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蛤,曾被乾隆禦封為“天下第一鮮”,但四月的它,比文蛤還要鮮

作者:敏迪漫話

小長假的最後一天,趁着陽光好,在家裡打掃衛生。老公打電話回來,你去菜市場看看,蛤子好像有得賣了。

跟他講,這會很忙啊,一堆事要做。

哪天不好打掃啊,趕緊去吧,有的話,買點回來,用韭黃炒。

隔着電話,都能聽到那頭的含涎欲滴。

去年,就是因為買晚了,隻吃了一次,沒過瘾。

清明前後,确實到蛤子上市的時候了,這個時節的蛤子,最肥,最嫩,有黃,特鮮。

蛤子,我們這兒讀“Huan(輕聲)子”,不像文蛤那麼肥大,殼帶點黃褐色,比文蛤個頭小,肚子圓鼓鼓的,蛤肉有點尖,炒好後像小鳥,是以老家人稱這個菜是“炒小鳥”。

文蛤,曾被乾隆禦封為“天下第一鮮”,但四月的它,比文蛤還要鮮

跑到菜市場,水産攤主看到我停下,第一句就是:買蛤子的嗎?

果然是這幾天最熱賣的。

攤主舀上大半盆,嘩啦倒電子秤上,8塊一斤,你來15,還是20?

嘴裡說着就兩個人,心裡想到朋友去年說的,一炒沒多少,不夠吃的,趕緊說來20的。

秤好了,攤主拿出圓頭的劈刀,熟練的劈殼,取肉。一邊告訴我洗滌要點。

文蛤,曾被乾隆禦封為“天下第一鮮”,但四月的它,比文蛤還要鮮

拎着蛤子肉,再去買點韭黃,回家。

盆裡打上清水,把蛤子肉倒進淘米籮裡,放入水中,用筷子順時針攪動,過一會兒,再攪幾圈,換水。

如此反複七八遍,盆底的沉澱的沙子越來越少,眼見着蛤子肉晶瑩剔透起來。

把去掉浮皮的韭黃洗幹淨,切段。備好蔥段、姜片。

熱油,蔥姜爆鍋,倒入蛤子肉,加入料酒,辣醬,翻炒兩三分鐘,鍋開了,蛤子肉起鍋,放入韭黃炒熟,倒入蛤子肉翻炒幾下,灑白胡椒粉,裝盤。

炒好的蛤子肉,晶瑩的白色,襯上淡黃的韭黃,點點紅辣椒,真如一隻隻小鳥悠閑地栖息在草堆上。

文蛤,曾被乾隆禦封為“天下第一鮮”,但四月的它,比文蛤還要鮮

拍圖檔發給老公,他罕見地準時回家吃飯。

搛一筷蛤子肉進嘴,水嫩水嫩的,有點辣、有點鹹,關鍵是充溢口腔的海鮮味,鮮得眉毛都要掉了。

配上白米飯,妥妥的兩大碗。

據說,蛤子因為不太好養殖,基本是野生的,上市也就每年的四月,過了這個月,即使有,也很瘦,不好吃了。

這個月,如果有時間,就多跑上幾趟菜市場,多感受幾次這天賜的美味。

要不,一等就是一年。

《道德經》裡說,治大國若烹小鮮,前者不說,烹小鮮倒是确有講究的,油鹽醬醋料要恰到好處,不能過頭,也不能缺位,火候,甚至清洗都要有方法,就像洗蛤子肉,如果不是一個方向攪動,沙子就會吐不清,吃了硌牙。

平常工作、生活中也是如此,不講究方法,一味地蠻幹,得到的結果可能會讓你大失所望。

俄羅斯有句諺語:巧幹能捕雄獅,蠻幹難捉蟋蟀。

不要一味地抱怨生活的不公,感歎懷才不遇,仔細想想,找對了方法沒有,是真在努力,還是在假裝努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