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效團隊管理方法論

高效會議有三個要訣:

1.人要少而精。

會議的議題一定要提前通知,并且提前發出相應的資料,當然會議的參會者一定要少而精,可參加可不參加的人不要讓參加。而且,很多意見不适合在大範圍讨論,既不利于保密也不利于表達,至少我如果認為自己是在對牛彈琴一定會閉嘴的。

2.會議要有主持。

程序中主持人要發揮引導、組織、裁判等作用,引導大家緊緊圍繞會議要解決的問題展開讨論并得出結論。要想會議有成果,會議的主持人必須時刻盯着會議議題,引導每個人都發表意見,同時提煉總結和引導大家得出結論……

3.上司親自審定會議紀要。

一個完美會議的完美結果就是一份完美的會議紀要,會議記錄和會議紀要還不完全一樣,前者是對會議内容的記錄,後者是對會議記錄的提煉和總結,闡述的是會議得出的結論及後續行動計劃。

請記住:會議的唯一目的是形成會議紀要,會後會議的最高負責人必須第一時間親自審定會議記錄,對會議記錄進行修改、總結、提煉、補充,形成會議紀要。

執行力問題

1.指令是否足夠清晰。

一個清晰指令應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規定什麼人負責,做什麼事,在什麼樣的時間應達成什麼樣的結果。

2.下屬是否可以勝任。

在我看來把任務交給不勝任的下屬,本身就是非常大的失職,甚至是渎職,危害非常巨大。

3.指令下達之後的管控。

執行四步法要求“設目标、控進度、抓考評、理規範”,“控進度”要管一層看兩層,不但要關注下屬的動态,還要了解下屬的下屬進度,并且要通過周報等方式來確定執行力。

管理是一門實踐科學,想到隻是開始,做到才是目的,做到的前提是想到,做到的基礎是執行力,隻有指令清晰,才可能執行得力。

管人問題

管理很複雜,但是隻要按照方法論管事,管理就會變得簡單。

倡導“十二條令”行為準則,所有員工通用。包括:

指令--确認指令,及時回複,親撰周報。

行動--保持準時,說到做到,解決問題。

彙報--三條總結,一頁報告,統計分析。

溝通--日清郵件,會議記錄,寫備忘錄。

需要掌握“四環方法論”,即:先問目的、再做推演(在軍事上,所有的指揮室裡都有一個沙盤,制訂任何計劃前都會先推演敵軍在哪,我軍怎麼進攻,敵軍會如何反應,我軍如何反應等等,做企業也是一樣)、及時複盤、親手打樣。

“四環方法論”是我們讓80%的人在80%的時候達到80分的唯一方法。

還有個“三有人才觀”,即:有态度、有能力、有素質。

什麼叫有态度?即激情、求實、進取。衡量的标準是:是否把公事當成私事來幹。

什麼叫有能力?衡量的标準有:能否解決問題,過往業績如何,6個月内是否有亮點。如果一個人在6個月内不會顯現成果,那麼6年也不會顯現成果。

什麼叫有素質?你能掌握這些方法論、執行四步法和管理三要素,就達到标準。

用人三個原則

1.精編:

即動态壓縮編制,永遠讓編制處于不夠用的饑渴狀态。兩個人做三個人的事兒,拿三個人的錢。

一個公司中,業績出色的部門絕不會是人員備援的部門。對于個人也一樣,越忙的人,你越可以增加事情給他,一定不會讓你失望;越閑的人,你越不敢把事情交給他……雖然公司有很多死法,各種死法共性正是人員臃腫和不加班。前一段,藍色光标的一個子公司,新任管理者砍掉40%的人,砍掉一些項目,結果公司效益大增。

2.優待:

凡我們已使用的人,就要讓他們的待遇超出行業水準,其實人員離職帶來的損失是非常巨大的,隻不過有些是隐性的,你看不到而已。

3.二八原則:

把80%薪酬付給20%的人,因80%業績是由20%的人創造,收入上最忌諱搞大鍋飯,因為損害了先進者的積極性。

普京說俄羅斯國土雖大,但沒有一寸國土是多餘的,套用過來就是公司雖實力雄厚,但沒一分錢是養閑人的。管理者必須記住,大鍋飯就是照顧後進,若對先進不公就是對全體的不負責任。

瞄準主戰場

工作上所有想捎帶手做一下的事兒都不可能做成,道理很簡單,我們認認真真努力去争取的事尚有很多做不成,更何況捎帶手去做的呢?

管理的核心是追求結果的确定性,可遇不可求、不可複制的方法不是我們應該遵循的管理方法。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所有有價值的事,都是需要付出艱辛努力才能達成的。工作中最重要的事,就是集中資源專注在主戰場,剔除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事,對于上司者而言,一個硬性原則是:沒有下決心死磕的事情不做。

原則是:事有專崗,崗有專人,人有專才,才有KPI。一個沒有KPI考核的崗位,做事情不可能有結果。

人最大的問題是“貪”,什麼都想兼顧、什麼都不願意舍棄是所有管理者的人性,而成功的前提是專注,專注的前提是做減法。公司大了,人、财、物、資源都比較充沛,更有條件也更容易不知不覺中做加法,這時候管理者越要時刻提醒自己做減法,放棄那些對主戰場勝負不起決定性作用的事,凡是沒有下決心死磕的事都不做。

瞄準一把手

1.有的高度,隻有一把手能夠站到。

2.有些事情,隻有一把手才知道。組織中,級别越低越會被KPI所束手束腳;越進階别越有可能關注到新的商機。

3.有些資源,隻有一把手能夠調動。

很多一輪一輪的合作商談,其實是在錯誤的方向上就着細節在各自“據理力争”……一把手不親臨前線了解情況和給出方向性訓示,任由低層次的人在低層次上去扯皮,就是最大的時間浪費和不負責任。

上司力

1.有一個好心态。

把存在問題當作常态,把解決問題當作自己存在的意義,以把5%的希望變成100%的現實之心去解決問題,且享受過程。

2.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分階段解決。

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再解決好不好的問題,最後解決貴不貴的問題。

3.所有問題的解決都是一個妥協的結果。

你先解決了别人的問題,别人才能幫你解決你的問題,大國之間如此、小國之間如此、人和人之間也是如此。

這部劇中,你可以看到,每一個一緻的達成都是找到了對方想要的東西并給予,才換得對方的讓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