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年來,随着生活水準和營養意識的提升,孩子的飲食健康備受關注,許多家長為了孩子健康都會不吝錢包。有了這樣的消費心理和消費需求,“兒童專用”更受消費者青睐。

在超市、母嬰店,售賣各種品牌的兒童醬油,包裝可愛,分量更小,但價格比普通醬油要貴10—20倍。在多家電商平台搜尋“兒童醬油”看到,很多品牌以及産品,售價也普遍高于一般醬油,一瓶100mL的“兒童醬油”,可以賣到 20—80 元不等,進口“兒童醬油”甚至可以賣到100多元一瓶,銷量居然還不錯。
與普通醬油相比,貼上“兒童專用”标簽後的醬油确實可以身價不菲。而且,所謂的“兒童醬油”一般都會标榜“天然有機”“專為兒童健康研制的釀造低鹽淡口醬油,适合拌飯”“低鹽低鈉,解決寶寶吃飯難題”“富含18種氨基酸、有機酸、碳水化合物等兒童所需的營養元素”,以此為噱頭,不怕家長不買單。
所謂的“兒童醬油”到底有沒有營養,是不是更适合兒童呢?據了解,此前江蘇省消保委釋出過醬油産品比較試驗報告,其中5款兒童醬油樣品,有3款添加了增鮮劑;檢測營養元素後發現,5個樣品的差異也比較大。特别是“加加”牌兒童醬油,比普通醬油鈉含量還要高。業内專家指出,普通醬油和兒童醬油的成分以及作用并沒有太大差别。兒童飲食完全不需要額外再用醬油來調味。正常飲食中含有的鈉,已經足夠滿足兒童的生理需求,任何外加的鹽都是多餘的。而且小時候越“重口”,長大之後就越難以控制鹽的需求量,高血壓風險也就越高。專家提醒,孩子在日常飲食中獲得的營養物質已經足夠滿足生長需求,不需要通過醬油來補充營養。
目前我國沒有明确兒童食品标準的定義,在醬油産品領域,目前隻有GB /18186-2000的釀造醬油标準,并沒有出台專門針對兒童醬油的相關标準,市場上的“兒童醬油”産品魚龍混雜,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時還是應該多一些理性。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鑒别劣質醬油?專家提醒,首先要辨識發酵方式,若标簽上釀造工藝處寫的是“高鹽稀态”,釀造時間則相對較長;而如果寫的是“低鹽固态”或者“無鹽固态”的醬油,則可能是人工高溫加熱快速發酵而成,品質欠佳。
此外,要看清标簽上“氨基酸态氮”的含量。醬油的鮮味和營養價值取決于氨基酸态氮含量的高低,醬油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大于等于0.8克/100ml為特級;大于等于0.7克/100ml為一級;大于等于0.55克/100ml為二級;大于等于0.4克/100ml為三級。是以,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則鮮味越濃,品質越好。
還要注意醬油産品包裝上的配料表,如果配料表中有谷氨酸鈉、5`-肌苷酸二鈉和5`-鳥苷酸二鈉說明産品添加了增鮮劑;如果配料表中含有苯甲酸、山梨酸等是産品中添加了防腐劑,對防腐劑過敏的消費者就不要選購這類産品了。
(劉汝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