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編輯:LSK
“老蔣不敢殺我,他有今天全靠我”。
自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後,老蔣被迫組建全國抗日統一戰線。
然而等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張學良卻立即被蔣介石囚禁。
從1936年到1990年,整整54年的時間,張學良猶如“籠中之鳥”。
然而仔細看張學良的生活照發現,“豪車、别墅、大魚大肉”樣樣齊全。
甚至連傭人都十幾個,絲毫不像是“囚徒”生活。
那麼蔣介石為何不殺張學良?還要好吃好喝伺候着?
張學良的晚年生活
在新中國成立以前,張學良就已經被囚禁,并且先後輾轉多地。
每個地方都是蔣介石精心挑選的,基本都是極為偏僻的名聲之地。
1949年後,倉皇逃到台灣的蔣介石也不忘帶上張學良。
那麼這五十多年來,張學良的囚禁生活過得怎麼樣呢?
我們先從吃穿上面講起吧,總之,吃的很豐盛。
用老蔣的話來說就是:能養一個步兵團了!
蔣介石每個月都要給負責看管張學良的特勤隊撥款5萬元!
一年下來就是60萬!每當老蔣提起此事,都心疼不已。
特勤隊每天都會出去買新鮮的蔬菜、水果。
新鮮的活雞,剛宰殺的豬肉,海鮮、大龍蝦等一應俱全。
為了儲存食材,在當時那個年代,甚至給他配上了昂貴的瓦斯冰箱。
水果也不是普通的水果,都是從全世界各地,精選的水果。
張學良還愛喝可樂,由可口可樂公司專門配送。
他的每一餐都有八個菜,包括肉類、海鮮、蔬菜等。
從搭配到烹饪都由專門的營養師和廚師進行。
在台灣時,張學良還與張大千、張群、王新衡組成“轉轉會”。
四家輪流請客,專門研究各種吃的,來自世界的山珍海味。
如果有什麼新奇的美食買不到,張學良就會寫信給宋子文,讓他想辦法。
除此之外,他的紅顔知己趙四小姐,也始終陪伴他左右。
在軟禁的生活裡,隻要不是特别過分的要求。
蔣介石和後來的蔣經國基本都會滿足張學良。
張學良想打排球,直接在後院給他蓋了排球場。
張學良想遊泳,蔣介石立刻下令給他建遊泳池。
張學良想出去聚會遊玩,在審批後,也可以駕車遊玩。
一直到1975年蔣介石去世,張學良以為自己終于可以重獲自由了。
可誰曾想,接管軍政大權的蔣經國,也嚴格看管着他。
直到1988年,蔣經國也去世,他才迎來了短暫的自由時光。
那麼蔣介石父子二人,為何到死都不願放掉他呢?
又為何不殺他,反而各種要求都滿足他?
或許這一切,都要從張學良當上少帥那天說起。
少帥張學良
1901年,張學良出生在東北的一個軍閥家庭。
父親張作霖是奉系軍閥的上司者,在當時也被稱為“東北王”。
作為張作霖的長子,張學良自幼就生活在顯赫的家庭環境中。
在張作霖掌管東北時期,其财力富可敵國。
這讓張學良能過着極其奢侈的生活。
他的衣服都是來自西方定制的頂級西服,座駕也是豪華轎車。
張學良還時常駕着車,在大街上抛灑錢币。
看着後方追逐的孩童們争相拾取,他的精神得到極大的滿足。
張學良還對豪華汽車有興趣,家裡有專門的車庫用來停放。
有勞斯萊斯、林肯在内的多款頂級轎車。
每次張學良出行,都會有專門的豪車車隊。
行駛在大街上,大家一看就知道“少帥又出府了”。
張學良還特别喜歡養狗,據說他的狗舍,足足養了上百隻。
這些狗都由專門飼養員負責照料,吃的食物一點不比普通人差。
當普通人還在因下一頓飯犯愁時,少帥的狗已經吃上優質牛肉了。
父親張作霖看他這麼下去也不是辦法,就送他去了日本陸軍軍官學校。
在經過軍事化的管理後,張學良逐漸具備了一定的政治才能。
一直到1928年,随着張作霖的突然離世,張學良也正式開始接管權利。
雖然在掌握實權後,張學良确實收斂了揮霍無度的習慣。
但這種根深蒂固的本性,并未是以而消失。
反而在權利的加持下,以另一種方式呈現着。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整個東三省淪陷。
雖然龍興之地沒了,但這并沒有對他的生活品質有所影響。
直到西安事變後,他的人生軌迹才徹底發生了轉折。
當時日本想鲸吞中國的意圖已顯露無疑。
但蔣介石仍固守“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盡管張學良幾次勸谏老蔣國共合作共同抗日,但都被拒絕。
于是在1936年12月,張學良和楊虎城,一起軟禁了蔣介石。
強迫蔣介石接受國共合作的方針,最終在各方協調下,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但張學良和楊虎城,也在之後受到了老蔣的拘禁。
随後在近54年的時間裡,被押送輾轉于全國各地。
但鮮為人知的是,其實早在1937年,張學良就獲得了名義上的“特赦”。
“張學良所處十年有期徒刑,特予赦免,仍交軍事委員會嚴加管束”。
隻不過這隻是蔣介石的“文字遊戲”。
此後,張學良便受到了老蔣的嚴加管理,徹底失去自由。
不久後,抗戰全面爆發,張學良幾次向老蔣申請率軍抗擊日軍。
老蔣每次看到他的申請,都會回複他:好好讀書!
1949年,在昔日戰友楊虎城遇害後,張學良也一度險些遭殃。
好在在宋美齡的阻攔下,蔣介石沒有殺了張學良。
台灣的生活
來到台灣之後,張學良被安排到了一個環境優美的别墅裡。
屋前種滿了聖誕樹不說,出門還能看見湖泊。
平日裡,少帥和朋友喝喝茶,看看書、寫寫字,生活好生自在!
這哪裡是坐牢嘛?分明是度假呀!
張學良來到這,很快就适應了當地的生活節奏。
他常去附近的竹屋溫泉,也喜歡在周圍轉轉。
無聊了,張學良還會去釣釣魚、養養雞、種種菜。
後來很多人都說,張學良後來之是以能如此長壽。
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異常健康規律的田園生活導緻的。
每個月,國民黨都會送來一筆可觀的生活費。
據說,這筆費用甚至足以養活一個步兵團。
除此之外,張學良身邊還配備了大量警衛員和家庭雇傭,總數超200人。
然而,表面的優渥生活掩蓋不了内心的煎熬。
失去自由的痛苦,是無法用物質條件彌補的。
張學良也常常感歎:“這看似榮華的生活,實際是囚籠”。
2001年,張學良在美國夏威夷去世,享年100歲。
然而随着他的離世,一個新的謎題浮出了水面。
那就是,在張學良的銀行賬戶中有着高達6億美元的存款。
于是人們紛紛發出疑問,一個囚禁半輩子的人,哪裡來的錢?
實際上,張學良作為曾經東北最大的軍閥。
張作霖給他留下的巨額财富不可忽視。
即便這些财富後來因為戰亂損失不少,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儲存了下來。
其次早在張學良軟禁之初,他的發妻于鳳至就帶着家族财富去了美國。
這筆錢也在她的運作下,越來越多。
或許後來蔣介石每月給的高額生活費,就是來自于鳳至也不一定。
是以,雖然張學良餘生都生活在牢籠裡,卻過着神仙般的日子。
而他樂觀的态度,或許就是他長命百歲的原因吧?
結語
回顧張學良的一生,功過參半,東北的淪陷,和他脫不了幹系。
但後來他又迫使蔣介石和共産黨合作,結束了内戰。
他的每一個選擇,都關乎着國家的命運。
正如張學良晚年所言:自己從不在乎功名,功與過還是留給後人評說吧!
那麼你對張學良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參考資料:
人民日報——2009年7月2日-發動西安事變的著名愛國将領――張學良 楊虎城
齊魯壹點——2019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時蔣介石在幹啥?張學良在想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