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園丁與木匠》:做父母不是做木匠,而是要做園丁!

解讀預告

你以為孩子總愛胡亂地打鬧?其實孩子在學習社互動動;

你以為孩子在安靜地玩玩具?其實孩子是在探索世界奧秘;

你以為孩子因為無聊才問為什麼?其實孩子是在尋找答案;

……

孩子在玩的時候,究竟在學什麼?

他們又究竟是怎麼學的?

孩子能從父母身上學到什麼?

《園丁與木匠》中,國際兒童學習研究泰鬥艾莉森 高普尼克帶你看懂孩子行為背後的學習規律。

用大量經典而富有創造性的實驗,向你描述了孩子在看的時候,在聽的時候,在玩的時候,在做的時候,都是怎麼學習的,以及在幼兒期、學齡期、青春期不同階段的學習特性。

高普尼克以其畢生的研究深刻地揭示出,每一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學習高手,如果你想做有遠見的父母,那千萬不要讓孩子過早進入成人學習模式,更不要用成人的思考模式給孩子設限。

本書帶你走出傳統“讓孩子成才”的教養誤區,告訴你養孩子不是套用公式,具體的教養方法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以及你與孩子的關系怎麼樣。

高手父母與普通父母的根本分野,在于你是園丁,還是木匠。

真正的高手父母,都懂得為孩子搭建成長生态。

《園丁與木匠》直擊當代父母焦慮的核心根源,給你教養思維的全新更新。

《園丁與木匠》:做父母不是做木匠,而是要做園丁!

你是園丁,還是木匠

教育孩子,重點不是去一闆一眼的規範孩子的行為,而是給孩子創造一個适宜生長的環境。前者叫做木匠式養娃,後者叫做園丁式養娃。

這兩個比喻非常形象。木匠做家具,是腦子裡先有畫面,手中有設計圖紙,然後根據自己的想象把木材打造成家具。

不管每棵樹有什麼不同,最後成才的方式就是被削鋸刨壓,成為規範的工藝品。

而園丁則不同,他的工作是整個花園,他需要根據每種植物的生長情況,澆水施肥,即使修剪枝丫,每種植物的價值依然是去呈現他原本的樣子。

這樣一說,是不是特别明顯,我們平常管孩子,不就經常時按照自己想象中的模闆來打造他嗎,希望他的一言一行都能符合相應的規範。

“美國學者西蒙·斯涅克有一張圖,圖上有3個圈,從内到外依次是,why、how、what,最重要是“為什麼”,其次才是“怎麼做”,最後是“做什麼”。

最中間的為什麼就是核心問題,先弄清核心問題,再來看外圍的問題,就如同高屋建瓴,自然水到渠成。

父母教育孩子,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孩子的行為背後的邏輯。

比如孩子早上磨蹭不願意去學校,如果我們隻關注孩子的外在表現,制定了很多規矩來應對孩子上學愛遲到,而不去分析。

孩子不願意去學校,可能是在學校受到了冷落甚至是欺負,那就會被外表行為的改善而遮住雙眼,忽視了孩子真正需要幫助的地方。

《園丁與木匠》:做父母不是做木匠,而是要做園丁!

童年,人類進化的關鍵政策

作者把童年的重要性放到了人類進化政策的高度。

而現實中,很多家長隻是把童年當作僅僅是不得不經曆的成人預備期,他們盼望的是孩子快快懂事,成績優異,不用自己操心。

作者從進化論的角度分析人類童年的意義,我覺得是抓住了問題的關鍵,這種為童年的正名,不僅僅隻是人文關懷,而是認知高度的碾壓了。

從“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開始,要麼一輩子競争下去沒有在生活中幸福的能力,要麼在某一時間點開始堕落,報複性追求快樂。

愛,持續進化的保障

作者讨論了三個層次的對孩子的愛:父母、祖父母、異親,從進化論的角度闡釋了人類以愛的形式突破囚徒困境,在基因與文化的層面都深植了照顧兒童的密碼。

不是因為愛而照顧,而是因為照顧而愛。

現存的教育體系不過幾百年,隻不過現代的中産階級家庭父母适應了學校教育,又想把這一套盡早地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而對更加古老、天然地模仿學習則注意不夠。

有一種常見的解釋是鏡像神經元,但這隻是一種偷懶地過于簡化的解釋。孩子的模仿非常複雜而精細,超出成人的感覺(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就學會了)。

孩子會聽成人說,但也不是全盤接受,他們會判斷成人是否值得信任。

孩子愛問為什麼,在絕大多數時候是他們真的想去探究世界的原理,在很多時候,直接問是比觀察更加高效的學習方法。

這種問答構成的是真實的生活,而不是刻意的,由于孩子的敏感性,父母不可能一直假裝博學,假裝公正客觀,一切隻能是真情流露。

不僅人類,凡是智能發達的動物都喜歡玩耍。有一種常見的玩耍方式是打鬧式玩耍,小狗的互相撕咬,孩子間的身體碰撞,這類遊戲可以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人類比其它動物更善于假裝類玩耍,這是一種反事實的推理能力,建構一個虛拟的、有一定邏輯的世界,文學作品也有這樣的力量。

善于假裝的孩子更能了解他人的想法,甚至有很多小孩會有一個假想的朋友,這常常會吓到成人。

在孩子的玩耍中,家長應當做支援而不是做引導,引導往往會斷絕孩子自己的探索想法,變成對成人按部就班的無聊模仿。

學齡這個概念是基于學校教育的,但是兒童的心理發展确實有這樣一層變化,從探索式學習為主過渡到掌握式學習為主,為成人生活奠定基礎,掌握式學習需要練習,是一種對腦神經的重構,這個過程是把技能變成下意識狀态的,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一種退化。

從進化上看,青春期是人類邁向成年人的一個過程,關乎人的動力機制與控制機制,青春期的兒童更容易受同齡人評價影響,更加看重那些冷靜的成年人覺得匪夷所思的獎勵。

當代的兒童青春期到來提前了,但他們卻遠不如學徒模式中成長的兒童有真正的工作經驗,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做出真正有意的成就,一個孩子想把科學家作為職業,卻隻能在二十多歲後才能真正的接觸科學家一起工作。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樣,也應當是園丁模式,但現實卻更多是木匠模式。

《園丁與木匠》:做父母不是做木匠,而是要做園丁!

為人父母是在一系列沖突中尋找平衡的藝術

高普尼克說啊,一個優秀的園丁,他一定會花費大力氣來創造一片肥沃的土壤,以涵養整個生态系統,讓花草樹木都能依靠自己的優勢來成長。

此外,一座好的園子會不斷變化,來适應天氣變化和季節交替。“從長遠來看,在這種多變、靈活、複雜、動态的系統中成長的植物,将比最精心照料的溫室花朵更加強健,适應性更強。”

同樣的道理,一個園丁型父母,是一個能夠為孩子創造良好成長生态的父母,能為孩子創造一個安全、健康、溫暖環境的父母。

在這個生态系統裡,親密、有愛的親子關系有如肥沃的土壤,涵養了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呢,這個生态環境裡要充滿變化、創新和新奇的元素,可供孩子更好得發展,讓孩子更能适應未來的挑戰和變化。

高普尼克用“園丁”和“木匠”來比喻這樣兩種類型的父母,可以說是神來之筆。

能快速地認識了自己典型的養育特點。這種簡單分類,也的确符合人類大腦的認知機制。不過在我看來,大多數的父母,包括高普尼克教授本人,都沒有采用一種絕對非此即彼的養育方式,而是兩種類型兼而有之,隻是孰多孰少的差別。

赫迪認為,一開始,這種需求可能比較簡單,隻是為了在長途跋涉中運送體型較大的嬰兒,但這種政策一旦開始,其他可能性也随之而來,比如更長時間的未成熟期、更大的大腦、更好的學習能力。

當然,這種愛的承諾不是沒有代價的,“我們vs他者”是人類的情感死穴,我們天性中對同類的信任、愛與承諾,常常也暗含了對“他者”“圈外人”的敵意。

總結一下這部分的内容,在人類社會中,孩子漫長的未成熟期得到了母親、父親、祖父母甚至毫無血緣關系的陌生人的慷慨支援。

孩子是某種特定的長期承諾最純粹的例子。

這種關系的關鍵是關愛和照顧的行為本身。正是這種承諾保證了孩子一個長期的受保護的未成熟期。

人類因為對孩子的愛,而延伸到對其他孩子、其他社會成員之間,包括朋友、師長,甚至對學校、對城市的情感。

于是,我們再次回到“園丁與木匠”的主題:

如果我們的目的是培養某種特定的成年人,那麼從所有孩子中挑一個最有這種潛質的去培養他就是了,但事實上,人類對孩子的愛總超越實際的用途。

我們不是因為愛一個孩子是以照顧他,恰恰相反,我們愛一個孩子,是因為我們一直在照顧他。

《園丁與木匠》:做父母不是做木匠,而是要做園丁!

寫在最後

艾莉森高普尼克所說:

“好父母不一定會把孩子變成聰明、快樂或成功的成年人,但可以打造出強健、具有高适應性和韌性的新一代人,以更好地應對未來将要面臨的不可避免、不可預測的變化。”

照顧孩子就像照顧花園,做父母就像做一個園丁。

也許,就像照顧花花草草,需要給予合适的水分,花盆和架子,适宜的日照、通風和空氣濕度一樣。

養育孩子要滿足孩子生理的需求,為孩子準備并随變化不斷更換适宜的空間和玩具,選擇合适的幼稚園和學校,然後,享受與孩子一起生活的點滴快樂時光。

最重要的,你要懂得去愛,愛你的孩子。

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類已經擁有了應對複雜多變環境的政策——在童年期探索和學習,以便于應對各種不确定性。

你無條件的愛,是孩子學習和探索路途中最有力的保障。

點個「在看」,與家長們共勉。

END

繼續閱讀