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2006年05月20日二十四節氣列入大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4節氣是獨特的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史記)!

——火的引用改變了人類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狀況,熟食是人類走向現代文明社會的分水嶺!

——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是人類文明飲食健康的寶庫,建議設立中國食文化學!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2006年05月20日二十四節氣列入大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4節氣是獨特的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一、中國飲食文化和中國食文化學

中國烹饪是中國對人類飲食生産的巨大貢獻,中國對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在中國,“烹饪”一詞出現在戰國至秦漢間成書的《易傳》對“鼎”卦的解釋中,“以木巽火,烹饪也。” 大意是在鼎下,架起木柴,通風起火;煮熟或燒烤食物至熟用。是以,烹饪的原始意義就是煮熟(燒烤)食物。烹饪一詞出現在戰國秦漢時期,并不意味着烹饪這一事物也出現在戰國或秦漢間。因為,在古史傳說中發明鑽木取火、教民熟食的的燧人氏距戰國時期至少也有數千年的時間,但實際上中國先民用火的曆史更早,開始于距今五六十萬年的北京猿人時代。 《易經》之後的文獻中,曾用“烹調”、“料理”概括并代用詞;到了近代,大家才更加廣泛使用“烹饪”一詞,經社會的不斷使用和認同,才确認下來;并使用至今。同時,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和發展。 現在的烹饪和烹調二詞研究分野的十分明确了,烹饪覆寫烹調,烹調是烹饪的組成部分;現代的烹調一詞已經引申指制作食品的技術方法,稱之為“烹饪工藝”。 廣義的烹饪文化不僅包括食品生産的文化——烹調文化,也包括食品消費的文化——飲食文化。烹饪文化就是“人類社會食品生産與消費中所包括的物質與精神現象及其聯系的總和” 中國烹饪來自于實踐,同時,接受時間的檢驗。相信,中國烹饪在新的時代一定會為人類的健康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烹饪文化是在人類從“茹毛飲血”到“火的引用”發展的“熟食階段”的過程,“食文化”是人類文明飲食發展的升華,從“田頭”(源頭)到“嘴頭(營養)”的科學發展過程;是一個為人類健康發展的整體食物鍊。既包括原材料的選育和種植與收割到運輸過程和初級加工原料,同時,又包括食品的加工工藝過程和半成品及成品的整個形成過程;又包括食用前和食用過程中及食用後的具體展現。 是以說,設立“中國食文化學科”是必要的,也是人類健康發展的需要;更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必然需求。

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指出:“烹調亦藝美術之一道也”。“烹調之術本于文明而生,非深孕乎文明之種族,則辯味不精;辯味不精,則烹調之術不妙。中國烹調之妙,亦足以表明進化之深也……”

二、民以食為天

中國人民以“民以食為天”為理論依據,中國“重食”思想和“重養”傳統文化理念發展至今,其“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傳統文化精髓始終伴随着社會的發展和人民健康的發展方向!

中國古代根據氣候對一年進行的節令劃分。即指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同時,又有傳統的節假日比如除夕節、春節(除夕節和農曆新年正月初一);2,清明節(寒食節);3,端午節(五月初五);4,七夕節(七月初七團圓節);5中秋節(八月十五,又稱祭月節);6,重陽節(九月初九);7、冬至節(冬至大如年,民俗記憶和書刊都有記載)等; 以上節假日的食品多種多樣食品豐富;1、春節:食品豐富;必吃的餃子;2清明節:祭祀春遊,青團(江南食品),薄餅(團聚);雞蛋(秦代此時禁火,提前煮雞蛋備用);艾飯(客家清明節期間食用,一年不生病);3、端午節:包粽子(南北方有不同的品種),包餃子;4、七夕節;團聚的日子,餃子等;5、中秋節:食品豐富,月餅;包餃子;6、重陽節:登高賞月(重陽糕吃兩種糕:花糕、栗子糕);菊花酒;吃餃子;7、建議增加——冬至節和除夕節:冬至大如年,吃餃子(凍不着、不凍耳朵),元宵;除夕節,豐富的食品; 南北方具有差異性,北方過節始終沒有離開“餃子”食品。還有民族特點。河南信陽以及周口、南陽等地喜歡吃水餃、扁食等。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三、開發中國傳統文化的節慶;1、人物(如老子);2、年月(二月二,龍擡頭)、除夕節;3、節氣(秦朝已始秋分節)等;

1、人物:如老子;老子紀念日;中國傳統文化——道教的鼻祖;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理論;時至今日仍為傳統文化傳承的要素和精髓。

2、時令:二月二龍擡頭;龍——中華民族的象征;圖騰,騰飛!目前,北方有吃餃子和吃薄餅的風俗;寓意團團圓圓;

3、秋分:曾經是“祭月節”;2018年經國務院同意設立将“秋分節日”為“中國農民豐收節”;目前,以文藝演出和有關賽事為主;

4.春耕節,(一畝三分地、先農壇);可追溯到西周;明清帝王達到鼎盛時期。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四、設立“北京紀念日”和“北京城建城紀念日”

北京——人類文明的聖殿——北京,文明紀念日 !同時,可以根據中華民族發展史的獨特性,整理不同時期的曆史人物和具有一定紀念意義的事件以及具有影響力的節氣為文明節日。 “北京紀念日”和“北京城建城紀念日”!發現“北京人”和火的發現及引用;熟食的開始等等。北京,人類文明之源!

北京故宮曆史最悠久(世界五大宮:法國的凡爾賽1624年;白金漢宮1703年,1761改為英王三世的私人寝室;克裡姆林宮1320年修建;美國白宮1797年修建); 北京的故宮曆史悠久,是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的故宮可以追溯到公元1179年興建的“金大甯宮”,甚至還可以追溯到公元1000年前後的遼朝蕭太後在瓊華島上建造的宮殿。)1,全部宮殿區的建設,北京故宮(紫禁城)是1420年,具有世界曆史最悠久的故宮。時間早、面積大!2,在先秦薊城故址(廣安門南)上一步一步發展起來,位于遼南京和金中都城的中心位置發現先秦遺物等等!3, “北京城的起源”即“生日”,曆史學也稱為未來學; 薊城的發現,(水經注) 是有記載的; 已經具有3200年的悠久曆史!(1995年北京市隆重舉辦“紀念北京建城3040年,正式确認公元前1045年未北京建城之始”,由于多方異議,至今沒有再搞。大北京即薊城比燕都早134年)4,北京人的發現和“火”的引用熟食的開始等等。北京,文明之源!

北京城(建城日):1987年侯仁之先生就提出 “北京城建城日”;1995年北京市舉辦紀念北京建城3040年;正式确認北京城于公元前1045年;實際根據考古比此時早134年;至今北京建城為3200年! 考古不斷推陳出新!

目前有建城日的國家,最神奇的是古代意大利(羅馬古城,公元前753年4月21日;目前稱之為“建城日”;最隆重的是莫斯科城,始建于1147年,建城日活動規模最大;最正式之例---聖彼得堡市1703年5月27日,至今在搞慶典;隆重熱烈。)

五、禮儀文化中的中華禮食;

1、祭天文化(豐富的祭天食品):祭天文化是大陸古代崇拜神明的崇拜行為,具有源遠流長的曆史;遠古時期的黃帝“封禅(shan善音)天地,”開始;排列諸神、堯“乃命羲和、欽若昊天”;周公制禮作樂,祭天典禮“禮儀大備”,形式和規格逐漸規範。西周時期以“冬至日” 為“大祀吉期”,在這一天舉辦“祭壇大典”,是以,祭壇大典又稱“冬至大祀”。西漢、隋、唐 、宋、元 舉辦:“天地和祀”。 從秦、漢以後,曆代封建帝王以“王者,父天母地,為天之子”為政治理念;以“敬天敬地”為己任;曆朝曆代建祭壇于“國之陽”,用于舉辦“祭天大禮”;至唐到元、明清(輝煌);祭壇:設“玉、果、蔬、笾、鬥、牲等等” 備燎柴、焚香燭,禮祭皇天上帝,以“爙(rang音)災祈福”! 明清時期,皇帝祭壇典禮有:“春正月天地和祀”、春正月祈谷大祀、孟夏常雩(餘音)大祀、仲夏大雩大祀 冬至祭壇大祀; 冬至大祀(冬至大如年)冬至又稱長至 ,“一陽氣自地而始”也就是說“一陽資始” ;是以古人将冬至這一天舉辦“祭壇大典”。 祈福:“五谷豐登,風調雨順”!(據記載,1924年12月23日民國大總統袁世凱隻搞了一次禮儀性的祭拜;也是長達三千多年的國家祭祀制度的完結)。 可以說,“祭天食品”是目前發現的最古老也是最為壯觀的“禮食”。祈求:“五谷豐登,風調雨順”!老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社會太平!

2、宮廷食禮(朝廷貢品,豌豆黃、禦膳等);

3、民族性禮食(各民族風味名點名菜);

4、地域性禮食(區域食禮,德州扒雞、北京烤鴨);

5、名人禮食(東坡肉);

6、食物禮食(龍井蝦仁、樟茶鴨、桃花泛);

7、節氣和節日禮食(非遺);

8、民間祭天食品;豐富多樣!

食禮:1)先秦“禮食”;提出:“衣食既足,禮讓以興”等理論。2)儒家禮食(六禮);迎送之禮、交接之禮、進食之禮、卒食之禮、侍酒之禮、其他循禮。3、傳統食禮:分餐與合食、禮儀與請柬、座次禮儀、進食禮儀;4、近代食禮;豐富多彩!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六、文化遺産:1),2006年05月20日二十四節氣列入大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3),二十四節氣在國際氣象界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文化遺産,使中國人民非常自豪的文化,也是非常值得弘揚的文化。

1、中國古代根據氣候對一年進行的節令劃分。即指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2、中華民族具有四大發明的文明古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多年悠久曆史的國家,究其原因就是中國有着其獨特的文化基因和傳承脈絡;很重要一點就是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就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比如;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24節氣! 立春(立春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也是是春季的第一個。立春, 農諺有“春打六九頭”的諺語之說。雖然立春了,向着暖和的方向發展;但是,還是比較好冷的;還有七九、八九,九九。直到春分播種季節時,才開始有真正的暖陽之意。

大陸二十四節氣的追根溯源(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千年乃至上萬年的漫長具體實踐和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早在古代公元前的漢代和春秋戰國、乃至夏商周、堯舜禹對曆法和節氣都有一定範圍的記述。《山海經》 《易經》《黃帝内經》……這些上古奇書……研究的新進展,曆史遺址出土文物的新發現,将給我們研究二十四節氣帶來新天地,我們會不斷挖掘出天文節氣的新成果。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七、膳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礎

“四季飲食四季養生!”四季養生,首先從飲食做起,“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飲食者,人之命脈也。

“五谷為養”是指黍、秫、菽、麥,稻等谷物和豆類作為養育人體之主食。大陸人民的飲食習慣是以碳水化合物作為熱能的主要來源,而人類的生長發育的自身修補則主要依靠蛋白質。 “五果為助”系指棗、李、杏、栗、桃等水果、堅果,有助養身和健身之功。水果宮含維生素、纖維素、糖類和有機酸等物質,還能幫助消化。故五果是平衡飲食中不可缺少的輔助食品。 “五畜為益”指牛、犬、羊、豬、雞等禽畜肉食,對人體有補益作用,能增補五谷主食營養之不足。一個益字,說明了其補養作用,而不能成為主要成分。 “五菜為充”則指葵、韭、薤、藿、蔥等蔬菜。各種蔬菜均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纖維素等營養物質,有增食欲、充饑腹、助消化、補營養、防便秘、降血脂、降血糖、防腸癌等作用,故對人體的健康十分有益。

大陸先祖們,開辟了“藥食同源、藥膳同功”的系統養生理論; 中國人從與自然界鬥争和科學實踐中以及自身的修行時實踐中,認識和了解并總結到許多食物具有藥性。早在3千多年前的西周時代就有《周禮&S226;天官篇》記載,大陸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醫療體系,醫事制度中已設有負責飲食營養管理的專職人員。當時醫生分為四類,即“食醫”;“疾醫”(内科醫生),用“五味、五谷、五藥養其病”;“瘍醫”(外科醫生),則“以酸養骨,以辛養筋,以鹹養脈,以苦養氣,以甘養肉,以滑養竅”和獸醫。周代醫療體系以“食醫”為先,“食醫”的任務是“掌和王之六食、六飲、六膳、百馐、百醬、八珍之齊”。即調和食味,确定四時飲食,預防疾病。這是迄今為止人類最早的“營養醫學”的實踐。 中國曆代名醫通過實踐,對膳食重要性有許多科學論述:如戰國扁鵲說:“君子有病,期先食以療之,食療不愈,然後用藥。”清代黃宮繡指出:“食物入口,等于藥之治病同為一理,合則于髒腑有益,而可卻病衛生;不合則于人髒腑有損,而即增病促死。”唐代孫思邈指出:“安身之本,必須于食,不知食療者,不足以全生”;“食能排邪而安髒腑,悅情爽志以資氣血”。“為醫者,當曉病源,如其所犯,以食治之。食之不愈,然後命藥。” 中華民族傳統營養學的哲學内涵:“天人合一、身土不二”的生态觀;“調理陰陽、陰平陽秘”的健康觀;“藥食同源、寓醫于食”的食療觀;“審因施食、辨證用膳”的平衡膳食觀。同時,始終以“和”為貴;奉行:“因人而異”和“模糊科學”的理念。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為了健康的身體,在不同時期,也在不斷地修正和完善“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

随着四時氣候的變化而調節飲食。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熱,根據個人身體的基本狀況,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雞牛羊肉、适當增加飲豆漿和牛奶,多吃蘿蔔、綠葉菜、豆腐和木耳等等。由于人們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屬冬令,也要根據季節的變化和所處的地理環境以及年齡的大小來變化,;除此之外,還要因人而異,因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體(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辯,本着人體生長規律,中醫養生原則,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清補、溫補、小補、大補,萬不可盲目“進補”。可以參照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平衡膳食寶塔”,按一定的比例選擇不同種類的食物。如山藥、蕃薯、芋頭、洋芋等屬于薯類食物,比大米、白面含有更豐富的膳食纖維和微量營養素。中醫認為,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的作用,适合在冬季食用。 秋天有很多的新鮮水果,如梨、葡萄、石榴等。中醫認為,梨具有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葡萄益氣生精,能夠補益肝腎。在秋季講究進補,但是吃太多的肉會給消化和代謝器官增加負擔。适量進食肉、蛋類食物,少吃肥肉,選擇一些易于消化吸收且脂肪含量較少的禽肉是明智的選擇。秋冬養陰”、“冬季養腎”的原則,冬季可适量多吃點鹹味食品,如海帶、紫菜和海蜇等。當然,也要适當增加熱量食品。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八、四季養生四季保健

根據年齡和身體狀況以及四季節氣的不斷變化,一定要适量運動,增強健康體魄;增強免疫力!因人而異的營養保健是必要的補充。隻有日積月累的堅持不懈,才能達到理想的狀況;努力一定成功!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九、中國“酒文化”和“茶文化”

中國人飲酒和飲茶的曆史源遠流長!

飲酒和飲茶,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季節變化以及個人愛好的不同,選擇暖胃的飲品和喜好的;無論喝哪種茶,不易過濃、過熱;一點要做到“四季養胃”的哲理!

大陸是農業、農耕、耕種、耕織的文明古國, 大陸勞動人民勤勞智慧不斷總結經驗;形成了曆史文化。主要以“黃河流域”為主要特征和根脈,以“氣候和物種”為依據,建立起來的。從曆史文獻記載來看,大陸曆朝曆代的迎春和冬至活動隆重而豐富。已經超過了節氣、節令,而形成一個節日,是以在漫長的人文曆史中演繹出許多民俗。

酒文化,目前,有“劉伶醉酒、泸州老窖、李渡元代燒酒作坊遺址(江西南昌)”國家工業遺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曆史名酒如杜康酒和衡水老白幹酒都是具有發展曆史過程的老酒和品牌酒,創立時間約在漢代。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目前,亟待研究開發的中華24節氣時令食譜(主食、副食、湯食、小吃); 根據考古資料;中國社科院考古所2021年9月8日報道;9000年前中國人即飲“啤酒”(曲酒);根據在橋頭遺址出土的陶器。在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雜質發表題為《中國南方九千年前台地上飲酒的早期證據》;為谷物酒,(非現代啤酒);2021年11月30日中國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報道:山東大學考古團隊發表《山東鄒城邾國故城西崗墓地一号戰國墓茶葉遺存分析》(《考古與文物》,2021年第5期),正式公布山東濟甯鄒城市邾國故城遺址西崗墓地一号戰國墓随葬的原始瓷碗中,出土的茶葉樣品為煮(泡)過的茶葉殘渣,為目前已知世界最早茶葉遺存,将世界茶文化起源的實物證據提前了至少300年。據悉,此前考古發現的年代最早的茶葉實物出土于西漢景帝陽陵。邾國故城的這一發現将茶文化起源的實物證據追溯到戰國早期偏早階段(公元前453至前410年),提前了300多年。西崗M1茶葉遺存的發現與證明,為研究茶的早期起源和傳播等問題提供了實證材料。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大陸茶文化曆史悠久,茶葉品種繁多;為不同的民族和愛好以及人們健康飲食提供了資源供給。

營養增補要适度,同時,一定要保持好良好的心态,适當運動;增強抵抗力!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大陸食物的多樣性和不同的季節性的食品以及不同的烹饪方法,都為健康身體和營養的需求提供了理論依據; 膳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礎,良好的心态為了健康身體奠定了基礎!

中國飲食文化講究“食物多樣性”!形成營養的互補,有利于身體營養的補充;食物的多樣性和不同的季節性的食品以及不同的烹饪方法,都為健康身體和營養的需求提供了理論依據; 同時,講究“五色食品”,五行五色食品是用五色既“紅、綠、黃、黑、白色”食物分别補益心、肝髒、脾胃、腎髒、肺系統的方式方法。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指五行在醫學應用,發展為一種中醫的學術理論。它主要是以五行配五髒為中心: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基本内容:在五髒為中心的基礎上,通過經絡以聯系全身,說明人體的整體性,并通過自然現象的觀察與醫學實踐聯系到五方、四時等,說明人與自然界的統一性。

在中國飲食文化中,運用“藥食同源,藥膳同功”的理論,結合“五行學說”的——金木水火土,合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科學理念,對應顔色“白青黑紅黃”的食物——對應人體五髒“肺肝腎心脾”,是中醫思想取象比類的借鑒和歸納發揚。采用五色紅、綠、黃、黑、白色的“食物之象”對應五行火木土水金——五髒:“心肝脾腎肺”,達到食補強于藥補的用處,達到養護身心健康。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中國飲食文化以及中國烹饪講究“熟食”,首先是“便于消化,便于吸收;同時,既營養又衛生”!這正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主要特征,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閃耀輝煌的突出表現和中國飲食文化中最為“璀璨奪目”的光環!

膳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礎,良好的心态為了健康身體奠定了基礎!

祝願全體中華兒女健康長壽!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中國傳統文化“天圓地方”主要展現在古建築和“天人合一”的理念中;至今,還是我們倡導的理念;并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食文化就是從田頭到嘴頭(牢牢把握食品安全),田園(圓)到嘴裡(口即園又方);圓圓滿滿! 宮廷食品用料的來源和傳統食品加工技藝,如能進一步總結完善一下;即便于傳承又便于弘揚!

宮廷(曆代朝廷)祭天食品和民間祭天食品的開發和利用,具有廣闊空間!食物形态、大小的寓意等等! 節假日可選用喜慶色如紅色、桔紅等;其它時令性食品和茶食要有季節性和獨特性。 如何選用“宮中之美”和民間“非遺特色”,彰顯中華文化厚重之内涵!如不同季節的宮中美景和琴棋書畫的不朽篇章!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相信,在“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民族自信”發展的道路上,中國飲食文化在人類健康發展的道路上一定會蓬勃發展;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為人類健康保駕護航!

我們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文圖:風華正茂)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4節氣之七“立夏”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4節氣之七“立夏”

二十四節氣之七——“立夏”“生如夏花!”

——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都有其自然和文化内涵,都是一堂生動的自然課和文化課;以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彰顯了先輩們的聰明才智!

2022年5月5日“立夏”,20點25分46秒;立夏,24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标志着夏天正式開始。此時,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将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充滿生機的季節!立夏後,日照增加,逐漸升溫,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開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時至立夏,萬物繁茂,是标示萬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交節時間在每年公曆5月5-7日。曆書:“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三候(有三候:一候蝼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古代将立夏分為三候,一候,蝼蝈鳴;二候,蚯蚓生;三候,王瓜生。

立夏第一候,蝼蝈鳴叫(5月5日~5月11日)。

初夏時節,蛙類開始在田間池畔鳴叫、覓食,在小區的夜裡,也能時不時聽見青蛙的叫聲,蝼蛄适宜溫暖潮濕的環境中,随着蝼蛄的鳴叫,夏天的感覺更濃了。

立夏第二候,蚯蚓出動(5月12日~5月16日)

到了這時,地下溫度持續升高,陽氣極盛的時候,蚯蚓會掘土而出。

立夏第三候,王瓜生長(5月17日~5月20日)

王瓜是華北特産的藥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時節快速攀爬生長,在六、七月更會結出紅色的果實。

傳統習俗

迎夏: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配朱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朱紅色的,以示表達“對豐收的祈求和美好的願望”。

大陸具有優秀傳統文化和民俗文化;立夏時有個習俗,叫做嘗三新,值指的是櫻桃、青梅和鲥魚。櫻桃味道甘甜,能調中益脾,養顔美容;青梅味酸,嚼之清脆,與蜜糖相拌别有風味,也可取青梅釀酒,幫助消除暑意,調理腸胃。鲥魚,每年春夏之交從沿海水域回遊上溯到江中産卵,史載:“鲥魚三月出揚子江中,味極甘美,然多骨而速腐。”江浙以及蘇州地方有“立夏見三新”的諺語,“三新”指新熟的櫻桃、青梅和麥子。人們先以這“三新”祭祖,然後嘗食。

據資料介紹,民間曆來有“立夏嘗三鮮”的習俗。三鮮分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地三鮮“即蠶豆、苋菜、黃瓜(或有元麥、蒜苗為其一)”;樹三鮮“即櫻桃、枇杷、杏子”(或有梅子、香椿頭為其一);水三鮮“即海蛳、河豚、鲥魚(或有鲳魚、黃魚、銀魚、子鲚魚為其一)”。在常熟,人們立夏嘗新,食品更為豐富,有“九葷十八素”的說法。

民間相傳諸葛亮與孟獲和劉阿鬥的故事有關,立夏秤人會對阿鬥帶來福氣,人們也祈求上蒼給他們帶來好運。古時立夏日有“秤人”之俗,到立秋再秤,看經過苦夏,瘦了多少。酷暑之下,大汗淋漓,正是最好的減肥季節。

立夏養心

立夏後,天氣轉熱,古語有雲,“暑易傷氣”,“暑易入心”。更好地幫助我們排寒氣!

宜:午休養心;适當的午休,可以使人更加心怡;同時,增強記憶力和工作效率。晝長夜短,中午适當的休息,下午都有好精神,關鍵在于“養陽氣”,午間11點~13點是心經的值班時間,按照太極陰陽變化,此時的陽氣最旺,此時午睡,最養心神,助陽氣。

值此時節,要格外重視精神的調養,加強對心髒的保養;老年人不可有過激之處,要保持愉快的情緒,安閑自樂,切忌暴喜傷心;一定要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好心情”和“精氣神”。此時要注意不可劇烈運動,不易過度出汗;運動後一定要适當飲溫水或鹽水,補充體液,維持電解質平衡。是以,立夏後人們宜選擇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慢節奏的有氧運動。

忌:夜卧貪涼;天氣熱了,反而人更容易沒精神,犯困,這是因為人的氣在夏季也消耗的多,一旦氣虛,容易感到疲憊;此季節保持好心态,不貪涼,拒絕夜風的傷害。夏季應該避免貪涼,不用或适度使用空調和風扇。

起居調養,要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此時比平時可以适當的晚睡和早起,順應陽氣的充盛,利于氣血運作。

夏季逐漸升溫,逐漸炎熱起來;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夜裡喜歡吹着空調或是電扇入睡,但頭部是人體陽氣的彙聚之處,夜卧吹冷,會導緻陽氣折損,寒氣也更容易進入到體内;造成腹瀉,關節痛,傷風感冒等季節性疾病。

艾草是純陽之草,有驅寒排濕之效;可以把積攢在體内的陳寒排出去,此季節可以适當應用。

夏季飲食文化

宜:飲食清淡

忌:生冷油膩

立夏飲食應該注意宜清淡忌燥熱,注意飲食衛生。肥甘厚味及燥熱之品不宜食用,而應選擇具有清淡作用的食品。夏天天氣炎熱,人們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對較弱,很多年輕人喜歡在夜裡食用小燒烤、油炸食品,來作為宵夜的補充;但油膩的食物會加重本就虛弱的脾胃的負擔,第二天還會導緻反胃,腹脹,臉上也容易爆痘。是以,要因人而異,适當補給。采取“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的原則,飲食應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減少食用。

暑天飲食衛生特别重要,必須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保持“餐具幹淨衛生!”

很多人貪食冷飲、冰粥、冷面等等,頻繁地吃各種冰鎮水果、雪糕、冷飲,嚴重損傷脾胃,導緻體内濕寒加重;毒素堆積,免疫力下降,加快陽氣的消耗,非常傷身體的。吃清淡的食品,同時,可以每天早上吃兩片醋泡姜開胃,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姜”,“吃姜”最健康!姜具有健胃作用,可以促進膽汁分泌;有助消化。”既健脾,又養陽氣;生姜是升陽的,醋是收斂的;單吃姜容易上火,二者搭配就能有很好的升陽氣;又能疏發肝氣。如果脾胃虛寒,吃個醋泡生姜是不錯的選擇,但如果同時體内的濕氣也重,建議再搭配“茯苓和山藥”,可以制作各種“粥”;增加祛濕的能力。生姜驅寒,祛濕的效果可不如茯苓,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藥”,因為它作用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将它與各類配伍,不管寒、溫、風、濕,都能發揮其獨特作用,其中最顯著的就是利水滲濕,消腫。健脾效果很好的山藥,強強聯合,一方面把體内的水濕排出去,另一方面可以增強脾胃的運化效果,脾胃強了,體内的濕氣就待不住了,可謂是從根源處解決濕氣問題。立夏過後,溫度逐漸攀升,容易煩躁上火;同時,食欲也會下降。立夏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可适當飲用牛奶、多吃豆制品和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的作用。多吃蔬菜和水果,适當增加喜歡食用的粗略;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B、C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清晨可食蔥頭少許,晚飯宜飲紅酒少量,以暢通氣血。

夏季人體容易心火旺盛,鴨蛋性涼,适量食用可去心火,還可補充夏季出汗所需的鈉鹽,進而補充體力。《滇南本草》中講:“ 白者入氣,赤者入血。白動痰,赤破血。“苋菜能夠清熱解毒,除濕止痢,其分為紅、白兩種,紅色苋菜可驅逐淤血,适合氣血不暢的人;白色苋菜能通暢氣機,适合體内有熱痰的人。立夏時節,雨水增多,濕熱加重,容易引起感染和腹瀉,而蒜薹中含有大蒜素和大蒜新素,是“天然的抗生素”,有殺菌、緩解的作用。蒜薹不宜炒制過爛,容易破壞其營養結構。此外,腸道消化吸收不好的人少食用,以免對身體産生負面的影響。番茄味酸,能清熱解毒、涼血平肝、斂汗、止瀉,可防止夏季流汗過多導緻的耗氣傷陰。番茄還有美容護膚、促進腸胃消化吸收的作用(生食可以攝取維生素,熟食可以攝取胡蘿蔔素;)西瓜甘甜多汁,清涼爽口,可補充身體所缺的水分,也可達到解暑降火的作用。但是西瓜性涼,脾胃不适者要少食。飲食習慣,因人而異;注重養生,健康一生!

綠豆:綠豆味甘、性寒,不僅是重要的消夏食品,還富含營養成分,小身材、大内涵。綠豆芽清毒,綠豆湯解暑,都是不錯的夏季常備食品。夏季暑濕之毒會影響人體健康,此季節食用涼性蔬菜,可起到生津止渴和清熱解暑的作用!如苦瓜、黃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等。夏季可采取“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的原則!

宜:通經散寒

忌:冷水沐浴

夏日汗出較多,皮膚毛孔開放;另一方面,夏日陽盛于外,體内陽氣相對薄弱,抵禦外邪的能力下降,這種狀況下寒濕之邪更易侵襲人體,傷及皮膚、腸胃、肌肉等等,人們久處空調之下,衣着單薄,露肩、露臍、露腰、露膝,這幾個地方是寒邪最容易侵體的,内外溫差較大,從高溫處到低溫處沒有過渡,或出汗後直接用冷水沖涼,是以更要注重排寒。

“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夏的“夏”有“大”的含義,是指自然萬物經過一個春季的醞釀與生發,至此進入生長的旺盛期。立夏後,正是“從春到夏”的季節轉換時節! 中醫認為,“夏氣與心氣相通”,立夏之後要養心補血!

四季養生!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周而複始。二十四節氣,天人合一,秉承天地之元氣,調節人體之經脈,中國古代的曆法,根據動植物的生長周期确定季節,是世界上最豐富和最富有科學内涵的曆法。司馬遷曾精辟地指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地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綱紀。”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北方習慣在季節變換時,吃餃子)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道德經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不僅揭示了四季的輪回變遷,天地的運轉變化,更蘊藏着人生的大智慧,春分這個節氣亦是如此,當我們真正了解了其中的規律,我們的生命将走向大自在、大平安!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之七——立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夏的“夏”有“大”的含義,是指自然萬物經過一個春季的醞釀與生發,至此進入生長的旺盛期。立夏後,正是“從春到夏”的季節轉換時節! 中醫認為,“夏氣與心氣相通”,立夏之後要養心補血!據記載:“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傳統中醫認為,夏季主“長”,陽氣逐漸旺盛,新陳代謝開始增強,人體也需順應陽盛陰虛的變化,重視養護。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作物起源中心之一,農業氣象科學較早萌芽并快速發展。在二十四節氣逐漸出現後,更加具體的七十二候與之對應,主要通過綜合天文、氣象、物候知識指導農業生産——五天一候,一年365天為七十二候,三候為一節氣。幾千年前出現的反映季節和農事活動的二十四節氣與七十二候對于中國古代農業社會發展起了重要作用,至今各種描述、預測天氣的諺語還在農業生産和日常生活中發揮影響。 二十四節氣同時也反映了物候變化。唐高祖時代,令狐德棻在編撰著作《周書》中記載了“驚蟄……桃始華”等節氣與物候現象。正是根據這個記載,再輔以其他文獻,許多氣象學家和氣候學家認為,唐朝時黃河流域的氣候比較暖和。而這樣的發現,讓今天的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有了更深遠的曆史坐标——古代節氣與物候知識的研究現在已經成為當代大氣科學重要的分支學科,在氣候變化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國古代氣象學蘊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國古代“天”與“氣”同源,使得中國古代氣象學從一開始就帶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走上了與西方同時期的從哲學思想出發的西方氣象學不一樣的發展路徑,其文化和地域特色構成了古代4000多年的中國氣象史的基調。其中,又以二十四節氣為代表,既有天文含義又有氣象含義,流傳數千年,成了中國典型文化遺産的載體。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中國古代氣象學也是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代表之一。科學史界公認,中國有傳統天學、算學、農學、中醫學等四大傳統學科。但是,氣象科技史學者經過多年研究,提出中國傳統古代氣象學理所當然成為第五大傳統學科。其中,以二十四節氣為核心的傳統氣象科技知識等,對于形成這個結論功不可沒。節氣是大陸時令順序、物候變化的标志,而節日則包含着曆史淵源、特定的紀念意義和風俗活動。

大陸幅員遼闊,是多民族具有56個民族的大家庭;文化和風俗具有特殊性,地方性、民族性都有不同的特點;都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入生機。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立夏是一個充滿希望與朝氣的時節,是春天到夏天的過度。是生機勃勃的夏。陽光穿透枝葉,灑下金燦燦的光芒,婀娜多姿的樹葉在輕輕地搖擺。五月淺夏,不煩不燥,溫暖如初。立夏如同人類的成人禮一般重要,是萬物的成物禮。今朝夏日始,農時從此忙,農作物進入了茁壯成長的階段,小麥揚花,油菜成熟,農民搶抓農時,在田間地頭忙碌着。每一滴汗水,成為澆灌未來的雨露。

立夏諺語之一:1.立夏種麻,七股八杈。2.立夏前後,種瓜點豆。3.立夏種姜,夏至收“娘”。4.立夏栽稻子,小滿種芝麻。5.門外無人問落花,綠色冉冉遍天涯。6.春争日,夏争時。7.立夏麥龇牙,一月就要拔。8.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後栽地瓜。9.立夏芝麻小滿谷。10.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

《逸周書·時訊解》雲:“立夏之日,蝼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說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蜊蜊(即:蝼蝈)在田間的鳴叫聲(一說是蛙聲),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後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這裡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說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立夏詩詞

(宋)陸遊《四月旦作時立夏已十餘日》節選,林中晚筍供廚美,庭下新桐覆井涼。

(宋)蔡确《夏日登車蓋亭》節選,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書午夢長!

(唐)韋應物《立夏日憶京師諸弟》:改序念芳辰,煩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陰,公門晝恒靜。長風始飄閣,疊雲才吐嶺。坐想離居人,還當惜徂景。(唐)司空曙《早夏寄元校書》:獨遊野徑送芳菲,綠岸草深蟲入遍,珠荷薦果香寒簟,蓬萊永無車馬到。高竹林居接翠微,青叢花盡蝶來稀。玉柄搖風滿夏衣,更當齋夜憶元晖。

(唐)劉禹錫《初夏曲》三首:銅壺方促夜,鬥柄暫南回。稍嫌單衣重,初憐北戶開。西國花已盡,新月為誰來?時節過繁華,陰陰千萬家。巢禽命子戲,因果墜枝斜,寂寞孤飛蝶,窺叢覓晚花。綠水風初暖,青林露早唏。麥隴雉朝錐,桑野人暮歸。百舌悲花盡,平蕪來去飛。

(宋)陸遊《立夏》: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槐柳陰初密,簾栊暑尚微。日斜湯沐罷,熟練試單衣。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中國食文化中國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節氣之7——“立夏”

(文圖/報道:風華正茂)2022/05/05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