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菜鳥boss上司力第2篇:開會,最怕空氣突然安靜

“大家有什麼問題?”“大家有什麼建議?”“大家有什麼想法?”

接下來,尴尬在無聲的會議室中蔓延,時間在此刻凝固。大家面面相觑,默不作聲。就等待着話事人自己接下這個鍋。

你經曆過尬聊的會議版的場景麼?是什麼導緻了這樣的場景出現?作為上司的你,提出問題大家沒有響應,你的感受如何?如何應對這樣的場景?這是流于形式還是上司真切的需要幫助?

先來了解一個心理學知識:旁觀者效應

我國有句很古老的俗語“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擡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這句話就是旁觀者效應的表現。如果隻有一個人在場的話,他對别人的幫助就責無旁貸,稍微具有社會公德的人,都會主動提供幫助。但如果有兩個人或更多的人在場的話,這種責任就會自動地分散到每個人頭上,變得不确定了,是以提供幫助似乎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成了别人的事。(from 百度百科)

現在,你上司這一個團隊,組織大家開會讨論是你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過激發大家各抒己見,而且是真心的建議,你再進行平衡和有效吸收,把大家的共識推到一個新的高度。那麼在需要大家提供幫助的時候,就需要你通過有效的方式來創造一個可以博采衆長的時空環境。

第一,你的問題應該在會議前就安排大家思考。

做會議準備的時候,就告訴大家今天的會議内容,以及需要思考的點。比如今天是需求讨論會,會議通知時需要發出相關文檔,提示大家會議時“需要讨論A需求内容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那麼在會議當天,即使員工沒有準備,但隻要他看到過這行文字,他就已經在潛意識裡進行過思考。這遠遠比臨時提問強百倍。臨時提問容易挑出的是反應力強的人,而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第二,問題内容應該具體,而不是過于抽象。

“大家有什麼建議?”這個問題太抽象了,無從入手。

教你一個方法把問題問具體,就是5W1H,即原因(何因Why)、對象(何事What)、地點(何地Where)、時間(何時When)、人員(何人Who)、方法(何法How)。

例如:因為資金有限(why),對世界杯期間(when)在微信公衆号(where)中面向新使用者(who)做推廣(what),大家有什麼好的想法和建議(how)。

如果你的問題隻是問how,那麼大家的思維就會在這個上面進行思考。你當然可以為直接問“大家有什麼建議”,但是缺少的元素太多,回答的就會天馬行空。

第三,寬容、保持客觀。 

建議通常有你喜歡的,也有不喜歡的。

不要輕易的表露出來你的喜惡,現在的員工都會提供老闆想要的,老闆高興要的建議和意見。

如果你已經有了做事的方法,隻是為了表達民主,那麼大可以讨論不痛不癢的話題。

如果你确實需要建議,那就保持客觀,寬容,創造一個良好的發言環境,讓員工表達,你才能更好地補充客觀世界,幫助你做出當下最好的判斷。

第四,成為一個主持人的角色,收斂讨論範圍。 

這點和第二點相輔相成。

在提出具體問題後,直接點名回答。這個點名的人可以是一個平時愛表達意見的,也可以是你的托。不要有負罪感,春晚都如此,為了好的現場效果,是需要一些方法的。

其次要收斂讨論範圍。不要太發散,人的注意力是分散的,專注是很累的。别把工作到家長裡短到天下大事都講一遍,沒完沒了。要獲得效率,就必須需要收斂話題範圍。

第五,及時結束。 

短平快,高效,讓大家沒有力竭的感覺,也是一個重要的元素。

開會到力竭是一個通病。就像是馬拉松運動員跑完全馬,接着你和他說:加油,再沖刺一個10000米,一定能赢得勝利,誰跑誰有病。

勞逸結合是腦力勞動者的工作方式。不,體力勞動者也需要勞逸結合。

創造力是需要保護的,才能源源不斷,提問和建議也是如此。

及時結束會議,保證了你下一次會議大家提問的積極性,長期看是一個值得采取的行動方式。

要想獲得好的建議,而不是僅僅尋求贊同,那就需要作為上司的你能夠放下架子。耳朵比嘴重要,腦子比氣勢重要。吸收好的建議,對不解的建議刨根問底,放低姿态,才能從會議讨論中收獲更多營養。

在微信公衆号:花腔書生,可以找到我。歡迎大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