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母切莫“以愛為名”綁架孩子,“不聽話”的孩子才會進步

父母切莫“以愛為名”綁架孩子,“不聽話”的孩子才會進步

最近一條短視訊引發網友廣泛關注:5歲孩子搭讪老外被呵斥“走開”,父親氣不過要求對方道歉,被網友批玻璃心;無獨有偶,另一位家長發現孩子學校小賣部販賣垃圾零食,通過整改小賣部嚴控上架食品品類,被認為控制欲過盛。

在養育孩子的這條道路上,有很多父母都本着“一切都是為了孩子”這條初心,誤入了彎路還一路走到了黑。育兒過程中的“過猶不及”,會給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作為父母,又該如何放平心态,學會放手?

本期騰訊育兒《父母不内耗》欄目邀請兒童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特聘督導陳默老師;親子咨詢師,福布斯中國10大母嬰KOL晴天媽媽和大家共同探讨育兒路上的那些事。

核心觀點:

  • 1家長潛意識裡有一種被羞辱感:“為什麼我的教育不得當?“他不想正視這些東西,更不想讓自己孩子在别人眼裡有這樣或那樣的弱點,是以這種心理會造成他質疑自己的教育方式,甚至對自己人格的一種質疑。
  • 2很多父母都是拿着放大鏡在看孩子,所謂“嚴于律娃,寬于律己”。
  • 3當孩子沒有自由意志實作,不能擁有選擇權,就意味着他無法獨立。
  • 4放過孩子成全自己,你會發現雞自己比雞娃容易多了。
父母切莫“以愛為名”綁架孩子,“不聽話”的孩子才會進步

玻璃心的父母其實是對自我的否定

問:孩子是我的,我愛怎麼說就怎麼說!但隻能我說,其他人就是不能說!這往往就是“玻璃心”父母的真實寫照。這種“玻璃心”的背後,折射出家長怎樣一種心态?

陳默:這位“玻璃心”父親的做法可能是出于想讓孩子知道“你對别人有禮貌,别人要回敬你禮貌”,才會如此。但他更好的做法應該是告訴孩子那個成年人當時可能心情不太好,才會如此回應,用這種解釋的好處是避免孩子将來成為“玻璃心”的人。

孩子在跟外人打交道的時候,萬一遭遇别人的負面性對待,家長應該理性告訴孩子,這可能是因為當事人當時心情不好或别的原因,并不是因為孩子本身的問題,這樣孩子内心就不會因為遭遇負面對待而敏感多疑,能善意去了解他人,不會是以變成“玻璃心"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個性,有的孩子面對這樣的回應是無所謂的,但有的孩子卻是非常敏感在乎的。家長在孩子遭遇這樣的情景時,最正确的做法并不是馬上上前跟對方理論,為孩子讨回公道,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但實際上,這個社會上有一些家長,當其他人對自己的孩子有負面性或攻擊性的話語時,就會顯得非常“玻璃心”。這個問題是說,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确實有保護孩子的責任。如果外人對孩子具有攻擊性,家長自然要會要保護孩子。不然如果當孩子受到外界攻擊的時候,父母在旁邊不做任何反應,那孩子将來會擔心自己不會被家長保護和照顧而産生不安全感。是以對外界攻擊做出一些适當的反應,是任何家長都會的,談不上什麼玻璃心。

但比如有很少的一部分家長,面對外人對孩子的評價,哪怕這個評價是中肯的,都很難受。因為他其實是很怕面對孩子有這個問題,是以不太接受别人對他孩子有負面的評價。那麼這個算不算玻璃心呢?我認為家長其實潛意識裡有一種被羞辱感:“為什麼我的教育不得當?“他不想正視這些東西,他更不想讓自己孩子在别人眼裡有這樣或那樣的弱點,是以這種心理會造成他質疑自己的教育方式,甚至對自己人格的一種質疑。

問:您接觸的”玻璃心“家長多嗎?這類家長一般具有什麼特點?

晴天媽媽:我确實遇到過這樣的爸爸媽媽,他們有一個非常典型的反應,就是當遇到别人的評價,尤其是負面評價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憤怒、反擊、甚至辯論,會一瞬間進入刺猬的狀态。我們什麼時候會生氣?就是這個事剛好你特别在意。人有的時候,當一件事情能夠傷害或覺得被冒犯到自己的時候,這件事不一定是你的缺點,但它可能是你心裡的弱點。

是以說這一類的父母,會本能地進入一種恐懼和害怕的狀态,而他恐懼害怕的是什麼呢?并不是說他的孩子真的就如别人的負面評價一樣不好,他恐懼的是自己沒有能力。因為他會把從别人對孩子的評價轉變到對自己的否定上,這種特别容易憤怒,特别容易進入攻擊狀态的父母,往往内心有一個隐藏的非常深的弱點,會陷入到他人的評價體系中。

是以我也會提醒小朋友,當你遇到一個人狀态不好,或者是經常會生氣的時候,可能他這會就是能量比較缺。他缺電了,是以進入了報警模式,你要讓他休息一下,或者稍微離他遠一點,等他狀态好的時候,你再去安撫他。

人有時在應激狀态下,很容易進入撕扯和進攻模式。尤其是一些狀态不是那麼好的父母,可能今天很累,或者最近他剛好遇到比較大的挫折,就很容易進入攻擊狀态。是以一些家長遇到說自己孩子不好的情況,就覺得就是在說他自己不好,就是在打自己的臉,其實是隐形的對自己的一種否定。

父母切莫“以愛為名”綁架孩子,“不聽話”的孩子才會進步

隻有學會由衷地地認錯,才能有所改變

問: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心理學上稱之為鏡像效應,那麼父母的行為習慣是否對孩子的性格養成和人格發展有影響?需要如何改變?

陳默:肯定有影響。在家庭教育中,家長通常會犯一種叫“自己不知道正在犯錯誤”的錯誤。這個裡面有一類錯誤就是家長本身不認錯。他不管做了什麼錯的事情,從來不在孩子面前認錯,一旦有人指出他是錯的,他一定強詞奪理不承認。這個問題就會導緻孩子也學不會由衷的認錯。

我們說的認錯是由衷地認錯。一個人能由衷地地認錯,才可能走到檢討這一步,檢討為什麼錯,才能有改變。為什麼有些家長會說孩子有屢教不改的毛病,其實就是孩子從來沒有在這件事情上真正地認過錯。是以他就不會去檢討,不檢討就走不到改變這一步。

首先父母應該學會自我成長。很多父母的能量以及成熟度并沒有達到可以做父母的境界,但他們對孩子的要求往往很高,很多父母甚至要求孩子在任何一方面都是出色的。

父母的成熟度低,表現在自我接納度不夠高,自我成長不夠好,自我意識發展不夠清晰,是以需要快速地成長。

家長想要成熟,就要對自己有一個比較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尋找專業的指導和幫助,搞清楚我是誰?我在别人眼裡是誰?我願意在别人眼裡是誰?或者我理想中我是誰?要把這些東西搞清楚,所謂的自我意識要發展好,才能把成熟度提高,提高之後錯誤就能減少。那些有錯就認的人往往是内心強大的人。一個強詞奪理的人一定是内心比較虛弱的人,需要不斷成長。

晴天媽媽:做父母是需要反思和覺察能力的,很多父母都是拿着放大鏡在看孩子,所謂“嚴于律娃,寬于律己”。中國的父母很關心孩子,但有時候會愛錯地方。比如他們會把孩子日常起居照料很好,會幫孩子把周圍障礙清掃幹淨,但是往往忽略了核心,就是能否真的能帶領孩子成長?很多父母缺的不是錢,也不是愛孩子的心,而是不太懂,不太會如何教育孩子?

作為父母可能自己都是在匮乏中成長的,就像我們小的時候,沒有經曆過所謂完美的養育,積極的養育,也是在父母一地雞毛的環境中成長。當下全社會都在用一個非常高的期待來要求家長,用一種自己都沒有見過的方式去愛孩子,這個過程就需要家長去不斷學習,了解自己缺什麼,補什麼?

父母切莫“以愛為名”綁架孩子,“不聽話”的孩子才會進步

人類之是以會進步,就是下一代不聽上一代的話

問:網上有一個熱門的文章,說的是你見過或者經曆過哪些令人窒息的愛?有一個網友的回答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他說從小到大我都被父母“無微不至“的愛包圍着,從小就被父母推着走。這些孩子極不情願,又理所當然地長大,那麼像這樣在父母“無微不至”的愛下成長的孩子,他們的困境是什麼?

陳默:這個問題涉及到家長對孩子的控制,安排一切,計劃一切,設計一切,控制孩子的人生。人最寶貴的東西是什麼?正因為是人,我們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是展現在選擇上的。如果人沒有選擇的可能,或者人被愛的名義剝奪了選擇的權利,那麼人也就不為其人了。是以如果家長給孩子計劃人生,那他一定設定好了目标,有了對孩子塑造的規劃。

舉個例子,我以前遇到過這樣一個媽媽,她跟我說,她的孩子一定要考複旦大學。因為她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自己差了幾分沒進複旦大學,是以女兒一定要考複旦大學。我說複旦大學也不是人生的終點,是一個培養的目标。你告訴我,你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她說我希望我的孩子成為一個社會精英。

我說你定義清楚,什麼是社會精英?她說比如像上市公司的女高管,我覺得這些人就是社會精英和成功人士。我說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女兒嗎?你的女兒是林黛玉類型的女孩,喜歡自得其樂,喜歡躲在房間裡看看書,寫寫東西,她會過得很快樂,她不是王熙鳳,她不是CEO的料,如果一定要你女兒成為一個CEO,弄得不好最後她會在精神病院裡。

我們看到這個例子,就是這個媽媽想控制女兒,安排她的人生,我在臨床上見多了這種被控制的孩子,最後大多是失敗的。

還有一個案例,一個男孩在初二的時候就開始寫小說,大家公認是一個文學才子,他立志将來要考華中師大中文系。但進入高中以後,他的父母跟他說:“将來一定要考金融系,我們在金融行業有人脈,金融系收入是最高的。”那孩子進入高中以後,遵循父母的規劃,整個高中階段就沒有再花時間讀書寫小說,最後聯考的成績慘不忍睹,家長就把他帶到我這咨詢:“他這個成績怎麼辦?我們要複讀。”我跟這個孩子單獨談話,孩子告訴我,“我太恐懼學金融了,我害怕我一生從事這樣的職業。“我跟他家長說,你孩子的問題就是你們造成的。

這個展現出什麼呢?就是家長的規劃性和控制性。當孩子沒有自由意志實作,不能擁有選擇權,就意味着他無法獨立。是以在家庭教育中,有很多家長既不給孩子選擇權,又要求孩子獨立,這是自相沖突的。

晴天媽媽:越是優秀的家長越會有一種盲目的自信,他認為孩子隻有在他的策劃和清單式管理之下,才有可能守住這份成果。為什麼說是盲目自信的?其實有一個生物學上的規律,就是進化。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兩塊磚中間會鑽出來非常小的草,我覺得那就是生命本來的樣子。孩子作為一個新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他本身就是卷王,是非常厲害的王者,他一定有屬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有一個玩笑說:“人類之是以會進步,就是下一代不聽上一代的話。“

我覺得對于父母來說千萬不要自戀到覺得孩子一定要按自己的路線去規劃,越早放下這種期待越早接納“他就是他,我就是我“,我隻能幫他去做一些背景支援,方向不對捋一捋,越早承認自己沒有那麼了不起,沒有那麼聰明,那麼優秀,甚至說現在掌握的所有機遇,自己拿到的所有結果都跟父母的教育沒那麼大關系的時候,就越早能接受孩子有自己的舞台。但如果給孩子設計越多反而會起反作用。家長給孩子規劃得越嚴絲合縫,就會有更大的阻力跟你對抗。我遇到很多孩子,從七八歲開始,每天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内耗,和父母對抗。之前海澱某個學校的心理老師跟我聊現在中國小生抑郁情況,最早的七八歲就已經有比較嚴重的臨床抑郁症,一開始我還挺震驚,他說這個孩子的父母是超級大學霸,孩子每天從早上7點到晚上11點都被安排密密麻麻的各種課程。

你知道千裡馬小時候都幹嘛?千裡馬小時候可不訓練,就是吃睡玩,養精蓄銳,它自己的意志很自由,很奔放,等它真的去跑的時候,就能按照它想要跑的方向,想要跑的速度,想要跑的節奏去跑。是以我覺得有時候孩子在過早的年齡段,父母給了過大的壓力,後來就會花很多時間去跟家長撕扯,因為他會逐漸意識到這是家長的想法,而不是自己的。

我見過最極端的一個案例,孩子聯考成績特别好,就因為不喜歡父母,選擇了一個他自己根本不喜歡的專業。如果父母不希望孩子一生都在跟你對抗的話,就要放下自戀,多給他留點舞台,不要盲目自信,覺得孩子一定是在你的基礎上去進化,或在你給的環境基礎上去進化。

養孩子别太嚴密,不要太密集地去壓迫他。家長實在要是焦慮,不如自己去考個研,考個博……不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自己去考個證,學學插花,學學做飯,有逼孩子的功夫,指不定自己都成了某個領域的專家,放過孩子成全自己,你會發現雞自己比雞娃容易多了。

問:如何分辨控制欲和負責任呢?這個邊界如何拿捏得當?

晴天媽媽:很多家長身上出現的問題不是不負責任,而是該你負的你不負;不該你負的你瞎負。有一些家長對孩子的規劃是很盲目的,不了解孩子的個性,有什麼優劣勢,有哪些需要提升和關注的地方,隻會被周圍的情緒感染而焦慮,别人卷什麼就跟着卷。

我把父母分成三類,第一類父母是:我不好,但你必須好。第二類是:我很好,但你不行。他們會因為自己的恐懼不安,逼迫孩子用規定的線路發展;第三類是:我還好,但你可以更好。這類父母會陪伴孩子一起努力一起進步,不完全掌控孩子,願意和孩子分享探讨,讓孩子自己去摸索嘗試。如果能讓孩子感受到第三類父母的這種力量,孩子真的會越來越好。

一個負責任的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化解很多困惑難關,而不是額外給孩子增加負擔。

問:孩子真的犯錯,父母該如何管教才能讓孩子覺得不是對他的控制,而是教養呢?

陳默:美國心理學家鮑姆林德認為可以把父母教養方式歸納為兩個次元:其一是父母對待兒童的情感态度,即接受——拒絕次元;其二是父母對兒童的要求和控制程度,即控制——容許次元。根據這兩個次元的不同組合,可以形成四種教養方式:權威型(接受+控制)、專斷型(拒絕+控制)、放縱型(接受+容許)和忽視型(拒絕+容許)。不同的教養方式無疑會對兒童的社會性發展和個性形成産生重大影響。

專斷型家長要求孩子言聽計從,為孩子設計好了未來的發展方向;放縱型的家長雖給孩子最大的行動自由,但缺少溝通引導;權威型的家長認為自己在孩子的心目中應該有權威,但這種權威來自他們與孩子的經常交流,來自父母對孩子的尊重和了解。這種家長在嚴格要求孩子的同時,善于了解孩子的需要,允許孩子發表自己的見解,幫助孩子達到目标。

父母切莫“以愛為名”綁架孩子,“不聽話”的孩子才會進步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問:如何提升親子關系,讓孩子在良好的親子互動中感受到父母最原始的愛的力量?

陳默 :每個階段的親子關系是不太相同的。0-3歲的時候,孩子最需要一個能時刻陪伴在身邊照顧吃喝拉撒的家長;3-6歲的時候,孩子需要一個能陪伴一同玩耍的家長;兒童時期孩子需要一個真切喜歡關愛他的,周末能陪伴的家長;青少年階段,孩子需要一個能實實在在信任他的家長。

每個階段的親子關系有不同的主題,每個階段跟孩子相處的時候,如果家長把主要任務完成的好的話,孩子的成長就會比較順利,親子關系也不會有很大的問題

另外,親子關系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夫妻關系”,如果夫妻關系有問題,勢必會影響親子關系。因為孩子在夫妻沖突的時候,常常要選擇站隊,家長會不自覺地把孩子當成同盟軍,而導緻孩子跟某一方的關系産生問題。

這一點是每位家長都應該注意的,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保持夫妻和諧關系,也是增進親子關系的一劑良藥。

問:對于育兒過程中比較焦慮的父母,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陳默:生命有三個層次,物質生命,精神生命,靈魂生命。物質的層次就是衣食住行,個人利益;精神的層次就是閱讀量,藝術鑒賞力,以及你對公共事物的思考;靈魂的層次,就是要建立宇宙觀。如果站在靈魂層次上看其他東西都是小菜一碟。是以現在家長之是以焦慮,還是因為可能正處于滿足物質層次,向精神層次進軍的當口。想躍層但又還沒有那個能力,上不去下不來,是以焦慮不僅僅展現在育兒上,其他方面都有類似焦慮。育兒隻是濃縮了最強的一個焦慮點罷了,是以想解決這個問題,隻能提升核心,讓生命上層次。

晴天媽媽:我給家長的建議就是成長和學習永遠來得及。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千萬别覺得孩子大了,我再去了解這些來得及嗎?其實永遠來得及。養孩子不光是科學,還有藝術,應對恐懼和焦慮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它。

從個人來講,特别有效的幫助是在現實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村莊。比如說當時我們小區有一幫年齡差不多的孩子,我們就經常一塊遛娃。遛娃的時候發現大家都很喜歡帶着孩子去戶外,去爬山放放電,很重視孩子的運動,孩子們往往都比較快樂。

當腳踩在大地上的時候,焦慮就會減少。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天天在各種海澱媽媽群,看裡面各種雞娃,就會把你本身的育兒節奏帶亂。對于父母來說,如果自己能力很厲害,可以去影響别人;如果能力不夠,就容易被别人影響幹擾。保證自己能夠按自己的節奏往前走,就足夠了。最實用的建議就是把家裡人的資源都用起來,跟家人團結在一起,不要在家裡天天内耗。

整理:鄭骁

稽核:蔡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