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産廠商突破RGB OLED顯示難題!

過去幾年,智能手機螢幕技術飛速發展,從60Hz重新整理率進化到1-120Hz自适應高刷,從1080P提升至2K分辨率,從普通PWM調光更新為高頻PWM,顯示體驗不斷優化。然而,螢幕技術仍有一大難題尚未解決——RGB子像素排列。

OLED 螢幕雖具備鮮豔色彩、高對比度與可彎曲特性,為折疊屏、卷軸屏等創新形态提供了可能,但受限于子像素壽命不均,藍色子像素衰減速度遠快于紅綠子像素,導緻螢幕老化、色偏問題頻發。過去廠商采用PenTile排列試圖緩解藍色壽命短的問題,但副作用是清晰度下降、UI文字發虛,影響了使用者體驗。

2025年,Real RGB OLED迎來落地。通過完整的RGB子像素排列,消除了PenTile結構帶來的銳度損失,使文字更加清晰、色彩更精準,同時有望優化螢幕壽命。雷科技認為,OLED顯示效果的突破,很可能讓手機螢幕畫質登上新台階。

什麼是Real RGB?

OLED最大的特性在于子像素自發光,每一個子像素包含紅、綠、藍,也就是标準的RGB三原色。正如前文所說,由于藍色、紅色次像素材料壽命短于綠色次像素,是以廠商需要通過不同的排列方式,使色彩還原準确。

為了解決壽命和色準問題,三星在早期研制出PenTile排列方式,即紅色與藍色次像素削減一半,綠色次像素保留完全,達到顔色和壽命均衡的效果。同樣地,RGB Delta排列、珍珠排列、鑽石排列,基本都遵循類似的邏輯,通過改變次像素形狀對齊整個子像素的壽命與顔色。

(圖源:Pently Apple)

這些排列方式的确讓OLED壽命增加、顔色表現也更優秀,但由于次像素面積被削減,在同等分辨率下,實際像素密度要大打折扣。比如RGB Delta排列下,實際清晰度等同于約77%同分辨率的LCD面闆。

當然,面闆制造商們在過去幾年時間也通過不同的方案減少特殊排列降低清晰度的問題出現,例如天馬在其風車像素排列方案中設計了專用的子像素渲染算法,提升字型邊緣清晰度。

盡管目前多數面闆廠商都提供了專門的算法提升清晰度,但這對于手機廠商而言依然是一個挑戰。是以,沉寂已久的Real RGB OLED再次回到人們視線。Real RGB OLED并不是最近才出現的技術,早在三星推出PenTile排列方式前,這項技術已經在推進,但Real RGB OLED需要使用精密的金屬掩膜闆進行圖案化蒸鍍,以精确地在基闆上沉積紅、綠、藍發光材料。

(圖源:OLED Info)

Real RGB OLED早期的加工工序複雜,成本高、成功率低,更重要的是,這項技術在加工高像素密度産品時失敗率更高,這對于手機廠商而言,追逐這項技術無疑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在2023年末,維信諾開發了ViP(Visionox In-Pixel)技術,通過光刻工藝制作RGB子像素,形成獨立的子像素結構,每個子像素的電緻發光器件結構可獨立設計和調節性能,進而突破曾經的限制。

在大尺寸面闆上,華星光電也展示了印刷OLED技術實作Real RGB OLED面闆的可能性,這将進一步推動标準RGB排列的OLED面闆顯示産品走向主流。

Real RGB給OLED帶來什麼?

那麼Real RGB OLED到底能夠帶來什麼進步呢?

一方面,Real RGB OLED能夠減少傳統OLED面闆像素密度折損,使其盡可能達到LCD同等分辨率的清晰度。這讓手機在處理文字邊緣時,能獲得更銳利清晰的效果,同時也能降低螢幕的拖影問題,提升整體的使用舒适度。

當像素密度不再被折損所困擾後,高分辨率下的功耗問題也将被解決。

另一方面,Real RGB OLED優化後的藍色次像素壽命也将得到提升,OLED面闆常出現的燒屏問題能得以緩解。這意味着,配備Real RGB OLED面闆的手機,可擁有更多常亮螢幕的互動設計,手機廠商也不需要過于擔心這些功能導緻燒屏加速。

(圖源:京東方)

整體來看,這項技術落地量産後,的确能夠為手機的顯示效果帶來不小的提升。但目前而言,Real RGB OLED的造價還不算太便宜,且按照數位閑聊站的消息來看,Real RGB OLED可能暫時僅存在于高度定制的項目中,廣泛應用于主流機型,還需要一段時間。

手機螢幕開卷“清晰度”

近幾年時間裡,随着動态重新整理率、護眼技術的應用,OLED已經逐漸被消費者所廣泛接受。雷科技此前也曾做過簡單的市場調查,2024年主流手機廠商,幾乎已經徹底放棄LCD面闆,即便是定價499元起的REDMI 14C,也擁有一塊支援120Hz重新整理率的OLED螢幕。

在解決完不夠護眼這個問題後,OLED面闆徹底擊潰LCD面闆隻剩最後一公裡:清晰度。

前面我們提到了Real RGB OLED這項OLED面闆的新技術,但在2025年,要卷清晰度的還不止這一種。數位閑聊站透露,三星的LIPO COE OLED技術商用在即,或許在不久後就有搭載該技術的機型上市。在今年,Real RGB OLED和LIPO COE OLED或許會形成手機顯示的兩個方向,它們雖然同樣是卷清晰度,但又有些不同。

(圖源:三星)

LIPO COE OLED的核心在「COE」上,即Color on Encapsulation。這項技術旨在通過在封裝層上添加彩色濾光片和黑色矩陣,取代傳統的偏光片,以提高螢幕的透光率和亮度,同時降低功耗。

偏光片在OLED面闆中起到吸收部分外部光線,減少反射,進而提升暗場表現,讓黑色更加純淨,提高螢幕對比度的作用。而偏光片雖然能夠幫助面闆提升暗場表現,但也同時會吸收約40%子像素自發光的光線,進而降低螢幕本身的亮度。這也容易導緻部分機型螢幕看起來不夠「通透」。

而LIPO COE OLED技術通過黑色電極或光學幹涉層來接替原本偏光片的位置,使其在沒有偏光片的情況下仍能有效吸收外界光線,提高對比度。

簡單來說,Real RGB OLED專注于提升像素排列的精度和色彩表現,而三星的LIPO COE OLED則緻力于改進顯示屏的結構和光學性能,以提高對比度和亮度。

(圖源:三星)

不難看出,Real RGB OLED和LIPO COE OLED兩個不同方向的技術,卻有着共同的目标。

這兩項技術的發展方向,标志着手機顯示行業從單一的「高分辨率競争」進入到「精細度+長續航」雙軌并行的時代,在未來,1.5K、2K這些分辨率參數可能會逐漸被忽視,像素密度成為消費者更關注的焦點。對于影像旗艦、折疊旗艦機型來說,Real RGB OLED 提供了無可比拟的精細度,使得手機攝影、螢幕閱讀、視訊播放等體驗大幅優化。而對于更廣泛的高端機型,LIPO COE OLED 帶來的高亮度和低功耗,将成為手機廠商的重要賣點,尤其是在強調戶外使用場景的市場,如折疊屏、遊戲手機、超大屏裝置等。

更深層次地看,這一趨勢也預示着手機市場的差異化競争正在加速。在過去的幾年裡,旗艦手機的螢幕更新大多是小步快跑,比如更高的重新整理率、更高的 PPI、更強的 HDR,但這些更新往往是全行業一緻的方向,而Real RGB OLED和LIPO COE OLED代表的是兩條不同的路線。

(圖源:9to5google)

這可能意味着未來不同品牌的旗艦機将開始針對不同使用者需求進行定制化優化。比如,影像旗艦可能會更傾向于Real RGB OLED,因為它能帶來更細膩的螢幕顯示,而折疊屏、長續航旗艦可能會更傾向于LIPO COE OLED,因為它能帶來更好的亮度和更低的功耗。

作為消費者,這種技術分化意味着,我們在選擇旗艦手機時,可能需要比以往更仔細地衡量自己的使用需求。2025年,旗艦手機的螢幕不再是「越高端越全能」,而是開始向「不同方向的優化」演進。我們可能會看到部分品牌在清晰度上做得極緻,而另一些品牌則在功耗優化和戶外可讀性上下功夫,這樣的趨勢将使得未來的旗艦手機市場更加多元化,而不再是單一名額的競賽。

來源:雷科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