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尋味武漢:無數名人來漢,為何情迷三鮮豆皮,不太愛熱幹面?

作者:大武漢美食榜
尋味武漢:無數名人來漢,為何情迷三鮮豆皮,不太愛熱幹面?

1.武漢大學特展與爺爺愛吃的豆皮

最近武大有一場特展,吸引了師生們的注意。由湖南省博物館、長沙市博物館、武漢大學黨委宣傳部等主辦,在武大校友陳東升捐助的萬林藝術博物館(博物館以陳東升先生父親的名字命名),這是武大聯合湖南省幾家文博機關共同舉辦的關于爺爺的藝術形象主題展覽。

尋味武漢:無數名人來漢,為何情迷三鮮豆皮,不太愛熱幹面?

特意約了女朋友一起看這特展,據說展出的100件(套)藝術品、文物文獻中,近一半的文物和藝術品為首次公開展出。

尋味武漢:無數名人來漢,為何情迷三鮮豆皮,不太愛熱幹面?

我好奇的是,爺爺使用過的醴陵釉下五彩蘭花紋瓷杯,居然還能儲存到完整,真是少見!

記得爺爺最愛吃毛氏紅燒肉,在武漢最愛吃的是豆皮。爺爺還發表言論,“豆皮是湖北的風味,要保持下去”,“你們為湖北創造了名小吃,人民感謝你們。”

看完了特展,很是震撼,對爺爺有了一個更加豐富的認識。既然說到了最愛的豆皮,特展完畢,看到網上有家著名的四季美湯包,在複地東湖國際,距離武大很近,主打的就是傳統湯包和複古版豆皮,據說是武漢排名第二,直接打車前來品嘗。

好久沒吃到這樣正宗的豆皮了!外面都是榨菜幹子糯米濫竽充數,四季美複地東湖的豆皮不光是肉丁筍丁香菇丁都有,還有老通城當年常放的青豆與豬肚,而且糯米薄薄,餡料衆多,果然是老字号老味道,女友超愛呢!

“在武漢,老通城一度以經營三鮮豆皮聞名,像毛爺爺至少在此品嘗過4次豆皮,次次‘點贊’,但對熱幹面沒什麼興趣。而且,根據他的回憶,早年鬧革命之時,在現在的農講所的門口,就有一個豆皮攤子。那個時候的豆皮大概還不是當今的模樣。不過,我猜他是從那時起,愛上豆皮的。”我跟女友說。

尋味武漢:無數名人來漢,為何情迷三鮮豆皮,不太愛熱幹面?

“原來豆皮曆史這樣悠久啊!”她感慨後,接着做了如下評價:

"四季美"不愧是百年老字号,不僅鮮蝦湯包蕃茄湯包做得好,碳水包碳水的燒麥也表現驚豔,瘦肉糯米餡熬煮得水乳交融恰到好處,入口綿密味道醇香,不比嚴氏差啊。(以後吃燒麥不用去漢口排隊了)碳水疊碳水的豆皮也功力不凡,蛋皮蛋香米香顯著,糯米選料講究,我在肉丁筍丁哨子裡發現了鹵得入味的豬肚丁,意外的驚喜!好吃的還有鮮肉馄饨、桂花糊米酒,小煎包……可惜隻帶了一個胃,吃到半程就快飽了。

建議老闆設計個九宮格套餐,一樣一小碟,讓外地朋友一餐飯見識我大武漢名小吃的博大精深!

尋味武漢:無數名人來漢,為何情迷三鮮豆皮,不太愛熱幹面?
尋味武漢:無數名人來漢,為何情迷三鮮豆皮,不太愛熱幹面?

四季美東湖店,我服氣地譽它為傳統漢味小吃的"武昌之光"。

2.武漢的老字号湯包

提起湯包,四季美始終是武漢人心中的白月光。

清代甘泉(揚州)人林蘭癡在《邗上三百呤》“灌湯肉包”中說道:“春秋冬日,肉湯易凝。以凝者灌于羅磨細面之中,以為包子,蒸熟則湯融而不洩。揚州茶肆,多以此擅長。”除此之外,林蘭癡還賦詩雲:“到口難吞味易嘗,團團一個最包藏。外強不必中幹鄙,執熱須防手探湯。”可謂将吃湯包者的心理表達到淋淋盡緻,湯包好吃,卻要防止燙傷呀!

武漢的湯包,起源于下江,經過本土化,以四季美為最,講究“皮薄、湯鮮、餡嫩、花勻”。剛出籠的四季美湯包,佐以陳醋、姜絲等進食,必須在三分鐘内吃完,否則最佳賞味期即過。美味如斯,故很早就有“不到四季美,枉來三鎮遊”之說法。

尋味武漢:無數名人來漢,為何情迷三鮮豆皮,不太愛熱幹面?

如今的四季美,依然是湯包為先,飄香三鎮。其吉慶街旗艦店主打手工現做湯包,每天排長隊。四季美複地東湖店則在湯包之外,創造性地推出了複古版三鮮豆皮、雞冠餃、複古版熱幹面、老面煎包、老萬成酸梅湯等等,堪稱武漢過早最齊全優雅地老店,是武漢過早面向諸如東湖、博物館、武大等外地遊客的視窗。

始于1922年,99歲的老字号可謂曆久彌新。

3.名人與武漢美食

作為武漢過早最齊全優雅的老店,四季美複地東湖店迎來了不少貴客的光顧。

尋味武漢:無數名人來漢,為何情迷三鮮豆皮,不太愛熱幹面?

比如,日本友人高邑先生第四次來武漢,就選擇了這裡。

作為在讀北大國際關系博士、日本前首相鸠山友紀夫事務所的法律顧問,高邑先生這些年一直在推動中日的友誼關系。

他對陪伴而來的日本湖北商會秘書長張婷女士說,“之前來武漢匆匆而過,多半是商務事宜,吃住都在酒店,這次想體驗下正宗的武漢味道。”考慮半天,婷姐帶她來到了中華老字号四季美湯包複地東湖店,這是一家99歲的湯包,明年即将百年。

尋味武漢:無數名人來漢,為何情迷三鮮豆皮,不太愛熱幹面?
尋味武漢:無數名人來漢,為何情迷三鮮豆皮,不太愛熱幹面?

談到老字号,日本有衆多的老字号,上百年者不在少數,他們可能沒有很大的面積、繁複的裝修,多半在尋常街角、社群人家,産品也不多,兩三個足矣,但傳承的非常好。高邑先生覺得四季美傳承至今,很是難得。

之前,他去了黃岡,拜訪了林彪将軍的故鄉,并讓他在中國的足迹增加到了84城。這次到武漢,當他端起一碗用香蘭社器皿裝盛的熱幹面,自己七上八下調拌時,香氣四溢,“我還是頭回吃到這樣的好味道。”高邑先生用道地的國語誇贊,眼見他吃完一碗後,很快又要了一碗。大家歡笑不已。

高邑先生說,“之前不太愛熱幹面,在酒店裡吃的,太幹了,噎得慌。但是四季美的這碗熱幹面,改變了我的看法,真的是香啊!”

尋味武漢:無數名人來漢,為何情迷三鮮豆皮,不太愛熱幹面?
尋味武漢:無數名人來漢,為何情迷三鮮豆皮,不太愛熱幹面?

随後,高邑先生開啟了吃貨模式,一碟子複古版三鮮豆皮,品嘗了番茄和鮮肉湯包,還喝了一杯老萬成的酸梅湯。“這裡的過早,我還會再來的!”在他臨出門時,這樣說道,言語間盡是對武漢的眷戀,以及一個道地吃貨的本色流露。

此外,據說退役的體操冠軍楊威夫婦常來這裡過早,希望有一天能夠遇到,找他簽個名……而康輝先生也對四季美贊譽有加,更不用說老一輩的上司人了……

作為一個忠實的武漢過早擁趸,哪能不愛四季美?

更多武漢美食請加入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用戶端檢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