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圖檔蠕蟲創意
盡管消費者服務費成本高昂,投訴甚至反對,全聚德服務費堅持收費20年。不過,前幾天全聚德突然宣布,所有店廳不再收取服務費,除了整體價格從10%到15%不等。
一直有點高的全聚德,為什麼取消服務費?資料顯示,全聚德已經連續三年業績持續下滑,今年在疫情沖擊下,其業績更是雪上加霜。對此,全聚德總經理周豔龍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直言不諱地說,"企業确實已經到了不改的地步,我們不能成為消費者的敵人。"
不過,業内人士表示,今年疫情對餐飲業産生了巨大影響,全聚德想要翻身,還需要付出更多,包括從提質、服務突破,行業還需要進一步轉型,這是整個餐飲業目前亟待破解的問題。
服務費導緻全聚德屢次差評
近日,156歲的全聚德突然宣布改變。變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所有店廳不再收取服務費;這一調整也很快引發了激烈的争論。
全聚德已經收取服務費20多年了。過去,消費者要全聚德吃飯,需要支付10%~15%的服務費。新政後,除某些特殊情況外,所有店廳将不再收取服務費。
服務費給全聚德帶來了不少利潤,也讓全聚德名聲。全聚德在網際網路上的許多差評都是由于服務費。"收取服務費卻不服務","服務費收費标準和依據是什麼",網友對全聚德不斷質疑。
2019年12月3日,周豔龍接任全聚德總經理一職,看上大量網友的負面報道和評論。他發現服務費的比例相當高。此後,周豔龍一直在考慮取消服務費。
然而,在他不做決定的情況下,新的皇冠爆發突然爆發。今年一季度,全聚德營收約1.8億元,同比下降55.03%,營業利潤9448.9萬元,同比下降598.02%,淨利潤8850.1萬元,同比下降931.66%。由于開業延遲,全聚德的部分門店甚至需要依靠外賣業務支援。此時,周豔龍提出從3月起取消服務費。
但取消服務費并不容易。全聚德集團一位店長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取消服務費至少會損失4000萬元,是以這個決定一開始也是有争議的,畢竟現金流是集團評價門店的主要名額;
對此,周豔龍向《中國新聞周刊》解釋道,"餐飲是A×B-C,A是人均消費,B是客流量,C是收入。首先要關注客流的流量,隻讓更多的消費者回來體驗,可能會有收入,這個時候要放棄一些東西。"
這一決定确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從5月開始,全聚德門店的客流量直線回升,雖然受6月份疫情複發的影響,檢測效果中斷,但增強了周彥龍的信心。
在周豔龍看來,疫情過後,如果企業隻是硬性複蘇,被動複蘇,繼續追求人均消費過高,将進一步透支品牌紅利。"我們要調動消費者的良好感情,消費者不能來我們這裡吃飯,但我們不能成為消費者的敵人,沒有人願意以罵人的名義做生意。
更多管理機制問題有待澄清
凍三英尺不是一天的寒冷。
近年來,全聚德的經營業績持續下滑。2017年至2019年,全聚德全年營業收入分别約為18.61億元、17.77億元和15.66億元,對應歸屬淨利潤分别為1.36億元、730.22億元和4462.79萬元。
僅僅依靠取消服務費顯然不足以讓全聚德拯救消費者和潮流。
北京市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表示,全聚德一直在根據北京頂級烤鴨的餐飲水準進行定價。然而,從這些年的營運管理來看,消費者口碑并不理想,是以适度的價格回報是必要的,也是為了顯示改革的誠意。但是,最根本的是提高品質和服務,提高營運和品質管理能力。
長期以來,全聚德是一家上市公司,但管理機制決策周期長、管理鍊條不完善等。全聚德集團員工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由于集團對以下門店的控制力較弱,造成問題,但無法及時解決。
全聚德逐漸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今年疫情爆發後,全聚德上網外賣業務。周豔龍和集團的營運人員開車到各家店裡匿名點餐,然後都帶回來給集團進行統一的産品評估。其中一道菜在顔色風味的各個方面都不符合集團的要求。一向善良善良的周豔龍,生了一堆難得的火,直接把盤子倒置在桌子上,大聲問道:這道菜怎麼能賣給消費者呢?之後,店面相關負責人也接受了周豔龍的采訪。
這名從業人員說,他的部門負責監督這家商店。"名義上,我們代表集團監督商店,但在一個層面上,我們低于店主,我們指出了商店想聽,不想聽的問題,最多是罰款。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周豔龍等管理層最終決定在年度店面考核的基礎上增加月度考核,并大大增加考核次元,如人效、外賣滿意度等。如果商店繼續達不到标準,負責人将被調整。"今年出現了商店上司者的重新洗牌。這名從業人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據悉,未來門店的考核次元會繼續增加,比如員工流動率。
"原來門店是缺人上伸出援手給集團的,以後就不能這樣了,我們想查一下為什麼門店不能留住人,"周豔龍說,經營管理能力是産品和服務的保障,也是我們的短闆,全聚德也需要改進。
全聚德轉型亟待加快
由于業績持續下滑,全聚德近日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年度報告調研函。全聚德在回信中承認了這個問題。"在内部,全聚德的産品和服務落後于市場需求,尤其是年輕客戶的消費認知。從外部看,餐飲業型更加多元化、差異化,全聚德的經營模式和産品類型單一,客流呈現持續下行趨勢。"
目前,食品飲料市場需求的快速變化是持續的,特别是随着疫情的爆發,這種變化更加激烈,企業的考驗也更大。
為此,今年4月,全聚德将旗下北京和平店樓層作為試驗場,開始設計改造,這是一個近600平方米的展廳,将打造成為全新的中國小商戶型,預計9月中旬釋出。它針對年輕一代的消費者,全聚德希望在飲食、自畫像、溝通等方面滿足他們的需求。
近年來,向小企業模式突圍過渡,在餐飲領域頻頻被作為參考。在此之前,東來順推出了"豫局",小南國推出了"南館",大東推出了"小董"。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不小,少數項目必定受歡迎。
賴陽表示,在火爆小企業的背後,不是盲目追趕潮流,而是要跟上消費者核心需求的變化。全聚德需要創新其商業模式,例如投資集中加工技術的研發,以及篩選和改變主菜組合以适應變化。
然而,主營業務的轉型并非易事。對于全聚德來說,這種轉型需要一些時間去嘗試和錯誤,才能逐漸适應市場的需求,在短期内,新的商業模式顯然難以彌補業績差距的大幅下降。
對此,全聚德的考慮是,食品行業能否彌補差距。在回應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詢問時,全聚德表示,将加快食品行業的發展,形成"食品企業與食品行業"的兩輪驅動,共同支撐品牌發展格局。目前,其食品加工業務正在推廣中,主要用于鴨毛坯等食品的生産和銷售。
賴陽表示,全聚德可以通過食品行業增加利潤點,但需要避開食品行業的傳統路徑。許多老牌已經涉足食品加工業,但往往采用高溫加工技術來獲得較長的保存期限。但這類産品通常味道失重很嚴重,口碑不好,是以有很多翻車的情況。全聚德需要研究消費者的需求,結合新的食品加工技術,如冷鍊技術,開發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産品。
有專家還指出,全聚德的食品業務最終是立足于餐飲業務的,其核心價值仍然是烤鴨餐飲,是以提升其烤鴨餐飲品牌價值和影響力,提高餐飲服務能力還是第一要務,否則舍本将結束或得不到回報,全聚德需要加快轉型和推廣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