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才華是生命的一部分,當生命結束的時候,才華就是生命的唯一延續”,這是止庵在《懷沙集》中最為經典的一句話,同時也給予了對父親的懷念。止庵的父親沙鷗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而《懷沙集》就是一本兒子回憶父親生活過往的随筆。
通過止庵在《懷沙集》中對父親的追憶,我們不難看出。沙鷗不僅是一位著名的詩人,同樣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父親。
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會影響孩子的思想和習慣。在孩子的心中,父親就是模仿和學習的榜樣。在止庵小的時候,其父沙鷗就已經是非常有名氣的詩人了。在沙鷗的影響和鼓勵下,止庵從小就開始練習寫作。這給止庵後來的寫作創作,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在《懷沙集》中,止庵的父親沙鷗在教育和引導孩子成長方面,給我們做了三點非常好的榜樣。
01、父親要以身作則,用鼓勵和陪伴去培養孩子的興趣和習慣
孩子在小的時候,就如同一張白紙。而這張白紙以後能畫出什麼樣的畫,一定離不開家庭文化的熏陶和影響。
沙鷗在止庵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鼓勵和指導兒子去從事文學寫作。用這種方式讓兒子對文學産生興趣,并不斷地鼓勵讓其堅持寫下去。如果想讓孩子專注地去做一件事,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對事情本身産生興趣。隻有在興趣的加持之下,習慣才能順利地養成。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鼓勵和陪伴對孩子非常重要。而沙鷗先生就是做到了這兩點,止庵在開始寫作的時候,其父沙鷗一直陪伴左右,不斷地鼓勵兒子大膽地去寫作。如果沒有沙鷗先生的耐心鼓勵和陪伴,相信止庵的文學之路也不會走得如此地堅定。
美國哲學家艾瑞克弗洛姆曾經說:母親是大自然、大地與海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代表的是故鄉。而父親則代表人類的另一個極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影響的是孩子的思想和習慣。
仔細品味下艾瑞克弗洛姆的話,似乎不無道理。在家庭教育中,真正能夠引導孩子思想的往往是父親,而非是孩子的母親。是以要想做一個合格的父親,一定要給孩子做一個好的學習榜樣。
02、父親的圈子對孩子的影響不容小觑
在成年人的世界中,經常會提到“圈子”二字,這兩個字決定了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的狀态。“圈子”代表的是一種氛圍,就如同田野裡的土壤一樣,不同的土壤長出來的莊稼自然也是良莠不齊。
好的圈子可以促進我們不斷地去學習,我們的能力也會不斷地得到提升。沙鷗是個有才華的詩人,他的圈子的文化屬性自然是離不開“文學”二字。而作為沙鷗的兒子,在其父親的圈子中也是受益頗多。
父親永遠都是孩子模仿的對方,沙鷗也不例外。沙鷗的圈子裡,幾乎都是一些文學大咖。而作為沙鷗的兒子止庵,看到父親的圈子的文化屬性,自然會受其影響。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交際理念,為日後打造自己的圈子做鋪墊。
我們常說父愛如山,父親給孩子的不僅僅是愛,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則地去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我們經常在電視和電影中觀看動物世界,往往教孩子捕獵或者生存技巧的,通常都是孩子的爸爸,而非是孩子的媽媽。動物尚且如此,那麼我們人類更應該超越。
03、父親隻是引路人,修行還是要靠個人
止庵在《懷沙集》中提到沙鷗生病住院的章節,沙鷗在病重之際,仍然不忘創作。他給止庵的話是:讓自己的人生不留遺憾。
沙鷗先生的這句話,既是在對自己說,同時也是在給自己的孩子樹立最後的榜樣。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隻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至于孩子的未來,還是要靠孩子們自己去努力争取。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好榜樣。幫助孩子樹立正确的人生觀、價值觀,剩下的路還是要靠孩子們自己去走。
止庵能夠在文學領域打下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父親的熏陶和指引隻占了30%,而剩下的70%完全是靠他自己努力争取的。
在《懷沙集》中,止庵也提到在其父沙鷗鼓勵他多寫文、多閱讀。在日常的閱讀中積累文學素材,在頻繁的寫作中去摸索寫作的技巧。其父沙鷗内心很明白,通往成功的道路是沒有捷徑的。隻有勤奮努力,紮實地走好每一步,未來的成功才會可期。
綜上:人活一世,就要竭盡所能地去做好自己,讓自己的人生不留任何的遺憾。同樣作為孩子的父親,也要給孩子樹立好的人生榜樣,不要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父愛的缺席,而留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