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暑假回國,頻頻遭遇文化沖突,我是如何解決的?

暑假回國,頻頻遭遇文化沖突,我是如何解決的?

本文看點:

一轉眼已經有五年沒回過國。今年年初剛過完年,就迫不及待地買好了暑假回國的機票,興緻勃勃給孩子畫了三個月回中國如何吃香喝辣遊山玩水的大餅。誰料想回國不到兩周,我和孩子就相繼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症狀。

這個症狀,并非生理上的“不服”,而是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上的文化“不服”,也就是常說的文化沖突。細細分解起來,這些沖突并非隻存在于海外華人家庭,也廣泛存在于國内家庭,隻不過改頭換面被包裹在了城鄉文化沖突和代際文化沖突這些名詞之下而已。

這些沖突背後的動力學是怎樣的?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去面對和解決?本文将就這些問題進行一些粗淺的探讨。

一、 症狀初現

孩子上次回國才一歲半,沒有什麼機會體驗“文化沖突”。今年回國的時候剛過六歲,正是自我意識飛速膨脹的年齡段。雖然心裡也做了一些準備,并不曾期待過回國的生活會是一派承歡膝下其樂融融的景象,但也沒有預料到沖突會發生得如此頻繁、又如此激烈。随便舉幾個例子。

沖突一

參加家庭聚會宴席。孩子磨磨唧唧不願意上桌,因為這種宴席上的菜她大部分都不能吃(坐标四川,大部分菜都帶辣味),少數不辣的她也不習慣吃。這個時候,先是幾位親戚長輩輪流規勸:“要懂禮貌”、“不能挑食”,一番勸說下來孩子情緒已經非常緊繃了。接下來是全家一起舉杯慶賀環節,孩子鬧性子不願意舉杯,又是一番輪流規勸。等大家都舉完杯坐下來,孩子徹底崩潰爆發:“我都還沒有舉杯,你們都喝完了!” 然後陷入哭鬧。

沖突二

孩子在表親家跟幾個表姐表妹一起玩。需要用到一些剪刀白紙之類的道具,孩子就去找表親家的大人。大人堅持要孩子用正确的稱呼叫她才能給東西,孩子不肯叫。一開始估計是不知道應該怎麼叫,大人就教了她一遍應該怎麼稱呼,但孩子還是不肯叫。如此僵持了幾分鐘,孩子就放棄走開了。後面的兩個小時一直到離開,孩子興緻都不高,而且情緒明顯處于一種易激發的暴躁狀态,不過總算控制住了沒有發作出來。

沖突三

和表妹一起玩,一個東西掉到地上,孩子說:“我自己來撿”。表妹卻直接撿了起來。孩子不知道怎麼的突然犟脾氣上來了,又說了一遍:“我說了我自己來撿”,然後把東西扔了回去,沒想到表妹又撿了起來。這下兩個人就陷入了僵局,一個非要重新扔了自己重新撿過,一個非要幫忙撿起來。幾個回合下來,雙雙崩潰。

暑假回國,頻頻遭遇文化沖突,我是如何解決的?

二、 “病”因探尋

這些大大小小的沖突,一開始大家都當作是環境陌生不太習慣,我也沒有太放在心上。但兩周過去了,不但沒有好轉,孩子反而脾氣越來越暴躁,沖突也越來越頻繁。我這才意識到可能需要采取一些幹預措施了。

要進行幹預,就需要先搞明白在孩子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沖突的内在動因到底是什麼?

1

第一層探尋

首先我想到的是孩子可能對國内“人太多”這種環境不适應。人多并不是指絕對意義上的人多,比如走在大街上、去任何景點、吃飯逛街等等所有的活動場所都是滿滿的人。雖然這也是事實,但這些陌生人對孩子的影響并不大。真正影響到她的,是日常生活的空間裡突然擠進來了太多的人。

在孩子的成長經曆中,一直都是三個人的小家庭。就算經常跟朋友約着玩,“玩耍”和“生活”這兩個空間也是分開的。而回到國内,“生活”的邊界突然模糊了。在各種親戚長輩家中遊走拜訪,走到哪裡都有數不清的表親陪伴,更糟糕的是常常需要在親戚家落腳一兩天,導緻個人空間被嚴重入侵。

曾經有一次沖突很能表現孩子的這種“被入侵感”。

在回爺爺奶奶家的路上,孩子問奶奶:“我們是要去你的家嗎?”

奶奶說:“是爺爺奶奶的家,也是你爸爸媽媽的家,也是你的家。”

孩子卻不依:“那不是我的家,我的家在美國。”

奶奶一直想說服孩子這也是她的家,孩子始終不承認,最後靠我轉移話題收場。

可見對孩子來說,她的生活空間不僅被那麼多突然出現卻素未謀面的親戚塞得滿滿的,而且還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立足之地”。這種生活空間和心理空間上的雙重壓縮,也許是造成她屢屢出現情緒失控的一個原因。

暑假回國,頻頻遭遇文化沖突,我是如何解決的?

2

第二層探索

沿着這個思路,我開始有意識地減少她需要參加的多人聚會場合,也盡量降低走親訪友的頻率,還時不時安排一場母女單獨出門遊玩。在我單獨帶她出門的時候,孩子的情緒的确要好很多,兩個人的相處也很輕松,跟在美國時的日常模式很接近。

孩子也跟我表達過好幾次:“我不喜歡中國那麼多人,他們都來煩我。”

我就抓住機會問她:“你為什麼覺得他們在煩你?”

孩子就說:“他們每件事情總是要跟我說好多遍,我都知道了還一直說。還有的時候我明明說了不需要幫忙,他們總是來幫我。”

我回想了一下,孩子說的這些場景确實經常出現。

第一種情況是一些生活習慣上的問題。比如孩子在家裡不喜歡穿拖鞋、随地坐地闆、吃飯不捧碗、喜歡喝冰水等等,這些是我和孩子爸爸平時基本上不會在意的問題;也有些是我贊同需要注意一下、但也并不是值得過度強調的問題,比如吃飯磨蹭、不主動叫人、說話有時候沒大沒小(比如說“外婆你的肚子好大,可以玩生寶寶遊戲”)。但在不少長輩的眼裡,這些都是需要反反複複糾正的問題,這就讓孩子覺得在“煩”她。

第二種情況稍微要複雜一點。我家孩子生性是一個自尊心比較強的人,也可以說是極度好面子。在她做一件事情遭到挫敗的時候,一大禁忌就是随便上去幫她,十有八九會引發她情緒上的強烈對抗。家裡的親友長輩一來不了解她這個特點,二來長輩确實也容易有大包大攬的習慣。比如孩子在拼樂高的時候遇到麻煩,我會靜靜等她來主動求助,長輩可能就忍不住要主動上前幫忙。而這一幫忙,往往就是踩爆一顆地雷。

于是經過更深入一層的分析,發現在“人太多”、“生活空間和心理空間被壓縮”的淺層原因下,可以挖掘出兩個更清晰的深層原因:1. 繁瑣的規矩太多讓孩子覺得拘束;2. 長輩一些邊界感不足的行為,可能引發孩子的對抗情緒。

3

第三層探索

挖掘到這一步,我原本覺得已經足夠到位。把這些想法和孩子溝通了幾次,也略見一些成效,孩子的情緒發作頻率有一定降低。我以為已經找到了正确的方向,隻是需要假以時日慢慢溝通磨合。但有一天跟孩子睡前夜談的時候,孩子的一句話卻打破了我的幻想。

我問孩子:“你覺得中國好還是美國好?”

孩子回答:“我覺得中國和美國都有好的地方。但是我覺得你在美國的時候對我更好,你在中國對我不好,經常跟我吵。”

孩子這句話給了我當頭棒喝,讓我突然領悟了我的分析中缺少的最重要一環:我自己。

我一直在分析她和新環境之間的互動,卻忘了我是連接配接她和這個環境之間最重要的橋梁。

回國見的那麼多親戚朋友,其實對于她來說基本上都等同于陌生人;回國去過的所有地方,對她來說也都是陌生的環境。站在她的角度,我是這趟旅途中她與外界最重要的連接配接。她通過我來感受外界對她的态度,也通過我來判斷她應該如何回應外界。

我前面分析的那些壓力和沖突固然是客觀存在,但真正激發孩子情緒反應的,其實是我的反應。如果我能穩定地接受住那些壓力,自己轉化吸收之後,再去告訴她應該怎麼做,那麼她的反應就是相對平和穩定的;而如果當時我自己狀态也不夠好,不但沒有做好孩子的緩沖,反而可能将外界的壓力放大了傳遞給她,那這種情況下她百分之百會情緒爆發。

回想一下回國遭遇的幾次大沖突,每一次都符合這個模式,無一例外。

孩子的情緒控制,其實真正反應的是我的情緒控制。

分析到這裡,我相信自己是真正撥開雲霧見天日了。

暑假回國,頻頻遭遇文化沖突,我是如何解決的?

三、 解決之道

終于找到了病因,那應該怎樣對症下藥呢?

尋找病因的過程,是一層一層由外向内探查;治療病症則需要調轉方向,從最深層的病因着手,由内向外一步一步消除。而最深層的病因已經找到了,就是我。

是以,我制定的解決方案第一步就是穩定自我。

為什麼回國之後我的情緒也變得起伏不定?其實原因很簡單,孩子面對的那些壓力,我也同樣在面對;甚至因為需要幫助孩子隔絕影響,我還需要承擔額外的壓力。頻繁走親訪友,我也并不喜歡;長輩對孩子生活習慣的幹涉,我也并不贊同;被他人随意入侵邊界的經曆(比如在我睡覺甚至洗澡的時候随意進入房間),也令我非常困擾。

總之,長期不和父母長輩同住,突然要在一起生活難免會有各種摩擦沖突。在這種種壓力之下,我自己的情緒都常常處于易燃易爆的狀态,又怎麼能夠幫助孩子維持穩定呢?

認清了這一點,我采取了以下幾條措施:

調整心态,把自己的注意力多放在與家人無關的事情上(比如工作),減少對家人行為的關注,也就是俗語說的“眼不見心不煩”。

對孩子坦誠相告:媽媽最近壓力也很大,因為媽媽和你一樣在中國也有很多不适應的地方,是以也會和你一樣容易發火。

在每次沒有穩定住自己、導緻孩子面臨沖突更新的場合,都一定在冷靜下來之後馬上對孩子解釋:剛剛是媽媽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是你的錯。如果孩子行為上确實有不當的地方,就明确指出:雖然你剛剛做的xx事情是不對,但後來媽媽吼了你讓你開始大哭大鬧不是你的錯,是因為媽媽先沒有控制好自己。

第二步,幫助孩子了解人和人之間的差異性,但同時更重要的是堅定地站在孩子這邊和她一起抵禦壓力。

在孩子情緒平靜的時候,和她探讨一些如何處理和尊重人和人之間差異性的問題。這個過程中要就事論事,避免指責,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讓孩子明白多少道理,而是讓孩子感受到我的了解的支援,讓她堅信我是站在她這邊的。

比如生活習慣差異這個問題,我用每個人喜歡的食物來和她讨論:

我: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喜歡的食物,像你喜歡吃面條、披薩、黃瓜、生菜,你的表妹喜歡吃肉、吃魚,而媽媽還有四川很多人都喜歡吃辣的。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偏好和選擇,這都很正常。

孩子:他們總是讓我吃我不愛吃的東西。

我:因為他們站在自己的角度覺得那些都是好吃的東西,是以很想讓你嘗試一下,說不定你會喜歡呢。你不是也知道這個道理嗎?什麼事情都要嘗試了之後才知道喜不喜歡。

孩子:我就是不習慣嘛。我從來沒在中國住過,我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習慣。

我:你說得很對。像中國很多人,他們去了美國也會不習慣,也會挑食。如果有人不停地勸他們吃披薩漢堡,他們可能也會覺得很煩。隻不過他們都是大人,是以會更懂得控制自己,不會大哭大鬧。

孩子:那等我長大了我也不會大哭大鬧了。

我:對,就是這樣的。你現在還在學習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會有很多時候都控制不好,這很正常,媽媽還經常控制不住自己。但是媽媽會一直陪着你慢慢長大的,我們可以一起學習。

第三步,讓孩子自己去嘗試解決沖突。

針對内裡的病因下了幾劑猛藥之後,最外層表現出來的沖突明顯已經緩解了許多。這個時候,我就選擇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大部分沖突。不管是跟長輩的溝通還是跟表親的玩鬧,雖然還是免不了有些磕磕絆絆,但有一多半的時候能自己解決。甚至在我不參與的時候她能把自己的情緒處理得更好,也算是不枉費我一場努力。

暑假回國,頻頻遭遇文化沖突,我是如何解決的?

結語

暑假這兩個月的經曆,其實對孩子是個非常好的成長機會。回到美國之後,我能明顯感受到她的情緒認知能力有了一個階梯式的躍升:

能夠更好地進行換位思考、站在他人角度看待問題;

能夠主動感覺他人情緒并調整自己的狀态進行适應;

在情緒被激發的時候,能夠更有效地讓自己冷靜下來,減少演變成情緒大爆發的幾率;

在情緒爆發之後,也能夠更快地平複;

能夠更有效地溝通自己的情緒感受和述求,比如在發作的時候會告訴我為什麼生氣、需要我做什麼才能讓她不再生氣。

雖然這些能力都尚不熟練,還處于段譽初練六脈神劍的階段,時靈時不靈。但一個六歲的孩子能做到這樣,我已經沒有更多的要求了。情緒學習之路漫漫兮,我将和孩子一起上下求索!

暑假回國,頻頻遭遇文化沖突,我是如何解決的?

作者備注:孩子的爸爸在文中全面隐身,是因為今年暑假孩子爸爸沒有和我們一起回國,是以遇到的問題都隻有媽媽出面解決。特此解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