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暑假回国,频频遭遇文化冲突,我是如何解决的?

暑假回国,频频遭遇文化冲突,我是如何解决的?

本文看点:

一转眼已经有五年没回过国。今年年初刚过完年,就迫不及待地买好了暑假回国的机票,兴致勃勃给孩子画了三个月回中国如何吃香喝辣游山玩水的大饼。谁料想回国不到两周,我和孩子就相继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

这个症状,并非生理上的“不服”,而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上的文化“不服”,也就是常说的文化冲突。细细分解起来,这些冲突并非只存在于海外华人家庭,也广泛存在于国内家庭,只不过改头换面被包裹在了城乡文化冲突和代际文化冲突这些名词之下而已。

这些冲突背后的动力学是怎样的?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去面对和解决?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 症状初现

孩子上次回国才一岁半,没有什么机会体验“文化冲突”。今年回国的时候刚过六岁,正是自我意识飞速膨胀的年龄段。虽然心里也做了一些准备,并不曾期待过回国的生活会是一派承欢膝下其乐融融的景象,但也没有预料到冲突会发生得如此频繁、又如此激烈。随便举几个例子。

冲突一

参加家庭聚会宴席。孩子磨磨唧唧不愿意上桌,因为这种宴席上的菜她大部分都不能吃(坐标四川,大部分菜都带辣味),少数不辣的她也不习惯吃。这个时候,先是几位亲戚长辈轮流规劝:“要懂礼貌”、“不能挑食”,一番劝说下来孩子情绪已经非常紧绷了。接下来是全家一起举杯庆贺环节,孩子闹性子不愿意举杯,又是一番轮流规劝。等大家都举完杯坐下来,孩子彻底崩溃爆发:“我都还没有举杯,你们都喝完了!” 然后陷入哭闹。

冲突二

孩子在表亲家跟几个表姐表妹一起玩。需要用到一些剪刀白纸之类的道具,孩子就去找表亲家的大人。大人坚持要孩子用正确的称呼叫她才能给东西,孩子不肯叫。一开始估计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叫,大人就教了她一遍应该怎么称呼,但孩子还是不肯叫。如此僵持了几分钟,孩子就放弃走开了。后面的两个小时一直到离开,孩子兴致都不高,而且情绪明显处于一种易激发的暴躁状态,不过总算控制住了没有发作出来。

冲突三

和表妹一起玩,一个东西掉到地上,孩子说:“我自己来捡”。表妹却直接捡了起来。孩子不知道怎么的突然犟脾气上来了,又说了一遍:“我说了我自己来捡”,然后把东西扔了回去,没想到表妹又捡了起来。这下两个人就陷入了僵局,一个非要重新扔了自己重新捡过,一个非要帮忙捡起来。几个回合下来,双双崩溃。

暑假回国,频频遭遇文化冲突,我是如何解决的?

二、 “病”因探寻

这些大大小小的冲突,一开始大家都当作是环境陌生不太习惯,我也没有太放在心上。但两周过去了,不但没有好转,孩子反而脾气越来越暴躁,冲突也越来越频繁。我这才意识到可能需要采取一些干预措施了。

要进行干预,就需要先搞明白在孩子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冲突的内在动因到底是什么?

1

第一层探寻

首先我想到的是孩子可能对国内“人太多”这种环境不适应。人多并不是指绝对意义上的人多,比如走在大街上、去任何景点、吃饭逛街等等所有的活动场所都是满满的人。虽然这也是事实,但这些陌生人对孩子的影响并不大。真正影响到她的,是日常生活的空间里突然挤进来了太多的人。

在孩子的成长经历中,一直都是三个人的小家庭。就算经常跟朋友约着玩,“玩耍”和“生活”这两个空间也是分开的。而回到国内,“生活”的边界突然模糊了。在各种亲戚长辈家中游走拜访,走到哪里都有数不清的表亲陪伴,更糟糕的是常常需要在亲戚家落脚一两天,导致个人空间被严重入侵。

曾经有一次冲突很能表现孩子的这种“被入侵感”。

在回爷爷奶奶家的路上,孩子问奶奶:“我们是要去你的家吗?”

奶奶说:“是爷爷奶奶的家,也是你爸爸妈妈的家,也是你的家。”

孩子却不依:“那不是我的家,我的家在美国。”

奶奶一直想说服孩子这也是她的家,孩子始终不承认,最后靠我转移话题收场。

可见对孩子来说,她的生活空间不仅被那么多突然出现却素未谋面的亲戚塞得满满的,而且还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立足之地”。这种生活空间和心理空间上的双重压缩,也许是造成她屡屡出现情绪失控的一个原因。

暑假回国,频频遭遇文化冲突,我是如何解决的?

2

第二层探索

沿着这个思路,我开始有意识地减少她需要参加的多人聚会场合,也尽量降低走亲访友的频率,还时不时安排一场母女单独出门游玩。在我单独带她出门的时候,孩子的情绪的确要好很多,两个人的相处也很轻松,跟在美国时的日常模式很接近。

孩子也跟我表达过好几次:“我不喜欢中国那么多人,他们都来烦我。”

我就抓住机会问她:“你为什么觉得他们在烦你?”

孩子就说:“他们每件事情总是要跟我说好多遍,我都知道了还一直说。还有的时候我明明说了不需要帮忙,他们总是来帮我。”

我回想了一下,孩子说的这些场景确实经常出现。

第一种情况是一些生活习惯上的问题。比如孩子在家里不喜欢穿拖鞋、随地坐地板、吃饭不捧碗、喜欢喝冰水等等,这些是我和孩子爸爸平时基本上不会在意的问题;也有些是我赞同需要注意一下、但也并不是值得过度强调的问题,比如吃饭磨蹭、不主动叫人、说话有时候没大没小(比如说“外婆你的肚子好大,可以玩生宝宝游戏”)。但在不少长辈的眼里,这些都是需要反反复复纠正的问题,这就让孩子觉得在“烦”她。

第二种情况稍微要复杂一点。我家孩子生性是一个自尊心比较强的人,也可以说是极度好面子。在她做一件事情遭到挫败的时候,一大禁忌就是随便上去帮她,十有八九会引发她情绪上的强烈对抗。家里的亲友长辈一来不了解她这个特点,二来长辈确实也容易有大包大揽的习惯。比如孩子在拼乐高的时候遇到麻烦,我会静静等她来主动求助,长辈可能就忍不住要主动上前帮忙。而这一帮忙,往往就是踩爆一颗地雷。

于是经过更深入一层的分析,发现在“人太多”、“生活空间和心理空间被压缩”的浅层原因下,可以挖掘出两个更清晰的深层原因:1. 繁琐的规矩太多让孩子觉得拘束;2. 长辈一些边界感不足的行为,可能引发孩子的对抗情绪。

3

第三层探索

挖掘到这一步,我原本觉得已经足够到位。把这些想法和孩子沟通了几次,也略见一些成效,孩子的情绪发作频率有一定降低。我以为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只是需要假以时日慢慢沟通磨合。但有一天跟孩子睡前夜谈的时候,孩子的一句话却打破了我的幻想。

我问孩子:“你觉得中国好还是美国好?”

孩子回答:“我觉得中国和美国都有好的地方。但是我觉得你在美国的时候对我更好,你在中国对我不好,经常跟我吵。”

孩子这句话给了我当头棒喝,让我突然领悟了我的分析中缺少的最重要一环:我自己。

我一直在分析她和新环境之间的互动,却忘了我是连接她和这个环境之间最重要的桥梁。

回国见的那么多亲戚朋友,其实对于她来说基本上都等同于陌生人;回国去过的所有地方,对她来说也都是陌生的环境。站在她的角度,我是这趟旅途中她与外界最重要的连接。她通过我来感受外界对她的态度,也通过我来判断她应该如何回应外界。

我前面分析的那些压力和冲突固然是客观存在,但真正激发孩子情绪反应的,其实是我的反应。如果我能稳定地接受住那些压力,自己转化吸收之后,再去告诉她应该怎么做,那么她的反应就是相对平和稳定的;而如果当时我自己状态也不够好,不但没有做好孩子的缓冲,反而可能将外界的压力放大了传递给她,那这种情况下她百分之百会情绪爆发。

回想一下回国遭遇的几次大冲突,每一次都符合这个模式,无一例外。

孩子的情绪控制,其实真正反应的是我的情绪控制。

分析到这里,我相信自己是真正拨开云雾见天日了。

暑假回国,频频遭遇文化冲突,我是如何解决的?

三、 解决之道

终于找到了病因,那应该怎样对症下药呢?

寻找病因的过程,是一层一层由外向内探查;治疗病症则需要调转方向,从最深层的病因着手,由内向外一步一步消除。而最深层的病因已经找到了,就是我。

因此,我制定的解决方案第一步就是稳定自我。

为什么回国之后我的情绪也变得起伏不定?其实原因很简单,孩子面对的那些压力,我也同样在面对;甚至因为需要帮助孩子隔绝影响,我还需要承担额外的压力。频繁走亲访友,我也并不喜欢;长辈对孩子生活习惯的干涉,我也并不赞同;被他人随意入侵边界的经历(比如在我睡觉甚至洗澡的时候随意进入房间),也令我非常困扰。

总之,长期不和父母长辈同住,突然要在一起生活难免会有各种摩擦冲突。在这种种压力之下,我自己的情绪都常常处于易燃易爆的状态,又怎么能够帮助孩子维持稳定呢?

认清了这一点,我采取了以下几条措施:

调整心态,把自己的注意力多放在与家人无关的事情上(比如工作),减少对家人行为的关注,也就是俗语说的“眼不见心不烦”。

对孩子坦诚相告:妈妈最近压力也很大,因为妈妈和你一样在中国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所以也会和你一样容易发火。

在每次没有稳定住自己、导致孩子面临冲突升级的场合,都一定在冷静下来之后马上对孩子解释:刚刚是妈妈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是你的错。如果孩子行为上确实有不当的地方,就明确指出:虽然你刚刚做的xx事情是不对,但后来妈妈吼了你让你开始大哭大闹不是你的错,是因为妈妈先没有控制好自己。

第二步,帮助孩子理解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性,但同时更重要的是坚定地站在孩子这边和她一起抵御压力。

在孩子情绪平静的时候,和她探讨一些如何处理和尊重人和人之间差异性的问题。这个过程中要就事论事,避免指责,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让孩子明白多少道理,而是让孩子感受到我的理解的支持,让她坚信我是站在她这边的。

比如生活习惯差异这个问题,我用每个人喜欢的食物来和她讨论:

我: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喜欢的食物,像你喜欢吃面条、披萨、黄瓜、生菜,你的表妹喜欢吃肉、吃鱼,而妈妈还有四川很多人都喜欢吃辣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偏好和选择,这都很正常。

孩子:他们总是让我吃我不爱吃的东西。

我:因为他们站在自己的角度觉得那些都是好吃的东西,所以很想让你尝试一下,说不定你会喜欢呢。你不是也知道这个道理吗?什么事情都要尝试了之后才知道喜不喜欢。

孩子:我就是不习惯嘛。我从来没在中国住过,我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习惯。

我:你说得很对。像中国很多人,他们去了美国也会不习惯,也会挑食。如果有人不停地劝他们吃披萨汉堡,他们可能也会觉得很烦。只不过他们都是大人,所以会更懂得控制自己,不会大哭大闹。

孩子:那等我长大了我也不会大哭大闹了。

我:对,就是这样的。你现在还在学习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会有很多时候都控制不好,这很正常,妈妈还经常控制不住自己。但是妈妈会一直陪着你慢慢长大的,我们可以一起学习。

第三步,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解决冲突。

针对内里的病因下了几剂猛药之后,最外层表现出来的冲突明显已经缓解了许多。这个时候,我就选择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大部分冲突。不管是跟长辈的沟通还是跟表亲的玩闹,虽然还是免不了有些磕磕绊绊,但有一多半的时候能自己解决。甚至在我不参与的时候她能把自己的情绪处理得更好,也算是不枉费我一场努力。

暑假回国,频频遭遇文化冲突,我是如何解决的?

结语

暑假这两个月的经历,其实对孩子是个非常好的成长机会。回到美国之后,我能明显感受到她的情绪认知能力有了一个阶梯式的跃升:

能够更好地进行换位思考、站在他人角度看待问题;

能够主动感知他人情绪并调整自己的状态进行适应;

在情绪被激发的时候,能够更有效地让自己冷静下来,减少演变成情绪大爆发的几率;

在情绪爆发之后,也能够更快地平复;

能够更有效地沟通自己的情绪感受和述求,比如在发作的时候会告诉我为什么生气、需要我做什么才能让她不再生气。

虽然这些能力都尚不熟练,还处于段誉初练六脉神剑的阶段,时灵时不灵。但一个六岁的孩子能做到这样,我已经没有更多的要求了。情绪学习之路漫漫兮,我将和孩子一起上下求索!

暑假回国,频频遭遇文化冲突,我是如何解决的?

作者备注:孩子的爸爸在文中全面隐身,是因为今年暑假孩子爸爸没有和我们一起回国,所以遇到的问题都只有妈妈出面解决。特此解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