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保護自己的家園、自己的故鄉

作者:人民之窗

  保護自己的家園、自己的故鄉——讀洪鐵城先生《中國婺派建築·蘭溪卷》有感

  文/丹青

  世間情緣萬種,有人與人同船而渡的福分,也有人與書的美麗邂逅,相遇方式各有差異,帶來的或驚喜或溫暖的體驗卻多相似。我讀洪鐵城先生的《中國婺派建築》系列作品,深深感受他的這部《蘭溪卷》,是先生用奇妙的情緣編織而成的一部耐人尋味的中國古代建築永不消失的文化剪影,它從不同側面折射出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與心靈的糾結。這一切雖看不見風起浪擊,但作品的經典之處在于作者洪鐵城先生用平實而飽含真情的文字将點滴情緣鋪陳開來,故而滿紙筆墨生香。

  為這部書作序一的李先逵先生也是我多年的老朋友,記得當年我協助劉毅同志創辦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時就相識了,李先逵先生對鐵城先生地方傳統婺派建築文化的研究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他認為對于地方建築文化流派的研究,最值得提倡和鼓勵的是要有地方的學者來進行深度的研究,因為他們長期生活在熟悉的地方環境中,有更親切深刻的體驗和認知,對其曆史文化演變形成緣由有更多的了解和明察。

  這個觀點我非常認同,我從洪鐵城先生《中國婺派建築·蘭溪卷·自序》中讀到:蘭溪以傳統建築儲存之多,類型之多,創新之多,千年來不同時限遺存齊全,全國罕見,把我徹底震撼!這短短平實記真之語,這數行考據紀實之言,這叙述自信精勵之概,這是鐵城先生于耄耋之年,于春華秋實裡,于一個真正的中國學者深思覺悟中,于孔孟老莊哲,得以據德、依仁、遊藝,成為聞道、精思,至為研道、開顔地于蘭溪市的古建築群中遨遊考證,條分縷析,并借以旁引曲證,引經據典,而後以實為真,以史為理,以喻為文,作出概括性之論說與集叙。我為終身有這樣的老友而自豪、而高興!我不敢稱此書是中國建築史上的奇葩大書,感覺它是一位中國建築學中的文化學者奉獻這個世界的一部厚重的記憶片段。“浮生願向書叢老,不惜将身化蠧魚。”對于一個愛書之人來說,平生最幸福的事情莫過于和書日夜為伴。在衆多嗜書成癖的“書蟲”中,我與鐵城先生都有書海中自在徜徉,收獲閱讀的快樂之際也不忘将讀書的思索和體悟寫下與世人共享之樂。他比我用更多的時間除了讀書還“整天奔走的疲憊,常常忘記了自己的家”。是以他的這部《蘭溪卷》,我認為是他整個系列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之作。

  金華地區的蘭溪市我雖然去過多次,但每次的感覺都不一樣,特别是這一次,真的讓我深深地愛上了這塊土地。全國各地的風土民情各有特色,但作為文化和藝術大省的浙江,特别是在中國古代建築遺存方面,儲存之完整,藝術價值、學術研究之厚重,可以說是全國領先。峻厚與至美均凝聚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浙江地處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北緯30度,乃人類抒懷生存之地。蘭溪又是金衢盆地聳翠之地,金星婺女星争輝之地,婺派建築最為集中的再生之地。許多現存的建築無論是風格、整體風貌,還是先民選址的科學性、中國風水學的厚重性都深深地刻錄着,漢民族源遠流長的一維文化記真。特别是婺派建築的一些祠堂雖以磚、石、木為主,而那些雕梁畫棟的木質結構之美,真的讓人過目難忘。也難怪鐵城先生在對蘭溪傳統建築布局的審美文中指出:“從東部大宅院到西部小戶型,構成了一條璀璨奪目的文化軸,由東南婺江西南衢江交彙成蘭江,是一條天然畫圖的南北向人字形生态軸。”這個東西橫向居住的文化軸,最具地球生命的養生格局,也是蘭溪先民順天應地的智慧結晶所在。而這條南北生态水系天然坐标,是蘭溪人古今繁榮昌盛而人才輩出的神采華光。天然與人工二軸的生态交錯,當算是天人合一的中國故事與蘭溪人的生存地标。鐵城先生給我們繪制的美學定位與似太極圖之布局的生存法式,是蘭溪人永恒的福祉所在。當你一踏上蘭溪這塊土地,迎面而來的何止是鄉愁和記憶,鐵城先生喻之“堪稱半部立體的中國建築史”一點兒都不為過,婺水衢江間的秀逸蘭江沿岸簡直就是一座活态的“中國傳統建築大觀園”。

保護自己的家園、自己的故鄉

  長樂村景

  鐵城先生的《蘭溪卷》分為上、下兩卷。上卷二十章分别為:山川人文形勝、“三普”成果綜覽、舊時建築形式、曆代民居建築、民居建築佳例分享、曆代祠堂建築、祠堂建築佳例分享、曆代寺廟建築、寺廟建築佳例分享、其他公共建築、公共建築分享、曆史環境要素、環境佳例分享共享、人居範例諸葛村、人居範例長樂村、人居範例芝堰村、人居範例姚村、周邊區域比較、五大存在特征、五大保護價值。下卷分為六個章節:第一章,人居範例;第二章,民居建築;第三章,祠堂建築;第四章,寺廟建築;第五章,公共建築;第六章,曆史環境要素。這些章節如五線譜上跳動的音符,每個節拍都扣人心弦。還有一點:作者對2000多個調查研究對象的分類法,先按類型分岀大類,然後從大類分出中類,從中類分出小類,再後在小類分出子類與小小類,分得極為科學合理,分得新鮮獨見,分得價值别具,可謂之是古村落古建築的分類學的範例。是以我說,這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氣勢磅礴的民族建築交響樂,而這部交響曲中的每一個章節都詩意般的講述着昨天、今天、未來永不分離的韻味與情懷!這裡有農耕文明的雞鳴狗叫、有儒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家族宗親的血脈贲張、更多的是詩意田園的牧歌悠揚。一條蘭江,凝聚着一縷縷鄉愁,一禅貫休,記錄了太多“諸葛”後裔子孫滿堂歡樂的笑聲。

  古往今來,蘭溪這塊土地不僅建築文化遺産無比豐厚、文采風流今尚存,曆史上墨客騷人著華章,他們在青山碧水間感受大自然的芬芳與靈氣,沐浴淳樸的民風,心靈得到淨化,思想境界得到升華。或吟詩、或作畫、或填詞、或為文,以真摯的情感表達了對江南煙雨朦胧記憶的追懷,留下了大量的詩畫與文章。這些不朽的藝術傑作使大地增輝、山河壯色,也使人們更多的了解婺文化的魅力所在。

  我讀鐵城先生的這部大著,深感先生是在滄桑叙事中,通過書寫建築遺存的生命記憶,以其深厚的人性基礎,讓我們于平靜中感受歲月在美好中流淌。我一直覺得,曆史學的主要功能是建立準确的知識體系,為讀者提供有益的曆史鑒戒、求索深邃的曆史哲理、引導恰當的社會選擇。鐵城先生這一步雖然邁得非常艱難,但也是非常堅實。隻有具有一定客觀性、科學性的研究成果才能切實發揮曆史學的社會功能。是以,在曆史研究中正心術,要求一切研究曆史的學者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堅持獨立思考的批判精神,堅持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優秀學術成果,鐵城先生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到位。情不事大,見于細微,鐵城文學功底的紮實,幫了他的大忙。我至今都無法了解,人是怎樣獲得靈魂的?明明知道人生中的許多往事是歲月帶不走的,仿佛愈經沖洗就愈加清晰,始終活在記憶中,我們生前守護着它們,死後便把它帶入永恒。可能正是被親切愛撫着無數往事使靈魂有了深度和廣度。造就了一個豐滿的靈魂。在這樣一個靈魂中,一切往事都繼續活着:從前的露珠在繼續閃耀,某一個黑夜裡飄來的歌聲在繼續回蕩,曾經醉過的酒在繼續芳香,世界别具魅力。活着的往事才是之是以具有孕育力和創造力的秘密所在。鐵城先生的故鄉是中國的浙江東陽木雕之鄉,是以在他童年的記憶總是凝聚了太多故鄉的情結,作為中國婺派建築學說的創立者,他的生活空間理所當然和腳下的這塊土地緊緊的擁抱在一起。

  我們常常說:敬畏心是藝術的創作之源。想象力是藝術創作的生命,但隻有從原點出發,想象力才會有最寬廣的空間。脫離了原點,想象力将如斷線的風筝,無所依附。是以,敬畏心既是藝術的原點,也是想象的起點、靈感的源泉。不同傳世作品盡管創作指向各有不同,但具有這一原點則是相同的。也隻有具備這一人類共同的審美出發點,作品才會産生最廣泛的審美共鳴,不論是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曹雪芹的《紅樓夢》,還是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格羅菲的《大峽谷組曲》,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鐵城先生的這一組中國古代建築交響曲,因為融入多個優美聲部元素,無論是抽出其中任何一個章節,都能演繹出感人至深的味道和色彩。南宋大學者朱熹說:“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藝術創作的目的離不開知書達理,追求詩以言志、文以載道、畫表心迹、歌為心聲,以成就君子之道。在此過程中,必須“常存敬畏”,保持着對真善美的虔誠,對藝術嚴肅性的敬畏,對藝術閱聽人的尊重,這是藝術的啟蒙,成長的守護神、成才的不二法門。是以我在讀鐵城先生這部《蘭溪卷》的同時,首先得把蘭溪的三江之彙搞清楚,才能讀懂先生的情感糾葛與現實遺存的關系是怎樣一番景象的感悟。

  我記得蘭溪雖去過多次,但每次必然都是在金華站下車,然後乘坐小車到蘭溪也就是20多公裡。這座自古就有“三江之彙”“七省通衢”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雖為浙中丘陵盆地地貌,總的地形特點是:東北群山環抱,西南低丘蜿蜒,中部平原伸展。境内有四支山脈:北部為龍門山脈和金華山脈,西北為千裡崗山脈支脈,南部為仙霞嶺山脈餘脈;有三塊丘陵:北部丘陵、南部丘陵和西部丘陵;有兩個盆地:金衢盆地和墩頭盆地;有一片平原:三河谷平原。故此,蘭溪自古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說,堪稱“有山有水的好地方”。這塊土地有史以來盛産蘭花,《蘭溪市志》載:“蘭溪一名縠水,岸多蘭茝。溪以蘭名,縣以溪名。”明正德《蘭溪縣志》載“雙蘭頭”的詩句:“手種盆蘭香滿庭,閑來趣味獨幽深。敢誇雙萼鐘奇氣,隻恨孤根出晚林。”據傳,明武宗皇帝在遊江南時曾慕名專程到蘭蔭山欣賞蘭花。那裡年平均無霜期264天,年平均相對濕度76%左右,是以特别适合蘭花的生長。

  最令人羨慕的是,蘭溪這塊土地曆史上早就是一塊藏龍卧虎之地,人才輩出的背後,是一方水土的鐘靈毓秀與靈氣十足。我從相關資料查閱中發現,其中入選金華曆史文化名人雕塑園的蘭溪人就有13位,他們是:唐代宰相、垷坦村人舒元輿,宋代理學家、婺學開宗者、香溪鎮人範浚,宋元之際浙東學派與金華學派中堅、“北山四先生”之一、桐山後金村人金履祥,元代文學家、“儒林四傑”之一、橫溪鎮人柳貫,唐末五代畫家、書法家、詩僧、遊埠鎮人貫休,南宋丞相、裡範村人範锺,明萬曆首輔、城南隅人趙志臯,明代狀元、城北隅人唐汝楫,明代學者、詩人、城北隅人胡應麟,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美學家、夏李村人李漁,明末清初才女倪大村人倪仁吉,民國著名記者、作家、蔣畈村人曹聚仁,中國攝影大師、遊埠裡郎人郎靜山等。

  此外還有唐朝制作皇帝诏書的工部侍郎兼集賢院學士徐宅山,背村人徐安貞,唐代戶部尚書、學問淵深凡百家末藝無不參究的寺前村人滕珦,北宋開縣域理學研究之先河的杜宅人杜汝霖,宋代人稱今是先生、以《曲禮》《大學中庸解》等著作而聞名的元潭人邵囦等等,舉不勝舉。

保護自己的家園、自己的故鄉

  芝堰門前塘住區景觀

  蘭溪在浙江省内也算是一個文物比較集中的縣級市,除了省級曆史文化名城,其屬下省級曆史文化名鎮、名村就有7處,中國傳統村落20處,有諸葛長樂村民居、芝堰村建築群、黃店也德堂、西姜詞堂、永昌上族祠、永昌積慶堂、女埠餘慶堂、梅江通洲橋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8處,進入“三普”不可移動文物名錄2631處,登記資訊點2048處。其數量之多,級别之高,全國罕見。在這些不可移動文物中,有古城牆、古碼頭、古堰壩、古村寨遺址和古街坊、古巷,更有大量的祠堂、香火堂、民居、名人故居、官邸、會館、行業公會、錢莊、賬房、店鋪(棉布店、藥店、當鋪、茶莊、煙店、糕餅店)棧房、作坊、戲台、鼓樓、教堂、學堂、書院、紀念堂,這其中還有大量的石建構築,如石拱橋、古井、古塔(大師塔、孤童塔、文昌塔)、石牌坊(進士坊、貞節坊、孝子坊)、木牌坊、廊橋、寨門、寺廟、庵堂、路亭和古墓、古棧道。除了這些,還有專門為無房戶、經商人租用的公屋及人們聞所未聞的饑食堂等等。真的數不勝數。在文獻保護方面,僅此一項就儲存110多個姓氏的4000多冊宗譜和其他古籍30000多冊。

保護自己的家園、自己的故鄉

  諸葛村鐘池住區景觀

  諸葛村是諸葛亮後裔的聚居地,有儲存完好的明清建築159座,1996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以整體村落為單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目前是全國研究明清時期民居的一個重要視窗。長樂村有600 餘年曆史。1996年與諸葛八卦村一起,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以整體村落為單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芝堰村是陳氏聚居地,始于宋代。現儲存着宋、明、清、民國4個時期的民居、祠堂、客棧、雜貨鋪等建築近百座,還有古街、古巷約20餘處。2006年整村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蘭溪被中國古建學人們稱譽為“典型的中國古代民居博物館”,明、清、民國建築研究的“活化石”。

  我這次去蘭溪,是為近期準備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産教育訓練與研究(蘇州)中心、蘭溪市人民政府聯合召開古民居保護方面的研究會議而先期進入。在市文物管理部門上司及洪鐵城先生、金華市老朋友古建築專家汪燕鳴老師、蘭溪市古建學人鄭炳順等人的陪同下,一起考察了磐安、蘭溪的女埠鎮的渡渎村,這是國家級中國傳統古村落,為明代南京禮部尚書、著名學者、教育家、文學家章懋(章懋世稱楓山先生)誕生地,這裡素有“一門四進士、伯侄兩尚書”之譽。北宋天慶十年(1120)該村始祖章三七因避方臘之亂,由淳安遷徙該地,迄今已有近900年。該村人口3400多人1100多戶,絕大多數為章氏家族。渡渎村古建築衆多有餘慶堂、章氏家廟、楓山故居、尚書石牌坊、徵士第等,古民居100多處。其中餘慶堂為國家級文物保護機關,章氏家廟為省級文物保護機關,在江南古建築史上有較高的曆史研究價值。渡渎村崇尚儒學,耕讀傳家,該村的《章氏家訓》原名《太傅仔鈞公家訓》,是中國十大最有名的家訓之一。

  我們的小車在滿天綿綿春雨的滋潤下來到村口的尚書石牌坊前停下,村書記章亞軍和女埠鎮的宣傳委員已經在那裡等待我們了,天上的雨滴仿佛是從雲端裡墜落到地面,把整個古村落洗得幹幹淨淨。三月的江南,花事初醒,泥土和春草散發的香味萦繞心際。古牌坊經介紹是經過了整修,但修複得非常合理,原有保留下來的石構件與新配構件組合自然、大氣磅礴。古村落給我最大的感覺是靜,安靜得有些不知所措!仿佛失去了古村落原真的鮮活,路面經過統一的整治處理,看上去比那些普通村莊幹淨、清爽、舒适多了,唯一遺憾的是雞飛狗跳、家畜家禽滿村到處溜達的真實畫面沒有了,我們這個民族是從農耕文明走過來的,所有的家禽家畜和耕田犁地的黃牛、水牛都是我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是鄉愁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的祖先與它們之間都有生命契約的,誰也不會覺得自己是多餘的,我們同它們共同蹚過歲月之河,從苦澀走進甘甜,從昨天走進今天。現如今村莊裡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老人越來越多了,把它們再清理幹淨,鮮活的人間煙火離原真的鄉村生活也就越來越遠了!

  鄉村就是鄉村,它除了清澈的小溪、農耕文明的質樸展示、潺潺流水聲交融在一片片農家自留地裡的各種蔬菜、植物,加上富有生命的家禽家畜構成一幅幅最質樸、最富有激情的生活畫面,人與自然、人與古老的傳統建築、人與萬物的共生共存而構成最鮮活的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才是最成功的。

保護自己的家園、自己的故鄉

  渡渎村章氏宗祠住區景觀

  渡渎村的地理環境優越,它位于蘭江西岸,距女埠鎮2.5公裡,目前在建設中的351國道位于村内南側。全村地處黃土丘陵地貌,坐北朝南,甘溪從村北彙入蘭江,與省級風景區白露山隔溪相望。渡渎先祖擇福地于此而居。渡渎村一直以來以“考神故裡,研學渡渎”為發展主題。利用曆史完全沒有任何問題,關鍵是新農村建設千萬不能跑題,多保留民族記憶與鄉愁情懷,這塊土地未來發展潛力不可估量。我倒是希望此古村落千萬不要學别人的樣子,必須根據自己的生态平衡要求走自己的發展模式,把一些雖然不多的錢,用在植樹造林(特别是果樹,既裝飾了古村落,又為村民未來提供了收益),然後再根據自己土地的特點,大力發展新型農村經濟,做出自己的一方天地,自然會引來金鳳凰。文化、曆史、建築與淳樸,他們什麼都不缺,要想真正把此村搞活,鄉愁如夢,永不要分離!如果每戶人家都擺上十盆二十盆蘭花,做成名副其實的蘭花村,鄉村旅遊不會輸給别人,緊緊圍繞文化做鄉村振興,才是唯一出路,别人有的我不做,别人沒有的我有。如果村口水塘一圈垂柳間雜桃花,杏花、微雨一兩頭牛在吃草,你看看,味道馬上改變。回顧我這一生,雖然走遍了全國各地,但我始終覺得:留住美麗鄉村,方能銘記人文鄉愁。我們應該從人的生活角度去了解鄉土遺産,思考如何去保護遺産,跟遺産共生。誠如鐵城先生所言: 我們保護的不僅僅是古建築、古村落、古文化,而是保護自己的家園、保護自己的故鄉。鐵城先生的這個認識,使我們的古建築、古村落保護工作顯得更有意義、更有價值。鄉村遺産的價值來源于整體的鄉村系統,脫離原居民利益的角度去關注鄉村一定會有偏差。鄉土遺産最終的價值是與人發生關系。我們千萬不要小瞧這些問題,鄉土文化是文化遺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是不可多得、不可再生的世間瑰寶和奇缺資源,是推進鄉村建設、鄉村旅遊和新農村振興的重要文化資源。研究底蘊深厚的鄉土遺産,更帶給現代人啟示:我們繼承的不應是純粹主義式的曆史遺迹,更應該包含傳統創新技能的記憶、具有良好運作秩序的機制,以及面對變化無常的存在的恢複能力。《蘭溪卷》的特别有意義,是鐵城先生在該書封面上寫的六個字:“人居環境範例”。因為這六個字,真正的标準指向是“可居、可耕、可易、可詩、可畫”,這能不能說是我們保護工作顯現最前衛的思想光芒的所在呢?我認為回答應該是肯定的。

  又跑題了,還是回到鐵城先生的研究的發現上來吧!鐵城先生的這部大著,和我前面讀他的《磐安卷》一樣,他的作品不僅文字豐富、優美,幹貨滿滿,更多的是豐富多彩的紀實照片,他從建築的不同角度,為我們展示出太多細節的處理,記憶深刻的印象,讓你過目不忘。憶蘭溪,最憶是渡渎。我突然想起徐志摩《再别康橋》語:“在康河的柔波裡我心甘做一條水草!”對于渡渎,我甘心做她軟泥上的青荇,甘心做一條小溪裡的魚,餘生與她長相厮守長相依偎終不絕!

  (作者系中國報道網雙創中國欄目專欄作家) 來源:中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