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讓孩子做家務,不是增加負擔,而是成就孩子,你支援嗎?

文|凝媽悟語

教育部釋出了《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标準(2022年版)》,根據不同學段制定了相應勞動要求:

一二年級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完成個人物品整理,參與家庭烹饪等。三四年級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具有家電安裝意識,制作日常飲食等。五六年級懂得“業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安全操作使用常用器具,制作簡單家庭餐等......

一石激起千層浪,家長們沸騰了,絕大多數特别支援,但有一部分提出了一些疑問。

某平台發起了投票,有2萬多人參與,1.4萬人支援,6851人希望能落實到位,避免流于形式。

家長們擔心孩子用電、用火不安全,不适合獨立操作。還感覺是給家長安排了任務,跟着忙活拍照、拍視訊、制作ppt、填寫家務記錄單。

這一下子就暴露了家長的問題:對孩子的能力沒有信心,不能正面解讀課程設計的初衷。

孩子不是不想學做家務,也不是學不會,而是家長過度擔心和包辦,影響了孩子的正常發展。

教育部為什麼要推出這個課程?主要是因為孩子們做家務的能力太弱,不強制不做。

其實,要解決孩子做家務的問題,技術層面并沒有太多障礙,首當其沖要解決的是心理問題,是家長的意識問題。

孩子從小就喜歡做家務

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孩子喜歡玩廚房的鍋碗瓢盆,背後暗藏心理動機,家長别阻止要支援》,引起很多共鳴。

當時,二寶2歲,很喜歡廚房裡的各種炊具,總想學着做飯,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過家家。這樣的情形不僅在二寶身上出現,在其他孩子身上也是如出一轍。家長們表示,給孩子買再多再好的玩具,孩子還是喜歡廚房裡的鍋碗瓢盆。

有的家長特别尊重孩子的興趣,專門給孩子準備了一些廚房玩具,讓孩子在絕對安全的前提下盡情釋放,孩子們玩得很盡興。

有家長幹脆給孩子一套真正的炊具,讓孩子親身實踐。别看小小年紀,孩子們一點都不含糊,還真的成了廚房小能手。

2歲萌娃做各種花式面點,2歲萌娃炒洋芋絲、炒豆幹,還有3歲小孩颠勺有模有樣,讓大人們看了都是無比佩服。

看了孩子們的表現,誰還敢懷疑孩子的能力呢?隻要給孩子機會,孩子就會躍躍欲試,讓人刮目相看。

按皮亞傑的理論,2-7歲的孩子到了前運算階段,開始喜歡假扮遊戲,能厘清現實和幻想。讓孩子體驗做家務,正是幫助他們建構現實的有效途徑,不可或缺。

孩子學做家務,隻要開始都不晚

如果在孩子喜歡做家務的時候,放手讓孩子幹,自然是最好的。如果孩子不小心錯過了關鍵時期,也不是無藥可救,隻要給孩子機會,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晚。

兒子特别小的時候并不熱衷鍋碗瓢盆,大約6歲開始才對做飯有興趣,但并不是天天做。

當時是看了一個兒童做飯節目《I CAN COOK》,他很喜歡,慢慢開始模仿學習。做一些面包、蛋糕、烤魚等等,還用塑膠袋當作廚師帽,裝出大廚的樣子,純粹當作遊戲來玩,隔三差五做一做。

到了6年級,我上班特别忙,中午不能回家,晚上還要加班,兒子需要自己解決午飯和晚飯問題,他就學會了自己做飯。他做的比較簡單,像煎雞蛋、煎牛排、蕃茄炒雞蛋之類,沒有什麼技術難度。

兒子上國中,我有時間給他做飯,他就開始享清閑。不過,這個廚藝技能并沒有丢掉。上高中報到的時候,學校要求做4菜一湯。兒子回家,接着幹起來,洗菜、切菜、炒菜、擺盤,全部獨立完成,一口氣做完4菜一湯,味道還非常不錯。平時也不練習,火候、鹹度居然掌握得很好。

平時上學特别忙,确實也沒時間做飯,隻有放假的時候,要完成做飯任務才會做,但每次都像一個熟練工一樣。

從兒子的表現來看,真的不能低估孩子做家務的能力,讓孩子炒菜做飯,是簡單易學的事情。相信孩子,隻要給點陽光,就能燦爛。

讓孩子做家務,不是加重負擔而是成就孩子

一看到要求孩子學做家務,有的家長就感覺頭大,認為孩子學得太多,任務太重。如果換個角度看待這個問題,不把做家務和學習任務劃等号,放寬心,認可它、接受它,你就會發現,做家務真的是孩子當務之急該學習的内容。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曾分析過9971名9歲左右學齡兒童的學習成績和做家務情況,結果顯示:經常做家務的孩子自信心更強,學習成績更好,在數學、閱讀和科學測試中得分更高;難得做家務的孩子對生活不滿意的可能性高30%,更容易對學習能力缺乏自信,而且容易與同齡人關系不佳。

也就是說,國小階段,孩子做家務能促進自信心、學習成績以及社交能力的發展。

想來也是有道理的,孩子自己能做家務,感覺就像個小大人,很有成就感。在和同學交往的時候,有談資,拉近同學關系,也能獲得贊賞,讓自己更自信陽光。做家務的同時,能增長見識、鍛煉動手能力、活動身體,反過來對學習也是促進。

儲殷教授說,讓孩子做家務是培養孩子責任心的最好辦法。

孩子從小收拾自己的書包,整理自己的房間,學會做幾道拿手菜,就是參與正常家庭活動,知道一個家是如何運作的。孩子在參與家務的過程中,基本能力得到鍛煉,也能夠潛移默化地學會承擔家庭責任。

當然,孩子的性格、學習成績、責任,以觀後效,家長可能感覺很遠,那擺在面前的現實是,孩子要解決生存問題。民以食為天,如果出現突發狀況,如果孩子不得不一個人生活,必須要學會做飯給自己吃。

比較認同王人平老師說的一句話:做飯,對一個人而言,既是一種生存技能,也是一種生活樂趣。愛做飯的人,通常都是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人。

孩子在解決溫飽的前提下,還能夠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當他身處逆境的時候,就不會無助崩潰,我們也就無需為他過多擔心了。

網上有個很火的9歲女孩,一邊炒菜一邊跳舞,動作行雲流水,炒的菜也是色香味俱全,堪比大廚,看她享受做飯的狀态,是不是特别美好呢!

結語

讓孩子做家務,其實不是為難孩子,更不是為難家長,是在提高家長的認識,适時放手,培養孩子的能力。從小讓孩子做家務,其實是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孩子不會有負擔,反倒是樂趣。不要懷疑孩子的學習能力,他們學做家務輕松不費力,會讓你刮目相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