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寶寶總愛用食物“洗臉洗頭”?自主進食的秘密大公開

作者:宛爸育兒
為什麼寶寶總愛用食物“洗臉洗頭”?自主進食的秘密大公開

這兩天我們看到不少這樣吃飯的寶寶

為什麼寶寶總愛用食物“洗臉洗頭”?自主進食的秘密大公開

看這個餐桌也能想象出來現場有多麼的“慘烈”

還有這樣吃的:

為什麼寶寶總愛用食物“洗臉洗頭”?自主進食的秘密大公開

這樣的也不少見

為什麼寶寶總愛用食物“洗臉洗頭”?自主進食的秘密大公開

媽媽們對此也是有的無奈接受,有的是困惑

為什麼寶寶總愛用食物“洗臉洗頭”?自主進食的秘密大公開
為什麼寶寶總愛用食物“洗臉洗頭”?自主進食的秘密大公開
為什麼寶寶總愛用食物“洗臉洗頭”?自主進食的秘密大公開

其實寶寶用輔食“洗澡”、“洗頭”這種行為在輔食添加過程中是比較常見的,今天我們就深入地分析一下背後的原因,幫助媽媽們了解寶寶,讀懂寶寶這些行為背後的含義。

餐具的“秘密”

如果家長觀察過足夠量的樣本,會發現這樣一個規律:

使用餐盤的寶寶,盡管也會打翻餐盤,但總得來說用輔食“洗頭洗臉”的幾率要比用輔食碗的寶寶小得多。

上面示例的幾個寶寶無一例外都是使用的輔食碗。

為什麼呢?難道餐盤有魔法?

沒錯,餐盤和輔食碗比起來,确實有優勢。

優勢1、輔食碗太高,餐盤低

以某品牌産品為例,輔食碗的高度是9厘米

為什麼寶寶總愛用食物“洗臉洗頭”?自主進食的秘密大公開

同品牌餐盤的高度隻有3.5厘米

為什麼寶寶總愛用食物“洗臉洗頭”?自主進食的秘密大公開

不要小看這樣的高度差,在六七個月寶寶的眼裡,就是平原與高山的差別。

媽媽們都知道小寶寶出生後都是“近視眼”,視力發育是随着年齡的增長而逐漸發育

為什麼寶寶總愛用食物“洗臉洗頭”?自主進食的秘密大公開
為什麼寶寶總愛用食物“洗臉洗頭”?自主進食的秘密大公開
為什麼寶寶總愛用食物“洗臉洗頭”?自主進食的秘密大公開

從上面的圖檔可以看出,6個月的寶寶視野範圍是很有限的,隻能看清楚近處的物體。即使到了8個月,也遠不了多少。

是以餐桌上距離寶寶比較遠的食物,寶寶可能就看不清楚,總想抓過來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

輔食碗有深度,而且放滿了食物,于是成功激發了寶寶的好奇心要一探究竟,就像兒歌裡的“在小小的花園裡面挖呀挖呀挖”。

為什麼寶寶總愛用食物“洗臉洗頭”?自主進食的秘密大公開

比如這張圖檔就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寶寶的視線一直緊盯着碗底,把食物全部挖出來看看下面是什麼。

再比如下面這個寶寶,把輔食碗打翻,食物全部灑到餐桌上後,心滿意足地抓食物,不再去看輔食碗。

為什麼寶寶總愛用食物“洗臉洗頭”?自主進食的秘密大公開

難道讓寶寶使用餐盤就不會打翻餐盤了嗎?

雖然寶寶在添加輔食過程中都會經曆“掀餐盤”這個過程,但和使用輔食碗比起來,寶寶打翻餐盤,把食物灑落在餐桌上的幾率是大大降低的。

為什麼寶寶總愛用食物“洗臉洗頭”?自主進食的秘密大公開

比如上面這張圖能看出餐盤因為有分格區分,不同的食物放在不同的格子裡,寶寶看到時一眼能看到底,每個格子裡是什麼食物一目了然。寶寶已經知道了餐盤的深度,知道了這些食物下面沒有其他食物,自然不會去把食物挖出來了。

食物的秘密

除了上面提到輔食碗和餐盤的不同會讓寶寶采取不同的行動,家長提供的食物也會對寶寶決定是否要用食物“洗澡洗頭”有不同的影響。

如果媽媽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網絡上分享的寶寶用食物“洗澡洗頭”的圖檔和視訊中,多數食物都是細膩的,水分多的糊狀食物。

這樣的食物像不像沙子?

大家都知道小寶寶是非常喜歡玩水、玩沙子的。潮濕的沙子可塑性非常強,小寶寶通過挖、埋、鏟的動作,用手抓,簡單的重複,得到來自父母的肯定。抓起沙子感受沙粒從指縫流走的樂趣,能滿足孩子通過觸覺認知事物的需求,而有時從沙坑裡挖出各種樹葉、果實、小石子、瓶蓋等,這種快樂隻有小孩子最能體會。

是以在吃飯時,面前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深碗,裡面裝滿了和沙子類似的食物,比沙子有更多的水分,寶寶怎麼會不玩一玩、抓一抓呢?

我們經常反複強調不要給寶寶吃“一碗燴”的食物,如果你還沒有看過,快打開下面這篇文章看一看

米粉+蔬菜泥肉泥長期吃,有什麼不對?

這樣的食物不僅僅是容易讓寶寶把餐桌變成“遊樂場”,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寶寶從稀到稠、從細到粗過渡,不利于寶寶從吞咽到咀嚼過渡。

為什麼寶寶總愛用食物“洗臉洗頭”?自主進食的秘密大公開

深碗+稀糊狀食物,這樣的組合搭配出現在寶寶面前,就仿佛是出現了一個小小的水坑,有“水”有“沙子”,寶寶的第一反應一定是用手抓一抓、捏一捏,反複嘗試發現抓不起來,于是面前的這些東西和洗澡時無法握住抓到的東西(水)是同類。洗澡時媽媽是怎麼做的呢?把水灑到身上、頭上,揉一揉,搓一搓。是以能看到寶寶抓起食物往頭上抹、往身上抹,就是在模仿家長給自己洗澡時的動作。

家長的本意是讓寶寶開始嘗試自主進餐,結果餐桌變成了寶寶的遊樂場。家長不了解背後的原因,簡單地認為是孩子目前還不适合培養自主進餐的能力,這樣的了解方向就偏了。

為什麼寶寶總愛用食物“洗臉洗頭”?自主進食的秘密大公開

比如下面是我們的學員制作的7月齡寶寶一餐輔食,

為什麼寶寶總愛用食物“洗臉洗頭”?自主進食的秘密大公開

可以看出已經不再是稀糊狀的食物。使用餐盤,主格裡放主食米粉,另外兩個小格子放菜品,這樣擺放寶寶一眼就能看清楚每個格子裡是什麼食物,就沒必要挖出來看。而且從稀到稠過渡好了,這樣的食物寶寶自己能捏起來,也可以使用勺子嘗試舀取,不會糊得滿手都是,即使灑落,也是團狀塊狀,不會讓寶寶聯想到水和沙子,把這些菜品和食物當成水和沙子來玩。

簡單總結一下,寶寶用食物“洗澡洗頭”的原因之一是家長提供了水分大、攪打細膩的糊狀食物,讓寶寶把食物和沙子、水聯系起來,把食物當成沙子來玩或者把食物當成水,模仿家長給自己洗澡的動作。是以家長要做好輔食從稀到稠過渡,從細到粗過渡,給寶寶提供合适的食物。

喂養的細節有秘訣

我們發現幾乎90%的家長對自主進餐的了解是“完全不依賴家長輔助,全程是寶寶自己吃完一餐”。執行起來就是前一天還在喂寶寶吃輔食,第二天就撒手不管了,完全讓寶寶自己吃,中間一點兒過渡都沒有。

這樣做就像昨天孩子還在學習1+1,今天就給他10道乘法題,要求孩子不僅要會做,而且要全對。

可能嗎?當然不可能了。

有媽媽肯定要犯嘀咕了,有這麼難嗎?我已經喂他吃輔食吃了好久了呀,看也該看會了吧?

有這種想法的家長不是少數。

我們給寶寶添加輔食的過程不僅僅是添加各種食材,排除易緻敏食材這麼簡單,還有讓寶寶建立最初的味覺基礎,學習和熟練掌握如何處理各種食物的方法和技巧。現在很多家長對添加食材非常重視,但忽視了讓寶寶學習如何進食以及掌握各類食物的進食技巧。

如何讓寶寶學習吃飯的技巧呢?幾個月的寶寶根本聽不懂大人講話啊。

這就需要家長通過提供合适的食物+正确的喂養行為來引導寶寶認知各類食物,體驗不同質地的食物在口腔内咀嚼、吞咽的感受。

想做到這一點,合适的食物非常重要,從細到粗、從稀到稠過渡是很重要的原則。

而正确的喂養行為,不僅包括給寶寶提供合适的餐具、家長用正确的姿勢喂飯,還包括布置出安靜無打擾的就餐環境以及寶寶吃輔食過程中各種動作、行為、表情家長都要正确應對等等。

比如讓寶寶學習自主進餐,不能像家長所想的直接撒手不管就行了。

想讓寶寶學會自主進餐,首先得讓寶寶意識到“吃飯”這件事兒。如果家長能每天盡量在固定時間安排吃輔食,而且寶寶的作息規律,那麼寶寶很快能意識到肚子餓了,看到媽媽準備好餐椅、餐盤和餐具就是要開飯了。

然後還要讓寶寶了解餐具的用途。

不少家長為了讓寶寶吃飯過程中保持幹淨,減少勞動量,從寶寶開始吃輔食就沒有給寶寶輔食勺,而是自己一口一口喂飯。

寶寶從來沒有使用過勺子,怎麼能掌握正确使用勺子的方法呢?這就好比坐在司機旁邊看他開車,看了兩個月之後,司機說“來,車給你,開吧!”肯定不行啊,看和做是不同的。

是以想讓寶寶使用餐具,要先讓寶寶有餐具才行。寶寶吃飯時手裡有勺子了,他會通過各種姿勢拿勺子,啃一啃咬一咬來學習勺子是什麼,怎麼用。這個過程有的寶寶很快,有的很慢,希望讓幾個月的寶寶每天吃輔食的半個小時快速掌握如何使用餐具是不現實的,這個時間可能會持續一個月,兩個月甚至三個月。

寶寶有了餐具,怎麼讓他學會用勺子舀取食物呢?

不少家長是這樣:

為什麼寶寶總愛用食物“洗臉洗頭”?自主進食的秘密大公開

還有這樣的

為什麼寶寶總愛用食物“洗臉洗頭”?自主進食的秘密大公開

家長認為這樣能教會孩子使用勺子,但實際上恰恰相反。

起初寶寶有使用勺子的欲望,但自己使用勺子發力和手、手腕、小臂被别人控制着發力是不同的。當人體被鉗制後本能地想掙脫出來,即使自己不想反抗,身體也會出于本能地用力試圖掙脫。是以家長如圖所示用手控制寶寶的手教他學習舀取食物,如何把食物送到嘴裡,寶寶是無法體會和感受如何正确發力的,反而有可能會為了掙脫家長的束縛哭鬧。

是以網絡上一些所謂的“手把手教學”、“肌肉記憶法”都是出于家長一廂情願的想象罷了,對寶寶學習如何使用餐具毫無益處。

隻要家長堅持在吃飯時給寶寶提供合适的餐具,并鼓勵寶寶不斷從嘗試、體驗,寶寶在對家長的動作有了充分的觀察、模仿,手部力量、手眼腦協調能力慢慢增強,在某一刻總是能學會用勺子舀取食物并送進自己的嘴裡的。

那麼自主進餐是不是就完全靠寶寶自己吃完一餐呢?可以這麼說,讓寶寶自己吃完一餐是我們的終極目标,但想實作這個終極目标要分為幾步走:

第一步:家長喂完一餐。

第二步:家長輔助喂三分之二,寶寶自己嘗試吃三分之一

第三步:家長輔助喂三分之一,寶寶自己嘗試吃三分之二

第三步:寶寶自己吃完一餐。

是以并不是如媽媽們所想的,讓寶寶學會自主進餐就是給寶寶一份輔食,一個輔食勺,寶寶馬上就能吃得又快又好,而是要一步一步,讓寶寶從基礎學起,家長要有耐心更要細心陪伴和引導才行。

早日讓寶寶學會自主進餐是每個媽媽的心願,想讓寶寶每一步都走得穩走得紮實,輔食添加的基礎必不可少。

添加輔食不僅要為寶寶安排合理的食材添加順序,更要根據寶寶發育的個性化特點,在恰當的時間提供合适的食物,幫助寶寶“輔食更新”、“學習吃飯技巧能力更新”。

我們的小月齡輔食添加課程由專業的營養師、育嬰師宛甯老師,根據十年的教學經驗和家長回報設計,課程安排合理,内容實用可操性強,不僅重視寶寶不同月齡的發育特點,更重視每個寶寶學習能力不同,吞咽-咀嚼過渡進度不同、進餐能力水準不同的差異化,為每個寶寶和家庭提供個性化的建議和指導,家長隻需要照着做就一次做對,不走彎路不踩坑。

現在購買課程随課附贈同步線上喂養指導服務和線上答疑服務,讓家長有疑問随時問,有解答有回應,讓爸爸媽媽在制作輔食、添加輔食、喂養和護理寶寶過程中不迷茫,有方向。

現在我們為前來咨詢的家長免費提供一次喂養評估服務,幫助家長快速了解寶寶目前輔食添加處在哪個階段,哪些方面還需要調整,解答家長喂養過程中的疑問。如果需要評估服務,可以私信我們備注“評估”即可。

想輕輕松松給寶寶添加輔食嗎?

想得到專業的輔導和支援嗎?

想讓寶寶吃得好學得快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