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理科普:有一種“有毒”父母—匮乏型養育

心理科普:有一種“有毒”父母—匮乏型養育

生活中常常會見到這樣的情景:

父母帶着年幼的小孩去到一個不熟悉的環境時,一般小孩子會更愛黏在父母身邊,抓着媽媽不肯放手。這時候,父母們會怎樣應對呢?

有的父母會很耐心地抱着孩子,讓孩子感到安全後,孩子放松下來才讓鼓勵孩子慢慢嘗試去探索;

有的父母在孩子緊抓不放,哇哇大哭時,一邊用力推開孩子的手,嘴裡說着:“哎呀,有啥好怕的呀!你看那麼多小朋友在玩呢。别哭啦,再哭媽媽就不喜歡你啦!”、“怎麼那麼愛黏人呢!你看其他小朋友都不像你這樣的,丢不丢人啊你!”。但往往孩子會哭得更大聲。

心理科普:有一種“有毒”父母—匮乏型養育

也有這樣的情景:

家裡并不是客觀上的窮,但有的父母們就愛跟孩子說:“養你太費錢了,我們都快要養不起了”、“把你養得這麼大,你知道這要花我們多少錢嗎?”

或者是這樣的情景:

孩子跌倒了、受挫折了,正在傷心難過時,有的父母會冷硬地跟孩子說:“哭有什麼用!你自己下次就要多注意點啊!”、“這會疼了知道哭了吧!看你下次還不注意點!”

……

這些話語,父母們在脫口而出時也并不是帶着要傷害孩子的目的,但聽着這些話語長大的孩子,心靈卻是受到很大的傷害。

顯然,養育者的心靈是充盈的還是匮乏的,影響着孩子的成長。

那麼怎樣的養育方式是匮乏型的呢?

情感索取的父母

比昂認為,在親子關系中,父母應當是一個容器,而孩子是一個被容納者。對于孩子來說,世界存在着太多他尚未知的事物,複雜難以處理的各類情緒情感,是以需要容器。

父母作為容器,要看到孩子的不安、痛苦等各種情緒情感,然後展示出自己的精神力量,為孩子樹立範例,以健康的方式形成情感依戀來體驗。

而在情感索取的父母與孩子的關系中,孩子往往是父母的容器;父母既處理不了自己的情緒,也無法容納孩子的情緒。

電視劇《隐秘的角落》中便有這樣一對親子。周春紅在丈夫出軌離婚後,含辛茹苦把兒子朱朝陽養大,日子始終過得苦巴巴;而本應被唾棄的負心漢和小三卻過得富足悠哉。

她内心極度不平衡,對前夫、對不如意的生活充滿抱怨。她僅有的炫耀成本就是朱朝陽,一個次次考第一的優秀兒子!

心理科普:有一種“有毒”父母—匮乏型養育

在周春紅與朱朝陽的關系中,孩子永遠在承擔着媽媽丢過來的失控負面情緒:對丈夫和第三者的怨恨、對生活的不甘、對婚姻失敗,輸給小三的自己的憤怒與不接受……

朱朝陽必須成績優異,次次考第一,以此來證明媽媽即使離異帶着孩子也能生活得很好,成為媽媽人生的驕傲。并且他也不能違背母親的話,單親媽媽那麼辛苦,如果連孩子都不聽媽媽的話,那媽媽這麼多年的哭、别人的白眼豈不白受了。

父母處理不了自己的情緒,也無法當容納孩子情緒的容器。在生活中,父母常常是容易情緒化的一方。即使是一些雞皮蒜毛的小事,也能引起他們極大的情緒反應。

例如朱朝陽隻是此刻不想喝牛奶,就引發了母親暴怒,一把扯掉兒子的耳機“你是在怪媽媽沒有照顧好你麼?如果你爸爸是個負責任的男人,當初不抛下我們,今天的事就不會發生”。

又如朝陽喝完牛奶後,周春紅想要幫兒子擦嘴,兒子稍微躲避一下,媽媽瞬間情緒失控,面目猙獰的伸出雙手蹂躏兒子的臉。

心理科普:有一種“有毒”父母—匮乏型養育

在家庭中,他們是一顆随時要爆發的炸彈,孩子必須小心翼翼地照顧着他們的情緒,以防點燃“引線”。

父母與孩子進行了角色置換,父母将情緒投射給孩子,而孩子往往是無法容納的,甚至會發生自身容器破碎,對孩子造成極大的傷害。

心理學家鮑爾比指出,孩子與父母的“角色互換”,可以說是一種情感虐待。

對于扮演了“父母”角色的孩子來說,“父母不在”的感受是累積的,它的影響不亞于任何實際的、急性的喪失所帶來的情感影響。

拒絕親近、冷漠的父母

無言的愛,是中國傳統家庭文化中的典型特征。

我們父母總喜歡“默默付出”,用着僵化的方式去愛孩子;很少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也很少有身體上的接觸。

他們在家庭中更像是權威式的存在,端着“長輩”的身份,理智地指出孩子的過錯抵觸親子間的親密,覺得“親密”便失去了“權威”。

有的父母則會把自己定位成物質提供者,隻給孩子提供物質上的養育,缺少與孩子的情感交流,保持着與孩子的距離感。

就像香港作詞人黃偉文在《單車》中所寫的,父母總假設孩子知道父母為孩子付出了很多,甚至是一切,但“為何這麼偉大我始終感覺不到”,“想我怎會相信這一套,多痛惜卻不便讓我知道”;而父親唯一給過孩子的擁抱是“騎着單車的我倆懷緊貼背的擁抱”。

心理科普:有一種“有毒”父母—匮乏型養育

孩子在相處中并沒感受到愛,隻感受到了父母的難以靠近,父母的冷漠拒絕,父母的不可依賴。

在茫茫的人生荒野中,孩子找不到有力溫暖的肩膀來依靠,隻能借着曾經唯一的擁抱帶來的幸福,面對冷酷的世間。

在依戀理論中,養育者與孩子的互動方式,塑造着兒童的依戀模式,也影響着成人後的親密關系。

父母的冷漠和拒絕,會觸發孩子依戀系統的威脅反應,如感到不安、消極的體驗甚至觸發心靈深處的死亡焦慮。

若是長期處于這樣的關系中,孩子的依戀需求無法得到及時的回應,也缺乏穩定的情感聯結,便形成了回避型的依戀風格。

心理科普:有一種“有毒”父母—匮乏型養育

在“無言的愛”的環境中長大後,他們希望自己在别人眼裡是獨立、強大的形象,但身邊的人會說自己不易接近,家人伴侶有人抱怨自己情感上過于疏離。

而因為習慣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解決麻煩,于是遇到難以解決的困難很難向人開口求助,感到無助無力時隻會狠狠地譴責自己,自我厭棄。

長大後習慣在關系中把依戀需求最小化,回避他人的親近,影響着深層次情感聯結的建立與穩定長久親密關系的維持。

結語:

無論是情感索取的父母還是冷漠的父母,在親密關系中愛無法自然地流動,究其到底是一種親密關系障礙,會給雙方都帶來深刻且久遠的傷害。

雙方都需要在一段穩定健康的關系中重新去看到自己的傷口,療愈自己,最後修通自己。養育者才能真正讓心靈充盈起來,被養育者也能重建自己的關系模式,擁有新的體驗。

▎本文為中心原創文章,轉載時請标明出處,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權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