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戴芷嫣《舌尖上的美味 ​煎堆》南安市第二實驗國小六年二班 戴芷嫣指導老師:李德欽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南安市第二實驗國小六年二班 戴芷嫣</h1>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指導老師:李德欽</h1>

戴芷嫣《舌尖上的美味 ​煎堆》南安市第二實驗國小六年二班 戴芷嫣指導老師:李德欽

圖文無關

想必大家看到這題目,會産生各種疑問:什麼是煎堆啊!煎堆好吃嗎?它是哪裡的美食呢?煎堆、麥糕粿、燒肉粽并稱為端午期間閩南食俗中的三個“巨頭”。煎堆閩南語為(煎dei),據《泉州府志·卷20風俗》中就有記載:端陽……以米粉或面和物于油内煎之,謂之堆。與軟糯香甜的麥糕粿,油潤不膩的燒肉粽相比,我還是更喜歡煎堆。

這煎堆,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女娲補天時,不小心漏了一條縫,導緻端午這幾天一直下雨,人們懼怕久雨成災。這便想,這面糊黏乎乎的 ,就如同膠水,做出了剪堆,興許祭奉天神就可以平息雨災。

煎堆好吃易做,首先需要将面粉加入水,再加少許白糖(要吃鹹的也可以加入韭菜,蝦米,食鹽等)攪合成面糊。再起鍋燒油,等油熱時,取一大勺面糊,緩緩倒入鍋中成圓餅狀,還需要提起鍋,輕微轉動,使之更薄,最後反複翻面至熟即可。出鍋後還可以撒上少許蔥花。

新鮮出爐的煎堆色澤金黃,表皮焦脆,蔥綠伴着金黃的面餅,看起來美極了,這煎堆推開的樣子,活像一個金燦燦的大圓月。這看着就誘人,更别提吃起來了!

端午節當天,奶奶開始大展身手,隻見她那行雲流水的動作,把我震驚了,眨眼工夫,第一張煎堆就出爐了。看着這香氣四溢的煎堆,我的口水已“飛流直下三千尺”了。便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張塞進了嘴裡,結果剛出爐的煎堆燙得很,我拿着煎堆吃也不成,放也不成,對着煎堆不停地吹氣。奶奶看着我這模樣笑道:“你呀你!看把你饞的,這煎堆恐怕還沒上桌就要被你吃完了。”不久後,奶奶拿着一大盤煎堆出來了,我們一家子就聚在餐桌旁享受煎堆給我們帶來的歡樂。

聽完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迫不及待想嘗嘗這美味的煎堆了,有機會來泉州,我一定讓你品嘗品嘗這舌尖上的美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