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到一個新的名詞,叫直升機父母,什麼叫直升機父母?這是來自于一個孩子的描述,說我的爸媽就像一個直升機一樣,永遠懸停在我的頭頂。無論我做什麼,他們都關注着我,幫着我。
現在生活中很多父母不自覺的就變成了直升機爸媽,孩子的事情父母幾乎包辦,孩子不能合理的規劃自己的時間和事情,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還記得那個東方神童魏永康嗎?13歲的時候就考上了重點大學,繼而17歲時,又考上了中科院的研究所學生。
在他小時候,家裡條件并不好,但母親看他有學習的天賦,就非常注重他的學習,叫他家裡的什麼事情都不用操心,就全身心的學習,連換衣服、洗衣服、吃飯這種小事,母親都一一代勞了。本來是母親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沒想到卻害了魏永康。中科院的上司知道他生活自理能力非常的差之後,就把他勸退了,因為他們不要書呆子,需要各項全面發展的真正人才。
現在這樣的父母越來越多,把所有的愛都給孩子,包括溺愛。家長陪寫作業已經不是一個家庭問題了,現在已經上升到社會問題,因為陪作業母子反目的例子數不勝數,之前還聽說過輔導孩子作業而去跳河的。
如果孩子學會時間管理,掌握做事方法,那麼是不是娃在寫作業這件事上就有的放矢一些,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對以後他們的人生非常重要,《忍住!别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這套書非常值得一看。
本書作者高取志津香,非營利機構法人 JAM網站代表 “語言訓練夏令營”組織者,作為是關注消費者問題和孩子培養問題的記者,活躍于新聞界,1998年前往美國。現任神奈川縣兒童教育支援委員會委員,緻力于兒童的培育和教育工作。
1
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首先要認識時間
在孩子3、4歲的時候,已經認識數字,有了一點點的時間概念的時候就可以教孩子認時間了。在家裡可以放一個時鐘,當我們說幾點的時候,孩子可以看時鐘,看到明确的數字指向。有分針和時針的變化,孩子更直覺地感受到時間。
平時跟孩子多用時間概念的詞,比如:7點了,該起床了。12點了,該吃飯了。
父母有意識地幫助孩子把“時刻”和“行動”聯系起來,能幫助孩子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了解時刻的概念。時刻是簡單的數字,卻能讓孩子把“生活”和“時間”連接配接起來。
可以讓孩子感受時間,比如可以一起來玩“猜”時間的遊戲,看誰猜的接近,在猜測時間的過程中,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意識到時刻的變化,幫助孩子更好地了解時間。
2
通過清單,提前做計劃,避免盲目浪費時間
孩子越長大,事情就越多,不再像小時候一樣可以沒有目的地玩。很多時候就會發現本來今天要做的事直到臨睡前也沒有做完。要想高效地做事,就要搞清楚什麼是必須做的和想要做的。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列一個事件清單,把想做的和必須做的事情列出來,然後規劃出所需要的時間,到該時間就做該事,就不會有忘記或者中間不知道該幹什麼的時候啦。
列清單有助于孩子制定可實施的有效計劃,是提高孩子生活效率的好方法。就算孩子上了高年級,甚至長大成人,依然能從這個辦法中受益。是以一定要養成列清單的習慣。
我現在在工作中就有列清單的習慣,每天早上上班後,第一件事就是整理今天要做的事,把需要做的事情列出來,然後一項項去完成。
3
按緊急程度與重要程度給清單分類
清單列好了那該從哪件事開始呢?可以給事件分一個輕重緩急的順序依次來做。使用ABCD四象限法,把事件分為四個部分。A必須今天做的,既重要又緊急的事。B不必非得今天做,但必須要做的事。C今天不做也行,不太重要的事。D什麼時候做都可以,不太重要的事。
從下圖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來,A部分就是我們首先要做的事啦。有了這個圖,就可以更好地規劃你的時間,掌控時間,不至于手忙腳亂。
4
為行動設定目标,養成順序思考的習慣
有目标才會有動力,設定一個目标,為這個目标去努力。父母可以通過問問題,讓孩子明确行動的最終目的。如果孩子在一開始做事的時候,對想要達成的目标并不清晰,那麼他就很容易在行動中迷失方向,也就自然無法達成目标。
讓孩子設定一個目标,然後将完成步驟可視化。年紀小的孩子可以給他們畫出來,大點的孩子就可以寫到筆記本上。有了目标問問孩子,先做什麼呢,養成順序思考的習慣,在實踐中找到自己的節奏,慢慢的孩子就不需要家長提醒就可以養成時間管理的好習慣了。
5
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忍住
孩子其實比父母想象的要厲害得多。教孩子學習管理時間的方法,就像教年幼的孩子騎自行車一樣。一開始的時候,孩子在前面騎自行車,父母要在後面幫孩子扶着自行車後座。等孩子能自己前進的時候,大人再慢慢松開手。适當地放手對孩子是有好處的。父母應該和孩子共同嘗試,在過程中指導孩子,同時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要讓孩子自己去思考怎麼做才好。
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适當給予意見。當孩子列的事件清單緊急程度不太合理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着修改,而不是強制要求孩子修改,傾聽孩子的意見,給予孩子有效的建議。
作為父母,有時我們就是太在意孩子了,是以事事都想替他們包辦,或者孩子一個委屈求助的眼神,作為父母就忍不住要去幫忙。就像孩子學走路,如果我們一直不放手,那孩子怎麼能勇敢地自己邁出去呢?
看了這本書當天晚上,兒子剪紙,圖案是一隻小鳥,小鳥的腿很細,兒子覺得自己剪不好,央求我幫着剪,在看這本書之前,我一直是會幫助他的,可是當天我告訴他他可以自己嘗試一下。央求我幾次我沒幫他,他隻好自己剪,沒想到完好的剪出來了,一隻小鳥沒有缺一點的完美的剪了出來。
我很意外他能完成的剪下來,也堅定了以後盡量少插手的想法。
讓孩子有管理時間的能力要比給孩子物質财富重要的多,這種能力才能讓孩子受益一生,是孩子塑造美好人生的開始。
《忍住!别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真的是一部家長必讀書目。讓孩子學會規劃自己的生活,規劃自己的人生。
聲明:本文内容來源于知乎作者:秀逗小妞
如果覺得本文有用,歡迎推薦更多家長學生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