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人的一口七彩魚生,隻為讨得好意頭

2月12日下午1點,由于疫情爆發,維多利亞州政府于.m 23:59突然宣布對大維多利亞地區進行為期五天的"緊急封鎖"。有的朋友曾說過"累了、累了、沒完沒了"的時間,但在我心裡卻暗暗慶,我們碰巧及時趕上了"封鎖"吃"生的五顔六色的魚"。

事情是這樣的:台灣的一位前鄰居邀請我和其他一些朋友去馬來西亞的一家餐館吃魚,慶祝中國新年。我欣然接受了邀請,但說到"生魚",首先跳到腦海裡的就是我在潮州吃過的正式池塘魚。

在朋友的指導下,我們去了路邊的小禮堂,但路邊早已擠滿了人等着。在隻有3平方米的廚房裡,兩位主人忙得不可開交,一條清理草魚,熟練而快速地切成一塊近乎透明的薄片,然後有序地放在竹子上,這樣魚片可以通風透氣,也很好的吸收了魚體内多餘的水分。

華人的一口七彩魚生,隻為讨得好意頭

我在潮州吃的魚。圖檔/安

餐桌後,用筷子小心翼翼地輕輕夾緊,魚片之間有一些微微粘稠,配菜、醬汁混合後食用後即可。雖然這些年來,我記得那美妙的味道,魚的柔軟細膩,但又不失硬澀的味道,再加上醬汁、配菜,魚的味道更加濃郁。

圖畫是畫的,但鄰居打斷了我的記憶,告訴我這條魚不是生的魚,我們吃的春節其實和今天的廣東生魚沒什麼關系,它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流行的一道新年傳統菜肴。

原來這種"五顔六色的魚"又稱"撈起來",傳統上,是元旦七天必吃的菜,因為新年七天被老派廣東人認為是"人節"——女婿在前六天創造動物等世界,而隻有第七天才能創造人。廣東沿海的漁民在人民節慶祝豐收。

這一傳統最早是由來自廣東省江門地區的移民帶到馬來西亞的,最早的"生魚"的原型也與今天大不相同,最早隻是路邊的粥店會賣魚配胡蘿蔔絲、櫻桃蘿蔔作為粥飲料,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添加油、醋、糖等香料。這樣,還是有不少潮魚的影子。

在目前的形式中,有兩種主流說法:一種是1940年代的馬來西亞,一家餐廳推出了一種名為"岡谷魚面"的菜肴,經過創新和改進,發展了現在的"五顔六色的魚",另一種是1960年代的新加坡,四位廚師創造了增加餐廳的收入。除了這道菜的基本白黃外,還加入了生菜絲、芹菜絲、酸梅醬和橙汁的金黃色醬汁,使這道菜看起來色彩缤紛,充滿了新年的喜悅。

華人的一口七彩魚生,隻為讨得好意頭

農曆新年期間,南陽的餐館将開始推廣這道菜。資訊圖

這道菜的初衷也是為了讓來年做生意的廣東人有個好頭,能好運,發财。就這樣,這道被賦予了"非凡"意味的菜,逐漸成為南洋地區農曆新年必吃的菜品。

我和一位朋友去了墨爾本西北部弗萊明頓的一家馬來人擁有的餐館,聚在一起。雖然嚴格來說,這道菜不應該吃到新年的第七天,但現在,從29号年到年初,餐廳都會上菜。但是,由于提前準備,是以這道菜仍然需要提前預訂。

華人的一口七彩魚生,隻為讨得好意頭

老闆已經為我們安排好了。圖檔/安

因為是"城市"前的最後一晚,餐廳早已坐滿了座位,我們樂于享受最後的"自由"時光。我們坐下後,老闆很快就把剛剛制作的五顔六色的魚端了過來。

它用不同顔色的成分研磨,并覆寫着一層厚厚的生魚片。我仔細數了一下,隻有七種顔色。當魚出現時,有一碗主人自己的醬汁和兩袋"胡椒粉"和"肉桂粉"以及一袋像叉子一樣油炸的袋子。

老闆熱情地帶領我們走過了整個"接機"儀式:

首先,我們要送對方祝福,祝大家興旺發達,萬事如意,一帆風順,這些吉祥的話能說得更多,在快樂祥和的氣氛中開啟晚宴;

第二步,老闆給我們解釋這些菜的成分含義;

最重要的是魚的主體性,可以用鲭魚也可以用鲑魚,預示着年複一年;

接下來,老闆打開袋子,在盤子上撒上胡椒和肉桂粉,意思是"寶藏";

然後在倒入調好的酸梅子醬,預示着新的一年大家都會甜甜甜蜜;

各種配菜也有其含義:

胡蘿蔔絲因為是橙色,是以取諧音,意為"紅雲頭";

散落在一角破碎的葡萄柚,預示着好運和吉祥;

青炒面,是永遠保佑大家的青春;

白炒面預示着新的一年,在職場或經營上都比較順利,對于"步步高升"的含義;

一些花生被添加,是"金銀滿屋";

老闆終于打開了金質三角形配料的袋子,均勻地撒在所有配料之上,即"金無處不在"。

華人的一口七彩魚生,隻為讨得好意頭

朋友們已經準備好"撿起"了。圖檔/安

儀式結束後,最後是我們默默地在心裡許下美好的新年願望,連同筷子迅速"撈起來"七次,同時釣魚還用粵語大聲說:"拿起(Lo Hei),拿起(Lo Hei),吹水起來。"

老闆也沒忘給我們加油,歡呼道:"釣魚越高,明年賺的還多啊!"

于是我們六個人走進鄉下,仿佛在大喊大叫,而盤子卻高高舉起,最後是三個響亮的"頭發!"頭發!毛!"作為整個釣魚高潮的結束。

華人的一口七彩魚生,隻為讨得好意頭

一定要弄得亂七八糟,才能成為真正的漁風水。圖檔/安

儀式結束後,我們終于可以坐下來,把掉在桌子外面的菜收拾幹淨,開始品嘗這五顔六色的魚生的魚,魚生吃混合醬汁,各種蔬菜和油炸食品,放在一起,甜甜又甜,又軟又酥脆。

華人的一口七彩魚生,隻為讨得好意頭

新加坡人比我們更擅長"釣魚"。資訊圖

随後,我們點的其他菜也都上來了,我們邊吃邊聊天,吃到最後的時間,老闆來給我們點新年問候,我問最近生意怎麼樣,她搖了搖頭,眼睛有點昏暗,歎了口氣說:"原來很多中國點的生魚這道菜, 我們也準備了足夠的食材,想在新的一年裡把生意做得更好。沒想到突如其來的"封鎖令"打亂了這一切,食材不等人,再加上五公裡的行車限制,讓很多已經訂了座位的食客不得不取消訂單。我仍然想知道如何在封鎖後的五天内"消化"我為新年提前購買的成分。"

這裡,氣氛有點寂寞,大家想起了去年的經曆,有一點無奈和苦澀。這時,老闆的臉色沉重,滿臉笑容,忙着起身迎接另一桌剛到的熟人。也許這就是墨爾本餐飲業在疫情爆發中的生存法則:盡量做到最好,擔心明天。

責任編輯:錢承熙

校對:夢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