日報》2025年3月的文章将百年前的庚子賠款和現在中美之間的債務問題聯系起來,其目的非常明顯,就是想轉移視線。
文章裡說的8600億美元和中國2025年3月實際持有的1.1萬億美元美債不一緻,可能是用的過時資料,也可能是故意誇大,目的是為了混淆視聽,給中國施加壓力。
結語
炒作“清朝債務”的本質,是以曆史虛無主義掩蓋自身經濟困局,将正常貿易形成的國債與殖民曆史債務強行混同,暴露其“強權即公理”的霸權思維。
曆史不容歪曲,更不是政客肆意操弄的工具,美國若想解決債務問題,唯有正視自身經濟結構缺陷,通過改革與全球合作尋找出路。
用強盜邏輯威脅他國,隻會加速其國際信用破産,中國始終主張以平等對話化解分歧,但面對無理挑釁,亦必将堅定捍衛自身主權與合法權益。
不知道您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喜歡文章的話記得點贊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信源:
《想錢想瘋了!美議員竟要求中國償還清政府債券,要價1.6萬億美元》——北京日報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