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藏得夠深啊!這些食物正在傷害孩子大腦,很多父母還在經常給娃吃

作者:隴南禮縣釋出

1

含酒精的零食

孩子不能喝酒是共識,因為酒精對孩子的傷害非常大——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影響大腦發育,嚴重的還會引發癫痫。

但對于一些“隐形酒精”,大家卻往往沒那麼重視。

  • 比如蛋黃派、巧克力派或者一些夾心蛋糕裡面都含有酒精;
  • 還有廖糟制品,比如酒釀小丸子、廖糟飲品等;
  • 含酒精的飲料,比如酸梅湯。

酸梅湯的配方包括烏梅,烏梅富含果酸、苯甲醛等化合物,經過蒸煮或酵母發酵後,會産生低濃度的酒精化合物。

  • 還有些水果,比如荔枝、龍眼、鳳梨、葡萄、蘋果。

因為糖分含量比較高,炎熱的條件下放久了,糖經過微生物發酵也會産生酒精。

這些零食雖然含量不高,但酒精這個東西吧,一滴也傷身。

之前總說“抛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但是,它對于酒精來說不!适!用!

是以,還是要多注意。

學會看配料表,水果不久放,吃新鮮的。

2

含咖啡因的零食

夏天哪個娃不想要一杯加冰的奶茶呢?大人也是啊。

但茶葉可是咖啡因的超級大戶,無論是奶茶、果茶,還是茶飲料,隻要是含茶,就會有咖啡因。

隻不過咖啡因的含量與茶的種類,以及茶的使用量都有關系。

還有一類孩子喜歡,但容易忽視的,就是抹茶制品也是含有咖啡因的。

《根據日本食品标準成分表》,每1g抹茶粉中含有咖啡因32mg。

除此之外,可樂和一些功能性飲料(比如紅*牛)也含有咖啡因。

娃如果攝入過量的咖啡因,會對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損傷,容易興奮,影響睡眠等。

雖然偶爾嘗試一兩口沒啥事,但長期頻繁攝入會有很大的健康風險。

關于孩子能攝入的量,國際上的建議并不一緻。

美國兒科學會比較嚴格,建議12歲以下的兒童不要攝入任何種類的咖啡因。

歐洲食品安全局建議:兒童咖啡因攝入量不應超過3mg\kg體重。

《中國居民膳食咖啡因攝入水準及風向評估》:18歲以下未成年人的咖啡因攝入量為2.5mg\kg。

總之就是,孩子小時候能不碰就别碰。

是以,大家給孩子挑選零食時,一定要多留意食品成分,看一下配料表,確定沒有酒精、咖啡因等兒童不友好成分。

2

影響大腦發育的零食

最近認識了一個新詞——糖油腦。

耶魯大學團隊研究發現,高糖、高脂的食物會潛移默化地迷惑大腦的獎賞回路,重塑大腦。

藏得夠深啊!這些食物正在傷害孩子大腦,很多父母還在經常給娃吃

《每天習慣性的攝入甜和高脂肪的零食,會控制人類的獎賞機制》

無論是甜,還是脂肪,這類食物一觸舌尖,味蕾就會向大腦的多個區域發送信号,大腦随之釋放多巴胺,産生一種強烈的愉悅感。

人類的大腦何其聰明啊?

很快就能學會如何滿足自己,知道最美味的食物位于何處,以及如何取得。

本來孩子無糖豆漿也能喝,但加了三分糖後覺得很好喝,然後慢慢習慣了三分糖,再到後來的七分糖,十分糖,最後糖越加越多,再也喝不了不加糖的豆漿。

為了追求更多愉悅,大腦會渴望更多,吃了還想吃,修改獎賞機制。

本來娃的餓,隻有生理性饑餓,但變糖油腦之後,就會附加一份享樂型饑餓——不吃就想,一吃就停不下來,不知不覺讓娃對這類食物産生依賴。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哪怕吃飽了也還能再來塊蛋糕;一天不來個小甜點就覺得心慌;兩天不喝奶茶就感覺苦了自己。

很多時候不是你多愛,而是大腦一直在下指令讓你不斷想着這些高油高糖的食物。

大腦就不知不覺間被這樣改變和重塑了。

這和毒品、賭博、遊戲成瘾的機制是類似的,就是讓神經産生适應行為,然後再不斷地加大你的欲望。

那麼,糖油混合物的零食都有啥?

很多人一聽糖油混合物就是高油脂、高糖的食物,其實也并不是太準确。

糖油混合物是指,高糖(包括澱粉等糖水化合物,可以在體内轉化為糖)、高脂肪和深加工。

比如:

孩子們都拒絕不了的小甜品、小餅幹、甜甜圈等糕點類;

國小生最愛的辣條和薯片、薯條、炸雞、膨化食品等;

還有年輕人的奶蓋奶茶、烤冷面、炸糕等;

我們都知道,高油高糖讓孩子更容易長胖,長期攝入還存在糖尿病,心腦血管的風險。

甚至造成神經功能的退化,影響大腦發育,讓孩子記憶力下降,變得越來越“笨”。

是以,盡量少主動提供這類糖油混合物,培養娃健康、清淡的飲食習慣。

更不要把這類食物當做獎勵:

  • 你要是馬上回家,就給你買個小蛋糕;
  • 放學認真寫作業,就讓你吃袋薯片。

避免“雪上加霜”增強獎勵機制這條神經回路,阻斷大腦糖油化之路。

3

傷牙齒的零食

都說現在的娃,5個裡面有3個都蛀牙。

DD幼稚園的同學,大部分的娃都多少有蛀牙,個别幾個娃牙齒都黑了。

很多媽媽說,平時也不怎麼吃糖啊,為什麼還是蛀牙了?

因為損害牙齒的,可不止糖!

還有很多日常的我們覺得沒關系的食物,也很傷牙。

美國牙醫協會(ADA)釋出了幾種損害牙齒的食物,除了糖之外,這幾種相信大家都沒想到。

1

酸性食物

比如檸檬水、橙汁、柑橘類水果等。

還有可樂、汽水等飲料。

天知道,C媽聽到柑橘時有多吃驚,連問我三遍是真的嗎?有科學依據嗎?這是她跟DD最愛的水果。

但沒辦法,事實就是牙齒經常接觸酸性食物,牙釉質很容易被腐蝕,也就更容易齲齒。

是以,适量吃,吃完記得讓孩子漱口。

至于飲料、果汁,哪怕是低糖的,裡面也有酸性物質,同樣會損害牙釉質。

建議少給孩子喝,如果孩子實在想喝點,比如DD和CC看見别人喝飲料也會想要。

我們一般會選能順便補充維生素或礦物質的營養快樂水。

2

容易附着在牙齒表面的零食

比如澱粉類,如薯片、蛋糕、甜品等;

比如太黏的,比如果脯、軟糖和各種果幹。

别看肉眼上牙齒表面很光滑,但其實在掃描電鏡下看,牙齒表面是坑坑窪窪的,很容易附着食物殘渣。

是以,越是精細的、黏膩的食物,越容易大量附着在牙齒上。

而且,這類食物在牙齒上停留的時間也會更長,對牙齒的損傷也就更大。

這點我最近深有體會,奶奶剛回老家那段時間,我跟C媽早起不想做飯,就去樓下甜品店買些蛋糕、甜點、甜甜圈,給CC當早飯。

我就發現,那段時間,倆娃牙齒上黃黃的牙垢明顯比以前多很多。

這類食物,偶爾作為甜點可以,盡量不做為早餐每日食用。

今天這篇呢,既不想大家太焦慮,也不想大家太無視。

一刀切肯定不現實,主要還是提個醒。

能不吃的不吃,能少吃的少吃,孩子的飲食習慣就藏在細微處。

我們父母作為把關人,多一絲覺察,多一分控制,就能給孩子一個更倍棒的身體、更良性的飲食習慣,何樂不為呢?

來源:百度囡囡公子

聲明: 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平台觀點。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小編,我們将及時處理,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