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吃過正宗的臊子面嗎?——西府人文

作者:二康院長

西府[xī fǔ] 陝西關中平原西部的泛稱

西府(West-fu),陝西關中平原西部的泛稱,常指寶雞及其周邊部分地區。該地區為秦腔發源地為中國小吃文化發源地之一。

你可能聽說過臊子面,也可能吃過臊子面,但是你吃過正宗的臊子面嗎?今天小編帶你了解最正宗的臊子面!

臊(sào)子面是中國陝西省特色傳統面食、著名西府小吃,以寶雞的岐山臊子面最為正宗。在陝西關中平原及甘肅隴東等地方流行。

臊子面的靈魂肯定是臊子,臊子的靈魂卻是醋!一塊五花肉切成小片,在油鍋裡燣(lan),最後加上醋讓香味升華,這醋也不是什麼醋都行,而且糧食釀造的香醋,也是岐山的一絕。

你吃過正宗的臊子面嗎?——西府人文

20年春節時自家燣臊子

“酸辣香,薄筋光,煎稀汪”這九字準确的概括了臊子面的特點。一碗面酸辣爽口,香氣撲面,面條薄而筋道,滑嫩爽口,湯汁紅油浮面,稀而熱乎!

為什麼說大家可能沒吃過正宗的臊子面?

首先,臊子面講究回鍋,就是吃完面的湯不能倒掉,還得倒回鍋裡,有人聽了這話就有點受不了了,其實,老先人留下的東西還是有道理的。臊子面從第一碗出鍋到最後一碗,湯一直處于沸騰的狀态,不僅保證了湯的口感,而且能起到回湯後殺菌消毒的作用。如今生活水準不斷發展,為了更多的人能接受臊子面,這一習慣早已取消。

你吃過正宗的臊子面嗎?——西府人文

其次,臊子面沒有額外的配菜。如果你吃的臊子面有紅蘿蔔,豆角等,那就不正宗。臊子面的配菜有黃花、木耳、炸豆腐、漂菜,為了美觀,有人也會加些雞蛋餅。黃花木耳溫水泡開,做成适當大小,直接加在湯中。而炸豆腐則是把豆腐切成片,過油炸至金黃,再切成條,也是直接加到湯中。漂菜就是蒜苗,由于漂在湯上,是以叫漂菜,時節要是沒有蒜苗就會用韭菜代替,出鍋前撒在湯上,增香不少。

你吃過正宗的臊子面嗎?——西府人文

還有就是醋。好多人包括好多飯店,做不出正宗的臊子面,就是因為醋不對,必須用正宗的岐山香醋,老陳醋、白醋等等都不行。市面上可以買到這種醋,認準岐山香醋基本上差不了多少。

臊子面源于周代屍祭制度的"竣餘"禮儀,即先敬神靈祖靈,剩下的才輪到君卿,最後才是一般人。這種遺俗在岐山長期存在,不論誰家辦紅白喜事,第一碗臊子面先不上席,而由小字輩端出門外潑兩次湯,象征祭祀天神地神,剩下的湯稱"福把子",祭于正堂的祖靈牌位,然後才上席,并按輩數和身份次序上飯。如今這種風俗依然存在,不管什麼時候什麼事,隻要是吃臊子面,必須得潑湯敬祖,一表尊敬。

臊子面又稱蛟湯面,相傳周文王在渭水之濱獵獲一條大蛟龍,用其肉做臊子,祭祀完畢,烹湯大宴将士。從此以後,福祉共享的臊子面成為岐山人節日慶典的主宴。臊子面出鍋時,将湯澆在面上,人們也多了解為澆湯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