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經的國産手機一哥突然“複牌”,能王者歸來?

“手機圈”傳來喜訊,曾經的國産一哥突然複牌,疑似王者歸來。它曾幹翻某為,腳踢三星,力壓蘋果,風光無限......

咳咳...最近“健美圈”的梗刷多了,果子不小心也觸發連招了。

當然,“喜訊”是真的,這個試圖“王者歸來”的國産品牌就是——酷派手機!

額...這已經是第幾次“複牌”了?果子稍微查了一下,有點難繃:

2014 年和 360 合作,複牌;2015 年與 360 産生股權糾紛後,複牌;2019 年停牌 27 個月後,再次複牌...

如此曲折的人生軌迹,都能拍一部手機版的《活着》了。

今天果子就和小夥伴們一起回顧這個曾經的國産智能手機王者!

酷派的崛起

對于酷派手機,部分小夥伴可能有些誤解:它可不是什麼“網際網路品牌”出身,在 BP 機時代就已經雄踞一方。

1992 年,深圳大學的郭德英教授決心創業,“宇龍通信”公司誕生;

身為西電畢業生、上海交大通信專業碩士,郭教授在通信行業簡直是“天降神人”;

彼時移動通信行業還是 BP 機時代,他的公司三年就量産了國産作業系統的 BP 機,而且是第一個達成此壯舉的企業。

郭教授的企業一炮而紅,直接躍升國内頂尖 BP 機廠商之一。

2002 年,郭教授發現,宇龍通信最大的競争對手“波導”竟然将真正意義上的“手機”做起來了,而且銷量在國内長期霸榜第一;

更多的友商也在加入這個市場,這讓他意識到:再不轉型,怕是分不上“蛋糕”了。

2003 年,宇龍通信憑借自己在 BP 機中的上遊地位,與聯通一拍即合,推出了“酷派 688 手機”;

這也是 Coolpad 品牌最初誕生的地方。

酷派的第一款手機配置極高,在國内首發了彩色電阻觸控螢幕。

對于當時的人來說,這款機器可以用“三體科技”形容。

不過,讓友商們始料未及的是:聯通竟然成為它們最難逾越的“大山”!

因為當時隻有聯通一家營運商獨占市場,酷派通過聯通的營運商管道瘋狂擴張,此後竟成為了友商們數年的“噩夢”。

酷派能産多少手機,聯通就能賣多少。

更讓友商絕望的是:酷派不僅産銷自由,技術疊代也非常快。

2004 年,中國聯通進行技術革新,釋出了雙卡雙模技術标準;

而酷派也不負所望,首發量産全球第一款雙卡雙待手機“酷派 828 ”!

2004 年底,酷派迅速在港交所敲鐘上市。從此,酷派開啟了自己的“飛馳人生”。

直到 2007 年之前,酷派與聯通親密無間,年銷售額突破 10 億大關。

酷派首次危機

2007 年,是酷派手機的一次“命運拐點”,國内通信行業進入 3G 時代。

酷派作為技術實力頂尖的企業,自然繼續搶占先機,推出了首款 3G TD / GSM 雙模雙待手機“酷派 6260 ”。

即便進入新時代,酷派依然“強到飛起”!靠着與聯通的關系照樣産多少就能賣多少。

友商們面對這麼一個對手也無語了...技術不如别人好,生産手機後還要擔心賣不出去。

然而,俗話說“人紅三年”,酷派也沒能逃脫這個“定律”。

2008 年,為了預防未來可能出現的“通信壟斷”局面,工信部強制為聯通、電信和移動三個營運商洗牌。

各大手機品牌的“苦日子”算是到頭了...你聯通不是喜歡酷派嗎?

哎~~我找電信和移動合作,你有營運商管道,我也有!

由于三家營運商成為競争對手,營運商紛紛要求手機品牌壓價;

理由是:營運商和手機品牌都能同時擴張市場,是“雙赢”局面。

這個理由非常無解,沒辦法...時代的浪潮是無法阻擋的。

營運商改革,對酷派卻是“噩耗”。

這一年公司利潤嚴重折損,首次出現負增長,虧損 7600 萬港元。

酷派最後的輝煌

2009 年,郭德英再次出面,指定了酷派新的發展道路:全力研發剛剛商用的 Android 系統。

這讓公司高層都錯愕不已,要知道:Android 當時僅有全球 4% 的市場,連 5% 的“生死關”都沒渡過。

事實證明,郭教授超越常人的眼光再次拯救了下滑的酷派手機。

2010 年,酷派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 3G 安卓智能手機“酷派 N930 ”。

另外,酷派可能是跟營運商接觸多年,知道了“合約機”的消息,N930 也加入了“充話費送手機”的行列;

因為其出色的 3G 性能和低廉的價格,這款手機已經不能用“爆款”形容。

2010 年的酷派财報就從去年的虧損狀态變成淨利潤 4.5 億元,如此迅速的變現能力讓友商們瞠目結舌!

酷派迎來自己的“第二春”,直至 2013 年,“中華酷聯”四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這四家國産手機品牌都是靠着自研技術起家的“狠角色”。

酷派凋零

2014 年,工信部勒令三大營運商削減營銷費用,以控制逐漸失控的市場,并取消了購機補貼;

這讓所有配置很高的智能手機失去了“充話費即送”的資格。“中華酷聯”遭到嚴重挫敗,隻能各自謀生。

酷派的新方案是:線上線下兩手抓。線上推出“酷派大神”品牌,線下則是推出了“ ivvi ”品牌;

這個 ivvi 就比較“抽象”,自己沒幹成,反而是山寨機至今還混得風聲水起。

酷派大神則是公司主推的新品牌,它也是衆多年輕人現在所熟知的“酷派”。

首款機器“大神 F1 ”一經推出便迅速爆火;随後又順勢推出大神 F2 等經典機型,以 800 元的價格迅速走量。

2014 年 5 月,酷派在國内 4G 手機市場力壓蘋果、三星,成為國産手機第一品牌。

但是,酷派還未強生,意外就再次降臨:雷軍帶着他的“紅米手機”強勢突圍;

竟然止住了酷派擴張的勢頭,這讓公司非常忌憚。

為此,郭德英再次出面,于 2015 年與網安公司 360 合作,成立合資品牌“奇酷手機”,酷派占股 55%。

不過,郭教授在這次合作中犯了大忌,竟将大神品牌讓渡給 360。

産生的後果是:奇酷和大神兩個品牌的産品都被周鴻祎把持,自己倒成了“撒手掌櫃”。

事實證明,小米手機在網際網路方面無人能敵,周鴻祎後續節節敗退。

此刻,郭德英也沒辦法了,手裡一個“籌碼”都沒了。

是以,他偷偷将酷派 16% 的股權出給樂視的賈躍亭;

周鴻祎知道後勃然大怒,指責酷派違背了股權合約,要求其賠償;

郭德英最終将部分酷派股份賠給 360,後者的股權增加到 75%。

從此,酷派手機“名存實亡”......

而這一切都發生在 2015 年,可謂是:朝夕之間。

2016 年,郭德英似是“看透紅塵”,将酷派剩餘的股權都賣給了“賈老闆”,至此酷派徹底易主;

2017 年,樂視背上巨額債務,賈老闆光速“潤”到美國,酷派股權不了了之;

2018 年,周鴻祎與雷軍“對峙”數年後,承認了自己的失敗,最終解散手機團隊退場。

酷派還能回歸?

2017 年,樂視員工“跑路”後,酷派老員工“蔣超”接下酷派的爛攤子。

他積極拉攏投資,又在海外低端市場積蓄力量,網傳酷派最後積累了 20 億資本回歸。

但資本方很強勢,高價購買了過半股權,掌舵人也是以換成了房地産行業的陳家俊。

2021年,酷派重新回歸國内市場,但上市的機器都是聯發科 G85、天玑 900 等低端手機。

後來,2023 年酷派又宣布再次回歸,機器依然是“老古董”,甚至又幹起“功能機”的生意。

陳家俊自知手機業務已經沒有複蘇可能,在 2023 年下半年加碼數字貨币業務。

簡單來說就:放貸和挖礦。

截至 2024 年上半年,公司加密貨币業務收入、租金收入分别為 4124 萬港元、4340 萬港元,占公司收入的 16.3% 和 17.2%。

這應該也算是“起死回生”了吧?

今天,已經是 2025 年,酷派雖然再次盈利,獲得“複牌”上市的機會;

但是很遺憾,酷派不再賣手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