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外飛仙:最好的十位網文作家

燕壘生的小說

天外飛仙:最好的十位網文作家

燕壘生才氣逼人,以往讀其大作《天行健》,對其文筆大是佩服,與當下流行的網絡小說相比,《天行健》無疑顯得另類。其厚重大氣之處,在純文學之長篇裡也極為罕見,作者虛構了一個龐大的自足空間,穿插了無數中外曆史的典故,倘若深入其中,不難發現某些史實的模拟。此類作品,大概惟有台灣張系國的《城:科幻三部曲》可以相提并論。楚休紅,一個哈姆雷特式的中國籍男子,在血與火的史詩戰争之中,特立獨行,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樂。楚休紅的結局很慘,為了一個虛無缥缈的所謂共和理想,主動上了斷頭台。性情如此,作者也無法控制他的生與死。小說裡其他的人物,如武侯、文侯、陳忠、鄭昭等,皆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他的一些傳奇系列譬如《道可道》、《貞觀幽明譚》亦可觀。《道可道》乃元末背景,世道離亂,旱災饑荒,正邪對立。寫小道無心,神氣活現,剝去傳統武俠的英雄外套,賦予主人公凡人色彩,更為真實可信,雜以術士、道法、咒符等種種奇談,自見風骨,饒有讀趣。小道無心,隐隐有着韋小寶的風采。而《貞觀幽明譚》以唐代貞觀末年的長安為背景,描寫了一個自幼背負詛咒的少年明崇俨在追尋自己身世之秘的過程中,卷入了太子、虬髯客、南昭郡王等争奪皇位的陰謀。作者燕壘生以娴熟的傳奇筆法建築起自己風格的貞觀幽明世界,同時把那個時代的曆史背景鑲嵌進去,虛構與史實交融在一起,讓人如真如幻。好的傳奇,虛中帶實,而非一味的架空,譬如金庸,強烈的曆史感印照着他的武俠江湖,虛構的人物足以與曆史人物比肩而立。《貞觀幽冥譚》裡諸如風塵三俠、李淳風、袁天罡等人物先後出場亮相,成為這個傳奇故事裡的精彩點綴。少年明崇俨雖是主角,但并非傳統意義的主人公,他僅僅隻是被動的參與者,一切隻是詛咒的力量。由明崇俨引出故事的線索,逐漸逐漸接近真相。這種叙事手法,樸實自然,漸入佳境,處理的非常老道。不過我懷疑《貞觀幽明譚》不是一部完整的作品,裡面埋藏了太多的資訊。可能《貞觀幽明譚》隻是作者龐大的唐代傳奇中的一段故事。所有的傳奇,留給我們的其實隻是人心的深淵與人性的呈現。

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的小說

天外飛仙:最好的十位網文作家

之前讀過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的《慶餘年》,其場景令人震驚。龐大的曆史架空,寫來絲絲入扣。惟把現代性的狙擊步槍寫入小說裡,既顯油滑,亦與作品整體風格不諧。《慶餘年》其實有兩條線索,一明一暗。明寫男主範閑的開挂人生,暗寫葉輕眉的憲政制衡。接下來的《将夜》,書寫一段草根崛起史,一場陽光少年行。那個叫甯缺的少年,修真入世,穿越前塵。甯可永劫受沉淪,不從諸聖求解脫。這是作者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最喜歡的人物,縱然後來的《擇天記》男主陳長生,怕也是難與甯缺比肩。隻是《将夜》的後半段,腦洞太大,上天入地,反而失真。我個人比較喜歡《擇天記》,叙事求慢,讓人物自自然然地閃光。在寫作過程裡,作者擁有一顆平常心,不以奇險求快。其情節書寫,把曆史背景(大唐)敷設在故事的核心裡,探讨個人的内心成長,男主陳長生始終以平靜的心對待這個世界,盡管死亡的陰影一直伴随着他。讀起來,讓人有些驚喜。尤其是前半段,寫陳長生在國教學院以及大朝試、天書陵等的逆襲,精彩紛呈,某些段落,真是好看好玩,顯示出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對此類題材的把握,并不遜于他之前的《慶餘年》與《将夜》。其中的妖族公主落落、唐三十六、徐有容、折袖等人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尤其是唐三十六,飛揚跳脫,青春無敵。他有才,有錢,有貌,還有謀略,陳長生有友如此,複有何求。至于離山劍宗的秋山君,如此驚才絕豔的人物,仿佛隻是男主的一個對照,有點可惜。不過《擇天記》後半部筆勢漸衰,寫的匆忙,令人扼腕。寫作,始終是要寫出自己的風格,即便奇幻修真,在類型故事的書寫裡亦需要作者個人的氣息流淌其中。這裡就牽涉到小說的寫法,無論怎麼寫,作品裡一定要有作者本人的氣息流淌其間,即作者的個人風格,而不是千人一面。網絡小說大多着眼于講故事,而忽略叙事的技巧,現代小說最基本的根基就是叙事。《擇天記》以命運的改逆為虛構的重心,穿插人妖魔三族的争霸史,建築起屬于個人的世界觀。修真、談情、入聖,種種遭際,不過乃是人生裡的一場夢幻。大夢醒來,塵世裡的我們一無所有。

步非煙的小說

天外飛仙:最好的十位網文作家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江湖,鮮衣怒馬,快意恩仇。武俠江湖也不僅僅是金庸、古龍的專利,作為大陸新武俠的代表作家天涯鬼話版主步非煙要書寫自己的江湖,她的江湖是“傳奇”,而這傳奇正從《武林客棧》始。步非煙的武俠以“懸疑”見長,想象力豐富,情節構思巧妙。《武林客棧》第一卷“日曜卷”分三個篇章,分别講述神醫李清愁、劍神郭敖、捕神鐵恨身上發生的故事,三個故事個個精彩,待一切塵埃落定卻發現這僅僅是個序曲,真正的故事還未開始。其實《武林客棧》隻是作者建築《華音流韶》系列的一個斜枝,神醫李清愁、劍神郭敖、捕神鐵恨不過乃是大人物卓王孫出場的陪襯。是以作者如是說:“甚至希望讓他們繼續表演下去,不忍心讓他們為即将出場的主角讓位。然而,無論我多麼偏心,他們畢竟隻是序曲中的人物。正傳總要上演。”好的小說,應該是作者也無法控制人物的命運、生死。可惜《武林客棧》沒能做到這一步,境界到此為止。我是多麼喜歡神醫李清愁、劍神郭敖、捕神鐵恨這三個人物啊。至于她的龐大武俠系列“華音流韶”寫的人鬼莫測,虛虛幻幻。以前步非煙的武俠作品,譬如《海之妖》、《武俠客棧》、《修羅道》,不脫新派武俠的路子,故事樸實流暢,隐約之間帶有懸疑推理的影子,讓人有閱讀的興緻。武俠遺風,畢竟還有接續者。後期的“華音流韶”系列,所開拓的境界更大,寄寓的理念更為龐雜,神魔仙佛,藏傳密宗。從中可見作者的寫作雄心與抱負,不過這種書寫逐漸把故事逼到冷落的一角。人神魔,糾結在一起,前世與今生,複活與死亡,加上過度的抒情與魔幻風,脫離了武俠本色,讓武俠小說最根本的東西——故事變得若隐若現。類型小說,必須有一個好故事作為根基,在講好一個故事的基礎上,才能講述更多更深的人生哲理與世事悲歡。沒有故事的講述,不可能有讓人忘懷的閱讀感受。武俠小說的題材本身附加了局限性(類型小說皆是如此),想寫好武俠小說,絕對比一般的純文學小說難度更大,是以世間惟見金庸武俠之偉大也。

耳東水壽的小說

天外飛仙:最好的十位網文作家

2012年7月18日晚,耳東水壽在天涯的蓮蓬鬼話開始連載《民調局異聞錄》,小說的第一句:“1987年,大興安嶺遭遇了一場罕見的森林大火。當火勢被撲滅後,到處都是被大火燒焦的殘垣斷木,空氣中彌漫着焦糊的味道。”由此拉開了民調局風風雨雨的大幕。民調局,民俗事物調查研究局的簡稱,一個專門調查各種神秘、恐怖、超自然事件真相的組織。男主乃是天生陰陽眼的特種兵沈辣,因為抓捕毒枭發生意外,被白發男子吳勉所救。而後加入民調局,開始了一系列離奇而又刺激的“靈異”故事,書寫了一批栩栩如生的神秘人物。 這種類型小說與之前的《鬼吹燈》、《盜墓筆記》相仿佛,皆是虛構了一個自成體系的世界觀。由此建築起一系列神神鬼鬼的故事,充滿想象力。但這類叙事作品,與完全架空的奇幻仙俠不同,作者往往借助于某種現實,仿佛現實裡的異聞奇事,隻是普通人難以接觸而已。這種寫法,接續了上個世紀氣功及特異功能的熱潮,隻是改變了形式,以文字版再度複活在人世間。譬如《民調局異聞錄》發表前後,蓮蓬鬼話即有蛇從革的《宜昌鬼事》、南無袈裟理科佛的《苗疆蠱事》、禦風樓主人的《麻衣神相》等作品,題材近似,寫法不同。這批作品聚焦于中國傳統文化被人忽略的一面,即怪力亂神。其實往舊裡說,此類創作,自戰國始就連綿不絕,譬如《穆天子傳》、《山海經》、《神仙記》、《神異經》、《博物志》、《述異記》、《搜神記》、《幽明錄》、《玄怪錄》、《酉陽雜俎》、《太平廣記》、《子不語》,直到清朝的《聊齋志異》成為集大成者。《民調局異聞錄》的書寫,強調了故事的離奇與不可思議性,這與網絡寫作的風格保持一緻。有學者論說金庸小說的成長性,《民調局異聞錄》亦是如此,男主沈辣在曆經離奇之後,逐漸在種種超自然事件中成長。他們身在這個世界,去解開另一個世界的真相。耳東水壽在寫完《民調局異聞錄》,又書寫了它的前傳與後傳。目前蓮蓬鬼話正在連載《民調局異聞錄之勉傳》,講述白發男子吳勉的前世今生。虛構的叙事,在這個資訊彌漫的時代,出人意料地得到關注。或許,故事依舊是我們難以割舍的情懷。

雷立剛的小說

天外飛仙:最好的十位網文作家

雷立剛早期作品主要散見于《天涯》、《北京文學》、《青年文學》、《山花》等雜志,最初的《六根手指》就以那種詭異離奇的氣氛讓人耳目一新,而他比較成熟的作品如《小倩》、《謀殺》(《天涯》2001年第三期)更是博得了著名評論家李陀先生的贊賞,李陀認為:“雷立剛應該算是‘70年代作家’,但是《謀殺》和我們常看到的歸在這一名号下的寫作明顯不一樣。《謀殺》是一篇很特别的小說,小說裡展示的是我們很多人都熟悉的日常生活,由于環境、場景都是‘機關’,人物也不過是處長和幾個小公務員,是以這日常生活自然是平庸、瑣碎、沉悶,雞零狗碎。但是雷立剛在描繪這些無聊瑣碎的時候,沒有因循寫實的路子,而是把它們漫畫化,讓我們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機關日常生活,包括喝茶、看報、聊天,都變成一幅幅諷刺漫畫。”雷立剛的小說将志怪、鬼魅等傳統小說因素融入荒誕、魔幻、時尚的當代題材中,極力挖掘現代人心靈深處的隐秘創傷,文字不拘一格,自成一派。雷立剛對小說的成熟把握與他如此年輕的年齡構成了鮮明的反差。後來的長篇小說《曼陀羅》,可以說是近20年來出現的最優秀的一部以大學生活為題材的虛構類作品。其故事并不複雜,它的重心是叙述了一個充滿憂傷的愛情故事。故事的發生地是陀城的某大學,由于我知道作者的一些生活經曆,可以肯定地說這部小說有很大的自傳因素。當然從大的背景來說,一切叙事性的文學作品都帶有或多或少的自傳因素。自傳因素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加強小說的真實感,然而《曼陀羅》雖然帶有作者個人的生活影子,但并不能說小說中的主角馬松就完全是作者本人,越是強調自傳色彩的文學作品,越能讀出作者的虛構才華。盡管70年代出生的小說家喜歡“私人化寫作”,但雷立剛的目的并不是在叙述一個簡單的校園愛情故事,相反,他是在強調叙事回歸自我生命内在狀态、發掘創作主體自身的生命體驗上,為他們這一代人寫下生命的青春與愛情史。這種題材的書寫,其實是每一個小說家的内心深處的欲望——那種重構曆史的野心與夢想。從某種角度來說,《曼陀羅》乃是一部“身體寫作”的精彩作品,它無愧于衆多喜愛這部小說的朋友們,它的意義在于以愛情的遭際來表達70年代人的成長史,字裡行間,充滿了想象力的光澤。

慕容雪村的小說

天外飛仙:最好的十位網文作家

當痞子蔡的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被當做網絡文學代表作的時候,天涯社群的版主慕容雪村2002年4月在舞文弄墨貼出了小說《成都,今夜請将我遺忘》,很快得到網友的追捧,人氣極盛,幾乎所有論壇都轉貼了這部長篇小說,閱讀量迅速超過20萬次,創造了網絡文學史上的一個奇迹。《成都,今夜請将我遺忘》在以後的時間裡逐漸成為網絡文學的經典作品,慕容雪村本人也成為天涯社群一個标志性的人物。《成都,今夜請将我遺忘》,貌似通俗,卻在寫作的原始狀态裡表達生活的真相,寫得肆無忌憚,将生存的殘酷,現實的灰暗、人性的醜惡表露無遺,淋漓盡緻。作為小說江湖的世外高手。雪村兄的語言有如剃刀般鋒利,庖丁解牛,痛快淋漓。他的叙事直入人性深處,在金錢與愛情的煉獄中,窺見堅實的真情實感。“我從肉欲的高山上滾落下來,表情如聖徒一樣神聖和滄桑。世界一片虛空,我靜靜地躺着,身下潮濕,心中甯靜,目光憂傷。”這種虛無感,絕望的掙紮令人驚心動魄。《原諒我紅塵颠倒》還是慕容雪村的一貫風格,寫出物欲橫流之下紅塵男女的喜怒哀樂,筆墨痛快淋漓,隐含着作者強烈的憤世嫉俗的悲憫。作者繪聲繪色地描寫了一群人模狗樣的律師及政法機關的公務員,由他們的行為展現這個社會深入到骨子裡的腐爛。沒有幹淨的手,沒有所謂的正義,一切隻不過是利益的争奪而已。正所謂:恨水蕭蕭西風冷,滿城衣冠禽獸。慕容雪村的寫作脫離了網絡寫作常有的快餐式毛病,還原為一種對人生、社會的内在批判。無論《成都,今夜請将我遺忘》,抑或《原諒我紅塵颠倒》,皆非商業網文的書寫,帶着疼痛,帶着創傷記憶,凝注個人性的批判。是以才有後來卧底傳銷,寫就《中國少了一味藥》的非虛構作品。可以說慕容雪村的寫作挽回了網絡文學的尊嚴,恢複了文學原初的價值。

周浩晖的小說

天外飛仙:最好的十位網文作家

随着網劇《暗黑者》的熱播,小說原著《死亡通知單》的作者周浩晖為人所知。大約在2009年的時候,讀到周浩晖的懸疑小說《兇畫》,可能是第一部出現刑警羅飛的偵破推理故事,《兇畫》的構思很巧妙,作者也善于營造推理小說特有的懸疑氣氛,尤其是結尾,常有出人意料之外的包袱抖出來。不過那時候,周浩晖沉迷于稀奇古怪的案件裡不能自拔,對故事情節用力過深,反而讓主人公羅飛的存在變得若有若無。《死亡通知單》的出現,标志着作者在推理叙事上的成熟,不但有精彩好看的懸疑故事,幾乎不可能的事都在作者的筆下一一再現,譬如一個受警方嚴密保護的人物還是被兇手當場幹掉,這種橋段乃是警匪電影的模式,作者拿來用在小說的叙述裡,而且借用通俗的寫作手法,寫出别具新意的人生險惡,讓我們看到生活在别處的種種無奈,明白人生的虛幻。1在這一系列的懸疑推理作品裡,作者塑造出一個帶有主角光環的刑警羅飛。這是一個值得繼續書寫下去的典型人物,有個性,有專業能力,亦有自身的脆弱。跟那個世界知名的偵探福爾摩斯一樣,羅飛的興趣在于偵破各種離奇詭異的案件,他總在尋找各種問題的答案。是以說,強迫症可以讓一個人在他專業的領域裡得到不可思議的成功。以往中國文學追求思想價值與人性深度,對小說的娛樂性與好看性缺乏了解與書寫。作家方方說過一句話:“傳統文學在乎自己的内心,網絡文學在乎别人的感受;傳統作家寫作是為了滿足自己,網絡作家寫作是為娛樂他人。”在乎别人的感受,其實就是滿足讀者的閱讀期待;娛樂他人,就是注重故事的好看與精彩,不能自言自語。周浩晖的懸疑推理系列,從論壇裡出發,走到現實大衆面前。先是娛樂自己,然後娛樂他人。在漫長的寫作裡,好的作者會有反思,會有提升,會在固有的模式裡寫出新鮮的初心。華語懸疑推理的興起,改變了從前被漠視的一種寫作存在。周浩晖、雷米、蔡駿、紫金陳、呼延雲等一大批才華橫溢的寫作者,照亮了世間的黑暗,他們以自身的寫作昭示着:一切懸疑都是當下的問題存在。

納蘭原初的小說

天外飛仙:最好的十位網文作家

重讀天涯鬼話寫手納蘭原初的“黃泉引路人”之一《斷龍台》與之二《邪兵譜》(兩冊),感受到時光的流逝與歲月的滄桑。納蘭兄寄給我的小說,還是十餘年之前。那時候網絡文學的影視商業價值尚未得到認可,而納蘭兄執着于中國傳統的怪力亂神,書寫黃泉引路人的前世今生。“看上去不超過三十歲,頭發略顯淩亂,一臉的絡腮胡,眉毛烏黑濃密,臉型瘦削,雖然有些不修邊幅,那雙眼睛卻出人意料地頗有神采。”這是男主角“黃泉引路人”宇文樹學在小說裡第一次出場時的描寫,命中注定的職業身份,由此引發一系列的靈異故事。在充滿血腥的叙事裡,呈現的是人世間的磨難與宿命。在《斷龍台》裡,作為黃泉引路人的宇文樹學面對上古的三大兇獸:混沌、鑿齒、猰狳。這種上古兇獸寫入小說,乃是網絡小說的慣例,譬如《誅仙》裡的饕餮,《擇天記》裡的土狲、倒山獠等等,大多以《山海經》為摹本,或直接套用,或稍加修飾,虛構出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而在《邪兵譜》裡,作者又虛構了一套“邪兵排行榜”,諸如星落刀、賽施爾彎刀、十字鐮槍、克力士長劍、坎查短劍,取材東亞、中亞及歐洲,古兵器裡蘊含着兇靈,與現實故事形成前因後果。納蘭元初的作品,構思巧妙,融野史與傳說,書寫都市怪談,極富可讀性。其主角成功之外,其他主脈人物,亦是光彩照人。《斷龍台》裡的龍王與唐王李世民的恩怨,《邪兵譜》裡唐末淮南節度使與兵器鍛師們的恩怨以及日本幻術界與中國法術界的恩怨,虛虛實實,引人入勝。雖然故事離奇,終不失本真之感。納蘭兄當年隻因見不慣歐美日本外來玄靈文化的泛濫,華夏源遠流長的傳統神話反倒日趨沒落,故而有心重振古風,是以才有黃泉引路人系列的誕生。按照原來的出版計劃,黃泉引路人系列還有第三部《碎丹青》,不過似乎并沒有寫出來。

李西閩的小說

天外飛仙:最好的十位網文作家

認識李西閩的時候,他還叫做小舌頭呢,那時他在天涯社群的舞文弄墨版混的風生水起,亦是版裡的著名寫手。後來交往頗多,讀了不少他的作品。李西閩的小說,大緻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這兩個階段互有交彙,與時間無關。他最初以純文學作家身份亮相,有小說集《陽光馬駒》,這一階段的寫作後來還有大氣厚重的《死亡之書》(小說由二十多個死亡事件構成,書寫中國鄉村殘酷的現實。那些鄉村的死亡猶如鄉村的野草一樣顯得卑微和不被重視。然而它們所發生的現實背景又使得這些死亡事件散發出令人深省的現實與曆史意義)以及《好女》、《姐姐的墓園》、《七條命的狗》、《血在燒》、《野河灘》等小說。另一階段即是李西閩成為“恐怖大王”的書寫曆程,譬如《拾靈者》、《詭槍》、《蠱之女》、《尖叫》、《死鳥》、《血鈔票》等。這兩個階段交彙時的作品當屬“唐鎮三部曲”,即《酸》、《腥》、《麻》。既有純文學的人性關懷又有懸疑恐怖的類型元素,融合無間,乃是李西閩寫作生涯的代表之作。盡管背負了“恐怖大王”的标簽,骨子裡,李西閩其實還是非常看重對人性的深度挖掘。譬如懸疑小說《拾靈者》,講述了兩個從小就受到創傷的男人在成人後心理變異的故事。雖然滿紙恐怖懸疑的氣氛,但小說的背後依舊展現出文學的光澤與亮度。他在類型化的道路上無法擺脫對深度的追求,他希望好看而且讓人有想法,并非僅僅隻是一個懸疑的通俗故事,這一點與其他的類型小說作者拉開了距離。也正是這一點,讓李西閩的類型寫作無法達到商業化的高潮。商業化的寫作,不需要人性的拷問與深度的勘探。在李西閩的目光裡,現實比虛構更加懸疑,在現實面前,真相永遠讓我們心懷敬畏。人生總有意外,汶川地震讓死裡逃生的李西閩留下了《幸存者》的記錄,這是一冊用生命寫成的文本,無可言說。《幸存者》後來榮獲第七屆華國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散文家獎,隻不過是一種紙面上的榮耀而已。在死亡面前,我們又如何能夠抵達當事人的内心深處呢。或許,沒有勝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羽井缺一的小說

天外飛仙:最好的十位網文作家

多年以前,我在天涯社群負責文學,就在蓮蓬鬼話裡見到了羽井缺一的名字,多次推薦過他的文章,然而并無聯系。那時候他的《面若桃花》出版成書,版主莊秦評價說:“羽井缺一在《面若桃花》中延續以往寫作風格,将神秘的東方元素鑲嵌在字裡行間,恐怖懸疑與純真愛情很好地糅合在一起,使人不由自主被牽引着,走向未知而意外的結局。”後來北上京城,偶然的機會又與羽井缺一在微信裡相逢,以“小羽兄弟”稱呼。再後來才知道小羽不是兄弟,而是美女。所謂的“羽井缺一”,來自于她對“羿”字的喜愛,拆開,便是羽井缺一。不過習慣了叫她“小羽兄弟”,依舊不改。她的小說《女吊》,裡面有句話“那些人看他的目光,如看一具死屍。”冷酷寫實,有着魯迅的風格。事實上,小羽的寫作,盡管題材偏向于類型懸疑,但骨子裡依舊是文學的打磨。或許像她自己所說的那樣:“我不想純粹效仿純文學,也不願在通俗小說中盤桓良久。我願意借類型酒杯,澆文學塊壘。”小羽對文字是有追求的,她的想象無所顧忌,天馬行空為所欲為,但最終落到人世間的冷與暖、喜與悲。新作《沉水香》,書寫了一段現代社會離奇古老的故事。在恍恍惚惚的文字裡,一明一暗地呈現了兩個負心人的因緣交彙,石水安與辛遠殊途同歸,背負着巨大的精神壓力,苟且偷生。小說的文字清淡如水,隐含着斷裂之後的驚心動魄。所有的選擇都是唯一的,對與錯,隻在不同的角度與立場,愛又如何,蒼白無力。惟小說以“沉水香木手鍊”為引,貌似離奇的叙事,關注的始終是人性的卑微與複雜。“正視周遭的環境和人性,不掩蓋,讓問題存在。”以我來看,問題依然存在,這是人性本身固有的弱點,無法逃脫。所有好的小說,除了好看的故事或别具新意的形式,都寄寓了對人性的拷問,不斷接近存在的真相,把現實血淋淋撕開,讓我們難于呼吸。小羽的小說,可作如是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