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廢掉一個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停管他、管他……

廢掉一個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停管他、管他……

廢掉一個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停管他、管他……

文丨魚爸     圖檔來源美素圖庫

1

大部分的父母都覺得,給孩子的越多,管得越細緻,就是愛。

孩子應該感到滿意了吧。

可為什麼最後你緊緊地揪着不放,而孩子早已憤怒想逃?

因為很多的家庭,以愛之名,為孩子編織着一張網,把孩子鎖在一家人編織的這張網裡。

覺得這樣将孩子保護起來,就是對孩子的愛了。

可孩子呢,他們也許會感受到不一樣的感覺。

為什麼我的同齡人可以自己做的事,甚至那些比我小的弟弟妹妹都能做的事,我卻不能獨立去做,還要被大人領着呢?

有一次,在電梯裡,我又遇到那個讀國小三年級的男孩。

這次是他的媽媽接他回家。

電梯裡有幾個老人就開玩笑,“今天是媽媽值日啊!奶奶在家做飯吧。”

沒想到孩子的臉漲得通紅。

跟媽媽說“我說了不要你接!我自己能回來。”

媽媽沒有搭理他,默不作聲。

沒想到另外一個老太太說:“我家孫子一年級就自己回家了,現在的孩子可厲害了。”

這個男孩也許覺得老奶奶是嘲笑他。

開始生氣了,一個人用腳踢着電梯廂。

到了樓層,才出電梯廂,門還沒關緊,就聽見他嘟囔着發脾氣地說“叫你們多管閑事!”

然後猛地踢自己家的門。

我們都知道奶奶平素對這個孫子是疼愛有加。

出門經常給孫子提着水壺,拿着衣服。

有時還拿着牛奶追着孫子喂。

可有一點點不滿就會惹孫子發火。

雖然小孫子不希望大人接送自己,但晚了還不行。

有一次奶奶去學校晚了一點,他也在發脾氣“叫你不要接,浪費我時間等你。”

或者拿着零食不合口味,也會生氣。

而奶奶性格很溫和,都是默默地聽着。

現在就是有太多這樣的大人,生怕孩子有點麻煩,擔心孩子。

恨不得時時刻刻看着孩子。

廢掉一個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停管他、管他……

2

當孩子要上學的時候,憂心孩子去學校會不會遇到麻煩。

比如被同學欺負怎麼辦?

被老師批評怎麼辦?

老師不喜歡他怎麼辦?

同學們不跟他玩,怎麼辦?

……

是以恨不得給孩子送到熟人的班上。

我們很多人都喜歡找熟人托關系,覺得這樣靠譜。

可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并非是好事。

作家劉繼榮在文章中曾提到自己女兒的經曆。

你的好運氣是從三歲就開始了的,一進幼稚園,那麼巧,舅媽就是你那個班的老師,我喜出望外,把你交到她的手裡,要她一定好好照看你。熱心的舅媽不僅自己對你百般呵護,還叮囑其他老師要多多關照你,是以你成了小朋友中間最受寵的公主。

上國小的時候,你的好運氣還在延續,班主任居然是你奶奶的學生。我和奶奶領着你登門拜訪,受到了老師熱情的款待,并且答應要好好栽培你。

因為媽媽和親戚的安排,孩子沒有一點兒煩惱,也不會遇到任何的麻煩,因為有這麼多大人圍着她。

但是最後因為人事調動,照顧自己的老師走了,孩子開始無法接受,天天哭着,吵着不上學了。

最後又要開始去學着适應這一切。

其實,成長中的那些麻煩,何必想着全部抹掉呢?

你如今抹掉的,說不定多年後又會翻倍地找上門來。

每次我看到那些被精心打扮的孩子,在父母小心翼翼安排的小幸運圈裡生活學習着。

就覺得這不是愛,而是給孩子埋下隐患。

将來有一天,他們稍不順意,或者父母能力不及。

需要自己撐住的時候,他們能頂上去,獨立面對人生的苦惱和麻煩嗎?

那些小公主、小王子的夢,能做多久呢?

廢掉一個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停管他、管他……

3

在學校裡,跟家裡最大的不同就是孩子不會再成為焦點,不會有人那麼圍着你轉,顧及到你的情緒變化。

因為老師要關心的事情太多了。

他們無法時時刻刻照顧到你。

有時孩子會被老師罰站、罰抄,留堂。

父母的心一定要大一點,不要覺得這是多可怕的事。

不要覺得這些麻煩事會讓孩子讨厭學習,就急着去跟老師說。

還有很多的父母跟孩子說,在學校裡可以跟這個孩子玩,不要跟那個孩子玩。

他們覺得那些頑皮的孩子會把孩子帶“壞”。

甚至要老師調換座位。

其實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好。

因為孩子不可能一直在你創造的“理想”的世界裡生活。

他們将來還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

還不如從小就讓他們跟各種同齡人打打交道。

其實那些所謂的“壞”孩子或者頑皮孩子,隻是大人們評價出來的罷了。

他們也有很多有趣的地方,也可以成為朋友的。

4

孩子該經曆的請讓他們去經曆,不要想方設法地幫他們解決。

如果環境是相對安全的,能讓他們獨立面對的,可以鼓勵他們獨立去做。

因為國小就在我們小區的對面,中間隔着一條小馬路。

小小魚剛開始上一年級的時候,我們也是每天接送。

堅持了差不多一個學期。

那時每天都告訴他需要注意的安全細節。

跟他說下學期就自己回家了,爸爸媽媽不接了。

如今,中午都是他自己獨立回家吃飯,然後再自己一個人去學校。

放學後也是自己回家,我們沒有去接。

其實我們也常常提心吊膽,到了該回家按門鈴的時候門鈴沒響,那心裡就開始打鼓了。

想着他幹嘛去了,是不是有事?

為人父母的心,都差不多吧。

但我們沒有步步緊跟着他。

有時,談到這,他會驕傲地跟人說,我都是自己上下學的。

孩子如果自己獨立地完成一些事,那種小小的成就感會堆積起來,讓他們更自信。

廢掉一個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停管他、管他……

5

如果孩子準備的還不夠,那可以鼓勵他們,卻絕不要去替代他們做。

很多時候,孩子們會表現出膽怯。

比如小小魚跟陌生的大人說話,還是有點膽怯。

前幾天帶他在超市買文具。

有一個筆筒他很喜歡,但是沒有标價格,我要他去問下營業員。

但是他瞧了一眼,望着我,希望我去。

我說你去問下,叫阿姨,問問就好,爸爸相信你能做到。

他猶豫了一下,走了過去。

“阿姨,請問這個筆筒是多少錢一個?”

我在貨架這邊聽到他用非常标準的國語詢問阿姨。

可比平常說話要認真很多哦。

記得他三歲多的時候,有時想要買零食,我也鼓勵他自己去選,然後自己去詢價,最後我付款。

有時他不敢去,我會鼓勵他,不要怕,爸爸相信你能做到。

是以如今他也能獨立去超市給我們買鹽,去水果店買水果(當然,水果還不會挑啊!)

在陪伴小小魚一路成長的過程中,我慶幸自己有敢放手的勇氣,而不是總是想抓住他。

有時看到他說自己在學校裡或者生活中遇到的小麻煩時。

我會着急地關注着,聽着。

但能讓他自己解決的話,一定讓他自己去做。

就好像我一直在說的,我們父母要做“守望者”的角色。

隻要沒有危險産生,我們可以遠遠地守望着孩子就行。

人生的路很長,最後還是要靠孩子自己去走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