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個資料!21.2%,22.3%,30.8%,證明國産晶片立住了,沒被打垮

近日,光刻機巨頭ASML公司CEO公開表示,多年來,公司都不用擔心裝置的去向會受到政治限制,但突然之間,這卻變成了全世界最重要的話題之一。而美國嚴厲的晶片管控規定,隻會倒逼中國廠商進步更快。

正如所言,歐、美、日韓聯手的極限打壓,雖然延緩了國産晶片先進制程的突破,但并不能阻擋國産晶片的發展。為何這麼說呢?

三個資料!21.2%,22.3%,30.8%,證明國産晶片立住了,沒被打垮

一、頭5個月,國産晶片出口增長21.2%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6月7日公布的最新資料,今年5月份出口內建電路252.7億個,出口金額126.34億美元,出口金額同比增幅高達28.47%;1-5月累計出口內建電路1139.4億個,同比增長10.5%,累計出口金額626.13億美元,同比增長21.2%。

同時,5月份進口內建電路456.5億個,進口金額309.26億美元;1-5月累計進口內建電路2136.5億個,同比增長14.9%,累計進口金額1480.57億美元,同比增長13.1%。

三個資料!21.2%,22.3%,30.8%,證明國産晶片立住了,沒被打垮

除了內建電路出口創下新高之外,船舶制造業,汽車産業以及機電産品出口也正在加速增長;其中船舶制造業5月實作出口同比增長57.13%,而前5個月累計出口翻倍,增長了100。1%。

三個資料!21.2%,22.3%,30.8%,證明國産晶片立住了,沒被打垮

國産晶片産業、船舶制造業以及汽車産業出口的高速增長,說明中國經濟的轉型、更新取得了初步成功。同時,證明經過4年多晶片極限打壓的洗禮,以及在超大規模産業應用的支撐下,國産晶片初步實作了自主,尤其中低端晶片出口顯著增長,标志着從依賴進口到自主供應的轉變。

二、中國,全球晶圓最大産能國

近日,根據Knometa Research 釋出的《2024 年全球晶圓産能報告》,預計到2026年,內建電路生産的晶圓産能每年平均增長7.1%。其中中國大陸産能約占全球的19.1%。随着晶圓廠建設和擴建計劃,預計到2026年中國大陸将以22.3%的産能超過南韓和台灣地區,成為全球最大的內建電路晶圓産能來源地。

三個資料!21.2%,22.3%,30.8%,證明國産晶片立住了,沒被打垮

同時,根據國際半導體産業協會(SEMI)統計顯示,2022年至2024年期間,全球半導體産業計劃将有82座新設施投産,其中2023年、2024分别有11座及42座投産,涵蓋4吋(100mm)到12吋(300mm)晶圓的生産線。

同時,SEMI預計中國大陸晶片制造商将在2024年開始營運18 個項目,産能将從2023年的每月760 萬片晶圓再增加13%,2024年将達到每月860 萬片晶圓。也就是說,2024年開始營運的晶圓廠将占據全球42%以上。

如上所述,集中力量增加傳統晶片産能之下,不僅滿足國内市場的産業需求,同時也将迅速擴大中國在全球市場的市場占有量。

三、國産晶片占據全球30%以上份額

在非市場因素的主導之下,全球各國政府都在瘋狂砸錢補貼,以擴大晶片産能,但産能需要下遊産業進行消耗。根據國聯證券6月1日最新資料,中國半導體銷售額在全球占比水準在30%左右;随着銷售額逐漸提升,占比也有緩慢擡升的趨勢,截至3月占比達到30.8%。

三個資料!21.2%,22.3%,30.8%,證明國産晶片立住了,沒被打垮

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制造中心,是全球規模最大、品類最全、供應鍊最完整的電子消費生産制造和消費國。以大家熟悉的手機為例,根據工信部資料,大陸2023年手機産量15.7億台,同比增長6.9%,其中智能手機産量11.4億台(手機産量中包含未出貨以及各手機廠商庫存數量。),同比增長1.9%。而據TechInsights資料,2023年全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3.8%,至11.522億部。

這意味着,随着國内半導體産業下遊産業應用覆寫方向逐漸豐富,國産晶片在全球的市場佔有率有望進一步提升。而國産晶片市場佔有率的提高,必将帶動國産晶圓代工的水漲船高,擴大晶片制造領域的話語權,進而進一步帶動國内半導體産業整體的突破與發展。

三個資料!21.2%,22.3%,30.8%,證明國産晶片立住了,沒被打垮

是以,随着下遊産業應用的複蘇,在強大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國産晶片的出口必将進一步放大,這不僅預示着國産半導體産業的浴火重生,将在全球半導體産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也是中國高科技産業集體突圍的一次明證,甚至意味着中國經濟轉型更新階段性成就的完美展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