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兒童心理咨詢:孩子性格内向,交際能力也差,家長該怎麼辦?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在3歲之後就有對外交往的意願。同伴群體,是孩子成長中很重要的環境,多數孩子會用自己的方式去适應群體。

家長都希望孩子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進而更好地适應社會。然而,有些父母卻發現:孩子性格孤僻,喜歡獨處,不願意參加活動、難以融入群體生活……

“10歲的兒子跟父母的交流很少,在學校沒什麼朋友。周末喜歡宅在家裡玩手機,父母趕他出去玩都不願意。據老師反映,兒子平時上課也很安靜,回答問題小心翼翼的,下課後不和同學玩、不和同學說話。”

兒童心理咨詢:孩子性格内向,交際能力也差,家長該怎麼辦?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在3歲之後就有交往的意願。随着孩子的身體與心理的發展,自由範圍的擴大,他們已不滿足于隻和父母的交往,對朋友和集體有了更多需求。

同伴群體,是孩子成長中重要的環境,多數孩子會用自己的方式去适應群體。但當孩子無法離開父母或無法融入外界群體,就更容易退縮回自己的小世界,産生孤獨、抑郁、自閉等不良心理,對其智力成長和情感發展都十分不利。

那麼,孩子會因怎樣的情況而陷入交際困境呢?

一、孩子自身的性格、氣質

有些孩子性格外向、活潑,和同伴的交往中熱情、主動,善于與人合作,受到大家的喜愛;有些性格内向、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會表現出防禦、敏感、恐懼、敵意、焦慮,讓人感到難以靠近。

二、缺乏與同伴交往的機會

人際交往能力是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學習和鍛煉的。

有些孩子是獨生子女,常年在父母、祖輩的寵愛、保護下成長,缺少與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經驗、與近齡同伴的交往環境;

有些孩子是留守兒童,祖輩年齡較大或忙碌,孩子常常獨自呆在家裡,與同伴和家人缺乏交流,語言表達能力受限;

有些孩子的課餘時間被家長安排得很滿,自由支配的時間少得可憐,與同伴玩耍更是少之又少

……

長此以往,孩子很難增強人際交往能力,不善表達、溝通、合作,以至于影響了成人後正常的人際交往。

三、家庭教養方式

有些家庭對孩子溺愛或過分關注、遷就,孩子很容易将這種方式帶到同伴交往中,對他人産生過分期待,希望别人如父母般喜愛自己、遷就自己,難以考慮他人的感受,慢慢被同伴所疏遠;

有些家庭氛圍比較冷漠,家人比較疏離,彼此之間很少表達愛意、贊賞、肯定,導緻孩子内心很自卑,也不懂得如何落落大方地與同伴交往,常常用冷戰、放棄關系的方式來處理人際中偶爾的沖突,導緻關系破裂;

有些父母不喜歡交際,或在人際交往中表現出以自我中心的行為,這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讓他們模仿家長的行為方式;

有些父母總忍不住插手孩子的人際交往,用自己的方式幫孩子解決人際沖突,比如,與對方父母溝通、與老師溝通,結果“好心辦壞事”,導緻對方小朋友心生厭惡,兩個孩子之間的隔閡更大了。

這樣不僅妨礙了孩子的交往能力的發展,還挫敗了孩子,讓孩子感到更強烈的無力、無助,覺得“父母出面都搞不定,我還能怎麼辦呢?!”

兒童心理咨詢:孩子性格内向,交際能力也差,家長該怎麼辦?

面對孩子人際交往的困境,家長可以做些什麼,更好的幫助到孩子呢?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家長首先要觀察、思考的孩子如何與他人、群體的交往,客觀評估孩子的交際能力,針對性改善,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學會正向的人際交往技能。

家長們不妨參照以下9條,衡量孩子交際能力的标準:

1.不懼怕陌生環境,能很快适應新環境。

2.必要時,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

3.獨立性強,不依賴别人。

4.與小夥伴相處融洽,能在各項活動和遊戲中成功合作。

5.善于并樂于幫助他人,懂得謙讓。

6.能了解成人的意圖,并能按成人的意願去辦事。同時還能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7.有組織能力,在遊戲和學習中能起到“小領袖”的帶頭作用,并為夥伴們所喜愛。

8.在公開場合能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9.熱情開朗,與人交往時能尊重和信任他人。

兒童心理咨詢:孩子性格内向,交際能力也差,家長該怎麼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