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師,您好!”APP上線在即,部分優秀作品選登(六)

屬于老師的APP

用心、用情、用智專為老師打造!

“老師,您好!”APP上線在即,部分優秀作品選登(六)

一個讓老師們——

放松療愈身心的家園

智慧幸福生長的領地

展示創造自我的平台

……

“老師,您好!”APP上線在即,部分優秀作品選登(六)

親愛的老師,感謝您踴躍參與“老師,您好”APP的資源征集活動!春節前後資源征集活動,共收到老師們不同形式、題材的資源千餘篇,有詩歌、有散文、有視訊、有圖檔設計、有攝影作品等,我們将從中精選部分優秀作品,在APP上線營運之前,通過中國教師報微信公衆号陸續釋出,以飨讀者。

鄉路

雷明征

山東省肥城市泰西實驗學校

“老師,您好!”APP上線在即,部分優秀作品選登(六)

年關将近,以往的這個時候,寂靜的夜總會夾雜着零星的鞭炮聲,不喜也不惱,感覺這聲響總與我無關。如果不是一紙禁令,我都忘記了自己有多少年沒放過鞭炮了。很多事就是這樣,當你發現生活中缺少了它的時候,它才能真正勾起你的思緒。古往今來,爆竹可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常客,仿佛年沒有了它就缺少了韻味。我也翻看着自己以往寫的詩詞,還真的發現了不少它的蹤迹,雖不愛它,倒也不厭它。我又心血來潮,想為虎年賦詞一首,卻發現沒有它的陪襯,這詞也是少點故事了。

小時候,怕黑,總感覺最長的路便是那條籠罩在黑夜裡的鄉路,而鄉路的那頭是家。是以,不管那條鄉路有多遠,我總要一直走下去,風雨無阻。路的前半段還有小夥伴同行,後半段隻能自己摸黑走了,是以我總是抱怨家遠,甚至還撺掇着朋友們更換路線,因為另一條路線的第一站便是我家。好在朋友們看出我的窘境,也會不時地照顧我一下,但這條路線實在是過于繞遠,是以并不是經常更換。當一個人前行的時候,雖然對黑夜的恐懼會增強,但同時也對路的方向更加敏銳,是以我總能摸黑走到家。随着臘月的到來,鞭炮也成為了孩子手中的常物,除了燃放之外,我更是發現了它的其他用途——壯膽。當自己一個人行在那條鄉路上的時候,如果實在太害怕,便會抛出一個點燃的鞭炮,讓它替我吓退那些骨子裡害怕的東西。

随着年齡的增長,才知道那些令人害怕的東西,也不過是自己内心衍生出來的恐懼罷了。當克服了恐懼,也到了離開家鄉去遠方求學的時候了。我曾一度認為自己在他鄉學會了堅強,其實不然,真正讓我磨練膽魄和毅力的地方,恰恰是那條曾讓我害怕的鄉路。每次回到故鄉,總要再踏上那條鄉路。隻不過,現在的這條路,早已是路燈通明了。記憶裡的那條鄉路,慢慢成了做夢都想回去的奢望。再次走在這條鄉路上,偶爾會看到幾個孩子的身影,他們手中的光點在夜色裡飛舞,随後聽到一聲響,劃破這寂靜的夜,仿佛又把自己帶回那個年代。又或者有路過的大人,大罵他們一聲,他們也不惱,卻嘻嘻哈哈地消失在夜色裡,在夜色的更深處,又傳來一聲響……

鄉路,是故鄉永不磨滅的豐碑,是遊子魂牽夢萦的聖地。在它的盡頭,是成長的印記,是淡淡的鄉愁,更是一首生活的贊歌!無論何時,不管何地,我都要走向它,因為我知道,當想起它的時候,便是春天……

親親故鄉

黃毅敏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星執外國語國小

“老師,您好!”APP上線在即,部分優秀作品選登(六)

隻有在故鄉,我才敢大口呼吸。

忘不了故鄉的那片綠啊。

馬路兩旁一排排梧桐樹枝繁葉茂,陽光從葉縫中篩下,悠悠路過的人們從樹下走過,感到涼爽而不失明亮。通往村子的岔路旁灌木叢生,蓬蓬勃勃地簇擁着一切人造的設施,“千萬不要砍了。”每次回去我心裡都會默念。我出生的小山村被連綿起伏的墨綠小山懷抱着。

小山村坐落在山坡上,我家在村子的最底端。爸媽的選擇實在明智,若要望景,我家的位置實在是最好不過,門前風景,一覽無餘。父親不愧為一個有詩意的人。屋前遠山含黛,綠園茫茫。荷葉、稻穗、辣椒、八棱瓜、西瓜、南瓜……恣意地向各個方向生長,枝枝蔓蔓,互相融為一體。放眼出去,盈盈一片綠,綠得那麼豐富,黃綠、淺綠、翠綠、蔥綠……好羨慕夏天的鬼斧神工,綠成萬千氣象,不同的植物被塗染上不同的綠。人家屋後是别人的房屋,我家的屋後原來是學校的操場,現在被買去的主人種了一片苦楝樹林,樹幹才大拇指粗,但枝葉已長成了涼棚,成了我家一樓、二樓的天然窗簾。

忘不了那些熟悉的味道。

穿過田野,清透的青草香溢滿肺腑。我每天是伴着味道起床的。晚上,母親總是把曬過的幹菜收在我的卧室——因為離陽台近。有時是母親曬的幹辣子。味道渾厚透着陽光的暖氣,亦像中藥味。我總覺得多呼吸呼吸這種味道可以調理五髒六腑,像中藥一樣。有時是幹豆角。把采摘下的嫩豆角放太陽下曬一曬水分, 晚上再撒鹽揉搓均勻,靜置一晚,第二天交給太陽,曬幾天,曬幹為止。每次聞着這不愠不火的腌菜味,食欲立即被誘發。有時是南瓜幹。把新鮮的南瓜切成5厘米見方,縱橫切出一道道痕迹,像秋田,然後曬兩天,再蒸熟,放鹽腌制一晚,過後仍是交給太陽去曬幹。南瓜幹鋪在陽台上,我的午睡伴着它溫馨的味道醒來,随即總要再去湊近仔細聞聞,怎麼聞都不夠。

怎能忘了那片星空!

城裡的星星屈指可數,如果張衡出生在現代的都市,可能不會有“數星星的孩子”了——壓根不用數,誰瞟一眼就能看出幾顆。若是在城裡偶然發現了一兩顆星星正在眨眼,莫不驚喜。久居城市的樊籠,多向往澄澈的天空。夏夜,故鄉的天空是晴朗而幹淨的,每回仰望,仿佛能看清整個浩渺的宇宙。繁星灑滿整個天幕,顆顆真如鑽石般閃爍——國小生可以到鄉下體驗一把這個并不是真正被了解的陳詞濫調。月亮似乎離我的家鄉很近很近,清晰如洗,最亮的金星似乎伸手可摘,有它們的陪伴,地球有何寂寞可言?我常常什麼事也不做,趴在欄杆上看星星,一晚上也不過瘾。

每回寒假、暑假,我都會在故鄉待上至少半個月,享受一番“複得返自然”的田園生活……

每一根稻草都是最後的鄉愁

(外一首)

謝貴沖

雲南省陸良縣活水鄉魯依國小

“老師,您好!”APP上線在即,部分優秀作品選登(六)

每一根稻草都是最後的鄉愁

我抓住了最後一根稻草,

稻草柔軟堅韌,

它的根部,留在稻田裡,

它的稻穗,不剩一顆谷粒。

我抓住了最後一根稻草,

不是在絕望的河裡,

不是在危險的境地裡,

也不是在收割後的稻田裡。

當所有的稻草消失之後,

我把珍藏的稻草當作珍貴的紀念,

多年以後, 我會指着偌大的陸良壩子,

告訴我的孩子,

諾,這裡,曾經是魚米之鄉,

諾,這,就是它的見證。

每一聲鳥鳴也是最後的鄉愁

要去尋找一座山,

最好是在早晨,

天還未亮, 霧還很濃,

地面還沒有先行者的腳印。

做先行者, 一路上, 聲聲鳥鳴,

一路上, 陣陣花開。

要去尋找一株樹,

最好是一個人,

蓬頭垢面, 跣足,

身上的枝葉, 還未被删減,

以最自然的姿态, 面對一棵樹,

面對一棵最完整的樹。

我凝視着越來越遠的村莊,

悄悄地把故鄉的鳥鳴,

裝入衣兜。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編輯 | 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