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需要的是情感,而不是物質

孩子需要的是情感,而不是物質。

在每一場家庭悲劇裡,都蔓延着無所顧忌的争吵和憤怒。

作為一個國小生的父親,我深知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成年人其實很難壓抑住各種“看不慣”和“不了解”的怒氣。

明明都是類似于“一加一等于二”的幼稚問題,可是換一種表達,他就是聽不懂。

明明已經抱着手機玩了一整天,可如果你讓他去寫作業,孩子還是一臉的不高興。

明明因為疫情反複,家裡吃的喝的都比較單調,孩子還整天嚷嚷着要吃炸雞漢堡。

孩子需要的是情感,而不是物質

作為80後和90後父母,你說你心裡能沒點兒怒氣嗎?

可是孩子不了解。

在他們那一點點狹小逼仄得可憐的思維空間裡,隻要自己能夠吃飽穿暖,根本就想不到父母的難處和辛苦。

但我還是要說:

在孩子不高興的時候,父母不能跟着發脾氣。

孩子需要的是情感,而不是物質

5月1日,本該是全家人外出遊玩、樂享假期的時候。

愛女心切的黃女士怎麼也沒想到,女兒從4月21日突然失聯,在10天後等來的卻是女兒的遺體。

當天下午6點,母親黃女士和女兒彭同學相約在附近醫院做核酸檢測,卻因為瑣事發生争吵。可能是女兒情緒叛逆,母親又說話重了點,随後彭同學便負氣離家出走。

在這10天裡,黃女士向女兒學校反複打電話确認,拜托女兒同學在社交平台發私信聯系,同時報警處理,調取監控。但是警方通過調查母女倆分開後的監控錄像,隻能看到彭同學朝着長江走去,最後進入了監控盲區。

此外,黃女士還找到相關媒體釋出尋人啟事,也曾在女兒走失區域張貼無數張尋人啟事,就為了能夠盡快找到女兒,說一聲抱歉,道一句安慰。

然而在5月1日,通過DNA比對确認的女兒遺體,讓母親心中所有的懊悔、不舍和希望,全都化為了泡影。

這就是一起,因為孩子叛逆、家長惱怒而引發的教育悲劇。

孩子需要的是情感,而不是物質

但其實這樣的争執和吵鬧,在大多數家庭裡,并不是什麼新鮮事。

因為許多80後90後父母在小時候,經曆的都是省吃儉用的生活。

在20多年前,雙職工家庭經曆了“下崗潮”,下海撈金的父母,也在體驗創業初期的“陣痛”。

大人的口袋裡沒錢,展現在孩子的教育上就是能省就省、捉襟見肘。

在這樣的家庭氛圍裡,80後和90後兩代人從小到大,幾乎都處在情緒控制和欲望壓制的生活狀态。也就是說,大家都覺得冷靜客觀地考慮問題,理性拘謹地壓抑情緒,才是更加“正常”的行為表現。

是以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不高興、發脾氣,就感覺他們真是不可理喻、莫名其妙。

難道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是因為善于控制情緒和客觀冷靜,才能夠維持個人與家庭的“正常”運轉嗎?那些一遇到煩心事就痛哭流涕的孩子,和一看到孩子發脾氣就火冒三丈的父母,到底又有什麼不同呢?

其實很多教育問題,最後都會歸結成“壓抑 or 釋放”的選擇。

孩子需要的是情感,而不是物質

孩子在有情緒、發脾氣的時候,基本是“油鹽不進”的。

作為80後和90後父母,本身由于時代原因有一些情緒性格上的問題,但是我們從人性的本真來說:

當孩子委屈、叛逆和吵鬧的時候,絕對不能“以暴制暴”。

不能因為我們自己覺得,“大聲哭鬧,可能會吵到别人;痛哭流涕,無助于解決問題;躺地撒潑,根本就毫無意義”,就在口頭和思維上給孩子冠以“無理取鬧”的标簽。

這樣公平嗎?

實際上,如今很多大學生和成年人的心理問題,往往一半是因為父母家庭的疏忽,一半是因為父母家庭的壓抑。

家庭教育中的“疏忽”,會讓孩子感覺不到陪伴和關愛;而父母管教時的“壓抑”,則會讓孩子長期生活在緊張、偏激和壓力的狀态下。

久而久之,情緒調節和自我安慰的能力就會明顯降低。

孩子需要的是情感,而不是物質

有研究表明,用語言把一個人心中強烈的情緒說出來,有利于這個人的心情逐漸地平複。

家庭教育,也是如此。

不管在哪個年代,你都不可能指望采用逼迫、監控和高壓的方式,來讓孩子停止哭泣、平息情緒,然後去若無其事地讀書做題。就算孩子暫時屈服于你的聲色俱厲和打罵責罰,抹掉了眼淚、露出了笑容,可是你能保證:

孩子的心裡,不會留下一道又一道,無法愈合的傷口嗎?

是以在孩子負面情緒爆棚的時候,父母不妨試着先讓孩子哭一哭、鬧一鬧,将心裡所有的委屈和不滿全都釋放出來,再嘗試站在一個了解、同情和關愛的角度,搞清楚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反思自己在教育中的問題。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或許,才是更為明智的選擇。

孩子需要的是情感,而不是物質

總之,80後和90後父母,不能總是将自己在小時候受的委屈和壓抑,在自己結婚生子以後,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如數奉還”。

事實上很多心理問題,都是因為壓抑、抑郁和高壓造成的。

愛子心切的父母們,請對孩子多一點耐心吧。

因為孩子最需要的是情感,而不是物質,更不是暴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