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吳縣潘氏及潘曾瑩轶事:世間夫妻幾如此?同年生,同日逝

作者:史遇春之塵境心影錄

作者:史遇春

吳縣潘申甫(即潘曾瑩)侍郎,是大學士文恭公(即潘世恩)的次子。

吳縣,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分長洲縣南部置元和縣,吳縣、長洲、元和三縣同治蘇州府郭下,吳縣轄有今蘇州市區及西南部分,東起鲇魚口,北起馬山、東渚、華山,西南包有太湖中洞庭東、西山及附近諸小島;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分出洞庭東西山置太湖廳,治東山鎮;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又分太湖廳洞庭西山置靖湖廳。

既然說到家世,就簡單講一講潘家的情況。

吳縣潘氏,先世為中原人,唐代有潘逢時為歙州(即徽州,屬安徽)刺史,因“居官有惠政,秩滿,父老攀留,遂家于歙”。

潘世恩之六世祖潘仲蘭自明代起由歙縣北遷,落籍素享“風土清嘉、人文彬蔚”之譽的蘇州。

潘世恩(公元1769年~公元1854年)清朝名臣,初名世輔,小字日麟,字槐堂,一作槐庭,号芝軒,晚号思補老人,室名有真意齋、思補堂、清頌。清高宗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一甲一名進士,授職修撰。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嘉慶(公元1796年~公元1820年))間,曆官侍讀、侍講學士、戶部尚書。清宣宗(愛新覺羅·旻甯)道光(公元1821年~公元1850年)間,官至英武殿大學士,充上書房總師傅,進太子太傅。為官五十餘年,曆事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四朝,被稱為“四朝元老”,與堂兄潘世璜、孫潘祖蔭合稱為“蘇州三傑”,著有《恩補齋集》。

潘曾瑩(公元1808年~公元1878年),字星齋。清宣宗道光辛醜(公元1841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吏部侍郎。

潘曾绶,初名曾鑒,字绂庭,潘世恩子,曾沂、曾瑩弟,祖蔭父。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舉人,曆官内閣中書、内閣侍讀等。

潘祖蔭(公元1830年~公元1890年)清代官員、書法家、藏書家。字在鐘,小字鳳笙,号伯寅,亦号少棠、鄭盦。大學士潘世恩之孫,内閣侍讀潘曾绶之子,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鹹豐二年(公元1852年)一甲三名進士,探花,授編修。數掌文衡殿試,在南書房近四十年。清德宗光緒(公元1875年~公元1908年)間,官至工部尚書。通經史,精楷法,藏金石甚富。有《攀古樓彜器圖釋》。輯有《滂喜齋叢書》、《功順堂叢書》。

潘家的大體情況與主要人物基本如上。

吳縣潘氏及潘曾瑩轶事:世間夫妻幾如此?同年生,同日逝

下面,繼續說潘曾瑩侍郎。

因為家世原因,潘侍郎在學養上有很深的根底,而且,他在史學方面很有專長。他還著有小鷗波館文鈔、詩鈔、詞鈔二十卷,《畫識》三卷,《畫品》、《畫寄》、《墨綠小錄》各一卷。

潘曾瑩的畫,以青藤白陽為宗。

“青藤白陽”,指明代水墨大寫意花鳥畫的代表畫家徐渭和陳淳,因徐渭自号“青藤居士”、陳淳自号“白陽山人”,被後人合譽為“青藤白陽”。

潘曾瑩的書法,初學吳興(當為趙孟頫,浙江吳興人,别稱趙吳興),晚學襄陽(當為米芾,湖北襄陽人,别稱米襄陽)。他的書法,尤得米襄陽的神髓。

潘曾瑩的夫人陸氏,也有知識學問,擅長書法繪畫。

陸夫人名韻梅,字琇卿。

夫人的名與字,據清人況周頤說,他曾見過潘曾瑩的《鹦鹉簾栊詞鈔》,其中有潘曾瑩與陸夫人聯句的《清平樂·雨後坐月》詞一阕。

《鹦鹉簾栊詞鈔》,暫未尋得。

清人謝章铤《賭棋山莊詞話》續編一中,有相關文字記載。其文如下:

“陸琇卿韻梅《浣溪沙》雲:

韻事才人又美人。湖山金粉豔芳塵。一編絮果與蘭因。

簾外綠雲留倩影,風前紫玉慰香魂。瓊箫吹到月黃昏。

琇卿為吳縣潘星齋曾瑩之室,有潘陸聯吟私丘。《雨後坐月·清平樂》雲:

濕雲低撲。(星齋)涼意含疏竹。

閑倚紅闌幹幾曲。(琇卿)一點流螢閃綠。(星齋)

小窗月上遲遲。(星齋)送來花影參差。

愛把湘簾半下,(琇卿)秋痕篩滿羅衣。(星齋)

琇卿工畫梅,有梅花詞十首,其夫婦讀書處曰梅館。

星齋有自題填《沁園春》詞雲:

梅花人影雙清,有多少、香風腕底生。

好憑青玉案,愁春未醒,脫紅羅襖,喜夏初臨。

蝶外尋芳,鷗邊選夢,半是閑情半绮情。

鵝笙擫,笑霓裳按拍,還倩卿卿。

閨帏韻事,突過趙、李矣。中四語純集調名,尤為巧合自然。”

關于陸夫人,《閨閣詩鈔小傳》有雲:

“琇卿工畫花卉。”

與潘曾瑩、陸琇卿同時代的女史(對知識婦女的美稱)汪小韫(端),曾镌刻小印贈予潘陸夫婦,印文為“潘江陸海”。

汪端(公元1793年~公元1839年),出生于書香世家 清代女詩人,字允莊,一字小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湖北候補同知陳裴之妻。幼即能詩,熟于史事典故,喜高啟、吳偉業詩。選明詩初、二兩集,有《自然好學齋集》。

順錄汪端【題翁大人《滄桑花月錄》四首(其三)】詩一首:

粉圍香陣起雲台,多少娥眉上将才。

精衛有心填海去,娲皇無術補天來。

碧含玉質層層璞,紅堕花英點點苔。

閑與麻姑話遺事,一杯清淺隔蓬萊。

就潘曾瑩、陸琇卿夫婦的交遊情況,也可見其為人。

吳縣潘氏及潘曾瑩轶事:世間夫妻幾如此?同年生,同日逝

陸夫人性情仁慈寬恕。

每次大雨初霁,聽到門前有叫賣瓜果的聲音,她馬上會說道:

“天氣這般清涼,瓜果要賣給誰啊?挑擔奔走,隻會讓他們肩膀更加紅腫。”

然後,陸夫人會命人全部将瓜果買回來。

偶然間,有兩隻瓯(指中國古代酒器,飲茶或飲酒用,形為敞口小碗式。)掉在了地上,一隻打碎了,一隻完好無損。陸夫人看着掉在地上的兩隻瓯,對兒子們說道:

“你們要記住啊:薄的已經打破了,厚的還完好着!”

陸夫人借此所說的為人處事的道理,不言而喻。

到了晚年,陸夫人頗信佛法。

清德宗光緒戊寅年(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農曆二月十六日,陸夫人已經病了一段時間了,她仍然誦經禮佛,和平常身體安康時一樣。

此時,潘曾瑩也卧病在床了,他與陸夫人異室而居。南中(南中在曆史上指現在的雲南、貴州和四川西南部。)寄來金橘,潘曾瑩看到後,還喊來次公子,讓他拿去給其母吃。

次公子送金橘到母親處,陸夫人還問:

你父親就寝沒?

次日淩晨,雞鳴時分,夫人遽然辭世。

這個時候,潘曾瑩還不知道夫人已經去世。陸夫人去世不一會兒,潘曾瑩問道:

“天明了沒?”

公子祖同回答到:

“還早呢!”

潘曾瑩讓公子給自己拿點水喝。喝完水,他又睡着了。巳時(早上9點至11點),潘曾瑩也去世了。

潘曾瑩生于清仁宗嘉慶戊辰年(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農曆十一月,陸夫人生于同年農曆七月。陸夫人還比潘侍郎大了四個月。至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夫婦同日亡故,都享壽七十一歲。

潘侍郎和陸夫人,生同年,死同日。這在當時,被士大夫傳為美談。

本文主旨參考清人況周頤《餐櫻庑随筆》一節。

(全文結束)

吳縣潘氏及潘曾瑩轶事:世間夫妻幾如此?同年生,同日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