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女作家们 |“50年后,我们再见!”

女作家们 |“50年后,我们再见!”

2015年5月30日下午,一个60岁的女人,在京郊的一家临终关怀医院里,停止了心跳。

有两位来自美国的医生,为这个女人的体内,注射了抗凝剂、抗菌药物、抗血栓药物,并用专门的设备按压心脏,确保血液继续循环。

一小时后,这位女人被转移到特定的手术台,脑组织被取出来,置入低于零下100摄氏度的超低温容器中。

这样的超低温环境,能够让大脑处于休眠状态。

按照约定,她的大脑将在50年后,也就是2065年,进行解冻。

也许到了那时候,就能拥有更先进的科学技术,让冷冻休眠的大脑复苏,并且重新拥有一个人造躯体……

这位女人,生前是作家,也是刘慈欣《三体》系列的特约编审。

她是国内第一位在身患绝症后,主动要求成为“冷冻人”,用自己的身体进行尖端试验的女作家。

这位女作家,名叫杜虹。

女作家们 |“50年后,我们再见!”

1、童心不老

杜虹1955年生于重庆,母亲是一位教师,也算是个书香门第。

早年的她,曾经随着父亲,在农场生活,也曾在中学毕业后,从事售货员工作。

在那个全民狂热、对知识弃若敝履的时代,杜虹在工作之余,自学文化知识。

她坚信,知识是美好的。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杜虹考入重庆师范大学,成为一名函授学员。

毕业后,她也成了一名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

她的不少作品,都充满童趣。

女作家们 |“50年后,我们再见!”

其代表作之一,是她的散文诗《我只能是一个小孩子吗》,全篇如下:

“妈妈,我只能是一个小孩子吗?

“我要是一只小鸟,就从海面上飞到雪山,捧一朵浪花送给你,捧一片雪花送给你。

“我要是一棵小树,就呼呼呼地长到天上,摘一缕彩霞送给你,摘一颗星星送给你。

“我要是一朵金盏菊,就一年四季开在你的书桌,留一束阳光送给你,留一个春天送给你。

“可是,我只能是一个小孩子呀!我只能每天对你说:妈妈我爱你。”

此外,她还写了《春之神》、《不吃雪糕》等儿童文学作品,都被传诵一时。

这些作品,收入了散文诗集《种下一个秘密》,1993年由接力出版社首版。

1987年,她的女儿张思瑶出生了。

女作家们 |“50年后,我们再见!”

在张思瑶成长过程中,母女俩一起创作,部分作品收入了2003年出版的“作家子女三人行·中学卷”《都是往事》。

这期间,杜虹在出版社工作。

在她的推动下,出版了一批本土原创的儿童文学作品,其中包括傅天琳的儿童诗集《星期天山就长高了》、《柠檬叶子》等,备受各界好评。

在各种社交场合,杜虹很少谈自己的作品,如果被人询问,她往往会谦逊地说:“我写的都是写小儿科的东西……”

但是,她经常公开推荐别人的作品,尤其是国内的新人新作。

“谈到她喜欢的作品时,那种眉飞色舞的样子,就像意外捡到了宝贝的孩子。”

这是一些好友,对她的回忆。

女作家们 |“50年后,我们再见!”

—杜虹改写的儿童文学作品

2、观念超前

在很多熟人、亲友眼里,杜虹是个思路清奇、很多观念都超前于时代的人。

1990年代中期,传统的家庭观念回归,一些年轻女性,以放弃事业、成为家庭主妇为荣。

但杜虹坚决反对这种潮流。

1995年,她写了一篇《好丈夫是个“三棱体”》的散文,公开表达了自己的婚姻观,和性别观念。

在这篇文字中,杜虹表示:

我拒绝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妻子,我不会让自己在婚后的人生,被限定在“贤妻良母”的规范之下。

而男人,尤其是婚后的丈夫,也不该只是单一的“大男子”气质,而是应该兼具刚柔相济的多个侧面,包括承担家务,照顾孩子。

在杜红看来,男人和女人都应该平等地承担多样化的家庭责任,而“男主外女主内”之类的传统性别角色,应当受到质疑和挑战。

女作家们 |“50年后,我们再见!”

这种观点,直到现在也并不过时,在当时,是非常超前的。

杜虹也是率先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的作家之一。

在世纪末,当她发现自己原创作品《成功的律师,失败的母亲》遭到孙敏剽窃,便诉诸法庭。

这场官司打了两年。2000年,在被告人拒不到庭的情况下,重庆第一中级法院判决杜虹胜诉。

进入新世纪,杜虹作为重庆出版社的退休返聘人员,担任刘慈欣《三体》系列的编审,为这部作品做了不少文字润色工作。

《三体》涉及文革等敏感内容,其世界观设定,宏大而奇诡,这在国内文坛是非常罕见的,在出版界也有很大的争议。

2008年,《三体》由重庆出版社首版,这背后,也包含了杜虹的大力支持。

事实证明,杜虹的眼光没有错,《三体》问世后,成为中国当代科幻作品的一个典范,也是重庆出版社销量最高的作品之一。

女作家们 |“50年后,我们再见!”

3、向死而生

2013年底,杜虹到医院做过一次全面体检,报告显示一切正常。

然而仅10个月后,她因胃痛再次到医院检查,彩超结果显示“胰腺占位”。

此后,杜虹几乎每个季度都去医院复查,但结果均显示“未见异常”。

直到2015年春节,她还陪着朋友逛重庆花市,精神很不错。

但就在这年3月,杜虹被确诊为晚期胰腺癌。

这是一个如同晴天霹雳一般的消息。胰腺癌是公认的癌中之王,死亡率接近100%。

4月25日,杜虹发出最后一条朋友圈信息:

“生不如死,向死而生,破茧成蝶,凤凰涅槃!”

此时的她,病情已经非常沉重,目前的医疗技术,也失去了回天之力。

女作家们 |“50年后,我们再见!”

然而,杜虹依然充满希望。

早在距此几年前,杜虹就得知,美国有一项正处于实验阶段的尖端技术:

把绝症患者的脑组织,通过超低温冷冻,进行“保鲜”;这样,脑组织细胞就能够长期存活。

这种冷冻技术,从理论上讲,可以为人“续命”五十年以上。

而五十年后,如今的很多不治之症,到了那时,就可能不再是难题,能够顺利治愈;并且,为解冻复苏的脑组织,重新安置一个人工躯体,也有望成为现实。

病榻上的杜虹,通过家人和朋友,和美国从事上述项目的科研团队,取得了联系。

她自愿成为这项尖端技术的实验者。

女作家们 |“50年后,我们再见!”

对此,《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在得知后深感震惊,但也非常佩服杜虹的勇气,公开表达了对杜虹的祝福:

我真诚希望,50年以后,人类的科学技术真的能达到她所希望的那一步。我也非常期待,50年以后她真的“复活”了。我深深祝愿她,同时期待届时我还能活着见证那一刻。

弥留之际的杜虹,对泣不成声的女儿说:

“50年后,我们再见!到那时,你已经快八十岁了,而我又一次青春焕发。这些年,感谢你一直照顾我,到那时,我也会温柔体贴地照顾你。”

就这样,杜虹满怀希望地闭上了双眼。

她的脑组织和遗体,冰冻状态下被送到位于美国洛杉矶的Alcor总部(全球最大的冷冻人体研究机构之一),被分别保存在-196℃的液氮环境特殊容器中,预定于2065年解冻、复苏。

50年后的未来,也许真的会发生奇迹……

杜虹的主要作品,还包括《顽皮妞丹丹》、《荷花女孩》、《等客人》等,大都属于儿童文学、青春文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