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吃淡水魚生32年 醫生從他體内掏出1包“瓜子仁”

作者:光明網

說起魚生,很多朋友對它又愛又恨,因為鮮甜爽口美味的誘惑難以抵擋,但其中的風險又不可忽視。是以,講究的吃貨們,會給淡水魚生配上蘸料、小酒一起享用,可是,這樣真的就安全無憂了嗎?

最近,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外科,收治了一名嚴重寄生蟲感染的患者。醫生在他的膽管中,發現了大量肝吸蟲,其中體型較大的堪比瓜子仁兒。經手術取出活體之後,患者體内還有死蟲不斷通過引流管排出。

記者了解到,這位患者有着32年頻繁享用淡水魚生的“資曆”,可是,小酒配美食的絕招,并沒能讓他躲過一劫。

吃淡水魚生32年 醫生從他體内掏出1包“瓜子仁”

患者賈先生稱:“我以為一口魚生一口酒,就可以把蟲殺死了。如果有什麼不适,就懷疑,哎,肚子不舒服一點而已。”

醫生告訴記者,肝吸蟲是一種寄生蟲,學名“華支睾吸蟲”,它們通常依附于淡水魚、蝦身上。相關産品如果沒有經過高溫烹饪,食用者往往容易感染上肝吸蟲病。以往醫院接診的相關病例中,患者大多有着食用淡水魚生、醉蝦等菜肴的習慣,他們信奉的配酒、泡醋等“偏方”,也被證明是無效的。

吃淡水魚生32年 醫生從他體内掏出1包“瓜子仁”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外科主任彭濤解釋:“生魚的話,如果是90度高溫烹饪,必須達到10秒以上,才有可能去殺滅寄生在淡水魚魚肉當中的毛蚴 。一般的這種高度酒的浸泡和陳醋的浸泡,是不可能殺滅這個寄生蟲的。”

吃淡水魚生32年 醫生從他體内掏出1包“瓜子仁”

廣西成肝吸蟲病高發區 食用淡水魚生需謹慎

吃淡水魚生32年 醫生從他體内掏出1包“瓜子仁”

食用淡水魚生,是肝吸蟲傳播的最常見途徑。流調資料顯示,肝吸蟲病在國内呈現出一南一北兩個流行區。南方以兩廣為主,北方則多見于黑龍江和吉林。截止2019年,廣西已有60個縣(市、區)發現肝吸蟲病流行或存在,全區感染人數為300至500萬人,位居全國第二。相關患者早期難以察覺明顯不适,但長期感染後,他們的膽管可能局限性擴張,進而引發多種疾病,如膽結石、膽管炎等。重症患者還會出現膽管癌、肝硬化、肝癌等。兒童感染之後,身體正常發育會受到影響,甚至可能面臨侏儒症地侵襲。

專家提醒,給淡水魚類等食材充分加熱,不僅能殺死肝吸蟲,還能殺滅病菌和其他種類的寄生蟲。愛吃淡水魚生的朋友,最好随時留意身體健康狀态。每隔1或3年,可定期到醫院接受專項檢查,一旦确認感染,必須及時進行治療。

(素材來源:廣西新聞頻道 記者:袁木 淩林 藍飛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來源: 看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