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到48小時,特朗普關稅豁免又取消,終于對中國的這一領域下手了

特朗普的政策一變再變,實在讓人摸不清頭腦,4月13日美國剛剛走漏風聲,針對中國的電子類産品進行關稅豁免。

還以為特朗普在關稅戰上服了軟,結果不到48小時特朗普又換了一副面孔,表示并沒有說過對中國的任何産品進行過豁免。

所謂的“豁免”隻不過是将這些産品從這一關稅範疇中轉移到另一關稅範疇中去。

這不禁讓人感到納悶,特朗普到底給中國留了幾手?他盯上的又是中國的哪一領域?

中美的關稅大頭

特朗普這次針對中國的關稅從第一任期的20%,僅僅半個月的時間就加到了誇張的145%,不過說白了,到了這個程度再往上加碼也沒有什麼實質意義了。

是以中方在确定對美國進行125%的反制關稅後,直接告訴特朗普我就這麼多了,你愛怎麼加就怎麼加吧,我不奉陪了。

從兩國進出口的貿易商品來看,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大頭就是農副産品,其中多以大豆、豬肉為主,但這些東西商品我們也未必非要從美國人手裡買。

在大陸的農産品進口國中美國隻排第二,排名第一的巴西在與中國的貿易額上足足比美國高出一倍。

是以對于我們來說,代替美國的國家還有巴西、澳洲、泰國這樣的農産品出口大國,甚至從這些國家的手裡買到的農副産品比美國還便宜。

再來看看美國從大陸進口的都是什麼,分别是手機、筆記本電腦、锂電池、工業機器人以及汽車零部件等工業電子類産品。

而中國作為制造業強國,是蘋果、特斯拉等企業紛紛在中國建廠,并且因為中國完整的制造産業鍊讓這些企業沒有别的選擇,隻能在中國建廠生産。

前兩年的時候蘋果公司在美國政府的施壓下嘗試過将生産線轉移到印度,但生産出來的蘋果手機良品率竟然還到不了60%,及格線都過不了。又不得不狼狽的将生産線轉移回中國。

說白了,中國對美國的進口商品有替代品,而美國對于中國的進口商品卻找不到替代品。

尤其是在特朗普對中國的高關稅政策下,即便是美國品牌的蘋果手機,因為生産地是在中國的原因。

賣到美國本土,也要增加關稅,好比一部iphone16 promax在美國售價1599美元,加了關稅後在美國就要賣2399。

手機隻是從中國賣到美國衆多商品中的冰山一角,現在增收關稅後的商品還沒落地美國的情況下,美國多地都開始出現了哄搶超市的情況,雞蛋更是被賣到了7塊人民币一枚的高價。

等到真的全部落實,美國人就算工資再高也扛不住被特朗普這麼坑吧。

特朗普增加關稅的目的在于讓制造業回流美國,但這種事情真的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嗎?

光一個台積電在美國建廠來回拉扯都幾年的時間了,到現在都沒有下文。想要真的完成這麼多事情,特朗普任期内的四年能不能做到都是個問号。

而在這之前擺在特朗普面前的就是該如何解決美國人民的民生問題了。

是以對于中美雙方來說,該慌的的确應該是特朗普。

在這種情況下,4月11日的時候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在深夜釋出了一條公告,其中列出了對中國一長串對等關稅的豁免清單。

其中,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硬碟、平闆顯示器、部分晶片以及用于制造半導體的機器等熱門電子産品均符合豁免條件。

消息一出人們都在笑話特朗普,最先挑事的也是最先認慫的。

畢竟美國現在的輿論對特朗普的壓力很大,近段時間因為特朗普瘋狂的關稅政策,在全美有超過五十萬人紛紛走上街頭遊行抗議。

更有一些極端點的,直接讓上台才兩個月的特朗普辭職謝罪。

可沒想到都到這個地步了,特朗普卻還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不顧美國人民的民意,在豁免消息發出不到48小時,出面澄清對中國的電子産品并不是“豁免”。

不是豁免又是什麼,特朗普到底在打着什麼算盤?

特朗普的如意算盤

4月13日的時候,特朗普出面,對11号美國海關釋出的豁免消息表示否認。

并且按照特朗普的說辭,這一部分的電子類商品仍然在關稅範疇當中,隻不過不在這145%的對中國的對等關稅中了。

說白了,特朗普的意思就是他準備為中國進口的電子類産品專門再搞一個關稅架構,和那145%關稅範疇的商品差別開來。

随後特朗普又補充道:“在即将進行的涉及國家安全的關稅調查中,美國政府将評估半導體和整個電子産品供應鍊,美國不能依賴中國來生産這些關鍵技術産品。”。

在特朗普出面後,美國的商務部長盧特尼緊随其後在媒體面前表示,這些電子産品将會統一被納入為“半導體類别,當作重點關稅對象來對待,以確定這些電子類商品的生産線能夠回到美國本土。

說白了,特朗普盯上的就是中國在半導體、晶片等科技領域的生産制造業,特朗普也明白這些東西都是中國出口美國的大頭,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要從最基本的生産線下手。

利用高關稅向蘋果、美光科技、英偉達等企業施壓,你要麼就在中國繼續生産,賣到美國掏高關稅,提高商品的成本物價,這麼貴到時候看還有多少人買的你的東西,生意還做不做了。

要麼就老老實實的回到美國建廠生産,一切照舊。

事實上特朗普在第一任期的時候,就曾經用蘋果Mac pro中來自中國的制造零部件的關稅減免一事,來脅迫過蘋果回到美國建廠,隻不過這件事在當時沒掀起什麼水花。

可如今特朗普針對的可不止蘋果一家了,而是所有在中國建廠的半導體等科技公司。

根據統計美國2024年半導體進口依賴度達37%,其中中國占全球産能的24%。

特朗普算盤打的很妙,但還是像前面說的台積電那樣,這麼多年了都沒下文。

退一步說,就算這些企業都選擇回到美國建廠,效率又該如何保證?憑美國人傲慢的态度,建廠怎麼說也得幾年的時間。

那在這一段空窗期,美國對電子産品的需求又該怎麼做,是要讓這些企業一邊交着高關稅一邊在建着工廠嗎,怎麼說都感覺有點好笑吧。

另一方面就是美國的制造業已經空心化一二十年的時間了,不像中國制造業一樣生态鍊完整,在産品生産上也一定會遇到包括良品率、生産效率等問題。

畢竟強扭的瓜不甜,特朗普各種一通騷操作下來,最後承擔一切的還是美國企業以及老百姓。

資訊來源:

原文登載于魯中晨報2025年04月14日關于“特朗普:豁免是暫時的,‘不存在關稅例外’”的報道

原文登載于環球時報2025年04月14日關于“豁免部分電子産品後,特朗普聲稱‘不能依賴中國’”的報道

又變卦!特朗普否認關稅“豁免”:将評估半導體和整個電子産品供應鍊

2025-04-14 21:54·央視财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