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面食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北方人尤為喜歡面食,面食中面條的做法種類繁多,口味上也有很大的差別。今天就給親們分享一下臊子面的家常做法,做法簡單,臊子噴香,面條筋道爽滑老少皆宜。

臊子面的由來還有一個動聽的小故事,在很久以前,岐山有戶人家娶了一個美貌、聰明、勤快、伶俐的媳婦。新媳婦到婆家的第二天,為全家做了一餐面條,一家人食後無不稱贊面條滑爽鮮美。後來,她的小叔考中了官職,請同窗好友到家作客,便請嫂子為大家做最拿手的面條款待客人,大家吃後都贊不絕口。從此,“嫂子面”就出名了。因為這種“嫂子面”上必須加臊子為澆頭,是以人們也把它稱作“臊子面”。臊子面是陝西關中地區的一種傳統特色面食。尤以岐山臊子面曆史悠久,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它的特點是:面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紅油浮面,湯味酸辣,筋韌爽口,老幼皆宜。我們一起開始吧!
準備新鮮蒜苔、杏鮑菇、紅蘿蔔,豆腐一塊,五花肉一塊備用。
今天家裡四個人吃飯,買了四塊錢的手擀面,這種面條筋道爽滑好吃,有時間的也可以自己手工擀制。
蒜苔切小段,紅蘿蔔切小丁,豆腐切小塊備用。
生姜切碎,小米椒切小圈,杏鮑菇切小丁,五花肉切丁備用。
粉條提前浸泡,用剪刀剪成小段備用。
把五花肉肥肥的部分放入鍋中,小火炒出底油。
放入姜末、小米椒炒香。
放入五花肉丁翻炒至變色。
放入醬油适量提色。
放入蒜苔、杏鮑菇翻炒。
放入豆腐丁,十三香、鹽、味極鮮适量翻炒。
鍋中加入适量清水,沒過菜丁即可。
把粉條段均勻的放在表層,蓋上鍋蓋至湯汁燒開。
炖至粉條成熟即可。
出鍋前放入雞精翻炒均勻關火即可。
在山上摘的槐花芽,洗幹淨備用,喜歡其它青菜的也可以放自己喜歡的青菜,我是家裡有啥青菜就放啥青菜了。
面條開水下鍋,煮五分鐘左右。
放青菜煮一分鐘左右即可。
把煮好的面條撈入碗中。
澆上做好的臊子,拌勻即可。
我要開動了哦,臊子噴香,面條筋道爽滑,好吃又過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