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同樣是鵝肝,中國鵝肝便宜沒人吃,法國鵝肝貴搶着吃,差距大
歐洲人将法國鵝肝、魚子醬和松露并列為世界三大美食,沒人能抵擋鵝肝隻需稍加煎一下,在35℃時脂肪融化後,那種入口即化地美妙口感,散發出的美味足以令人陶醉。正宗的法國鵝肝,常常搭配上好的葡萄酒,隻有高檔的法國餐廳才有。法國廚師常說,沒吃過法國鵝肝,就等于沒吃過法國菜。這句話道出了鵝肝在法餐中的地位。

一塊優質上等的法國鵝肝價格是昂貴的,甚至賣到上萬塊錢,普通人根本品嘗不到它的美味。鵝肝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維生素等。鵝肝中的谷氨酸,經過加熱後産生誘人香味,不僅吃起來芬香醇厚的口感,同時它的營養對人體也很有益。
烤的鵝肝牛排配蔬菜沙拉
同樣是鵝肝,為什麼中國鵝肝便宜沒人吃,法國鵝肝賣那麼貴還那麼多人搶着吃呢?為什麼餐廳不用中國鵝肝代替法國鵝肝呢?吃過的吃貨都知道,2種鵝肝口感差别不是一般的大。
<h1 class="pgc-h-arrow-right">法國鵝肝和中國鵝肝的差別</h1>
鵝的品種不同
【法國鵝肝】
法國鵝肝是郎德鵝産的肝,此鵝原産于法國西部的郎德省,是專用肥肝型鵝品種。鵝肝一般重達500克以上,做美食時選用的标準是鵝肝顔色正常,無損傷且完整。據悉,鴨肝的使用率在法國達到80%以上。
【中國鵝肝】
我國目前為止飼養的體型最大的鵝品種為汕頭的獅頭鵝,比起法國鵝肝來說還是太小,因為中國人是把整隻鵝的每個部位如鵝頭、鵝肉、鵝掌等都其它部位都是要吃的。尤以吃肉為主,沒有專注地去控制某一個局部,如控制鵝肝的大小,是以鵝肝就比法國鵝肝從重量和脂肪上有很大差距。
養殖方式不同
法國采用的是“填鵝式”喂法,為了讓鵝肝變大,農場主每天會3次用超大的鋼管塞到鵝的喉嚨當中,強迫它吃下大量的食物,讓鵝的肝髒增大10倍,還讓把鵝關在小籠子當中讓它動彈不了,這樣吃下的食物才會全部轉化成脂肪。因為他們隻要鵝肝,不要鵝肉和其他部位,所有的營養都積攢在鵝肝裡,使得鵝肝體形巨大和中國的鵝肝相比完全不同。
我國鵝的養殖方式多是以散狀的方式,自由的生長,吃的是草料,經常運動,脂肪少,肉質肥嫩,沒有哪一個部位囤積成長,是以肝是符合自然的大小形态。
觀感上不同
從視覺觀感上來說,法國的鵝肝顔色相對淺黃或是淡金黃色,血管明顯少相對細很多,肉質細膩如如膏體狀,聞起來有股淡淡的青草香。
中國的鵝肝呈土黃色,肉質質地堅實沒有法式鵝肝那麼細膩,聞起來有濃重的土腥味。
脂肪含量
很多人之是以喜歡吃法國鵝肝就是得益于它細膩的口感,因為它的脂肪含量高達60%左右,吃起來像綿軟細膩如奶油般柔滑。但是以不飽和脂肪為主,易為人體吸收利用,食用後不會變胖。
而我國的鵝是以吃肉型為主,鵝的每一個部位脂肪會根據它吃的多少和運動量的多少均勻分布,沒有多餘的脂肪含量刻以長在肝上,自然吃起來沒有軟滑的口感。
食用方式
法國鵝肝用于做法餐,是法餐中的主角,多見的法式烹饪就是稍加煎至搭配上醬汁即可食用。
我們的鵝肝,相對來說就沒有那麼重要了,我們都是以吃鵝肉為主。各種部位都有相對多的烹饪方式,如鹵鵝,烤鵝,鵝頭、鵝掌、鵝腿都可以吃。因為它體形沒有那麼肥大,是以沒有單獨拿出來烹饪,鵝肝會和其它菜拿來炒食或是燒湯食用。當然現在也有一些不法餐廳會打着法國鵝肝的旗号,拿一些經過處理的我國鵝肝代替。
現在大家知道為什麼,中國的鵝肝沒有人吃,而法國的鵝肝貴有人搶着吃了吧,因為它隻有在中高檔餐廳才有,吃的是一種美味,有些甚至可以說是身份的象征。
法國名菜鵝肝,雖是美味,但養殖過程有點殘忍,于是近年來鵝肝禁令通過,紐約将禁止出售了。法律認為從2022年10月才開始生效,任何組織不能銷售、組織和處理鵝肝,否則每次違規會被罰款500-2000美元。肥膩香滑、入口即化的鵝肝醬,被歐洲人稱為餐桌上的鑽石。時常出現在歐美進階餐廳裡。但是國會議員認為為了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欲,逼迫把鵝養肥取肝,是一件很殘忍的事。禁止則是為了保護動物,朋友們覺得該不該禁止呢?
大家好,我是初一小廚,會經常為大家分享美食菜單與烹調技巧,以及挑選優質食材的方法,歡迎大家關注。原創碼字不易,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幫忙點贊、評論、轉發和收藏,對于我來說這是創作的動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