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令皇貴妃去世後,誰後統管乾隆後宮?

了解清史的應該知道,乾隆一生共冊封了(包括追封)三位皇後,而這三位皇後均在不同的時間段統領六宮:

孝賢純皇後沙濟富察氏:孝賢純皇後出身顯赫的沙濟富察氏一族,祖父米思翰是康熙皇帝的心腹大臣,位至尚書,并且死在了任上;伯父馬齊做了長達37年的大學士,在康熙、雍正兩朝都位極人臣;伯父馬思哈坐到了内大臣、都統的位置上;伯父馬武也位居一品;至于孝賢純皇後的父親李榮保,則是位至察哈爾總管;正因為沙濟富察氏出身如此顯赫,才被雍正皇帝選為四阿哥弘曆(秘定皇儲)的嫡福晉。

令皇貴妃去世後,誰後統管乾隆後宮?

在潛邸時,沙濟富察氏管理王府;

乾隆繼位後,沙濟富察氏被冊封為皇後,母儀天下,統管後宮13年的時間,直到乾隆十三年在南巡的路上病逝。沙濟富察氏為乾隆皇帝生兩子兩女,隻有固倫和敬公主長大成人,沙濟富察氏去世後乾隆對其緬懷一生。

繼後那拉氏:孝賢純皇後病逝後,娴貴妃那拉氏在崇慶皇太後的推薦下(乾隆并不情願),被冊封為皇貴妃,統管六宮;孝賢純皇後去世兩年後,在崇慶皇太後一再催促下,娴皇貴妃那拉氏被正式冊封為皇後,成為乾隆皇帝的繼後。

之是以是娴貴妃那拉氏被崇慶皇太後看中,而非同那拉氏一樣同為貴妃的純貴妃蘇氏,是因為蘇氏是民籍漢女入宮,成為四阿哥弘曆身邊的侍妾格格;而那拉氏不同,出身滿洲八旗,其出身僅次于孝賢純皇後、慧賢皇貴妃,但這兩位都已經病逝了。即便是乾隆十三年時那拉氏無所出,其出身仍舊是其他寵妃不能比的。

令皇貴妃去世後,誰後統管乾隆後宮?

但乾隆皇帝與繼後的感情僅維持了五六年的時間,之後繼後徹底失寵,令妃正式崛起;

令妃盛寵的10年時間内(乾隆二十年到三十年),繼後那拉氏滿腹委屈;終于乾隆三十年繼後在南巡的路上頂撞了乾隆皇帝,後在崇慶皇太後面前哭訴要出家為尼,崇慶皇太後拒絕後繼後斷發。乾隆十分生氣,将其提前送回了宮,并且将其所有的冊寶都收了回去。乾隆三十一年,繼後便病逝了。

孝以純皇後:也就是我們熟知的令妃魏佳氏,内管領魏清泰的女兒,出身内務府包衣;在繼後斷發後,已經位居令貴妃之位的魏佳氏被晉封為皇貴妃統攝六宮,成為實際上的後宮之主。魏佳氏便是以皇貴妃的身份管理後宮10年的時間,直到乾隆四十年魏佳氏病逝。

令皇貴妃去世後,誰後統管乾隆後宮?

其實在魏佳氏病逝前,她所生的皇十五子永琰便已經被秘定為皇儲;

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正式宣布将皇十五子永琰冊封為皇太子,改名為颙琰,而魏佳氏作為皇太子颙琰的生母,則是被追封為孝以皇後;乾隆皇帝病逝後,魏佳氏被追谥為孝以純皇後。

令皇貴妃是在乾隆四十年病逝,而乾隆是在嘉慶元年禅位,嘉慶四年正月病逝;也就是說令皇貴妃病逝後,乾隆又活了二十餘年的時間;嘉慶帝繼位後,自然是嘉慶帝的皇後(孝淑睿皇後與孝和睿皇後)來統管六宮;但嘉慶帝登基前二十年的時間,乾隆後宮還需要“後宮之主”來統領。那麼這二十年的時間,究竟是誰來統管乾隆後宮呢?

出身顯赫的葉赫那拉氏

在令皇貴妃病逝之前,乾隆後宮中位份比較高的後妃,比如:

純惠皇貴妃蘇氏,乾隆二十五年病逝;

哲憫皇貴妃噶哈裡富察氏,雍正十三年病逝;

淑嘉皇貴妃金氏,乾隆二十年病逝;

慶貴妃陸氏,乾隆三十九年病逝;

忻貴妃戴佳氏,乾隆二十九年病逝;

豫妃博爾濟吉特氏,乾隆三十八年病逝;

也就是說,乾隆四十年令皇貴妃病逝後,乾隆後宮中位份最高的便是妃,而在妃位的有:

舒妃葉赫那拉氏

令皇貴妃去世後,誰後統管乾隆後宮?

愉妃珂裡葉特氏,出身包衣,皇五子永琪的生母,永琪已經病逝多年;

穎妃巴林氏,無所出,出身蒙古鑲紅旗(沒有蒙古四十九部做後盾);

容妃和卓氏,無所出;

惇妃汪佳氏,總管内務府大臣汪四格的女兒,雖出身包衣,但是家世顯赫,固倫和孝公主生母;

五妃中除了愉妃外,都沒有生下皇子,而愉妃所生的五阿哥永琪在乾隆三十一年時也病逝了,沒有皇子傍身的愉妃,本就出身包衣,自然不及出身顯貴的舒妃葉赫那拉氏資曆、地位尊貴。至于穎妃、容妃與惇妃,入宮的時間都要晚一些,自然更不能與舒妃相比。

舒妃是葉赫國主金台吉的直系後裔、康熙朝權臣納蘭明珠的曾孫女,太宗皇帝皇太極的生母孝慈高皇後是金台吉的親姐姐,也就是說舒妃與孝慈高皇後同出一族。

其曾祖父明珠不僅自身出身顯赫、位極人臣,其曾祖母更是出身十分顯赫,是英親王阿濟格(太祖第十二子,大妃阿巴亥所生)的女兒愛新覺羅氏。

令皇貴妃去世後,誰後統管乾隆後宮?

其祖父納蘭揆方,娶和碩康親王傑書(禮烈親王代善的孫兒,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的女兒郡主愛新覺羅氏,被授予和碩額驸;

其兩位伯父為納蘭性德、納蘭揆叙,都是清朝時期有名的詞人,康熙寵臣。

其父納蘭永壽,位至兵部侍郎,娶閨閣詩人關思柏蘇完瓜爾佳氏為妻。

正因為出身如此顯赫的書香門第,舒妃是乾隆所有後妃中數得着的滿腹才華。

納蘭永壽的女兒,除了舒妃入宮為妃外,另外五位(包括弟弟的兩個女兒)則全部嫁給了愛新覺羅與勳貴之家(其中一位嫁給了傅恒)。

乾隆六年,舒妃通過選秀入宮,被封為貴人;

令皇貴妃去世後,誰後統管乾隆後宮?

七年後,同得寵的魏佳氏一起晉封為妃,二人都沒有身懷有孕便晉封妃,可想兒子乾隆對二人的寵愛程度。隻是舒妃僅止步于妃,在沒有晉升位份,而魏佳氏則在繼後那拉氏之後成為“後宮之主”

乾隆四十年,令皇貴妃魏佳氏病逝,位居妃位之首的舒妃,成為後宮中地位最高的妃嫔。這年十月,舒妃便率領後宮諸位妃嫔,前往壽康宮向皇太後請安。

而且原本應當是皇後主持的親蠶禮,則是由舒妃來主持,可想而知舒妃的地位。

若是舒妃能多活幾年的話,單憑其尊貴的出身、統管後宮的經曆也能被晉封為貴妃;然而乾隆四十二年舒妃便病逝了,僅僅管理六宮兩年的時間。

令皇貴妃去世後,誰後統管乾隆後宮?

陪伴乾隆65年之久的珂裡葉特氏

了解乾隆的應該知道,乾隆皇帝除了發妻孝賢純皇後所生的兩位嫡子外,最中意的皇子便是皇五子永琪,永琪是乾隆所有皇子中最為出色的一位,已經不是文武雙全那麼簡單了,還通曉滿蒙漢三種語言、精通算術曆法天文地理等,乾隆對其十分器重。

自乾隆二十八年永琪在九州清晏,救了乾隆皇帝的命後,乾隆就更是看中永琪。

并且在乾隆三十年,将永琪直接冊封為榮親王。

乾隆所有成年的皇子中,隻有三位是被乾隆親自冊封為親王的,除了永琪外,便是儲君永琰,永琰是在乾隆五十四年被冊封為和碩嘉親王,另外便是皇十一子永瑆,乾隆五十四年被晉封為和碩成親王。

而永琪不僅僅是第一位被封為親王的,而且其封号十分特殊。

令皇貴妃去世後,誰後統管乾隆後宮?

順治帝曾經董鄂妃所生的皇四子,稱之為自己的“第一子”,在其死後将其追封為和碩榮親王。這是大清的第一位榮親王。榮親王雖然不及皇太子尊貴,但卻是僅次于皇太子的親王爵位,位居衆親王之首。乾隆将永琪封為榮親王,可想而知乾隆對永琪的期許。

隻可惜,永琪在乾隆三十一年便病逝了,英年早逝。

而作為永琪的生母珂裡葉特氏,在兒子在時确實也母憑子貴:

珂裡葉特氏出身包衣,在潛邸時為侍妾格格;

乾隆登基後,一開始被封為海常在,後晉封為海貴人;

乾隆六年生下皇五子永琪,母憑子貴被晉封為愉嫔;

乾隆十年,被晉封為愉妃,位居妃位第二位;

乾隆十三年嘉妃晉封為嘉貴妃後,珂裡葉特氏便成為妃位之首。

令皇貴妃去世後,誰後統管乾隆後宮?

後舒妃與令妃後來者居上,反超出身低微的珂裡葉特氏。原本可以憑着兒子永琪能夠繼續再晉封位份,然而乾隆三十一年永琪卻英年早逝。之後珂裡葉特氏便一直位居妃位,再沒有晉封。

但作為後宮中資曆比較老的妃嫔,在孝賢純皇後、繼後那拉氏、孝以純皇後、慧賢皇貴妃、淑嘉皇貴妃、純惠皇貴妃、哲憫皇貴妃、慶貴妃、忻貴妃、舒妃等病逝後,愉妃便憑着自己的資曆而位同副後,管理六宮,一直到乾隆五十七年珂裡葉特氏病逝。

在珂裡葉特氏的祭文中提到:

迨坤闱之克副,晉領崇班。

在珂裡葉特氏病逝後,被乾隆追封為愉貴妃。

令皇貴妃去世後,誰後統管乾隆後宮?

不過珂裡葉特氏之是以被追封為愉貴妃,并非因為其曾統管六宮,而是因為她陪伴了乾隆長達65年的時間、長壽而終;而且珂裡葉特氏的孫兒(永琪第五子)綿億已經成年分府。

乾隆親封的貴妃巴林氏

雖然愉妃珂裡葉特氏位同“副後”,管理六宮,但畢竟沒有晉封為貴妃,仍舊是妃位;乾隆自然不會讓愉妃獨自管理六宮,畢竟愉妃的出身低微。除了愉妃外,管理六宮多年的還有陪伴乾隆51年之久的穎貴妃巴林氏。

在《如懿傳》中巴林氏被稱之為巴林王的掌上明珠,由強大的後盾——蒙古四十九部;是以乾隆對其十分忌憚。但實際上曆史上真正的巴林氏,出身并不高:

其曾祖父巴雅爾承襲二等輕車都尉世職,在康熙朝時曾參與平定三藩、烏蘭木通之戰,最終死在了烏蘭木通、

其父納親承襲世職,在乾隆朝時坐到了泰甯鎮總兵、鑲紅旗蒙古都統等位置上。

巴林氏是清朝為數不多出身蒙古八旗的後宮主位,乾隆十三年正月之前便已經入宮被封為那常在,乾隆十三年四月被晉封為那貴人;乾隆十六年時無所出的情況下晉封為穎嫔。

令皇貴妃去世後,誰後統管乾隆後宮?

乾隆二十四年時,巴林氏雖然仍舊無所出,被晉封為穎妃。

舒妃葉赫那拉氏去世後,穎妃巴林氏與愉妃便成為後宮中資曆比較老的妃嫔,尤其是愉妃比巴林氏入宮的時間還要早了21年之久,還是五阿哥永琪的生母。但愉妃畢竟是出身包衣,出身低微,乾隆自然不會讓愉妃獨自一人管理六宮事務。

巴林氏雖然出身也不顯赫,但畢竟是蒙古八旗女子,而且已經陪伴了乾隆三十年的時間,而且還是皇十七子永璘(令皇貴妃魏佳氏所生)的養母。

就這樣,在舒妃之後,巴林氏也負責管理六宮,一直到乾隆禅位與颙琰。

嘉慶三年時,乾隆因巴林氏侍奉時間比較久了,便将其晉封為穎貴妃。

令皇貴妃去世後,誰後統管乾隆後宮?

嘉慶五年,巴林氏病逝。

作為備選皇後入宮卻連降兩級的鈕祜祿氏

在乾隆的後宮中,有一位出身與舒妃葉赫那拉氏一樣顯赫的後妃——順貴人鈕祜祿氏,盛寵一時,作為備選皇後入宮,卻被連降兩級、草草收場。

順貴人的出身究竟有多顯赫呢?

出身大清出皇後、後妃、重臣最多的家族——弘毅公家族,而且還是弘毅公家族大宗出身。

其高祖父額亦都是弘毅公家族始祖,戰功赫赫的開國功臣、“五大臣之一”,娶太祖皇帝的堂姐妹為妻,後又娶太祖皇帝之女穆庫什公主,順貴人的曾祖父遏必隆便是穆庫什公主所生的兒子。

其兩位嫡祖母都是愛新覺羅氏:

第一位嫡祖母是英親王阿濟格的女兒郡主,也就是說遏必隆與納蘭明珠還是連襟;

第二位嫡祖母是穎親王薩哈廉(禮烈親王代善的女兒)的女兒縣主;

令皇貴妃去世後,誰後統管乾隆後宮?

其兩位姑祖母入宮,一位是康熙的第二位皇後孝昭仁皇後,一位是皇十子胤䄉的生母溫僖貴妃

其祖父尹德,是遏必隆第五子,在雍正朝時因六弟阿靈阿(八爺黨)一家被雍正問罪,流放的流放、處死的處死,尹德作為遏必隆唯一還活着的兒子,而得到雍正帝的重用與扶持,位至領侍衛内大臣、議政大臣,承襲二等公爵位。

而尹德的五個兒子也都是以而位極人臣:

其長子策楞,承襲公爵爵位,位至兩廣總督,死在了戰場上;

其次子讷親,乾隆朝前期寵臣,位至保和殿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因統兵不力而被乾隆賜死

其第三子阿敏爾圖,則是位至駐藏大臣;

其第四子愛必達,便是順貴人的父親,位至雲貴總督;

令皇貴妃去世後,誰後統管乾隆後宮?

其第五子阿裡衮,戰功赫赫,承襲一等公爵位,做到了刑部尚書、領侍衛内大臣的位置上。

正因為出身如此,是以剛入宮便位居貴人之位,而且得到了崇慶皇太後與乾隆的重視。之後乾隆多次外出,都會帶着順貴人,入宮兩年後即便是無所出鈕祜祿氏也照樣被晉封為順嫔。

乾隆四十一年時,令皇貴妃已經病逝,舒妃成為衆妃之首;這一年鈕祜祿氏因為身懷有孕而被晉封為順妃,但鈕祜祿氏并未足月生産,而是小産了。但盡管如此,順妃鈕祜祿氏仍舊是乾隆所有妃位中,出身最為顯貴的一個;再加上有乾隆的寵愛在,其在後宮的實際地位很高。

是以在乾隆四十五年時的親蠶禮,是順妃鈕祜祿氏來主持。

令皇貴妃去世後,誰後統管乾隆後宮?

親蠶禮向來都是“後宮之主”來主持,乾隆并未讓管理六宮的愉妃或者是穎妃來主持,而是讓出身顯貴的順妃來主持,可想而知在乾隆的心目當中順妃的地位已經超越愉妃與穎妃。

若是能一直如此下去,順妃被晉封為貴妃,成為衆妃之首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然而榮寵一時的順妃,卻慢慢的失寵了;而且在乾隆五十三年時被接連降兩級,被降為了順貴人。至于原因史料中并無記載,想必隻有乾隆與順貴人自己知曉了。

但不管是何種原因,順貴人徹底失寵後,次年便病逝了。

令皇貴妃去世後,誰後統管乾隆後宮?

被葬入裕陵妃園寝中最不起眼的位置,或許誰也不會想到,裕陵妃園寝中最後一排中的那個順貴人便是曾經乾隆寵愛一時的順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