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場講座有點意思!順德人冬至儀式感:吃魚生、煎堆,分豬肉

作者:南方都市報

順德人的冬至有什麼儀式感?太公分豬肉背後有着怎樣的文化内涵?冬至當天吃魚生,是源于怎樣的傳統習俗?

11月28日,在順德華僑城·歡樂海岸PLUS國際美食文化交流中心,被網友稱為“美食界種草狂魔”的歐陽應霁與順德本土文化研究者、順德區博物館副館長李健明一起,探尋順德至味的同時,開啟一場關于“食”與“思”的對話。藝術、學術和曆史底蘊的交彙使得尋味順德之人不再僅僅關注到食物表面的色香味形,轉而啟發思考其背後更加深遠的含義。

這場講座有點意思!順德人冬至儀式感:吃魚生、煎堆,分豬肉

《食于冬至》是本次“一思一食”系列活動的第一單元,歐陽應霁在經過短期密集的順德美食“轟炸”之後,與大家分享了他心中對于順德的感悟,并為大家帶來過往幾十年來他作為資深美食家的經曆和思考。

而李健明作為深谙順德文化曆史背景的研究者兼資深老饕,通過介紹順德冬至的食物,來剖析背後的傳統習俗和文化,極大拓寬了大家視野和思考次元,也賦予“順德美食”更深層次的價值。

這場講座有點意思!順德人冬至儀式感:吃魚生、煎堆,分豬肉

對順德人而言,冬大于年。“過去人們一年隻有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和冬至才能吃到豬肉,可見冬至的重要性。”李健明介紹,在冬至當天,按照傳統習俗,人們會到祠堂裡拜祭祖先,其中的祭品就少不了燒豬。

拜祭完祖先之後,村民就會用雞公碗來分豬肉,一碗大概就八兩。分豬肉也是有講究的,按照父親、母親、兒子、女兒的順序來分。但在家族中,自梳女這個女性群體擁有很高的地位,可以分得兩份豬肉。,李健明介紹道,這在其他地方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一般隻有70歲的長者或者考上舉人的才能分到兩份豬肉。“是以,這不是分豬肉那麼簡單,豬肉背後有着豐富的内涵。”

在冬至,順德人的餐桌還會出現煎堆。“煎堆并不是我們一般了解的煎堆碌碌,金銀滿屋的寓意。煎堆外形像一個太陽,是以代表的是陽性的生命力。”李健明說,順德人希望通過圓形的食物來賦予“陽氣”“陽光”“朝氣”的内涵。

這場講座有點意思!順德人冬至儀式感:吃魚生、煎堆,分豬肉

更有意思的是,順德人會在冬至那天吃魚生。“在大家看來,魚生是生冷的,為什麼會在冬天吃呢?”李健明解釋說,從上古時代原始人心理學來說,吃生的食物而不是煮熟的食物,能夠擷取到生命力。

這場講座有點意思!順德人冬至儀式感:吃魚生、煎堆,分豬肉

在歐陽應霁看來,一個地區的飲食是展現其傳統文化“最立體”的媒介和載體,蘊含着人們對于天地人神物的态度,是以在節日習俗背後,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這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

順德作為粵菜的發源地,美食早已成為順德城市名片中閃亮的招牌。為了把“美食”這塊金字招牌擦得更亮,順德提出深度發掘傳統文化價值,大力實施城市營銷戰略,集中力量打造“全球美食之都”這個城市超級 IP。

“并不是多吃幾個順德菜就能了解順德美食,菜品隻是表面的一個載體,其背後是人、文化、曆史傳統等。”歐陽應霁認為,打造順德美食超級IP,這不僅僅是順德餐飲從業者的責任,而是需要具體到每個人身上,每個人都要深入了解順德美食文化,講好順德故事。

在順德美食的傳承與創新方面,李健明認為,有效的傳承就是最好的創新,傳承不意味着守舊,而舊的文化也并非就是糟粕,“我們的祖先經曆千百年的不斷探索與實踐,才凝聚成如今的文化共識與節日習俗。為下一代人整理出優秀的傳統文化,做好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工作,是我們共同的曆史使命。”

采寫\拍攝:南都記者 胡嘉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