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梨花風起又清明,古人怎樣觀星定節氣【澎湃問吧播客21】

當太陽周年運動催生了陰陽消長、四時興替的自然變幻,古人在觀察日升月落、鬥轉星移中,找尋自我與浩瀚自然之間的聯系。 而今天,我們在“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的歌謠中,寄予對于草長莺飛或霜雪漫天的想象,也尋找時間滾滾向前、生命循環往複的力量。

經曆漫長的曆史長河,二十四節氣正逐漸走出農事、天文、自然的範疇,成為中國人的文化時間坐标。本期澎湃問吧的《浮遊生悟》播客,我們邀請華東師範大學民俗學博士方雲、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博士王吉辰,從科學與美學的角度,系統地探讨二十四節氣的發明與演變。古人觀天象,會分早晚班嗎?音律的C大調與冬至節氣有何呼應關系?宋元時節,雨水節為何要做爆米花?以上問題歡迎在節目中尋找答案。

【音頻】梨花風起又清明,古人怎樣觀星定節氣

【音樂】

開頭結尾:Memories of Marigold- Howard Harper-Barnes

插 曲:Every Reason I Know-Bireli Snow

【時間軸】

07:40 春分立蛋真有科學依據嗎

12:25 清明祭祀讓陌生亡靈變成親人

24:57 冬至九九消寒圖:古代文人熬過冬季的精神慰藉

28:40 雨水節做爆米花占蔔收成

42:00 袁枚《随園食單》中的美學與創造力

44:30 古人觀天象為何分早晚班

53:05 冬至與C大調的對應關系

59:10 四季實無首尾之分,古代崇尚環道觀

01:07:05 人們通過科技預知天氣,卻也對日食月食失去敬畏

01:14:55 節氣準不準沒那麼重要

【以下為本次訪談節選】

澎湃新聞:“清明”節氣何以發展為傳統節日“清明節”?節俗為何從踏青轉變為祭祖掃墓?

方雲:清明節的由來,存在着從節氣到節日合并的過程,這其中合并了一個寒食節。寒食節的節俗起源于古人對火神的信仰和崇拜。在古代宮廷裡,改火制度非常重要。據記載,唐代時期的改火制度是從宮殿裡先行,通過鑽木取火得了火種以後再逐一點燃,文武百官排列好,一個接着一個把蠟燭點燃傳遞下去,大家各自迎新火到自己的家裡,也就是“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因為古人認為,火是有生命的事物,一年四季不能用同一個火種,火用久了就要熄滅,需要重新取火。

宋朝以後,祭祀開始逐漸興盛。因為中國古代有很強的宗族觀念,一般都在宗族祠堂舉行廟祭,從皇室貴族到民間均有這種習俗,是以各地常出現“清明會”或“吃清明”的習俗。隻要本家同姓同源者,會在此時祭祖,祭完後将祭品分食。正因為先有了最早的祠堂祭,後來才慢慢演變成墓祭。參與墓祭時,人們往往頭上還要戴柳枝,有辟邪與庇護子孫之說。

澎湃新聞:古代文人為何會在冬至畫九九消寒圖?現在這種習俗是否已經消失不見?

方雲:“九九消寒圖”更多是一種藝術化的行為。有文人雅士愛畫梅花,一個花上九個花瓣,一天畫一瓣,待畫到九朵就剛好是九九八十一天。也有一種更加進階的玩法是寫文字,字的總筆畫必須是九畫,把字帖像描紅一樣描完,漫長的冬季就也過去了。

古代文人雅士之是以想出這種設計,是因為入臘月後的八十一天被視作最寒冷的時節。為了熬過漫長的冬日,總歸要有一些有意義的方法來記錄它,畫完以後天氣就變得很暖和了。

澎湃新聞:二十四節氣與二十四番花信風、七十二候之間有怎樣的關聯?

方雲:其實二十四番花信風并不是分布在二十四節氣裡,并非一個節氣對應一個花信風,而是指春天的八個節氣裡,每個節氣有三個花信風。比如從小寒開始是梅花山茶和水仙,大寒是瑞香蘭花和山礬,立春是迎春、櫻桃和望春,雨水是菜花、杏花、李花等等,這裡名字不一一列舉,一直到谷雨。

一方面,因為春天最美的時節和花緊密相連。在大自然中,花被認為是報信的角色,即使任何事物都可能有偏差,花也總是如約而至、言而有信,“花信”一說也就是以而來。這也讓花成為很多詩人歌詠的對象。詩人們對每一種花賦予人格,通過文學描述将對花的想象力定型下來,二十四番花信風也就形成了。

另一方面,古人對于子嗣的繁衍十分看重,民間風俗中普遍存在着花神崇拜,認為花是孕育生命、具有生殖力的象征。每年春分的二月期間,民間會有花朝節,用于寄托大衆的花神崇拜。尤其南方的花神崇拜更為濃烈一些,因為花農需要種花。而自宋代開始,鮮花經濟十分繁榮;元代之後棉業發展,棉花通過海路、陸路等路徑傳入中國慢慢推廣,老百姓真正意義上穿上溫暖的棉衣,因而有了“衣被天下”的概念。是以花朝節祭祀的花神不僅是觀賞性的鮮花,也有一類是棉花。是以說二十四番花信風的意義,在曆史過程裡也在不斷延續和延展着。

澎湃新聞:二十四節氣最早是怎樣确立的?

王吉辰:節氣并非由某一個人發明,它的産生與完善是一個漫長的曆史過程。我們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晚期。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的山西襄汾,傳說中帝堯曾在那裡建都。考古學家們經過多年的考古發掘與實地觀測,最終在遺址上發現了一座史前的觀象台。經過天文學家的測算和實地勘測發現,古人可以利用太陽從石柱的狹縫與山脊的切線間升起,來确定冬至和夏至這兩個節氣。這一發現驗證了《尚書·堯典》中關于堯制定曆法的記載。

春秋時期,古籍中已經有了有了“分、至、啟、閉”的記載,所謂分至,即春秋分和冬夏至,啟閉則是指立春、立冬、立秋、立夏。分至啟閉合起來就成了八節。先秦文獻《逸周書》中,曾出現過雨水、驚蟄、谷雨、清明四個春季節氣的記載,但順序與今天并不一緻。然後到西漢早期的《淮南子》裡,正式看到了二十四節氣的出現。但是我們要知道在《淮南子》之前,尤其是秦代這段時間,很多出土文獻裡就已經模糊地看到了關于二十四節氣的一些零星記載,當然有一些名稱、順序跟今天不完全一緻,但是前後應該是明确地有繼承關系。

漢武帝時,天文學家落下闳又将二十四節氣引入了《太初曆》,發明了無中氣置閏法,這在中國官修曆法中施行了千餘年。我們今天之是以有“春節”的說法,就是因為節氣融入官方曆法的結果。順便說一句,過去的一歲之始安排在每年立春這一天,稱為春節,而一年之始則被安排到了農曆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與今天的元旦、春節完全不一樣啦。

澎湃新聞:古代人具體怎樣根據觀測天象确定節氣?

王吉辰:中國古代以天文觀測定節氣主要使用兩種方法,一種是利用大火星、鳥星等星宿來進行中天觀測:在重要節氣裡,以子夜時分正南方位出現的星宿作為标志。每當特定星宿來到中天,就代表着某一個節氣的到來。

另外一種是白天采取的立竿測影法。太陽直射點位置的變化,導緻了北半球春夏秋冬四季的劃分。夏天的太陽高度角會高一些,冬天的太陽高度角會低一些。這種規律性的變化可以通過日影長度直覺地看到。古代人是以發明了圭表,将垂直于地面的杆稱為“表”,平放在地上的刻度尺稱為“圭”。這樣根據表杆投射在地面上的影子長短就能明确區分節氣,一年内表影最長的時間是冬至,表影最短的時間就是夏至,再将期間的增減均分為二十四等分,即刻知道某一天影長所對應的具體節氣。

澎湃新聞:随着氣候變化,二十四節氣在今天會有偏差嗎?

王吉辰:受時空限制,偏差其實一直存在。比如宋代和明代都經曆了小冰川期,全球氣候比今天要寒冷很多。但無論何時,二十四節氣始終有很重要的意義,這是因為它将一年等分為了二十四等份,類似于将一天分為二十四小時。就像每天早上六點、中午十二點分别要幹什麼,提供了一套時間架構。而這種結構性的架構在北半球都适用,因為隻要根據太陽的高度角差異定好了夏至和冬至這兩天,也就基本固定了一年的溫度寒暑變化。基于這一套時間架構,我們會安排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能在具體的每一時刻之中靈活填充各種行為活動,是以二十四節氣具有很強的适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