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作家們 |“50年後,我們再見!”

女作家們 |“50年後,我們再見!”

2015年5月30日下午,一個60歲的女人,在京郊的一家臨終關懷醫院裡,停止了心跳。

有兩位來自美國的醫生,為這個女人的體内,注射了抗凝劑、抗菌藥物、抗血栓藥物,并用專門的裝置按壓心髒,確定血液繼續循環。

一小時後,這位女人被轉移到特定的手術台,腦組織被取出來,置入低于零下100攝氏度的超低溫容器中。

這樣的超低溫環境,能夠讓大腦處于休眠狀态。

按照約定,她的大腦将在50年後,也就是2065年,進行解凍。

也許到了那時候,就能擁有更先進的科學技術,讓冷凍休眠的大腦複蘇,并且重新擁有一個人造軀體……

這位女人,生前是作家,也是劉慈欣《三體》系列的特約編審。

她是國内第一位在身患絕症後,主動要求成為“冷凍人”,用自己的身體進行尖端試驗的女作家。

這位女作家,名叫杜虹。

女作家們 |“50年後,我們再見!”

1、童心不老

杜虹1955年生于重慶,母親是一位教師,也算是個書香門第。

早年的她,曾經随着父親,在農場生活,也曾在中學畢業後,從事售貨員工作。

在那個全民狂熱、對知識棄若敝履的時代,杜虹在工作之餘,自學文化知識。

她堅信,知識是美好的。

1977年,國家恢複聯考,杜虹考入重慶師範大學,成為一名函授學員。

畢業後,她也成了一名教師,利用業餘時間從事文學創作。

她的不少作品,都充滿童趣。

女作家們 |“50年後,我們再見!”

其代表作之一,是她的散文詩《我隻能是一個小孩子嗎》,全篇如下:

“媽媽,我隻能是一個小孩子嗎?

“我要是一隻小鳥,就從海面上飛到雪山,捧一朵浪花送給你,捧一片雪花送給你。

“我要是一棵小樹,就呼呼呼地長到天上,摘一縷彩霞送給你,摘一顆星星送給你。

“我要是一朵金盞菊,就一年四季開在你的書桌,留一束陽光送給你,留一個春天送給你。

“可是,我隻能是一個小孩子呀!我隻能每天對你說:媽媽我愛你。”

此外,她還寫了《春之神》、《不吃雪糕》等兒童文學作品,都被傳誦一時。

這些作品,收入了散文詩集《種下一個秘密》,1993年由接力出版社首版。

1987年,她的女兒張思瑤出生了。

女作家們 |“50年後,我們再見!”

在張思瑤成長過程中,母女倆一起創作,部分作品收入了2003年出版的“作家子女三人行·中學卷”《都是往事》。

這期間,杜虹在出版社工作。

在她的推動下,出版了一批本土原創的兒童文學作品,其中包括傅天琳的兒童詩集《星期天山就長高了》、《檸檬葉子》等,備受各界好評。

在各種社交場合,杜虹很少談自己的作品,如果被人詢問,她往往會謙遜地說:“我寫的都是寫小兒科的東西……”

但是,她經常公開推薦别人的作品,尤其是國内的新人新作。

“談到她喜歡的作品時,那種眉飛色舞的樣子,就像意外撿到了寶貝的孩子。”

這是一些好友,對她的回憶。

女作家們 |“50年後,我們再見!”

—杜虹改寫的兒童文學作品

2、觀念超前

在很多熟人、親友眼裡,杜虹是個思路清奇、很多觀念都超前于時代的人。

1990年代中期,傳統的家庭觀念回歸,一些年輕女性,以放棄事業、成為家庭主婦為榮。

但杜虹堅決反對這種潮流。

1995年,她寫了一篇《好丈夫是個“三棱體”》的散文,公開表達了自己的婚姻觀,和性别觀念。

在這篇文字中,杜虹表示:

我拒絕成為傳統意義上的妻子,我不會讓自己在婚後的人生,被限定在“賢妻良母”的規範之下。

而男人,尤其是婚後的丈夫,也不該隻是單一的“大男子”氣質,而是應該兼具剛柔相濟的多個側面,包括承擔家務,照顧孩子。

在杜紅看來,男人和女人都應該平等地承擔多樣化的家庭責任,而“男主外女主内”之類的傳統性别角色,應當受到質疑和挑戰。

女作家們 |“50年後,我們再見!”

這種觀點,直到現在也并不過時,在當時,是非常超前的。

杜虹也是率先通過法律手段,進行維權的作家之一。

在世紀末,當她發現自己原創作品《成功的律師,失敗的母親》遭到孫敏剽竊,便訴諸法庭。

這場官司打了兩年。2000年,在被告人拒不到庭的情況下,重慶第一中級法院判決杜虹勝訴。

進入新世紀,杜虹作為重慶出版社的退休返聘人員,擔任劉慈欣《三體》系列的編審,為這部作品做了不少文字潤色工作。

《三體》涉及文革等敏感内容,其世界觀設定,宏大而奇詭,這在國内文壇是非常罕見的,在出版界也有很大的争議。

2008年,《三體》由重慶出版社首版,這背後,也包含了杜虹的大力支援。

事實證明,杜虹的眼光沒有錯,《三體》問世後,成為中國當代科幻作品的一個典範,也是重慶出版社銷量最高的作品之一。

女作家們 |“50年後,我們再見!”

3、向死而生

2013年底,杜虹到醫院做過一次全面體檢,報告顯示一切正常。

然而僅10個月後,她因胃痛再次到醫院檢查,彩超結果顯示“胰腺占位”。

此後,杜虹幾乎每個季度都去醫院複查,但結果均顯示“未見異常”。

直到2015年春節,她還陪着朋友逛重慶花市,精神很不錯。

但就在這年3月,杜虹被确診為晚期胰腺癌。

這是一個如同晴天霹靂一般的消息。胰腺癌是公認的癌中之王,死亡率接近100%。

4月25日,杜虹發出最後一條朋友圈資訊:

“生不如死,向死而生,破繭成蝶,鳳凰涅槃!”

此時的她,病情已經非常沉重,目前的醫療技術,也失去了回天之力。

女作家們 |“50年後,我們再見!”

然而,杜虹依然充滿希望。

早在距此幾年前,杜虹就得知,美國有一項正處于實驗階段的尖端技術:

把絕症患者的腦組織,通過超低溫冷凍,進行“保鮮”;這樣,腦組織細胞就能夠長期存活。

這種冷凍技術,從理論上講,可以為人“續命”五十年以上。

而五十年後,如今的很多不治之症,到了那時,就可能不再是難題,能夠順利治愈;并且,為解凍複蘇的腦組織,重新安置一個人工軀體,也有望成為現實。

病榻上的杜虹,通過家人和朋友,和美國從事上述項目的科研團隊,取得了聯系。

她自願成為這項尖端技術的實驗者。

女作家們 |“50年後,我們再見!”

對此,《三體》的作者劉慈欣,在得知後深感震驚,但也非常佩服杜虹的勇氣,公開表達了對杜虹的祝福:

我真誠希望,50年以後,人類的科學技術真的能達到她所希望的那一步。我也非常期待,50年以後她真的“複活”了。我深深祝願她,同時期待屆時我還能活着見證那一刻。

彌留之際的杜虹,對泣不成聲的女兒說:

“50年後,我們再見!到那時,你已經快八十歲了,而我又一次青春煥發。這些年,感謝你一直照顧我,到那時,我也會溫柔體貼地照顧你。”

就這樣,杜虹滿懷希望地閉上了雙眼。

她的腦組織和遺體,冰凍狀态下被送到位于美國洛杉矶的Alcor總部(全球最大的冷凍人體研究機構之一),被分别儲存在-196℃的液氮環境特殊容器中,預定于2065年解凍、複蘇。

50年後的未來,也許真的會發生奇迹……

杜虹的主要作品,還包括《頑皮妞丹丹》、《荷花女孩》、《等客人》等,大都屬于兒童文學、青春文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