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許聽說過《活俠傳》,一部主人公奇醜無比的國産武俠遊戲。

自今年6月發售以來,《活俠傳》的評價一直圍繞着争議——你既能見到有玩家對其進行猛烈的批評乃至謾罵,也能看到有人稱贊它為“近十年裡文本水準最高的國産武俠遊戲”。
作為一款武俠題材的RPG遊戲,《活俠傳》的文案功底令人稱奇。隻可惜除此之外的其餘部分水準參差不一,搭配上發售初期過高的難度、極其不人性化的設計,以及處理不當的劇情等問題,首發階段的遊玩體驗實在難言理想。
盡管随着後續更新遊戲口碑有所好轉,但遊戲的核心問題卻還是沒能得到根治——《活俠傳》的首發狀态缺少大量可擴充内容,多位可攻略角色的個人劇情線均未實裝。尤其是連續數月沒有任何實質内容更新的産能,更是讓不少玩家感到失望無比。
最近幾個月的差評基本都歸結于“更新太慢”
在11月25日,許久未曾更新的《活俠傳》終于為玩家們帶來了一些值得期待的更新内容,包括新的劇情、新的支線、新的音樂……以及一份全新的官方韓文版本的承諾。
目前,上文提到的這些内容還尚未給出具體的更新日期
站在這樣的風口浪尖,原始鳥熊(《活俠傳》制作團隊)卻還頂着莫大的壓力,說要去推行韓語版的制作,自然又引起了非議。一些無法了解為什麼要搞韓語版的玩家,在論壇裡持續不斷地拷打原始鳥熊開拓南韓市場的野心。
不過《活俠傳》在南韓的人氣,可能超出了許多中國玩家的預期。正當國内的玩家還在催促原始鳥熊趕緊更新劇情的時候,南韓那邊的玩家已經啃着生硬的機翻,開始整起了能讓大家兩眼一黑的狠活……
來自南韓玩家的同人二創
1
很難說《活俠傳》到底是什麼時候在南韓火起來的。以幾個月前南韓遊戲媒體留下的一些資訊來看,《活俠傳》在今年8月第2周的南韓Steam榜單裡最高爬升至第5名,表現十分亮眼。
實際上在《活俠傳》剛剛發售的那段時間,南韓也有少量玩家注意到了這部氣質獨特的作品。到了8月初,幾位用愛發電的南韓玩家,借用中國玩家釋出的解包插件,完成了《活俠傳》的韓語AI機翻版本,這才讓南韓地區零宣發的《活俠傳》開始在南韓的玩家社群推廣傳播。
你甚至可以在貼吧找到專門跑過來向解包插件作者緻謝的南韓玩家
AI翻譯當然無法還原遊戲文本原有的神韻,錯譯漏譯更是如影随形。不過南韓玩家還是普遍認為,即便是生硬的機翻也無法掩蓋文案的實力。縱然遊戲有着諸多缺陷,生動細膩的文字還是能跨越語言的隔閡,重新喚醒南韓玩家對武俠文化的無限憧憬。
開着機翻玩《活俠傳》的南韓玩家給出了98%的好評率
解決了最麻煩的語言障礙之後,《活俠傳》在南韓的走紅便也朝着水到渠成的方向不斷前進。玩家們的口口相傳,配合節目效果極佳的直播效應,都讓《活俠傳》在南韓賣出了僅次于中國市場的好成績。
在Pixiv裡,貼着韓語标簽的畫作差不多是《活俠傳》二創總數的四分之一。當然了,貼着韓語标簽不一定代表這就是南韓的作品,但南韓玩家在《活俠傳》二創社群當中的活躍度由此可見一斑。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活俠傳》算是一部高度适配南韓市場的遊戲。本作的主角趙活生來奇醜無比,爹娘不疼愛,掌門不關心,路邊一條野狗見了他都要追着咬,可謂是處處遭人白眼,嘗盡辛酸屈辱。
這是大宋第一殺手,你敢跟他對視十秒鐘嗎
而在相貌歧視、容貌焦慮等問題頻發的南韓,把自己代入進趙活的玩家顯然不在少數。Steam評論區裡有相當一部分玩家都會在誇贊遊戲的沉浸感之餘,畫蛇添足般地補充一句“真的不是因為我長得醜是以才代入的”,你甚至還能找到将趙活做成Live2D形象用于直播的南韓主播。
由于趙活長得實在太醜,《活俠傳》在南韓的初期推廣其實還遭遇了一些額外的阻力。南韓的大型論壇DC Inside以“容易引起不适”為由,删除了部分使用者上傳的趙活頭像和圖檔,不過後來随着遊戲粉絲增多,DC Inside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多款《活俠傳》表情包也開始在這個論壇上大肆傳播。
至于《活俠傳》發售初期暴露出的那些劇情雷點,品味過南韓R18成人漫畫的網友應該都有所體會,南韓網民在這方面包容得很。初版《活俠傳》因NTR情節而鬧出來的差評風波,在南韓玩家眼中似乎顯得不值一提,甚至可能還“差點勁兒”。
在南韓最大的民間百科網站Namuwiki裡,熱心的南韓玩家特意為《活俠傳》開通了R18 MOD的詞條。除去一些“正常”MOD,南韓玩家還針對部分中國玩家産出的性轉MOD采取了本地化修改調整,以偏向萌系的畫風迎合閱聽人,而且改得還挺不錯。
如今在B站上将“南韓”和“活俠傳”一起敲進輸入框,搜尋引擎給出的回報多半是“逆天”“牛頭人”等關鍵詞,就好像《活俠傳》是經由南韓玩家的改造,才染上了一抹“綠色”。
但這種刻闆印象其實并不公允。
《活俠傳》本就是一部在嚴肅中夾雜着一絲幽默,在整蠱中偶爾帶着些正經的作品。再加上遊戲中錯綜複雜的人物關系與江湖兒女情長的大背景,南韓玩家的MOD和二創也算是遵循原著,符合作品調性。
《活俠傳》能在南韓流行起來的原因,可以總結為遊戲本身過硬的素質、些許運氣成分的助力,以及南韓網民對武俠文化的高接受度。網際網路時代逐漸退溫的武俠情懷,仍然能在異國他鄉尋得知音——南韓對于武俠文化的熱情,着實不容小觑。
2
從1972年金庸小說傳入南韓開始,武俠文化在這片土地上也曾有過一段輝煌發展的曆史。
根據南韓外國語大學中文系教授樸宰雨為金庸先生撰寫的特輯來看,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是金庸小說在南韓大行其道的時期。基于這一論點,樸宰雨教授給出了四條論據,分别為:
- 其一,南韓武俠作家金光洲對台灣武俠小說的改寫版在1961年開始流行,加上南韓武俠作家們的大量創作出版,在南韓形成了武俠熱;
- 其二,上世紀香港功夫片流入南韓,非常受歡迎。金庸原作改編的電影《東方不敗》(原作《笑傲江湖》)在南韓上映後轟動一時,進一步加劇了金庸武俠小說在南韓的廣泛傳播;
- 其三,南韓高麗苑出版社将“射雕三部曲”以《英雄門》三部曲的名義翻譯出版,并在南韓的《中央日報》、《韓民族新聞》等頗具影響力的報刊和媒體上長期大力推廣;
- 其四,彼時南韓政府的獨裁統治與腐敗令年輕學生深惡痛絕,而金庸小說中的英雄正氣與俠義精神對他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當然其中也帶有一些逃避現實的意味)。
成長于這樣的時代背景,難免會對快意恩仇、蕩氣回腸的武俠世界心生情愫。實際上你确實能在《活俠傳》的Steam測評頁面,找到那些至今仍在回味金庸小說的南韓玩家。
在南韓網友的語境中,南韓的武俠小說大緻經曆了四個階段的發展。前兩個階段由于年代久遠咱們暫且略過,當時間進入21世紀,南韓的武俠作品開始朝着奇幻、玄幻小說的方向邁進,有些像日本動漫中的“異世界”概念,故事情節更加重視“輕松”和“有趣”。
等到網絡小說全面崛起的時間節點,南韓武俠小說逐漸轉變為以“爽快感”(사이다)為導向的作品。力求高效的沖突解決,删去冗長乏味的橋段,題材更加豐富,選擇更加多元,傳統武俠的味道淡化了許多。
糅雜了賽博朋克風格的《現代武林見聞錄》(현대무림견문록)
2021年,南韓網際網路巨頭Kakao以3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國内熟知的武俠小說出海平台Wuxiaworld。南韓本土對于武俠文化的再創作确實很對歐美網友的胃口,加之南韓漫畫(만화,Manhwa)不俗的海外影響力,韓式武林(무림, Murim)、韓式江湖(강호, Gangho)等概念愈發普及。
南韓武俠文化發展至此,“純粹的武俠”早已不再是主流。在這樣的環境之中,聚焦于傳統武俠的作品才顯得更為彌足珍貴。是以我們能看到,近些年來對武俠小說的黃金時期情有獨鐘的南韓網友,開始踴躍搜尋各類傳統武俠作品。
熱門網遊《黑色沙漠》的總監金在禧就提到過自己是金庸武俠劇的忠實擁趸
武俠遊戲作為國内熱門的獨立遊戲品類,資金受限的制作團隊通常難以顧及廣闊的海外市場。語言問題注定是一道難以繞開的門檻,但在一些熱門武俠遊戲的MOD社群裡,熱心的南韓玩家提供的韓語翻譯MOD往往也不會缺席。
《河洛群俠傳》民間韓語MOD
3
說回到《活俠傳》本身。作為一部文筆上乘的武俠遊戲,《活俠傳》對“以武為基礎、以俠為核心”的故事體系有着獨到的了解。用南韓玩家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活俠傳》并非千禧一代與Z世代推崇的現代化風味濃厚的混搭武俠,而是接近傳統的正統武俠作品”。
身處于中國的武俠愛好者,想必也不難了解這樣的話語背後所蘊含的肯定與情懷——其追憶的不止是武俠作品輝煌的年代,更是對基于其上的一種時代精神的向往。
在這樣的背景下,《活俠傳》制作團隊努力抽出精力來回應南韓玩家們的呼聲,也算是情有可原。如今專業的韓語本地化團隊正在努力趕制新版本的劇情翻譯。南韓玩家的用愛發電如今終于成功轉正,應該稱得上是皆大歡喜的圓滿結局。
當然了,以《活俠傳》目前的完成度來看,相信擺在原始鳥熊面前的難題,除了韓語本地化的LQA工作,還有一大堆亟待補充的内容需要打磨。不管怎麼說,還是希望他們能盡快完成當初許下的承諾,補完遊戲留下的遺憾,早日擺脫半成品的名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