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淵52歲之後再生30個子女,李世民氣得牙癢癢,他對弟弟們這樣做

作者:依纞伱

李淵建立了大唐王朝,一度風光無限,可謂"叱咤風雲"。但在他晚年一個離奇的決定,卻讓他的嫡長子李世民萬分惱火。52歲高齡的李淵居然又生下了30個子女,這簡直是對李世民權威的挑釁!李世民如何應對這個棘手的家族内鬥?他會不會殺絕這些新生弟妹,還是另辟蹊徑消除隐患?宗室政變是否會再次上演?這場父子之間的權力角逐,最終将走向何方?

揭開李淵再生子女的隐情

李淵52歲之後再生30個子女,李世民氣得牙癢癢,他對弟弟們這樣做

唐朝開國之初,李淵一門忙于打理國事,并未多事生育。直至武德九年(626年),李淵已年過半百。這一年,李世民經曆了驚心動魄的"玄武門之變",最終被李淵欽點為太子,掌控朝政大權。就在這一年,上至五十二歲高齡的李淵,竟然懷了孕,并在随後數年中,連生三十餘子。

為何李淵已年過耳順之年,仍大開生門,一口氣生下三十餘子?究其原因,或許與李淵當年的一番遭遇有關。據史書記載,李淵曾在逃難途中被突厥人所擄,一度遭受非人待遇。當時李淵誓要為突厥人報這筆血海深仇。及至平定天下,建立大唐王朝後,為了報複突厥人,李淵一直想生更多兒子,擴大家族實力,以圖将來能與突厥族抗衡。

李淵52歲之後再生30個子女,李世民氣得牙癢癢,他對弟弟們這樣做

然而,這一決定給李世民帶來了巨大壓力。作為太子,李世民一直在為繼承大統作準備。而李淵生下三十餘子,無疑增加了太子之位的不确定性。這些新生弟弟可能會在未來對李世民的權力構成威脅,甚至奪取皇位。是以,李世民對李淵晚年生育深感不滿,認為這是對自己權威的挑釁和破壞。

李淵52歲之後再生30個子女,李世民氣得牙癢癢,他對弟弟們這樣做

面對父子權力鬥争的新變數,李世民初時神情肅穆,沒有表露任何情緒。但身邊人都看出,李世民對此事深惱于懷。一些讒言很快就在宮中流傳開來,宮人們私下裡竊竊私語,猜測李世民會不會殺絕新生弟弟,防患于未然。

權力之争引發的家族内讧

李淵52歲之後再生30個子女,李世民氣得牙癢癢,他對弟弟們這樣做

随着李淵新生子嗣漸長,權力之争也在皇室内部不斷更新。李淵作為父親,自然希望新生子女能分得一杯羹,獲得應有的權力地位。然而,李世民作為已被指定的太子,自然也希望将大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避免新生弟弟橫插一杠。

李淵52歲之後再生30個子女,李世民氣得牙癢癢,他對弟弟們這樣做

為此,李淵開始暗中為新生子女謀劃繼承人的地位。其中,最被看重的是李淵于貞觀三年(629年)新生的兒子李治。李治自幼就展現出過人的智慧,深得李淵賞識。為給李治掃清繼位道路,李淵不惜将李世民親封的楚王李智雲廷尉之位奪了回來,改封給李治。

李淵52歲之後再生30個子女,李世民氣得牙癢癢,他對弟弟們這樣做

面對父親的這一舞弊行為,李世民雖然勃然大怒,但礙于禮數,隻能暗自忍氣吞聲。不過,為了防範于未然,李世民也在暗中布局,力圖孤立和削弱李治等新生弟弟的權力。

其中一個重要手段,就是封賞重臣,拉攏朝野大員。貞觀初年,李世民頻頻破格提拔重臣,如薛萬徹、魏徵、房玄齡等人,将他們打造成自己的嫡系,進而在朝堂上确立了自己的威信和權威。

與此同時,李世民也在暗中疏遠和孤立李淵。他不再像從前那樣經常去探視李淵,對李淵的政事也置之不理。這種冷暴力的做法,讓李淵在宮中漸漸失去了發言權和話語權。

李世民的這一系列行為,加劇了皇室内部的沖突和龃龉。随着新生弟弟們漸長,皇家内鬥也愈發激烈。據史書記載,有一年的除夕之夜,李治和李世民之子、太子李建成在宮中飲酒時,竟然大打出手,差點釀成大禍。此事被李淵得知後,雖然将兩人喝斥一頓,但無法根治皇家内鬥的禍根。

李世民的權謀與處置手段

李淵52歲之後再生30個子女,李世民氣得牙癢癢,他對弟弟們這樣做

面對李淵為新生子女謀求權位的種種舉動,李世民自然不會坐視不理。作為太子,他自當采取有力行動,確定皇位歸己所有,不受其他宗室成員的威脅和動搖。

李淵52歲之後再生30個子女,李世民氣得牙癢癢,他對弟弟們這樣做

李世民的第一步便是削弱新生弟弟的權力。他不僅将李治的封号奪了回來,還暗中唆使親信打擊其他新生弟弟,使他們元氣大傷。例如李世民的心腹大将房玄齡,就曾在幽州軍鎮暗中掃蕩李淵委以重任的宗室子嗣,将他們的勢力壓制得無家可歸。

李淵52歲之後再生30個子女,李世民氣得牙癢癢,他對弟弟們這樣做

與此同時,李世民也在積極孤立和架空李淵在朝政中的地位。他不再像從前那樣,向李淵彙報政務,而是直接做主發号施令。甚至有時李淵下達的诏書,李世民也有意無視,做出對立的舉措。一時間,朝野上下竟然都不再把李淵當皇上看待了。

李淵52歲之後再生30個子女,李世民氣得牙癢癢,他對弟弟們這樣做

在削弱李淵和新生弟弟權力的同時,李世民也在積極夯實自身在朝野的權威地位。他不斷拉攏功勳大臣,委以重任,使他們成為自己的嫡系。同時,李世民也善于利用黨争的手段,挑撥離間宗室諸王與朝中大臣,使他們内讧不止,進而無暇對付自己。

貞觀四年(630年),李世民的這一系列行動終于得到了回報。這一年,李淵将太子之位正式傳給李世民,并親自為他加冕。從此,李世民獲得了皇儲的名正言順的地位,朝野也無人再敢挑戰他的權威。

李淵52歲之後再生30個子女,李世民氣得牙癢癢,他對弟弟們這樣做

宗室沖突激化的後果

李世民與李淵、新生弟弟之間的權力争奪并未就此止步。相反,這隻是一場更大宗室内讧的開端。随着沖突的持續更新,整個大唐帝國都為之遭受沉重創傷。

首當其沖的,就是朝中大臣們被徹底裂為兩派。一派追随李世民,力主太子應當掌控一切;另一派則仍然效忠李淵,希望維護太上皇的權威。雙方由于利益和主張的分歧,在朝堂上經常唇槍舌戰,針鋒相對。

李淵52歲之後再生30個子女,李世民氣得牙癢癢,他對弟弟們這樣做

有一次,李淵的心腹大臣房珍公開質問李世民的做法是否合理合法。這番直言不諱激怒了李世民,他立即将房珍革職流放,并将其黨羽連根拔起,充軍邊疆。從此,朝野陣線進一步白熱化。

宗室沖突也波及到了民間,引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階級鬥争。當時有一夥所謂"黨羽",就是李淵的擁趸。他們在民間暗中擴散謠言,诽謗李世民為"逆子",破壞王室聲譽。為了鎮壓這股動亂力量,李世民不得不嚴厲懲處,下令逮捕和處死了大批涉嫌"黨羽"的平民百姓。

更為嚴重的是,宗室内讧直接動搖了大唐王朝的統治根基。當時朝野上下的沖突激化,已經到了不可開交的地步。權力真空和朝政停滞不前,讓許多藩鎮諸王開始搖擺不定,産生了離心離德的想法。

據史書記載,當年有一些藩王親自到長安觐見李淵,希望他能重新掌控大權,統一朝綱。然而李淵卻以"我已老邁,隻能聽太子安排"為由拒絕了他們,宗室沖突由此進一步惡化。

這種權力鬥争持續了數年之久,直到貞觀五年(631年),李世民終于徹底擊敗了所有宗室對手,一統朝綱。但在此過程中,大唐王朝也付出了沉重代價,朝政停滞了數年,民不聊生,上下階層對立加劇。這無疑為大唐王朝的将來埋下了禍根。

總結與反思

李世民與李淵之間的權力之争,給整個大唐王朝帶來了深重的創傷。這不僅導緻朝政陷入停滞,民不聊生,更暴露出王朝内部權力鬥争的種種弊端。

回顧這場權力角逐的全過程,我們不難發現李淵和李世民的做法都有可圈可點之處。作為開國皇帝,李淵生育衆多子嗣,一方面是出于私心,希望子嗣能充實皇室力量;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報複和擴張王朝的需求。從這一點來說,李淵的做法是可以了解的。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李淵卻在無意中制造了皇室内鬥的導火線。他在将太子之位親賜給李世民後,又幾度為其他子嗣謀求皇儲地位,這無疑會引發權力鬥争,加劇沖突對立。

相比之下,李世民的做法則更加理性一些。作為太子,他自然有權有義維護自身權力,鞏固統治地位。然而,他在這個過程中也使用了許多手段,如拉攏黨羽、孤立異己、打擊新生弟弟等,這些做法在當時也引發了不小的争議和反彈。

這場父子之間、宗室之中的權力鬥争,折射出王朝更疊時期的種種沖突和問題。一方面,王朝更替往往需要經曆殘酷無情的宗室鬥争,新朝和舊朝之間難免會有沖突對立;另一方面,皇室内部的權力之争也常常會波及到整個朝政和民心,造成階級對立和朝綱渙散。

結尾

這一切,無疑為大唐王朝的統治埋下了禍根。雖然李世民最終統一了朝綱,但在這場曠日持久的宗室内鬥中,王朝也付出了沉重代價。直到後來隋唐易代,朝野上下階級沖突的持續存在,才最終引發了安史之亂,成為大唐王朝衰亡的導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