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母的這三種行為,隻會坑孩子

孩子從牙牙學語到青蔥歲月,他所看的是朗朗晴空,就覺得世界是光明的;他聞到的是花香,就覺得世界是美好的;他聽到的是歡聲笑語,就覺得世界是溫暖的……但是,如果孩子看到的是争吵、憤怒、無序,那麼,他所看到、感覺到的世界就是争吵、憤怒、無序。懂家先生想要告訴家長的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他所看到的、聞到的、聽到的,大部分來自你們。

父母的這三種行為,隻會坑孩子

你們的孩子能否擁有美好的世界觀、正确的價值觀,都跟你們在他們年幼時注入的精神營養有關。好的行為榜樣,就是給他們最好的成長滋養。

在養育孩子中,父母的這3種行為一定要注意,否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一、容易情緒失控,一點就炸

知乎上有個熱帖:父母對孩子的三觀形成,到底起到多大影響?

有個答案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20多歲時,當我發現,我抱怨的内容,語氣,神态,和我的家人一模一樣的時候,我感到深深的無力。”

一個在情緒暴躁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通常會承受極大的精神壓力和精神虐待。大人對待情緒的方式,就是孩子未來處理情緒的參照。沖孩子怒吼,和配偶謾罵,在情緒宣洩之下,孩子以為所有家庭都是這般用語言暴力來解決問題,潛移默化中他也學會了用憤怒來解決問題。

你自以為情緒失控隻是表達憤怒嗎?你以為你的怒吼、謾罵都與孩子無關嗎?不要心懷僥幸,你在孩子面前所展示的一切,都與孩子的性格形成密切相關。他們對待情緒最初的印象,來于父母。性格的養成,一半來自遺傳,一半來自後天環境。

在這種家庭長大的孩子,性格會走兩個極端:要麼膽小怕事,要麼脾氣跟父母一樣火爆。是以,為人父母,一定要學着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讓惡劣情緒陷入無盡的惡性循環。

二、沒有規則意識,不遵守規則

不久前,有位媽媽騎電瓶車帶孩子闖紅燈時,被執勤交警制止後,媽媽竟當着孩子的面對交警出言不遜,一副“我弱我有理”“我趕時間我有理”的模樣。

這件事情被路過的網友拍成視訊傳到網上後,引發一波熱議:

“你自己不想活了沒事,可别連帶了孩子”

“錯了就是錯了,連打帶罵的孩子都看在眼裡,對孩子是什麼樣的教育?”

……

事實上,家長帶頭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事情屢見不鮮。經常抱着僥幸的人,要麼不出事,出事毀一生。因不遵守交通規則而導緻的安全事故的例子不勝枚舉,即便如此,依舊有人視規則如無物。

幼年時期,正是孩子建立規則感、秩序感的關鍵期,家長的這些行為不僅會對孩子的身心安全帶來極大的隐患,同時也将導緻孩子缺失規則意識。

父母的這三種行為,隻會坑孩子

缺乏規則意識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這麼幾點明顯的表現:沒有是非觀,不會正常的人際交往,容易步入歧途。

“如果沒有堤壩的圍堵,一瀉千裡的黃河就會恣意妄為”;“如果沒有鐵軌的限制,雷霆萬鈞的火車就會車毀人亡”。同理,在孩子成長過程的教育中,如果缺乏規則意識的培養,孩子的世界就會雜亂無章,缺乏限制。

不是隻有講道理才叫教育,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也是一種教育。為人父母,請做個遵守規則的人。

三、言而無信,說一套做一套

多少父母一邊設立規矩,一邊破壞規矩。

一邊教孩子遵守規則,一邊自己卻帶頭破壞。比如騎電動車女子帶着孩子,無視紅燈,在十字路口沒有絲毫減速,徑直向前飛馳。在十字路口中央時,女子被一輛直行的轎車撞飛倒地,後面的孩子也被撞落在地,雙雙身受重傷。

一邊教孩子要大氣,一邊自己帶頭占便宜。曾經一段“家長帶娃搶橘子”的短視訊讓不少網民記憶猶新,那些帶着孩子拼命搶橘子的父母,高興地以為占到大便宜。可他們忽略了,孩子在這個經曆中,學到了一個“品質”,叫自私。

孩子在年幼時,視爸爸媽媽的話為圭臬,爸爸媽媽的每句話對他來說如同聖旨一般。但是有多少父母,正在用說一套做一套的教育給自己的孩子做着錯誤示範,他們不僅不自知,還洋洋得意。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父母要想養出大氣的孩子,自己要以身作則,明确告訴孩子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不能要。

父母言行一緻,孩子才能表裡如一。

父母的這三種行為,隻會坑孩子

正如弗洛尹德所說:一個成年人的價值觀、性格氣質、行為取向等,背後的動機都跟童年的經曆有關。人最隐秘的記憶,往往跟在童年、特别是六歲以前植入的味覺、嗅覺有關。是以孩子從出生到六歲,一定要形成一種美好的世界觀。他得看好的東西;聞好的東西;聽好的東西;接觸美好的人,才能自己做一個好人。

沒人天生會做父母,但一旦為人父母,就要主動承擔起為人父母的天職,要相信自己一言一行背後始終有一雙眼睛在注視着你,動作會無意識地模仿你。别讓我們的不良行為,給孩子帶去一生的影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