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嬰幼兒睡眠與養育的内功心法,依戀理論與神奇的安全感

“放下就哭,是不是沒有安全感”

“孩子膽小怕陌生人,是不是沒有安全感”

“孩子總是粘着自己,是不是沒有安全感”

“睡眠訓練會不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

安全感真的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經常性地被無限放大,好像什麼都跟他有關系。

但現實又很骨感,可能每三個孩子裡就有超過一個是沒有安全感的。

安全感是什麼

安全感是從孩子跟看護人的依戀關系長期發展形成的。

Mary Ainsworth的陌生人情景實驗将依戀關系又分為4種。

(媽媽帶孩子到一個充滿玩具的房間,然後陌生人進來,接着媽媽離開,短暫分離後再次回來,觀察其離開的時候跟回來的時候的狀況)

安全型依戀:當媽媽離開後表現得不安害怕,媽媽回來後積極地迎接。

回避型依戀:當媽媽離開後,不會有明顯失望的情緒,媽媽回來後也不會有太大反應。

沖突型依戀:當媽媽離開後崩潰,當媽媽回來後,表現出生氣并拒絕媽媽的安撫。

混亂型依戀:有時候出現回避型,有時出現沖突型的狀況。

安全型依戀關系也就是有安全感的寶寶,大概在60-70%。(這很恐怖好嗎,反過來就是有30-40%的孩子沒有安全感)

依戀關系的形成取決于最初幾年的養育,但并非不能改變,96%的安全依戀在長大之後依然保持。76%的不安全依戀長大後還是不安全依戀。

這說明了什麼,看護人的養育方式決定了孩子的依戀關系,如果沒有發生巨變,或是看護人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問題,而改變養育的方式,那狀況就會一直保持。

那當然也會看到有四分之一的孩子從不安全依戀轉變成安全依戀,是以任何時候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改變都不晚。

安全感是内功,是養育的基礎

《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學會《九陽真經》後,再學什麼武功,都易如反掌。

《降龍十八掌》的精要之處在于運勁發力,掌法變化卻極簡明。

做孩子咨詢工作,一定會聽到這樣子的陳述,“我的孩子最近有這個問題,該用什麼方法解決。”

首先這裡就會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大人下意識地覺得這個就是孩子的問題,第二個“方法”,總是在尋找快速解決的辦法。

招式練得再多,沒有内力支撐,也打不出威力。

一樣的方法,在兩個孩子身上,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表現,也有不同的效果。

就拿棍棒下出孝子來說吧,老一輩覺得不打不成才,也确實在這樣的教育下出來了很多優秀的人。

有些人打着打着成才了,有些越打越叛逆。

而怎麼練内功呢,代入孩子的視角,嘗試去了解孩子為什麼哭,去了解孩子為什麼這樣做。

我想買玩具(口紅),我想吃糖果(火鍋),我想再玩一會(追劇玩手機),為什麼不行?換成大人的需求不就很好了解了。

在3歲前,孩子沒有辦法很好的表達的時候,當然就是用哭來表達他們的需求。

當孩子在需要幫助的時候,長期無法在父母這得到,他将不再把父母當作安全基地,跟父母就會形成不安全依戀。

是以去處理好孩子的哭鬧,解決他的需求,孩子就會知道當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父母都會在,父母就會成為孩子的安全基地,孩子就會有安全感。

“哭什麼哭,有什麼好哭的”

“整天哭哭哭,什麼都要哭”

盡量别有這樣的想法,這樣就是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否定他,拒絕幫助。

安全依戀跟安全感是養育的基礎,當一個孩子是有安全感的時候,方法才會有效。

舉個例子吧,很多小時候是爺爺奶奶帶的,等上學的時候才跟父母住一起,而這個時候父母就期望開始管教孩子,認為孩子的“壞習慣”,是被爺爺奶奶慣壞的。

在沒有建立依戀關系前,就希望管教孩子,甚至否定與孩子有依戀關系的人,可想而知,孩子肯定是不聽話的。

孩子不聽話并不是長輩慣壞的,是父母沒有去接納孩子,培養自己跟孩子的關系。

這個就是最常見的,不修内功,隻求招式的情況了。

睡眠與安全感

“入睡與醒來時的環境不同讓他沒有安全感。如果睡眠環境能保持不變,絕大多數孩子都能睡得很安穩,他們不必保持警惕去反複确認環境是否變了”-法伯睡眠寶典。

落地醒放不下,頻繁夜醒是睡眠聯想的問題。小月齡容易醒更可能是驚跳反射造成的。

睡前睡醒哭鬧,有可能是作息亂或是過度疲勞造成的,是以并不是什麼睡眠問題都是安全感造成的。

“睡眠訓練會不會傷害孩子的安全感”,父母都會有這樣的顧慮。

入睡行為訓練隻是短暫的一個矯正入睡行為的過程,而安全感的形成是一個長期養育的過程。

也并非所有的入睡行為訓練都是嚴格的,我也聊過很多溫和的入睡行為訓練方法,還有如何減少入睡行為的負面影響。

不過當然良好的依戀關系跟好的情緒會讓睡眠調整更容易。

西爾斯說過“睡眠訓練已經出現多年,為什麼依然有孩子有睡眠問題”(大概的意思,原話懶得找了)

(這段話是不是覺得西爾斯反對睡眠訓練?我說這個也是反對這句話?不不不,我非常贊同。我非常不認同把所有的睡眠問題全部交給睡眠訓練來解決,或是盲目地使用睡眠訓練,這樣就會變成一個長期的養育影響了)

但另一邊,也有人提倡同床與奶睡,但是為什麼依然還有許多媽媽在煎熬,寶寶還是睡不好。

是以回到養育整體來說,一個方法可能在孩子身上出現的效果是完全相反的。

每個理論都有支撐他的研究與資料,差别就是在于有沒有用在對的地方。

Joe爸爸的碎碎念

不想過度的去強調安全感,放大焦慮,希望的是父母可以更理智客觀的去審視自己跟孩子的關系。

我大寶現在3歲半了,開始進入情緒敏感期,常常會生氣,或是動手,這個是他正在學習表達與掌控自己的情緒。

我跟summer媽已經多次被别人說他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需要改正,是以很多人看到的隻是外在的行為表現,并沒有關注孩子的心理跟發展。

當然我了解并不代表我全盤接受,正常情況下,我會接納他的行為并引導他處理情緒,但是當惹得我實在不爽了,我還是會兇他一下的。

(最後嘀咕一句,都說了練内功了,自己去感受,别再說我說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