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發現寶寶誤食異物,千萬不要做這2件事,否則可能造成二次傷害

前段深圳一個1歲男童把洗衣凝珠當成糖果,吞下了大半包,後被送到醫院進行洗胃,幸好服用量不大,經過搶救并無大礙。

孩子對事物的認知能力還不成熟,特别是小寶寶,喜歡用嘴巴去探索世界,是以家中那些洗衣凝珠、清潔劑、消毒液等常備的日用品,稍加不慎,都可能成為孩子的“殺手”。

當發現寶寶誤食後,爸爸媽媽都會緊張慌亂,但是一定要記住下面這兩件事不要做,以免出現處理不當造成對寶寶的二次傷害。

不要催吐

催吐容易讓寶寶發生嗆咳窒息風險,一些日用清潔品,多少具備一定的腐蝕性,如果進行催吐,可能讓胃裡的東西接觸到食道,進而對食道産生二次損害。

發現寶寶誤食異物,千萬不要做這2件事,否則可能造成二次傷害

不要喝水或用牛奶稀釋

前段時間,浙江一位1歲的寶寶誤把家裡的燒堿片當成白糖吃下一包,燒堿片是一種高腐蝕性強堿,非常易溶于水。家人在緊急處理時又犯了一個緻命的錯誤,就是給孩子喝水排毒,結果強堿遇水産生熱量,導緻孩子燒傷,生命垂危。

是以在孩子發生誤食後,大量服用水或牛奶不僅不能達到稀釋作用,反而會誘發嘔吐,可能進一步引起并發症,比如急性氣道腫脹等等。另外一種就是腐蝕性強的物品遇到水會發生反應,産生更多的熱量,對寶寶産生二次傷害。是以不建議在家服用水或牛奶稀釋處理。

中國每年有近5萬名0-14歲兒童因意外傷害而死亡,其中誤食日用品的案例是越來越多。

各種管道疏通劑、廚房、衛生間清潔劑,大部分是液體的、粉狀的或顆粒的,還有一些小包裝的産品(膠囊、凝膠袋或凝珠形式),這些大多是酸(堿)性化學制劑,具有較強的腐蝕性。

發現寶寶誤食異物,千萬不要做這2件事,否則可能造成二次傷害

但是從他們的外觀上看,通常體積小且色彩鮮豔,類似糖果,很容易被孩子誤認為是糖果吃進嘴裡。

當孩子誤服了這些化學制劑,輕則口、咽、食道黏膜損傷。如果服用量大,厲害的就有胃、腸穿孔可能,後期還可能出現食道瘢痕,造成食道狹窄風險,同時引起神經系統損害。

一旦寶寶誤食日用品,家長一定要記住這些處理方法。

首先要快速弄清楚孩子到底吃了什麼東西,是什麼成分,大概吃了多少。是否有毒或毒性低還是高,有沒有腐蝕性,腐蝕性強不強,等等,搞清楚了危險程度,才友善更好處理。

接下來要立刻檢查孩子嘴裡是否有殘留物質,指導孩子用清水漱口吐出。如果衣物上有誤食物品,特别是有腐蝕性的,也建議立刻換下。

發現寶寶誤食異物,千萬不要做這2件事,否則可能造成二次傷害

當出現以下情況,帶上剩餘部分,盡快就醫!

吞入成分不明或者強刺激類,毒性物質;

攝入量較大(不止停留在口腔,而是吞咽好幾口)或者攝入量不明;

孩子精神狀态異常,比如哭鬧,煩躁,萎靡,嗜睡等;

孩子出現喉嚨痛,嘔吐,流口水,皮疹,腹痛以及任何其他異常症狀。

以上是我們總結日用品誤食常見處理方法,但是對于寶寶誤食問題,關鍵還是防患于未然。對于這些容易讓寶寶誤食的危險物品要做好收納,将清洗液、消毒劑等,尤其是危險系數高的物品要放到孩子夠不着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不要将清潔劑放在飲料瓶中,對于有裝消毒劑的分裝瓶,要做好辨別,防止孩子誤服。當然還要做好寶寶的安全教育,一定要教育好孩子,注意危險,家長也要時刻注意孩子的一舉一動,切不可專注玩手機,或是忽略對寶寶陪伴,進而釀成大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