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生活打卡季#
首發頭條平台,抄襲搬運必究!
(有看到抄襲搬運的讀者朋友也請幫忙舉報一下,首發和原創标簽隻有在頭條平台。感激不盡!)
這是熊貓貝貝的第3005篇原創文章
(本文不含任何AI創作和自動生成内容)
一孩補1萬,二孩補5萬,三孩補10萬。
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寫入了“發放育兒補貼”。
報告公布以後,僅僅一個星期,國内就有地方實質性跟進了。這效率,可以說就很有看頭了:
圖檔來源:網絡
3月13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釋出落實《關于促進人口集聚推動人口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育兒補貼項目實施細則及服務流程。
其中明确:
生育一孩一次性發放育兒補貼10000元;
生育二孩發放育兒補貼50000元,按照每年10000元發放,直至孩子5周歲;
生育三孩及以上發放育兒補貼100000元,按照每年10000元發放,直至孩子10周歲。
圖檔來源:見圖
這個最新關于生育的政策動向,就很有看頭了:從計劃生育,到“發錢生娃”政策落地,中國這個國家,對于人口趨勢變化的關注态度,已經明顯出現了關鍵性的轉折變化。
而且,這個最新的生育鼓勵政策的落地,對應國内經濟環境,帶來的潛在影響和意義,非常不簡單。
這篇文章,就将基于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最新公布的高額育兒補貼新政詳細梳理,結合其他幾個重要背景和關關聯向,從敬畏常識,尊重規律的角度,深入挖掘這個動向所折射出來的關鍵信号,并對後續國内其他城市和地區相關的政策走向可能,進行一次有深度,有态度,有依有據的專題讨論和分析研究。
關注動向,把握本質,看清主線,研判趨勢,指導行動。
本文已反複自查合規,不碰紅線,語言平和公允,不帶價值導向。
内容有依有據,分析理性客觀。
硬核内容,錯過不再。
以微見著,洞察先機,把握趨勢,指導決策。
PS:
- 文章略長,内容的閱讀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耐心,并且需要進行思考。
-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讀者,寫作分享也是一個閱讀群體和寫作群體互相選擇的過程。
- 每個人的認知層次不同,不做強求,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麼大路貨,也不是什麼看完能夠帶來輕松愉悅精神滿足的爽文,請結合自身需要和認知需求理性看待。
(如果這篇文章在其它資訊平台被看到,不用懷疑,就是抄襲搬運,厚顔無恥)
圖檔來源:頭條圖庫
1
呼和浩特生育三孩補貼100000元?具體是怎麼一回事?
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發放育兒補貼”。
兩會結束僅3天,呼和浩特就率先放出大招。
(3月13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衛生健康委釋出落實《關于促進人口集聚推動人口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育兒補貼項目實施細則及服務流程。
圖檔來源:見圖
其中,發放标準中明确:
- 生育一孩一次性發放育兒補貼10000元;
- 生育二孩發放育兒補貼50000元,按照每年10000元發放,直至孩子5周歲;
- 生育三孩及以上發放育兒補貼100000元,按照每年10000元發放,直至孩子10周歲。
嚴格說,呼和浩特并不是全國第一個發放生育補貼的城市。
比如,早在2021年7月,攀枝花就在全國率先推出“為二、三孩家庭每孩每月發放500元補貼金直至孩子3歲”的政策。
此外,過去幾年,省市層面,全國範圍至少已有接近20個地方推出了育兒補貼。像省級層面就有雲南、甯夏等。
圖檔來源:網絡
但這次,呼和浩特的方案依然具有重要的标志性和突破性。
其一,這是國家層面首提發放育兒補貼後,第一個推出具體實施細則的地方。那麼其相關标準、發放方式等,都勢必具有風向标意義。
其二,比照之前一些地方推出的方案,呼和浩特的突破性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之前絕大多數地方的育兒補貼都隻惠及二孩、三孩,也就是說基本與一孩無緣。而這次呼和浩特則是一、二、三孩都有補貼。
另一方面,從金額來看,即便是一孩的10000元标準,也比之前大多數地方的标準高。而二孩、三孩分别補貼5萬、10萬,更是遠超過此前絕大多數地方的标準。
可以簡單算一筆賬,2023年呼和浩特出生人口2萬人(去年人口資料尚未公布),即使今年出生人口與2023年持平,那麼第一年政府需要至少投入補貼資金2億元,後續年份計入二孩、三孩後,投入還會上升。
這一次呼和浩特作為省會(首府)城市率先放大招,也與當地的人口形勢有關。2023年8月,《呼和浩特市引人留人18條措施》提出:實作到2025年底,全市常住人口突破375萬。而截至2023年,呼和浩特常住人口為360.41萬,兩年時間要完成上述目标,顯然會有一定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鼓勵生育,近年來呼和浩特在“引人留人”方面同樣動作頻頻。在2018年的“人才新政9條”裡,呼和浩特為全國大學生開出了“線上落戶”的政策綠燈。2023年的“引人留人18條”,提出全面放開城鎮落戶,“想落盡落,應辦盡辦”。去年6月,呼和浩特宣布提前完成“三年十萬大學生留呼”的目标。
從“搶人”,到“催生”,具體的實作路徑可能不一樣,但公共政策的制定思路是有很多相通之處的。
事情,就是這麼一個事情,有依有據,邏輯清晰,一目了然。
呼和浩特的這個最新公共政策的出台,标志着,自國家層面明确“發放育兒補貼”後,真金白銀“催生”的時代,真的來了。
圖檔來源:頭條圖庫
2
從第一個“吃螃蟹”的呼和浩特政策方案中,可以看到哪些信号?
從呼和浩特公布的政策方案中,有以下幾個信号是非常清晰和确定的:
首先,全國層面育兒補貼的發放,将大機率是覆寫所有的生育,是普惠性的。也就是說,哪怕生育一孩也能夠享受到一定的補貼。
其次,參考目前各地的标準,後續推行地方的标準應該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再者,還有一個很多人關心的問題,發放育兒補貼到底是從何開始?
比如,在今年之前的生育行為,還能夠拿到補貼麼?
圖檔來源:網絡
呼和浩特的補貼對象是3月1日之後(含3月1日)出生的新生兒。
同時明确,今年前兩個月出生的新生兒,補貼将按照省級相關規定執行。
圖檔來源:網絡
綜合這兩個細節,或意味着,之前尚未有育兒補貼制度的地方,新出台的政策可能都會要求是從今年開始執行。
也即,不溯及既往,2025年前的生育行為,大機率或都無法享有補貼。
另外,參照呼和浩特方案,具體補貼發放标準,應該也将是以地市為标準,而不會全省、全國統一。也就是說,不同地方的補貼力度,将會有明顯差異。
為何要發錢鼓勵生育?
這個問題,恐怕不用過多展開了,從結婚率,到生育率的走勢情況,本号已有多篇專題文章進行了詳細的梳理和分析。
2024年,國内多地幼稚園的倒閉潮情況出現,其實就能說明很多問題。
圖檔來源:頭條圖庫
3
趨勢研判:接下來,“發錢催生”在全國普及的走向可能,該怎麼看?
客觀來說,呼和浩特這個補貼力度是目前出台政策裡面最大的,多少應該還是會有一點作用,其他城市應該很快就會跟上的。
而且,從國家的态度來看,生育補貼全國大範圍推行的趨勢,是沒有什麼争議的:
圖檔來源:見圖
就當下的情況來看,全國提供生育補貼的差不多有23個省份,直接發錢且比較多的三個城市分别是:呼和浩特、深圳、杭州。
可能有人會覺得直接給錢肯定是得地方有錢,那到時候北上廣深等估計給最多。
但個人認為,恰恰相反,未來更大可能,是人口紅利大的城市,發放育兒補貼相對保守一些;
而人口紅利少的城市,尤其是中部、西部、東北的三四線城市,育兒補貼力度更大一些。
這裡面的經濟邏輯,并不複雜:
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包括經濟基本面強勁的省會核心城市,其實壓根不需要補貼太多,因為這些城市的本地人看不上那三瓜兩棗,即便給到10萬,在這個級别的城市,對于外來群體也起不到多少作用。
城市生育率依然下滑。
那這些城市以後咋辦呢?很簡單,他們隻要繼續發展好經濟,四五線城市的孩子長大後都自動會流入一線城市讀書打工落戶。
最終成為了當地的優質資産。
本地生育率不行,就全靠吸引人才,流入人口來補充,而且還是直接跳過了生育和教育階段的成品。
聽起來沒錯,但四五線城市都沒錢去哪裡找錢補貼?
轉移支付嘛,一線和大城市搞經濟賺錢,然後錢交給國家,通過轉移支付的形式,進行生育補貼的傳遞。
這是不是就完成了一個完美的經濟循環?
那麼,發放育兒補貼能否提高生育率?中國低迷的生育率,能否徹底扭轉?
理性判斷:短期可能會有一些正向的拉動和刺激效應,但是時間拉長了看,中國人口的持續減少,生育率處于低位,人口紅利的概念加速枯竭,是必然的趨勢。
“人口保衛戰”,經過很多國家和經濟體的嘗試以後,證明了就是一個僞命題。
普惠性生育補貼實施後,總體生育人口短期内或許會有所上升,但長期來看,恐很難在根本上改變區域人口格局。
圖檔來源:頭條圖庫
寫在最後:
透過對這個最新政策動向的梳理和讨論,能夠得出哪些結論和啟發?
基本情況和内容就這樣了,也不用贅述,公共政策,公開權威,有興趣的朋友大家自行搜尋一下就知道了。
文章最後,基于呼和浩特這個最新關于生育鼓勵的公共政策動向的梳理和讨論,和大家分享幾點個人的思考和觀點,不一定對,權當抛磚引玉,供大家進行一個讨論和參考就好:
1,如果站在國家這個更宏觀的角度看,未來出台的生育補貼政策,如果效果不大,甚至還會加碼。
也就是說,國家還會持續不斷地出台鼓勵措施。
但人口是流動的,地方政府補貼拉起來的人口,最終還會流向一線和強二線。
本質其實還是奔着延續“人口紅利”的邏輯去做這個事情的。
路徑依賴,經濟慣性,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
而這個邏輯如果不進行實質性,本質層面的調整和改變,短期刺激效果可以期待,中長期還是沒有太多想象力的。
說到底,有奔頭,有突破的希望,有更好生活的預期,在生孩子這件事上,比給錢更重要,也更有意義。
2,也不要搞道德綁架那套東西,宏大叙事和國家意志,不是催生的理由。
對應到個體和家庭的角度,要不要生的權力,還是要牢牢抓在自己手裡,量力而行,理性選擇。
道理都是外界的,看法都是别人的,日子才是自己要過的。
簡明扼要,就說這兩點。
以上,就是對2025年3月,呼和浩特市最新關于生育鼓勵的公共政策動向,進行的一次專題梳理和分析讨論内容,和各位頭條的讀者朋友們,進行一個交流和分享。
圖檔來源:頭條圖庫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文内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關于置業,投資等行為的明确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以上正文,來自@熊貓貝貝小可愛
交個敢說真話,會說實話,善于觀察的年輕人朋友,可好?
原創寫作分享不易,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歡迎轉發點贊。關注本人
實力原創,頭條獨家,如有抄襲搬運侵權行為,必究!
有問題歡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問必答,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