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近親繁殖惹禍台灣文蛤近6成暴斃

作者:中國水産頻道

中國水産通道報道,泰溪、麥衛文蛤蜊大量暴發死亡,60%以上的魚類養殖率估計不到30%,但經營者曾目睹蛤蜊漂浮在水中前死亡,不像以往在池底,除了天氣, 水質,也懷疑長期近親繁殖存在遺傳缺陷,要求農業委員會協助調查原因,并制定對策。

"農委副主任"陳繼忠和"法委"劉建國昨日前往泰溪了解蛤蜊災情,承諾派專家學者調查蛤蜊死因,對農民建議引進東南亞物種來源,消除近親繁殖因素,并啟動自然災害救災機制, "農業委員會"将被考慮在内。

農民黃首爾站在蛤蜊殼的山中吐出苦水,他指出,這些蛤蜊很難養殖超過8個月,收獲并不容易,但現在全部被槍殺,損失了數百萬元(NTD,下同)。

一些養殖戶向劉建國等人反映,過去養殖率至少為67%,現在不到30%,業内人士透露,四年前蛤蜊開始出現大量暴力死亡,今年最為嚴重,災害在6月和7月最為明顯, 泰溪、麥鲭蛤的平均殺傷率達到60%,最高暴力死亡率超過90%,昨日很多經營者采集蛤蜊,篩厘清除雜物,通常隻有二三十隻蛤蜊,在工業道路上随處可見魚和蛤蜊在廢棄蛤殼撿蛤蜊。

<b>建議農業委員會應引入東南亞種子來源</b>

經營者指出,工作日進入生産季節,每斤蛤蜊的産量約為28元至30元,現在由于體積價格低廉,每斤從6月44元到55元到58元,估計中秋節可能會漲到60元天價,但産量稀缺, 農民獲利或沒有足夠的成本。

經營者覺得奇怪的是,過去蛤蜊是直接殺進池底的,這一次看到蛤蜊先浮出水面,然後慢慢到岸邊,最後打開蛤殼殺掉,他們懷疑除了天氣、水質異常外,還推測蛤蜊長期人工造苗,近親繁殖容易造成下一代遺傳缺陷, 抗藥性減弱,建議"農委"引進東南亞物種,并希望啟動自然災害救災機制。

<b>關鍵詞:蛤蜊在池底死亡</b><b>水産養殖</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