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2006年05月2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大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4节气是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

——火的引用改变了人类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状况,熟食是人类走向现代文明社会的分水岭!

——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是人类文明饮食健康的宝库,建议设立中国食文化学!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2006年05月2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大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4节气是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一、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国食文化学

中国烹饪是中国对人类饮食生产的巨大贡献,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在中国,“烹饪”一词出现在战国至秦汉间成书的《易传》对“鼎”卦的解释中,“以木巽火,烹饪也。” 大意是在鼎下,架起木柴,通风起火;煮熟或烧烤食物至熟用。所以,烹饪的原始意义就是煮熟(烧烤)食物。烹饪一词出现在战国秦汉时期,并不意味着烹饪这一事物也出现在战国或秦汉间。因为,在古史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教民熟食的的燧人氏距战国时期至少也有数千年的时间,但实际上中国先民用火的历史更早,开始于距今五六十万年的北京猿人时代。 《易经》之后的文献中,曾用“烹调”、“料理”概括并代用词;到了近代,大家才更加广泛使用“烹饪”一词,经社会的不断使用和认同,才确认下来;并使用至今。同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现在的烹饪和烹调二词研究分野的十分明确了,烹饪覆盖烹调,烹调是烹饪的组成部分;现代的烹调一词已经引申指制作食品的技术方法,称之为“烹饪工艺”。 广义的烹饪文化不仅包括食品生产的文化——烹调文化,也包括食品消费的文化——饮食文化。烹饪文化就是“人类社会食品生产与消费中所包括的物质与精神现象及其联系的总和” 中国烹饪来自于实践,同时,接受时间的检验。相信,中国烹饪在新的时代一定会为人类的健康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烹饪文化是在人类从“茹毛饮血”到“火的引用”发展的“熟食阶段”的过程,“食文化”是人类文明饮食发展的升华,从“田头”(源头)到“嘴头(营养)”的科学发展过程;是一个为人类健康发展的整体食物链。既包括原材料的选育和种植与收割到运输过程和初级加工原料,同时,又包括食品的加工工艺过程和半成品及成品的整个形成过程;又包括食用前和食用过程中及食用后的具体体现。 所以说,设立“中国食文化学科”是必要的,也是人类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必然需求。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指出:“烹调亦艺美术之一道也”。“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深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辩味不精;辩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足以表明进化之深也……”

二、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民以“民以食为天”为理论依据,中国“重食”思想和“重养”传统文化理念发展至今,其“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传统文化精髓始终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的发展方向!

中国古代根据气候对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即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同时,又有传统的节假日比如除夕节、春节(除夕节和农历新年正月初一);2,清明节(寒食节);3,端午节(五月初五);4,七夕节(七月初七团圆节);5中秋节(八月十五,又称祭月节);6,重阳节(九月初九);7、冬至节(冬至大如年,民俗记忆和书刊都有记载)等; 以上节假日的食品多种多样食品丰富;1、春节:食品丰富;必吃的饺子;2清明节:祭祀春游,青团(江南食品),薄饼(团聚);鸡蛋(秦代此时禁火,提前煮鸡蛋备用);艾饭(客家清明节期间食用,一年不生病);3、端午节:包粽子(南北方有不同的品种),包饺子;4、七夕节;团聚的日子,饺子等;5、中秋节:食品丰富,月饼;包饺子;6、重阳节:登高赏月(重阳糕吃两种糕:花糕、栗子糕);菊花酒;吃饺子;7、建议增加——冬至节和除夕节:冬至大如年,吃饺子(冻不着、不冻耳朵),元宵;除夕节,丰富的食品; 南北方具有差异性,北方过节始终没有离开“饺子”食品。还有民族特点。河南信阳以及周口、南阳等地喜欢吃水饺、扁食等。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三、开发中国传统文化的节庆;1、人物(如老子);2、年月(二月二,龙抬头)、除夕节;3、节气(秦朝已始秋分节)等;

1、人物:如老子;老子纪念日;中国传统文化——道教的鼻祖;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理论;时至今日仍为传统文化传承的要素和精髓。

2、时令:二月二龙抬头;龙——中华民族的象征;图腾,腾飞!目前,北方有吃饺子和吃薄饼的风俗;寓意团团圆圆;

3、秋分:曾经是“祭月节”;2018年经国务院同意设立将“秋分节日”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目前,以文艺演出和有关赛事为主;

4.春耕节,(一亩三分地、先农坛);可追溯到西周;明清帝王达到鼎盛时期。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四、设立“北京纪念日”和“北京城建城纪念日”

北京——人类文明的圣殿——北京,文明纪念日 !同时,可以根据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独特性,整理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具有一定纪念意义的事件以及具有影响力的节气为文明节日。 “北京纪念日”和“北京城建城纪念日”!发现“北京人”和火的发现及引用;熟食的开始等等。北京,人类文明之源!

北京故宫历史最悠久(世界五大宫:法国的凡尔赛1624年;白金汉宫1703年,1761改为英王三世的私人寝室;克里姆林宫1320年修建;美国白宫1797年修建); 北京的故宫历史悠久,是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的故宫可以追溯到公元1179年兴建的“金大宁宫”,甚至还可以追溯到公元1000年前后的辽朝萧太后在琼华岛上建造的宫殿。)1,全部宫殿区的建设,北京故宫(紫禁城)是1420年,具有世界历史最悠久的故宫。时间早、面积大!2,在先秦蓟城故址(广安门南)上一步一步发展起来,位于辽南京和金中都城的中心位置发现先秦遗物等等!3, “北京城的起源”即“生日”,历史学也称为未来学; 蓟城的发现,(水经注) 是有记载的; 已经具有3200年的悠久历史!(1995年北京市隆重举办“纪念北京建城3040年,正式确认公元前1045年未北京建城之始”,由于多方异议,至今没有再搞。大北京即蓟城比燕都早134年)4,北京人的发现和“火”的引用熟食的开始等等。北京,文明之源!

北京城(建城日):1987年侯仁之先生就提出 “北京城建城日”;1995年北京市举办纪念北京建城3040年;正式确认北京城于公元前1045年;实际根据考古比此时早134年;至今北京建城为3200年! 考古不断推陈出新!

目前有建城日的国家,最神奇的是古代意大利(罗马古城,公元前753年4月21日;目前称之为“建城日”;最隆重的是莫斯科城,始建于1147年,建城日活动规模最大;最正式之例---圣彼得堡市1703年5月27日,至今在搞庆典;隆重热烈。)

五、礼仪文化中的中华礼食;

1、祭天文化(丰富的祭天食品):祭天文化是大陆古代崇拜神明的崇拜行为,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远古时期的黄帝“封禅(shan善音)天地,”开始;排列诸神、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周公制礼作乐,祭天典礼“礼仪大备”,形式和规格逐步规范。西周时期以“冬至日” 为“大祀吉期”,在这一天举办“祭坛大典”,因此,祭坛大典又称“冬至大祀”。西汉、隋、唐 、宋、元 举办:“天地和祀”。 从秦、汉以后,历代封建帝王以“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为政治理念;以“敬天敬地”为己任;历朝历代建祭坛于“国之阳”,用于举办“祭天大礼”;至唐到元、明清(辉煌);祭坛:设“玉、果、蔬、笾、斗、牲等等” 备燎柴、焚香烛,礼祭皇天上帝,以“爙(rang音)灾祈福”! 明清时期,皇帝祭坛典礼有:“春正月天地和祀”、春正月祈谷大祀、孟夏常雩(余音)大祀、仲夏大雩大祀 冬至祭坛大祀; 冬至大祀(冬至大如年)冬至又称长至 ,“一阳气自地而始”也就是说“一阳资始” ;所以古人将冬至这一天举办“祭坛大典”。 祈福:“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据记载,1924年12月23日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只搞了一次礼仪性的祭拜;也是长达三千多年的国家祭祀制度的完结)。 可以说,“祭天食品”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也是最为壮观的“礼食”。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社会太平!

2、宫廷食礼(朝廷贡品,豌豆黄、御膳等);

3、民族性礼食(各民族风味名点名菜);

4、地域性礼食(区域食礼,德州扒鸡、北京烤鸭);

5、名人礼食(东坡肉);

6、食物礼食(龙井虾仁、樟茶鸭、桃花泛);

7、节气和节日礼食(非遗);

8、民间祭天食品;丰富多样!

食礼:1)先秦“礼食”;提出:“衣食既足,礼让以兴”等理论。2)儒家礼食(六礼);迎送之礼、交接之礼、进食之礼、卒食之礼、侍酒之礼、其他循礼。3、传统食礼:分餐与合食、礼仪与请柬、座次礼仪、进食礼仪;4、近代食礼;丰富多彩!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六、文化遗产:1),2006年05月2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大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二十四节气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文化遗产,使中国人民非常自豪的文化,也是非常值得弘扬的文化。

1、中国古代根据气候对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即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2、中华民族具有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究其原因就是中国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基因和传承脉络;很重要一点就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就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24节气! 立春(立春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也是是春季的第一个。立春, 农谚有“春打六九头”的谚语之说。虽然立春了,向着暖和的方向发展;但是,还是比较好冷的;还有七九、八九,九九。直到春分播种季节时,才开始有真正的暖阳之意。

大陆二十四节气的追根溯源(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千年乃至上万年的漫长具体实践和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早在古代公元前的汉代和春秋战国、乃至夏商周、尧舜禹对历法和节气都有一定范围的记述。《山海经》 《易经》《黄帝内经》……这些上古奇书……研究的新进展,历史遗址出土文物的新发现,将给我们研究二十四节气带来新天地,我们会不断挖掘出天文节气的新成果。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七、膳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础

“四季饮食四季养生!”四季养生,首先从饮食做起,“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饮食者,人之命脉也。

“五谷为养”是指黍、秫、菽、麦,稻等谷物和豆类作为养育人体之主食。大陆人民的饮食习惯是以碳水化合物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而人类的生长发育的自身修补则主要依靠蛋白质。 “五果为助”系指枣、李、杏、栗、桃等水果、坚果,有助养身和健身之功。水果宫含维生素、纤维素、糖类和有机酸等物质,还能帮助消化。故五果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 “五畜为益”指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对人体有补益作用,能增补五谷主食营养之不足。一个益字,说明了其补养作用,而不能成为主要成分。 “五菜为充”则指葵、韭、薤、藿、葱等蔬菜。各种蔬菜均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有增食欲、充饥腹、助消化、补营养、防便秘、降血脂、降血糖、防肠癌等作用,故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大陆先祖们,开辟了“药食同源、药膳同功”的系统养生理论; 中国人从与自然界斗争和科学实践中以及自身的修行时实践中,认识和理解并总结到许多食物具有药性。早在3千多年前的西周时代就有《周礼&S226;天官篇》记载,大陆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系,医事制度中已设有负责饮食营养管理的专职人员。当时医生分为四类,即“食医”;“疾医”(内科医生),用“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疡医”(外科医生),则“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和兽医。周代医疗体系以“食医”为先,“食医”的任务是“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即调和食味,确定四时饮食,预防疾病。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早的“营养医学”的实践。 中国历代名医通过实践,对膳食重要性有许多科学论述:如战国扁鹊说:“君子有病,期先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清代黄宫绣指出:“食物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合则于脏腑有益,而可却病卫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唐代孙思邈指出:“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疗者,不足以全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为医者,当晓病源,如其所犯,以食治之。食之不愈,然后命药。” 中华民族传统营养学的哲学内涵:“天人合一、身土不二”的生态观;“调理阴阳、阴平阳秘”的健康观;“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食疗观;“审因施食、辨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同时,始终以“和”为贵;奉行:“因人而异”和“模糊科学”的理念。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为了健康的身体,在不同时期,也在不断地修正和完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根据个人身体的基本状况,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鸡牛羊肉、适当增加饮豆浆和牛奶,多吃萝卜、绿叶菜、豆腐和木耳等等。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属冬令,也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和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年龄的大小来变化,;除此之外,还要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可以参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平衡膳食宝塔”,按一定的比例选择不同种类的食物。如山药、红薯、芋头、土豆等属于薯类食物,比大米、白面含有更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作用,适合在冬季食用。 秋天有很多的新鲜水果,如梨、葡萄、石榴等。中医认为,梨具有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葡萄益气生精,能够补益肝肾。在秋季讲究进补,但是吃太多的肉会给消化和代谢器官增加负担。适量进食肉、蛋类食物,少吃肥肉,选择一些易于消化吸收且脂肪含量较少的禽肉是明智的选择。秋冬养阴”、“冬季养肾”的原则,冬季可适量多吃点咸味食品,如海带、紫菜和海蜇等。当然,也要适当增加热量食品。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八、四季养生四季保健

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以及四季节气的不断变化,一定要适量运动,增强健康体魄;增强免疫力!因人而异的营养保健是必要的补充。只有日积月累的坚持不懈,才能达到理想的状况;努力一定成功!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九、中国“酒文化”和“茶文化”

中国人饮酒和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

饮酒和饮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季节变化以及个人爱好的不同,选择暖胃的饮品和喜好的;无论喝哪种茶,不易过浓、过热;一点要做到“四季养胃”的哲理!

大陆是农业、农耕、耕种、耕织的文明古国, 大陆劳动人民勤劳智慧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历史文化。主要以“黄河流域”为主要特征和根脉,以“气候和物种”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大陆历朝历代的迎春和冬至活动隆重而丰富。已经超过了节气、节令,而形成一个节日,因此在漫长的人文历史中演绎出许多民俗。

酒文化,目前,有“刘伶醉酒、泸州老窖、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江西南昌)”国家工业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名酒如杜康酒和衡水老白干酒都是具有发展历史过程的老酒和品牌酒,创立时间约在汉代。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目前,亟待研究开发的中华24节气时令食谱(主食、副食、汤食、小吃); 根据考古资料;中国社科院考古所2021年9月8日报道;9000年前中国人即饮“啤酒”(曲酒);根据在桥头遗址出土的陶器。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杂质发表题为《中国南方九千年前台地上饮酒的早期证据》;为谷物酒,(非现代啤酒);2021年11月30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报道:山东大学考古团队发表《山东邹城邾国故城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茶叶遗存分析》(《考古与文物》,2021年第5期),正式公布山东济宁邹城市邾国故城遗址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随葬的原始瓷碗中,出土的茶叶样品为煮(泡)过的茶叶残渣,为目前已知世界最早茶叶遗存,将世界茶文化起源的实物证据提前了至少300年。据悉,此前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茶叶实物出土于西汉景帝阳陵。邾国故城的这一发现将茶文化起源的实物证据追溯到战国早期偏早阶段(公元前453至前410年),提前了300多年。西岗M1茶叶遗存的发现与证实,为研究茶的早期起源和传播等问题提供了实证材料。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大陆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叶品种繁多;为不同的民族和爱好以及人们健康饮食提供了资源供给。

营养增补要适度,同时,一定要保持好良好的心态,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大陆食物的多样性和不同的季节性的食品以及不同的烹饪方法,都为健康身体和营养的需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膳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础,良好的心态为了健康身体奠定了基础!

中国饮食文化讲究“食物多样性”!形成营养的互补,有利于身体营养的补充;食物的多样性和不同的季节性的食品以及不同的烹饪方法,都为健康身体和营养的需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讲究“五色食品”,五行五色食品是用五色既“红、绿、黄、黑、白色”食物分别补益心、肝脏、脾胃、肾脏、肺系统的方式方法。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指五行在医学应用,发展为一种中医的学术理论。它主要是以五行配五脏为中心: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基本内容:在五脏为中心的基础上,通过经络以联系全身,说明人体的整体性,并通过自然现象的观察与医学实践联系到五方、四时等,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运用“药食同源,药膳同功”的理论,结合“五行学说”的——金木水火土,合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理念,对应颜色“白青黑红黄”的食物——对应人体五脏“肺肝肾心脾”,是中医思想取象比类的借鉴和归纳发扬。采用五色红、绿、黄、黑、白色的“食物之象”对应五行火木土水金——五脏:“心肝脾肾肺”,达到食补强于药补的用处,达到养护身心健康。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中国饮食文化以及中国烹饪讲究“熟食”,首先是“便于消化,便于吸收;同时,既营养又卫生”!这正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闪耀辉煌的突出表现和中国饮食文化中最为“璀璨夺目”的光环!

膳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础,良好的心态为了健康身体奠定了基础!

祝愿全体中华儿女健康长寿!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主要体现在古建筑和“天人合一”的理念中;至今,还是我们倡导的理念;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食文化就是从田头到嘴头(牢牢把握食品安全),田园(圆)到嘴里(口即园又方);圆圆满满! 宫廷食品用料的来源和传统食品加工技艺,如能进一步总结完善一下;即便于传承又便于弘扬!

宫廷(历代朝廷)祭天食品和民间祭天食品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广阔空间!食物形态、大小的寓意等等! 节假日可选用喜庆色如红色、桔红等;其它时令性食品和茶食要有季节性和独特性。 如何选用“宫中之美”和民间“非遗特色”,彰显中华文化厚重之内涵!如不同季节的宫中美景和琴棋书画的不朽篇章!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相信,在“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民族自信”发展的道路上,中国饮食文化在人类健康发展的道路上一定会蓬勃发展;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文图:风华正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4节气之七“立夏”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4节气之七“立夏”

二十四节气之七——“立夏”“生如夏花!”

——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有其自然和文化内涵,都是一堂生动的自然课和文化课;以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彰显了先辈们的聪明才智!

2022年5月5日“立夏”,20点25分46秒;立夏,24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标志着夏天正式开始。此时,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充满生机的季节!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至立夏,万物繁茂,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5-7日。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三候(有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古代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生;三候,王瓜生。

立夏第一候,蝼蝈鸣叫(5月5日~5月11日)。

初夏时节,蛙类开始在田间池畔鸣叫、觅食,在小区的夜里,也能时不时听见青蛙的叫声,蝼蛄适宜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随着蝼蛄的鸣叫,夏天的感觉更浓了。

立夏第二候,蚯蚓出动(5月12日~5月16日)

到了这时,地下温度持续升高,阳气极盛的时候,蚯蚓会掘土而出。

立夏第三候,王瓜生长(5月17日~5月20日)

王瓜是华北特产的药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在六、七月更会结出红色的果实。

传统习俗

迎夏: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示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

大陆具有优秀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立夏时有个习俗,叫做尝三新,值指的是樱桃、青梅和鲥鱼。樱桃味道甘甜,能调中益脾,养颜美容;青梅味酸,嚼之清脆,与蜜糖相拌别有风味,也可取青梅酿酒,帮助消除暑意,调理肠胃。鲥鱼,每年春夏之交从沿海水域回游上溯到江中产卵,史载:“鲥鱼三月出扬子江中,味极甘美,然多骨而速腐。”江浙以及苏州地方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人们先以这“三新”祭祖,然后尝食。

据资料介绍,民间历来有“立夏尝三鲜”的习俗。三鲜分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地三鲜“即蚕豆、苋菜、黄瓜(或有元麦、蒜苗为其一)”;树三鲜“即樱桃、枇杷、杏子”(或有梅子、香椿头为其一);水三鲜“即海蛳、河豚、鲥鱼(或有鲳鱼、黄鱼、银鱼、子鲚鱼为其一)”。在常熟,人们立夏尝新,食品更为丰富,有“九荤十八素”的说法。

民间相传诸葛亮与孟获和刘阿斗的故事有关,立夏秤人会对阿斗带来福气,人们也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古时立夏日有“秤人”之俗,到立秋再秤,看经过苦夏,瘦了多少。酷暑之下,大汗淋漓,正是最好的减肥季节。

立夏养心

立夏后,天气转热,古语有云,“暑易伤气”,“暑易入心”。更好地帮助我们排寒气!

宜:午休养心;适当的午休,可以使人更加心怡;同时,增强记忆力和工作效率。昼长夜短,中午适当的休息,下午都有好精神,关键在于“养阳气”,午间11点~13点是心经的值班时间,按照太极阴阳变化,此时的阳气最旺,此时午睡,最养心神,助阳气。

值此时节,要格外重视精神的调养,加强对心脏的保养;老年人不可有过激之处,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一定要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好心情”和“精气神”。此时要注意不可剧烈运动,不易过度出汗;运动后一定要适当饮温水或盐水,补充体液,维持电解质平衡。因此,立夏后人们宜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

忌:夜卧贪凉;天气热了,反而人更容易没精神,犯困,这是因为人的气在夏季也消耗的多,一旦气虚,容易感到疲惫;此季节保持好心态,不贪凉,拒绝夜风的伤害。夏季应该避免贪凉,不用或适度使用空调和风扇。

起居调养,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此时比平时可以适当的晚睡和早起,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运行。

夏季逐步升温,逐渐炎热起来;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夜里喜欢吹着空调或是电扇入睡,但头部是人体阳气的汇聚之处,夜卧吹冷,会导致阳气折损,寒气也更容易进入到体内;造成腹泻,关节痛,伤风感冒等季节性疾病。

艾草是纯阳之草,有驱寒排湿之效;可以把积攒在体内的陈寒排出去,此季节可以适当应用。

夏季饮食文化

宜:饮食清淡

忌:生冷油腻

立夏饮食应该注意宜清淡忌燥热,注意饮食卫生。肥甘厚味及燥热之品不宜食用,而应选择具有清淡作用的食品。夏天天气炎热,人们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对较弱,很多年轻人喜欢在夜里食用小烧烤、油炸食品,来作为夜宵的补充;但油腻的食物会加重本就虚弱的脾胃的负担,第二天还会导致反胃,腹胀,脸上也容易爆痘。所以,要因人而异,适当补给。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减少食用。

暑天饮食卫生特别重要,必须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餐具干净卫生!”

很多人贪食冷饮、冰粥、冷面等等,频繁地吃各种冰镇水果、雪糕、冷饮,严重损伤脾胃,导致体内湿寒加重;毒素堆积,免疫力下降,加快阳气的消耗,非常伤身体的。吃清淡的食品,同时,可以每天早上吃两片醋泡姜开胃,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吃姜”最健康!姜具有健胃作用,可以促进胆汁分泌;有助消化。”既健脾,又养阳气;生姜是升阳的,醋是收敛的;单吃姜容易上火,二者搭配就能有很好的升阳气;又能疏发肝气。如果脾胃虚寒,吃个醋泡生姜是不错的选择,但如果同时体内的湿气也重,建议再搭配“茯苓和山药”,可以制作各种“粥”;增加祛湿的能力。生姜驱寒,祛湿的效果可不如茯苓,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作用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类配伍,不管寒、温、风、湿,都能发挥其独特作用,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利水渗湿,消肿。健脾效果很好的山药,强强联合,一方面把体内的水湿排出去,另一方面可以增强脾胃的运化效果,脾胃强了,体内的湿气就待不住了,可谓是从根源处解决湿气问题。立夏过后,温度逐渐攀升,容易烦躁上火;同时,食欲也会下降。立夏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适当饮用牛奶、多吃豆制品和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多吃蔬菜和水果,适当增加喜欢食用的粗略;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清晨可食葱头少许,晚饭宜饮红酒少量,以畅通气血。

夏季人体容易心火旺盛,鸭蛋性凉,适量食用可去心火,还可补充夏季出汗所需的钠盐,从而补充体力。《滇南本草》中讲:“ 白者入气,赤者入血。白动痰,赤破血。“苋菜能够清热解毒,除湿止痢,其分为红、白两种,红色苋菜可驱逐淤血,适合气血不畅的人;白色苋菜能通畅气机,适合体内有热痰的人。立夏时节,雨水增多,湿热加重,容易引起感染和腹泻,而蒜薹中含有大蒜素和大蒜新素,是“天然的抗生素”,有杀菌、缓解的作用。蒜薹不宜炒制过烂,容易破坏其营养结构。此外,肠道消化吸收不好的人少食用,以免对身体产生负面的影响。番茄味酸,能清热解毒、凉血平肝、敛汗、止泻,可防止夏季流汗过多导致的耗气伤阴。番茄还有美容护肤、促进肠胃消化吸收的作用(生食可以摄取维生素,熟食可以摄取胡萝卜素;)西瓜甘甜多汁,清凉爽口,可补充身体所缺的水分,也可达到解暑降火的作用。但是西瓜性凉,脾胃不适者要少食。饮食习惯,因人而异;注重养生,健康一生!

绿豆:绿豆味甘、性寒,不仅是重要的消夏食品,还富含营养成分,小身材、大内涵。绿豆芽清毒,绿豆汤解暑,都是不错的夏季常备食品。夏季暑湿之毒会影响人体健康,此季节食用凉性蔬菜,可起到生津止渴和清热解暑的作用!如苦瓜、黄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等。夏季可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

宜:通经散寒

忌:冷水沐浴

夏日汗出较多,皮肤毛孔开放;另一方面,夏日阳盛于外,体内阳气相对薄弱,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这种状况下寒湿之邪更易侵袭人体,伤及皮肤、肠胃、肌肉等等,人们久处空调之下,衣着单薄,露肩、露脐、露腰、露膝,这几个地方是寒邪最容易侵体的,内外温差较大,从高温处到低温处没有过渡,或出汗后直接用冷水冲凉,所以更要注重排寒。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的“夏”有“大”的含义,是指自然万物经过一个春季的酝酿与生发,至此进入生长的旺盛期。立夏后,正是“从春到夏”的季节转换时节!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立夏之后要养心补血!

四季养生!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周而复始。二十四节气,天人合一,秉承天地之元气,调节人体之经脉,中国古代的历法,根据动植物的生长周期确定季节,是世界上最丰富和最富有科学内涵的历法。司马迁曾精辟地指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地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纲纪。”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北方习惯在季节变换时,吃饺子)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不仅揭示了四季的轮回变迁,天地的运转变化,更蕴藏着人生的大智慧,春分这个节气亦是如此,当我们真正了解了其中的规律,我们的生命将走向大自在、大平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之七——立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的“夏”有“大”的含义,是指自然万物经过一个春季的酝酿与生发,至此进入生长的旺盛期。立夏后,正是“从春到夏”的季节转换时节!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立夏之后要养心补血!据记载:“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传统中医认为,夏季主“长”,阳气逐渐旺盛,新陈代谢开始增强,人体也需顺应阳盛阴虚的变化,重视养护。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作物起源中心之一,农业气象科学较早萌芽并快速发展。在二十四节气逐渐出现后,更加具体的七十二候与之对应,主要通过综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业生产——五天一候,一年365天为七十二候,三候为一节气。几千年前出现的反映季节和农事活动的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对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至今各种描述、预测天气的谚语还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发挥影响。 二十四节气同时也反映了物候变化。唐高祖时代,令狐德棻在编撰著作《周书》中记载了“惊蛰……桃始华”等节气与物候现象。正是根据这个记载,再辅以其他文献,许多气象学家和气候学家认为,唐朝时黄河流域的气候比较暖和。而这样的发现,让今天的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有了更深远的历史坐标——古代节气与物候知识的研究现在已经成为当代大气科学重要的分支学科,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气象学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天”与“气”同源,使得中国古代气象学从一开始就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走上了与西方同时期的从哲学思想出发的西方气象学不一样的发展路径,其文化和地域特色构成了古代4000多年的中国气象史的基调。其中,又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既有天文含义又有气象含义,流传数千年,成了中国典型文化遗产的载体。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中国古代气象学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代表之一。科学史界公认,中国有传统天学、算学、农学、中医学等四大传统学科。但是,气象科技史学者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中国传统古代气象学理所当然成为第五大传统学科。其中,以二十四节气为核心的传统气象科技知识等,对于形成这个结论功不可没。节气是大陆时令顺序、物候变化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历史渊源、特定的纪念意义和风俗活动。

大陆幅员辽阔,是多民族具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文化和风俗具有特殊性,地方性、民族性都有不同的特点;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生机。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立夏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朝气的时节,是春天到夏天的过度。是生机勃勃的夏。阳光穿透枝叶,洒下金灿灿的光芒,婀娜多姿的树叶在轻轻地摇摆。五月浅夏,不烦不燥,温暖如初。立夏如同人类的成人礼一般重要,是万物的成物礼。今朝夏日始,农时从此忙,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的阶段,小麦扬花,油菜成熟,农民抢抓农时,在田间地头忙碌着。每一滴汗水,成为浇灌未来的雨露。

立夏谚语之一:1.立夏种麻,七股八杈。2.立夏前后,种瓜点豆。3.立夏种姜,夏至收“娘”。4.立夏栽稻子,小满种芝麻。5.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色冉冉遍天涯。6.春争日,夏争时。7.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8.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9.立夏芝麻小满谷。10.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

《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立夏诗词

(宋)陆游《四月旦作时立夏已十余日》节选,林中晚笋供厨美,庭下新桐覆井凉。

(宋)蔡确《夏日登车盖亭》节选,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唐)韦应物《立夏日忆京师诸弟》: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唐)司空曙《早夏寄元校书》:独游野径送芳菲,绿岸草深虫入遍,珠荷荐果香寒簟,蓬莱永无车马到。高竹林居接翠微,青丛花尽蝶来稀。玉柄摇风满夏衣,更当斋夜忆元晖。

(唐)刘禹锡《初夏曲》三首:铜壶方促夜,斗柄暂南回。稍嫌单衣重,初怜北户开。西国花已尽,新月为谁来?时节过繁华,阴阴千万家。巢禽命子戏,因果坠枝斜,寂寞孤飞蝶,窥丛觅晚花。绿水风初暖,青林露早唏。麦陇雉朝锥,桑野人暮归。百舌悲花尽,平芜来去飞。

(宋)陆游《立夏》: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立夏)24节气之7——“立夏”

(文图/报道:风华正茂)2022/05/05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